博碩士論文 88236004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5 、訪客IP:3.145.184.7
姓名 簡百鴻(Pai-Hung Chi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光電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Double Cassegrain紅外線熱成像鏡頭之研究
相關論文
★ 腦電波傅利葉特徵頻譜之研究★ 光電星雲生物晶片之製作
★ 電場控制器光學應用★ 手機照相鏡頭設計
★ 氣功靜坐法對於人體生理現象影響之研究★ 針刺及止痛在大鼠模型的痛覺量測系統
★ 新光學三角量測系統與應用★ 離軸式光學變焦設計
★ 腦電波量測與應用★ Fresnel lens應用之量測
★ 線型光學式三角量測系統與應用★ 非接觸式電場感應系統
★ 應用田口法開發LED燈具設計★ 巴金森氏症雷射線三角量測系統
★ 以Sol-Gel法製備高濃度TiO2用於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光電極之特性研究★ 生產線上之影像量測系統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近年來,關於紅外線熱成像系統應用於醫學、工業及軍事等領域的研究不斷被提出。而關於光學成像系統的研究,也可在許多書籍中看到。隨著紅外線光學材料、探測器與電子技術的研製與進步,各種型態的熱成像系統也被開發出來。
輕、薄、短、小、價格便宜,幾乎已成為近年來科技產品的宗旨,紅外線熱成像系統當然也不例外。
基於紅外線透鏡材料來源取得不易、價格昂貴、加工困難;相對而言,反射鏡片則便宜許多,可以使用金屬加工,也可以使用塑膠成形鏡片,鍍上金屬反射膜即可。
反射系統雖然具有無色差的優點,但是在反射面數不多的情況下,其餘像差的修正並不容易。
Double Cassegrain延伸自Cassegrain,為反射式之紅外線鏡頭,搭配11 mm x 11 mm之面型IR CCD,解析度220 x 220 pixels,畫素尺寸50μm x 50μm,操作波長為8μm至14μm。使用於室內,近距離(1 M)拍攝身體局部,例如臉部、手部。
在相同之設計規格與條件下,將設計「Doublet折射式鏡頭」、「Cassegrain反射式鏡頭」以及「Double Cassegrain反射式鏡頭」三種鏡頭,並比較其優缺點。
由於Cassegrain系統已經預期會有約20%的中心遮蔽,Double Cassegrain系統則預期起碼會有兩倍(40%)以上的中心遮蔽。設計結果,除了中心遮蔽以外,加上周邊遮蔽,遮蔽量遠超出預期。
至於像差的修正與解像力表現的部分,雖然略遜於Doublet系統,但卻遠高於Cassegrain系統。
反射系統的便宜價格非常誘人,但有許多不同於折射系統的缺點有待克服,是非常值得研究與發展的方向。
關鍵字(中) ★ 紅外線系統
★ 熱成像鏡頭
關鍵字(英) ★ Infrared System
★ Thermal Infrared System
★ Cassegrain
論文目次 授權書 i
推薦書 ii
審定書 iii
中文摘要 iv
誌謝 vi
目錄 vii
圖表索引 x
本文 1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前言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範圍 3
第三節 文獻探討 5
第四節 研究方法 6
第二章 紅外線熱成像系統簡介 8
第一節 紅外線系統 8
第二節 熱輻射及大氣 13
第三節 探測器及致冷光圈 15
第四節 光學成像系統 17
第三章 成像品質預估 23
第一節 整體考量 23
第二節 光學設計考量 24
第三節 設計規格 30
第四章 Doublet折射式鏡頭設計成果 34
第一節 設計完成規格 34
第二節 光學性能 35
第三節 討論 41
第五章 Cassegrain反射式鏡頭設計成果 43
第一節 設計完成規格 43
第二節 光學性能 45
第三節 討論 50
第六章 Double Cassegrain反射式鏡頭設計成果 54
第一節 設計完成規格 55
第二節 光學性能 57
第三節 討論 63
第七章 總結 69
第一節 設計成果比較 69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71
參考文獻 73
參考文獻 [1] Richard D. Hudson, JR., Infrared System Engineering, Wiley & Sons, Inc. (1969)
[2] William L. Wofe, Introduction to Infrared System Design, SPIE (1996)
[3] Max J. Riedl, Optical Design Fundamentals for Infrared Systems, SPIE (1995)
[4] Gerald C. Holst, Electro-Optical Imaging System Performance, SPIE (1995)
[5] Robert E. Fischer / Biljana Tadic-Galeb, Optical System Design, McGraw-Hill, Inc. (2000)
[6] Virendra N. Mahajan, Optical Imaging and Aberrations PartⅠRay Geometrical Optics, SPIE (1998)
[7] Warren J. Smith, Modern Optical Engineering, McGraw-Hill, Inc. (1990)
[8] Milton Laikin, Lens Design, Marcel Dekker, Inc. (1995)
[9] William L. Wolfe, Optical Engineer’s Desk Reference, OSA (2003)
[10] Robert T. Jones, “Coma of Modified Gregorian and Cassegrain Mirror Systems”, 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Vol. 44, No. 8, pp. 630-633 (1954)
[11] S. C. B. Gascoibne, “Recent Advances in Astrnomical Optics”, Applied Optics, Vol. 12, No. 7, pp. 1419-1429 (1973)
[12] Zemax Optical Design Program User’s Guide Version 10.0, Focus Software, Incorporated (2001)
[13] 楊臣華 梅遂生 林鈞挺, 激光與紅外技術手冊, 國防工業出版社 (1990)
[14] 袁旭滄, 光學設計,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1988)
[15] 張登臣 郁道銀, 實用光學設計方法與現代光學系統, 機械工業出版社 (1995)
[16] 草川徹,レンズ光學, 東海大學出版會 (1988)
[17] 高橋友刀, レンズ設計, 東海大學出版會
指導教授 張榮森(Rong-Seng Chang) 審核日期 2006-1-2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