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352401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49 、訪客IP:3.144.238.20
姓名 蔡宛庭(Wan-Ting Tsai)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
論文名稱 支援科學專題學習 之線上學習平台開發與評估
(Development and assessment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for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
相關論文
★ 支援國小科展探究教與學之網路科展探究系統的開發與評估★ 教師科展專業知識分享社群平台系統開發與評估
★ 科學小論文寫作平台的建置與評估★ 「探究教學線上教師社群平台」之建置與評估:以知識管理理論為基礎
★ 科學閱讀平台之發展與評估★ 以鷹架為基礎之科展探究系統平台之開發與評估
★ Improving Novice Teachers’ Instructional Practice Through Online Multilevel Reflection: The Role of Novice Teachers’ Beliefs★ The Effect s of Video-based Reflection on Preservice Teachers′ Micro Teaching Focusing on Meaningful Learning with ICT
★ Examining Teachers’ Online Video-Based Reflective Practice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garding Guided-Discovery Learning Instruction★ 數位教育遊戲之開發與評估:以「Mr.道耳頓的奇幻歷險」為例
★ 應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開發基於知識翻新理論之線上非同步合作論證平台與平台初步評估★ 同步討論與反思系統(SDRS)對小學生知識建構學習環境感知和學習成果的影響
★ 具有集成設計框架的同步在線論證系統用戶界面:重新設計和評估★ 科學探究學習系統之開發與評估
★ 線上合作共同備課平台:開發與評估★ 歷史影音學習平台之開發與評估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探究」(inquiry)為科學教育的根本,讓學生透過科學探究(scientific inquiry)活動,從提出問題、規劃、執行、形成結論和報告與展示,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問題解決(problem-solving)的能力,並提升其科學素養。本研究之主要目的為開發專題探究學習系統(Let’s Inquiry),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設計(learner-centered design, LCD)方式,提供學習鷹架(scaffolds)與工具,幫助學習者跨越專業鴻溝。學生使用系統進行科學探究活動,並結合專題導向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促進小組之間溝通與協作學習,共同完成科學專題活動,建立團隊合作之精神,進而提升學習成效;而教師可以透過系統輔助教與學,有效同時管理多個專題小組,並提供適性化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適性學習與發展,與即時回應學生問題,增進教師及學生間的互動。在系統建置完成後,採用「問卷調查法」(questionnaire survey)的方式,利用電子郵件、網際網路以及教師社群,本研究針對蒐集來的38位教師對於系統之整體知覺有用性、整體知覺易用性及使用者意願,以及對系統中的三種學習鷹架與互動工具之知覺有用性評估,並針對部份教師進行訪談,透過教師建議與回饋,進一步改善系統,使系統更符合教學現場。
摘要(英) Inquiry is the basis of science educ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inquiry, included questioning, planning, implementing, concluding and reporting, students could improve their learning-autonomy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 and enhance their scientific literacy accomplishmen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sign learning system, named Let’s Inquiry. It provides learning scaffolds and tools which adopts learner-centered design to help the learner crossing the professional gap. Students can use the system to learn science inquiry, and it combines project-based learning to encourage the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between students. Let them finish the project together and they will enhance the studying efficiency by teamwork. In addition, the teacher understands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rough the system. It helps teachers to manage multiple projects simultaneously. The teachers provide individual advice to guide those students learning on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The system also improv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by responding the questions immediately. We adopt questionnaire survey by email, internet and teachers community after them used the system. We have collected 38 teachers’ results to analyze unity perceived usefulness, unity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reused intention. This study particularly analyzes the perceived usefulness of three kind of learning scaffolds and tools. The system improves by users’ comments and opinions and makes it more suitable to the reality continuously.
