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3727005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1 、訪客IP:3.23.101.82
姓名 劉孝賢(Hsiao - Hsien , Li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論文名稱 論多元族群之社區認同建構─以桃園市龍潭區佳安社區為例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ulti-ethnic Community Identity: A Study of Jia-anCommunity in Longtan District, Taoyuan City)
相關論文
★ 寺廟與客家聚落關係──以桃園縣觀音鄉甘泉寺為例★ 客家鄉鎮發展文化觀光之研究—以桃園縣新屋鄉為例
★ 客家花布的符號消費與族群認同★ 台灣客家族群的跨國認同與文化建構:以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為例
★ 親密與衝突的母女關係:以客家女性論述傳承為例★ 客家飲食傳承與族群認同
★ 乙未年桃園客家地區抗日事件之研究★ 國小學童客語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基隆市國小高年級為例
★ 文化展示與客家論述:以苗栗客家文化園區為例★ 族群旅遊節目的再現分析-以客家電視台為例
★ 桃竹苗地區印尼客家外籍配偶的認同變遷★ 客家流行音樂與青年的客家認同
★ 清代新竹關西王廷昌家族的拓墾與發展★ 移民二代的認同抵抗與變遷─高屏溪畔滇緬義胞聚落的當代情境
★ 客家文化的傳承與變遷:以祭拜祖先為例★ 桃園巿客家庄新住民的文化適應與認同研究 :以觀音區菲籍家庭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桃園龍潭的佳安里在石門水庫興建之前,是一個環境偏僻、居民多半務農的典型客家聚落。戰後初期,石門水庫的建設、石管局、中山科學研究院以及核能研究所等公家單位的設置,使得眾多從業人口搬進佳安一帶。除了當地原有長年定居的客家族群,其後陸續遷進外省族群與閩南族群彼此共同生活,也使得社區族群組成呈現豐富多元的人文樣貌。
本研究探討一個由客家、閩南、外省所組成的社區內,不同族群對其自身族群認同的觀點,並探討不同族群在同一社區內彼此的生活互動關係。居民們經由社區營造工作的推動,重新體察「自我」與「他者」族群彼此相似與差異之處,釐清不同族群如何凝聚社區共同情感。而根據研究提出的問題,本文選擇以佳安社區作為研究田野場域,佐以相關文獻分析、使用深度訪談法蒐集有關社區發展協會、社區居民、地方政府、民間單位等訪問內容,追溯社區參與的集體記憶與經驗歷程,以便瞭解當地社區發展與族群概況。
經由研究發現,居民的族群意識對社區發展的影響不甚顯著。雖然早期當地本省與外省族群在生活上難免有相互不適應之處,然而歷經多年的互動,社區內不同族群漸進轉為多元融合的文化生活圈。就目前現況來說,相較本省的閩、客族群邊界漸趨模糊,外省族群其文化認同仍舊稍微強烈。但經由社造行動過程,各族的族群意識不再受過往歷史因素的紛擾,社區發展亦培養民眾對多元文化的認知。而族群認同轉為社區認同的凝聚過程,教育水準的提升與文化信仰的交流沖淡了既有強烈的族群意識。透過實際的社區參與,也促成了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族群共存共榮,也讓社區共同體得以在多元融合的環境之下成功建構。
摘要(英) Before the Shihmen Reservoir was built, Jia-an Village was a classic Hakka settlement located in an outlying place where most residents were farmers. Soon after the wa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hihmen Reservoir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public institutes as the Shihmen Reservoir Administration Bureau, National Chung-S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and the Institute of Nuclear Research attracted a large labor force to move into the area of Jia-an Village. In addition to the Hakka people who had been living there for a long time, Mainlanders and Hoklo Taiwanese were successively moving into this area. Their collective inhabitation has endowed the ethnic combination of the community with an appearance of abundance, diversity and humanity.
This study probes into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perspectives of their own ethnic identities in a community formed by Hakkas, Hoklo Taiwanese and Mainlanders and explores their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within the community. Through the promotion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the residents re-experienc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our own” and “other” ethnic groups and clarify how the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could converge mutual feelings towards the community. In view of the questions raised in the study, Jia-an Village was chosen as the field study site. The study applied in-depth interviews to gather interview contents from the association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residents of the community, local government and civil units. With the support of related research documents and analyses, this study traced the collective memory and experience proces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ethnic groups.
The study discovered that the residents’ ethnic awareness did not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community development. Although there was a time when local Taiwanese people and Mainlanders did not get used to each other in their daily life,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have gradually shaped into a diverse and integrated life circle. As far as the current situation is concerned, compared to the ethnic boundary between Hoklo Taiwanese and Hakkas that is gradually blurred, Mainlanders’ cultural identity is still slightly stronger. Through the action process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the ethnic awareness, however, is no longer suffering from the troublesome past caused by historical factors. Community development also cultivates citizens’ recognition of multiculturalism. The converging process for ethnic identities to transform into community identities, the rise of the education level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cultures and religions have diluted the existing ethnic awareness that used to be strong. The actual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lso facilitates the coexistence and mutual prosperity of the ethnic groups with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allowing the community to b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in a diverse and integrated environment.
