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2727009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8 、訪客IP:3.238.62.119
姓名 劉婕(LIU CHIEH)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論文名稱 泰國華人族群認同之比較:以泰國潮州人與客家人為例
(Comparing Thai Chinese Ethnic Identities : A case study of Chaozhou and Hakka in Thailand)
相關論文
★ 寺廟與客家聚落關係──以桃園縣觀音鄉甘泉寺為例★ 客家鄉鎮發展文化觀光之研究—以桃園縣新屋鄉為例
★ 客家花布的符號消費與族群認同★ 台灣客家族群的跨國認同與文化建構:以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為例
★ 親密與衝突的母女關係:以客家女性論述傳承為例★ 客家飲食傳承與族群認同
★ 乙未年桃園客家地區抗日事件之研究★ 國小學童客語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基隆市國小高年級為例
★ 文化展示與客家論述:以苗栗客家文化園區為例★ 族群旅遊節目的再現分析-以客家電視台為例
★ 桃竹苗地區印尼客家外籍配偶的認同變遷★ 客家流行音樂與青年的客家認同
★ 清代新竹關西王廷昌家族的拓墾與發展★ 論多元族群之社區認同建構─以桃園市龍潭區佳安社區為例
★ 移民二代的認同抵抗與變遷─高屏溪畔滇緬義胞聚落的當代情境★ 客家文化的傳承與變遷:以祭拜祖先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至今,有超過五千萬的海外華人居住在世界各地,海外華人必須在陌生的環境下生活,與當地族群接觸、互動。長時間居留異鄉,必須面對與當地族群的融合問題。在不同的地區或國家的環境下,每個國家的人文、政策、文化上的差異,讓海外華人在與當地族群接觸時,會因國家的政策規定或是其他族群影響產生不同的族群認同。
華人遷移到泰國的歷史悠久,其中潮州人口數最高占(約56%),客家人占第二(約16%)。長期居住在異鄉,必須直接面對當地族群的統治,而泰國政府從皇室所操控的同化政策到政變後的強制隔離政策,影響著華人與泰人之間的關係。隨著語言、文化、通婚相繼被泰人所同化,而之後的第二代、第三代的族群認同也受到種種因素而有所流動或改變。
潮州人在泰國華人社會占大多數,而潮州認同並沒有隨著人口數量的多寡而加深其族群意識。在面臨潮州族群的龐大之下,泰國的客家族群想要維持自己的認同與文化卻也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近年來,客家意識逐漸在泰國社會中萌芽,希望能夠喚起客家意識以及客家文化的傳承。外在社會多數仍以「華僑」或是「華人」做為其分類方式,因此,本論文將從潮州人與客家人這兩大族群進行比較研究,將研究目的預設為:一、泰國潮州與客家人對族群文化傳承的持續,中國文化傳統、語言等結合過去記憶,其認同發展過程中是否依然保留記憶或延續著傳統文化?二、泰國潮州與客家人族群認同的流動,在面泰國政府政策以及都市化的影響之下,其族群認同轉變的過程以及其影響的因素為何?三、泰國潮州與客家人其族群認同比較,透過兩大族群的認同比較來進行分析,來了解泰國華人的認同發展,泰國潮州和客家族群對於歷史記憶的傳承是如何建立其獨特的族群認同?對於自己族群記憶是否依然存在?
本文以質化研究為主,從文獻分析、參與觀察以及深度訪談,設為研究方法三步驟。研究發現,在泰國同化政策的歷史背景下, 影響泰國潮州與客家族群認同流動有四個因素:第一,泰華通婚,拉近了泰華之間的關係。第二,與原鄉的關係,與原鄉的連接加強了族群認同。第三、語言的使用,華語的禁止與使用深深影響了族群認同的轉變。第四、都市化的影響,後代出走村落,使得族群認同漸漸消失。從這些因素可以發現泰國潮州與客家族群認同的流動,透過比較發現泰國潮州人多以"華人認同“為主,泰國客家人的族群認同較潮州人更為明顯。
摘要(英) There are currently over fifty million overseas Chinese living around the world. Because overseas Chinese have found themselves living in foreign environments and coming into contact with unfamiliar local cultures, they have often faced problems with integration. Differences in geography, culture and political structures have resulted in different concepts of race and racial identity.