關鍵字(中) ★ 科學探究
★ 學習者為中心的設計
★ 學習鷹架
★ 專題導向學習
★ 適性化教學
關鍵字(英) ★ scientific inquiry
★ learner-centered design
★ scoffolds
★ project-based learning
★ adaptive learning
論文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
致謝詞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名詞釋義 5
第五節 研究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探究與科學專題學習 7
壹、 什麼是「探究」? 7
貳、 科學專題導向學習 9
參、 小結 11
第二節 資訊科技輔助探究與專題學習 12
壹、 資訊科技輔助探究 12
貳、 資訊科技支援探究之學習鷹架 13
參、 小結 14
第三節 探究或專題學習相關系統分析與比較 15
壹、 相關系統介紹 15
貳、 相關系統的比較 17
參、 小結 19
第四節 綜合探討 20
第三章 系統設計與實作 21
第一節 系統開發方式 21
壹、 系統開發與實作 21
貳、 系統開發流程 22
第二節 系統設計規劃 23
壹、 學習者為中心的設計(Learner-Centered Design, LCD) 23
貳、 系統流程設計 24
參、 探究架構設計 25
肆、 系統學習鷹架與工具設計 28
第三節 系統架構與系統功能模組 32
壹、 系統架構 32
貳、 系統功能模組 33
第四節 系統配置 36
壹、 硬體設施 36
貳、 軟體設施 36
第五節 系統介面與角色功能畫面 37
壹、 系統介面設計 37
貳、 系統流程畫面說明 39
參、 學生端功能畫面說明 47
肆、 教師端功能畫面說明 54
第四章 研究方法 61
第一節 研究對象 61
壹、 教師基本資料 61
貳、 教師之科展教學經驗 62
第二節 研究流程 64
第三節 研究評估流程 6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66
壹、 教師對於「專題探究學習系統」之科技接受度量表 66
貳、 教師對於「專題探究學習系統」學生端鷹架與工具之知覺有用性量表 67
參、 教師對於「專題探究學習系統」教師端鷹架與工具之知覺有用性量表 67
肆、 教師對於「專題探究學習系統」之意願調查與建議回饋問卷 68
伍、 教師對於「專題探究學習系統」之半結構式訪談問卷 68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9
第五章 結果與討論 70
第一節 教師對於Let’s Inquiry之整體知覺有用性與整體知覺易用性 70
壹、 整體知覺有用性 70
貳、 整體知覺易用性 71
參、 小結 72
第二節 教師對於Let’s Inquiry之整體使用意願及可能影響原因 73
壹、 系統整體使用意願 73
貳、 影響教師使用意願之原因探討 74
參、 小結 76
第三節 教師對於Let’s Inquiry之鷹架與工具的知覺有用性 77
壹、 學生鷹架與互動工具知覺有用性 77
貳、 教師鷹架與互動工具知覺有用性 81
參、 小結 85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教師對於Let’s Inquiry之感知差異 86
壹、 不同教學年資之教師對於Let’s Inquiry的感知差異 86
貳、 不同學歷背景之教師對於Let’s Inquiry的感知差異 88
參、 不同專業背景之教師對於Let’s Inquiry的感知差異 89
肆、 不同科展指導經驗之教師對於Let’s Inquiry的感知差異 90
伍、 小結 90
第五節 教師對於Let’s Inquiry之系統改進建議回饋 91
第六節 教師對於Let’s Inquiry之半結構式訪談 9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95
第一節 結論 95
壹、 對參與本研究教師的觀點,覺得Let’s Inquiry協助科展探究教與學是有用的 95
貳、 對參與本研究教師的觀點,覺得Let’s Inquiry是容易上手與使用的 95
參、 對參與本研究教師的觀點,教師普遍願意使用Let’s Inquiry指導科展 95
肆、 對參與本研究教師的觀點,覺得Let’s Inquiry提供的鷹架與工具對於學生和教師是有用的 96
伍、 不同背景變項的教師,對於Let’s Inquiry的可能存在顯著感知差異 96
第二節 建議 98
壹、 教學務實及推廣建議 98
貳、 系統設計與改良建議 98
參、 未來研究建議 99
參考文獻 100
附錄 102
附錄一 教師背景問卷 102
附錄二 教師對於「專題探究學習系統」之科技接受度問卷 103
附錄三 「專題探究學習系統」學生鷹架與工具之知覺有用性問卷 104
附錄四 「專題探究學習系統」教師鷹架與工具之知覺有用性問卷 106
附錄五 其他回饋問卷 108
附錄六 訪談問卷 109
參考文獻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80,23-31。
徐椿樑(2001)。鷹架學習理論在專業技術教學的成效分析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
教育部(2003)。科學教育白皮書。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草案)。取自 http://www.naer.edu.tw/files/15-1000-7944,c639-1.php。
潘淑琦(2006)。資訊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探究」領域之行動研究─以探究教學活動設計為例。生活科技教育,39(7),87-107。
鄭如雯(2008)。專題式學習探析及其在教育上的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57,147-164。
羅芸慧(2010)。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進行自然科探究教學對國小學生之學習成就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鄭茜羽(2014)。以鷹架為基礎之科展探究系統平台之開發與評估。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學位論文。