Chinese have migrated to Thailand for a long time. The Chaozhou population has accounted for the highest number of such migrants (56%), with the second largest group being the Hakka (about 16%).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Thai people has been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ai assimilation and isolation policies; as a result of intermarriage and the intermingling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the racial identity of the Thai Chinese slowly changed.
Despite forming the majority of the Chinese population in Thailand, the Chaozhou group has not been able to avoid assimilation; similarly the Hakka have found that maintaining their own culture and identity in Thailand has been a long and difficult process.
Most studies of overseas Chinese populations compare “overseas Chinese” with “Chinese”. This study, however, will focus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Chaozhou and Hakka groups within the overseas Chinese populations of Thailand.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following issues: First, what is the status of the ethnic cultural preservation of the Chaozhou and Hakka peoples in Thailand? How successful have they been in keeping or continuing their cultural memories, practices or beliefs? Second, how fluid are the ethnic identities of the Chaozhou and Hakka peoples? How have the policies of the Thai government influenced Thai Chinese ethnic identity, and what specific factors have contributed to cultural change? Third, this paper seeks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dentity by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the ethnic identities of the Chaozhou and Hakka peoples. How do racial identities develop, and how persistent is cultural memory?
This study is based on qualitative research, consisting of three components: literary analysi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s. This study found that 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ai assimilation policies, four significant factors affected the ethnic identity and fluidity of the Chaozhou and Hakka peoples in Thailand. The first is intermarriage between Thais and Chinese, facilitating closer social relationships. The second is continuing associations relations with hometowns in China, preserving and deepeningdeepending racial identity. The third factor is control of language, prohibiting Chinese and forcing the use of the local language, causing significant cultural change and therefore changes in ethnic identity. The fourth factor is the influence of urbanization, resulting in the loss of village life and the intermingling of cultures in large urban environments.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Chaozhou and Hakka peoples in Thailand still strongly identified as "Chinese", with the Hakka having a notably stronger sense of connection to Chinese ethnic identity than the Chaozhou.
關鍵字(中) ★ 客家研究
★ 潮州研究
★ 泰國研究
★ 族群認同
★ 集體記憶
關鍵字(英) ★ Hakka study
★ Chaozhou study
★ Thailand studt
★ Ethnic Identity
★ collective memory
論文目次 目錄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i
目錄 v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壹、 研究背景 1
貳、研究動機 5
第二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 6
壹、泰國潮州與客家人對族群文化傳承的持續 7
貳、泰國潮州與客家人族群認同的流動 8
參、泰國潮州與客家人其族群認同比較 9
第三節 二戰後的泰國華人社會 11
壹、 泰國華人概述 11
一、 人口 11
二、 華文教育 13
三、 政治 15
四、 經濟 16
貳、 泰國潮州人及客家人歷史概述 18
一、 人口及分布地區 18
二、 語言 21
三、 經濟 23
第四節 章節安排 25
第二章、文獻回顧 27
第一節 族群認同理論 27
壹、 原生論、情境論、建構論 27
貳、 族群邊緣理論 30
參、 想像的共同體 32
第二節 同化主義與同化政策 33
第三節 文化適應 34
第三章、研究方法 36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流程 36
壹、 研究架構 36
貳、 研究流程 37
第二節 研究範圍 40
第三節 研究方法 41
第四章、泰國華人認同的建構及轉變 43
第一節 泰國華人認同的出現 43
第二節 泰國政府同化政策及唯泰主義 48
壹、1910-1932同化主義 48
貳、唯泰主義 54
參、政策影響下的過程與變化 58
第三節 泰國華人認同的協商與流動 62
壹、 泰華通婚 63
貳、 與原鄉的關係 65
參、 語言的使用 68
肆、 都市化的影響 69
第五章 泰國潮州人與客家人族群認同比較 73
第一節 泰國人與潮州、客家人的互動關係 74
第二節 泰國潮州人與客家人自我族群認同比較 79
第三節 泰國潮州人與客家人的互動關係 87
第四節 泰國潮州人與客家人節慶及飲食文化比較 90
第六章 結論 97
附錄(一)泰國潮州人深度訪談與題目 102
附錄(二) 口述訪問訪談大綱 104
參考文獻 106














圖目錄
圖3-1:建構主義的探究循環設計模式 37
圖3-2:研究流程圖 39
圖6-1:泰國潮州人與客家人族群認同比較圖 99
參考文獻 一、 中文資料
Harold R.Isaacs著、鄧伯宸譯,2003,《族群》。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Peter Kivisto,2006,〈加拿大與澳洲:族群多樣性國家推動的多元文化主義〉。 收集於《多元文化主義與全球社會》:119-138。
王明珂,2001,《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公司。
王賡武 ,2006,〈東南亞新型國家中的華人族群性〉。收集於李元瑾《新馬印華
人- 族群關系與國家建構 》。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Konrad-
Adenauer-Stiftung聯合出版 。
丘進,2014,《華僑華人藍皮書:華僑華人研究報告2013》。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安德魯‧麥格里高‧馬歇爾著、譚天譯,2015,《泰王的新衣》。台北:麥田出版
社。
庄國土,2003,〈東南亞華人參政的特點和前景〉。《當代亞太》2003年09期。
戎撫天,1977,〈泰國華人同化問題研究〉,文化學院民族與華僑研究所碩士論文
成元生,2011,〈泰國華人融進當地社會〉。《江海僑聲》2011年22期。
江白潮,1992,〈二十世紀泰國華僑人口初探〉,載《寨中學刊》第90-105頁
吳前進,2003,《國家關係中的華僑華人和華族》。新華出版社。
吳建平,2012,〈泰國漢語教育與漢語推廣現狀、問題及對策〉。《集美大學學報》2012年13卷。
吳龍雲 ,2002 ,《14-19世紀暹羅華人的經貿發展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 系
碩博士班:碩士論文。
呂正理,2010,〈另眼看歷史(上):一部有關中、日、韓、台灣及周邊世界的多
角互動歷史〉。遠流出版社。
李恩涵,2003,《東南亞華人史》。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李道緝,1999,〈泰國華人國家認同問題〉,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道緝,2001,《清末民初潮州人移植暹羅之研究》,海華文教基金會
李潔,2008,〈東南亞華人政治經濟地位的差異及其原因_泰國和印尼的對比分析〉
《八過僑刊》2008年01期,第62-65頁。
沈英名,1988,《泰國華僑概況》。正中書局
洪林、黎道綱,2006,《泰國華僑華人研究》。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徐杰舜,2014,〈泰國的洛真人─東南亞土生華人系列之四〉。《百色學院學報》
2014年第27卷04期。
張茂桂、吳乃德、王甫昌等,1993,《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業強出版社
張雅梁,2012,〈以泰國潮劇發展論華泰的族群邊界之改變〉。《國立台南大學藝術研究學報》第五卷01期第59-75頁。
張新民,2006,《潮州菜系的文化與歷史》。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
曹雲華,2001,〈從族際通婚看泰國華人與當地民族的關係〉。《東南亞研究》2001年02期。
梁英明,2001,《戰後東南亞華人社會變化研究》。昆倫出版社。
梁震牧,2015,〈語言符號與地方性的再製:曼谷耀華力周遭的讀寫實踐〉。《亞太研究論壇》2015年61期第87-130頁。
符翠蘭,2007,〈泰國的華語文教育 過去、現況與未來〉。《多元文化與族群和諧國際研討會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華語文中心》。國立國父紀念館、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莊國土,2003,〈東南亞華人參政的特點和前景〉。收於《當代亞太》2003年 09