李豋隆、王美芬(2004)。資訊融入專題導向學習對國小學生自然科學習態度與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69-94。
岳修平、劉芳秀(2001)。網路輔助遠距教學互動活動設計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 9(1),76-90。
岳修平、鐘婉莉(2005)。專題式學習小組網路溝通互動之研究。教育學刊,25,1-23。
陳均伊、張惠博(2008)。一位化學教師實施探究教學的歷程與省思之個案研究─以[火山爆發]教學活動為例。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53(2),91-123。
楊秀停、王國華(2007)。實施引導式探究教學對於國小學童學習成效之影響。科學教育學刊,15(4),439-459。
吳百興、張耀云、吳心楷(2010)。科學探究活動中的科學推理。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56,53-74。
謝和鈞、楊鎮豪、廖佩芬(2010)。專題導向學習對國小三年級學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習動機之影響。屏東教大科學教育,31,70-81。
Banchi, H. & Bell, R. (2008). The Many Levels of Inquiry. Science and Children, 46(2), 26-29.
Bencze, J.L., & Bowen, G.M. (2009). A national science fair: Exhibiting support for the knowledge econom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31(18), 2459-2483.
Dewey, J. (1910). How We Think. New York: Prometheus Books.
Dodge, B. (2001). FOCUS: Five rules for writing a great WebQuest. Learning and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28(8), 6-9.
Hill, J. R. & Hannafin, M. J. (2001).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digital environments: The resurgence of resource-based learn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9(3), 37-52.
Kim, M. C., Hannafin, M. J., & Bryan, L. A. (2007). Technology‐enhanced inquiry tools in science education: An emerging pedagogical framework for classroom practice. Science education, 91(6), 1010-1030.
Lee, O., Buxton, C., Lewis, S., & LeRoy, K. (2006). Science inquiry and student diversity: Enhanced abilities and continuing difficulties after an instructional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43(7), 607-636.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Ed.). (1996).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National Academy Pres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0). Inquiry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A Guide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Slotta, J.D. (2004). The Web-based Inquiry Science Environment (WISE): Scaffolding Knowledge Integration in the Science Classroom. In M.C. Linn, P. Bell and E. Davis (Eds). Internet Environments for Science Education, 203-232.
Krajcik, J.S. & Blumenfeld, P. (2006).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Sawyer, R. K. (Ed.),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New York: Cambridge.
Kyza, E. A., Constantinou, C. P., & Spanoudis, G. (2011). Sixth graders’ co-construction of explanations of a disturbance in an ecosystem: Explor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grouping, reflective scaffolding, and evidence based explan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33, 2489–2525. doi: 10(1080/09500693), 2010, 550951.
指導教授 吳穎沺(Ying-Tien Wu) 審核日期 2016-7-2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