期。
許茂春,2008,〈東南亞華人與僑批〉。泰國:泰國國際郵票公司編輯部。
許梅,2002,〈泰國華人政治認同的轉變動因分析〉。收於《東南亞研究》2002
年06期。
陳文壽,1997,《華僑華人新論》,中國華僑出版社
陳志明,2002 ,〈涵化、族群與華裔〉。收集於郝時元《海外華人研究論集》。 國
社會科學出版社。
陳佩修,2009,《軍人與政治:泰國的軍事政變與政治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陳思慧、鄭一省,2014,〈泰國的客家人與客屬總會〉。收於《八桂僑刊》2014年01期 第31-38頁。
陳鴻瑜,2014,《海外華人之公民地位與人權》。獨立作家出版社。
麥爾頓‧M‧戈登,1997,〈同化的性質〉。載於馬戎編《西方民族社會學的理論與方法》第381頁。天津人民出版社。
華人研究》第38-51頁。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
黃有霞,2014,〈泰國勿洞地區客家人的移墾與橡膠業的發展〉。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政治經濟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璧蘊,2007,〈泰國華人問題與泰國政府解決方式〉。收於《民族史研究》2010
年05期第127-140頁。
楊建成、黃冠欽,1986,《泰國的華僑》。台北:中華學術院南洋研究所。
楊錫銘,2001,〈潮人在泰國〉。載《海外潮人系列-潮汕文庫》。藝苑出版社。
楊錫銘,2012,〈淺談潮州文化在泰國的傳承與前瞻〉。載 《廣東喬網華僑華人》
2011年01期。
楊靜,2010,〈從泰國政府政策看當地華人社會發展〉。河北師範大學:碩士論
文。
楊麗,2008,〈華人的政治認同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以泰國華人為例〉。《蘭州學刊》2008年11期。
劉阿榮,2007,〈族群記憶與國家認同〉,《多元文化與族群和諧國際學術研討會》,
2007 年 11月 23-24 日於台北教育大學國際會議廳與國父紀念館中山
講堂。
劉青山,2006,〈潮汕半山客華僑華人〉,收集洪林、黎道綱,2006,《泰國華僑
劉雅賢,2015,〈泰國華人方言定語結構考察〉。收於《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
2015年04期。
潘少紅,2003,〈延續與提升:泰國華人社會地位的演變─二戰後至20世紀90年代〉。2003年02期。
潘少紅,2004,〈二戰後泰國華人參政歷程及原因分析〉。《東南亞縱橫》2004
年03期。
潘翎主編,崔貴強編譯 ,1998,《 海外華人百科全書》。香港:三聯書店有限
公司。
蔡明宏,2013,〈跨文化視域中的泰華族群認同度研究〉。《八桂僑刊》
蔡芬芳,2008,〈語言與國族認同〉。《新世紀智庫論壇》2008年42期。
鄭永常,2002,〈14-19世紀暹羅華人的經貿發展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
究所:碩士論文。
黎相宜,2013,〈抵禦性族裔身分認同─美國洛杉磯海南籍越南華人的田野調查與分析〉。載〈新疆哲學社會科學網〉
黎道綱,2006,〈華人移民泰國及其對社會的貢獻〉,收集洪林、黎道綱,2006,《泰國華僑華人研究》第3-21頁。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
蕭新煌,2002,〈台灣民主轉型中的族群意識變化〉。《香港社會學報》3: 19-50。
戴維‧K 懷亞特,2009,《泰國史》。東方出版中心
謝培屏,2008,〈1945年泰國軍警槍殺華僑事件〉,《國術館學術期刊》韓起瀾,2004,《蘇北人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二、英文文獻

Anderson,Benedict.(1991).Imagined communities:Red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Revised and extended.London:Verso.
Cornell,Stephen,and Douglas Hartmann,1998,4Case studies in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Ethnicity and Race :Making Identities in a Changing World,Stephen
Cornell,and Douglas Hartmann,102-152,Thoisand Oaks,Calif:Pone Forge
Press.
Geertz,Cliffor,1996,”Primordial Ties”In Ethnicity。John Hutchinson and Anthony
D.Smith e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rasin Viraphol,Tribute and profit:Sino-Siamese trade,1653-1853,p214
Skinner,G.William.(1957b).Chinese society in Thailand:an analytical history.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Skinner,G.William.(1957a).Chinese Assimilation and Thai Politics.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Martin N.Marger,“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American and Global Perspectives”,
Published by Wadsworth PublishinCompany,Belmont,California,1991.p124.
指導教授 王俐容、賴守誠 審核日期 2016-8-3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