關鍵字(中) ★ 多元族群
★ 族群認同
★ 社區認同
★ 社區參與
★ 社區共同體
關鍵字(英) ★ diverse
★ ethnic groups
★ ethnic identity
★ community identity
★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論文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
謝辭 IV
目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相關文獻檢閱與理論探討 11
第一節 族群關係與文化認同理論 11
第二節 關於社區研究的基本概念 19
第三節 關於佳安社區的文獻回顧 2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個案析探 35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對象實施 35
第二節 田野地背景:佳安(十一份)地區移墾開發史 41
第三節 個案析探:佳安社區發展概況 49
第四章 社區參與及居民共同體建構之分析 63
第一節 社區福利與老人關懷服務 63
第二節 產業推廣對社區發展的影響力 66
第三節 活動展演如何建構社區意識 71
第四節 社區發展面臨的挑戰 79
第五章 社區居民互動影響族群認同之分析 85
第一節 社區族群關係發展 85
第二節 族群認同內涵與邊界的移轉 9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15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11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21
參考書目 124
附錄一:訪談大綱(社區民眾) 134
附錄二:訪談大綱(社區發展協會) 135
附錄三:訪談大綱(公部門) 136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2007《龍潭鄉十一份樂活文化園區成果報告書》。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內政部,1991,《社區發展工作綱要》。臺北:內政部社會司。
文建會,2004,《文化白皮書》。臺北:行政院。
王志弘、許妍飛譯,Jenkins, Richard原著,2006,《社會認同》,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王甫昌,2003,《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
王俐容,2006,〈多元文化的展示與族群關係─以文化藝術節為例〉,收錄於劉阿榮主編《多元文化與族群關係》,頁83-106。臺北:揚智文化。
王貳瑞,2012,《學術論文寫作(第三版)》。臺北: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王雯君,2005,《閩客族群邊界的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影響》。桃園:國立中央大學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丘昌泰,2008,〈族群、文化與認同:連鎖關係的再檢視〉,《國家與社會》,5:1-35。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揚智文化。
李永展,2014,〈社區組織運作〉,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策劃《落地生根:臺灣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頁57-94。
李承傑,2004,《加拿大原住民教育之研究》。臺東: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俊豪,2010,〈台灣居民之社區意識-系統模式之分析〉,《都市與計劃》,37(2),209-225。
李慧慧,2006,《社群經驗與文化變遷─石門水庫淹沒區泰雅人移民史》。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豐楙,2002,〈臺灣北部紅頭師與客屬聚落的醮儀行事─以桃園、新竹、苗栗為主的考察〉,收錄於周錦宏主編《2002苗栗客家文化月─兩岸客家『歷史、社區、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52-74。苗栗縣文化局編印。
周大鳴,2006,〈動盪中的客家族群與族群意識:粵東地區潮客村落的比較研究〉,收錄於吳天泰主編《族群與社會》,頁307-321。
林士哲,2008,《地方文化認同與社區營造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三民社區為例》。桃園: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文祺,2008,《水‧權力的建構‧人的遷移 以石門水庫興建對十一份地區空間影響為例》。桃園: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芳子、張琪等著,2011,〈健走運動介入對生活品質影響〉,《醫護科技期刊》,13(4):227-240。
林振春,1995,〈如何凝聚社區意識,整建社區社會〉,《理論與政策》,32:25-39。
林婉綺,2012,〈游移在社區營造與觀光之間─以劉興欽漫畫暨發明展覽館為例〉,《博物館學季刊》,26(4):81-100。
邱傑,2006,《我們從零開始—桃園社造的路》。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姚誠,1996b,〈人與土地的思考—論「族群意識」與「鄉土意識」〉,《國際人文年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第5期,頁159-173。
施正鋒,2004,《臺灣客家族群政治與政策》。臺北:翰蘆。
施添福等,2009,《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五:桃園縣上》。臺中:臺灣文獻委員會。
洪敏麟,1980,《臺灣舊地名之沿革》,頁104。
洪馨蘭,2006,〈族群意識的再現與策略─以旗美社大客家類課程為例〉,收錄於丘昌泰、蕭新煌編《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臺灣與全球的經驗》,頁127-158。臺北:智勝文化。
唐淑惠,2009,《流變的地方性:埔里愛蘭臺地文化認同與社群研究》。南投:國立暨南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鑄九、黃麗玲等譯,Castells, Mannel原著,1997,《認同的力量(The Power of Identity)》,臺北:唐山出版社。
宮崎清,1996,〈展開嶄新風貌的社區總體營造〉,《人心之華─日本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與實例》,頁27-32。南投: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
徐震,1980,《社區與社區發展》。臺北:正中書局。
徐震,1983,《社區發展在歐美》,臺北:國立編譯館。
桃園社區營造中心,2012,《桃園故事腳:走跳桃園文化地圖貳零壹貳》。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編、成漢撰稿,2004,《桃花源再現:九十三年度桃園地方文化管暨社區營造專冊》。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編、成漢撰稿,2005,《桃花源再現2:九十四年桃園地方文化館暨社區營造》。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高怡萍,2000,〈客家族群意識與歷史的文化建構—客家社區在原鄉與移民地之比較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通訊》,第3期,頁50-72。
高敏雄,2011,《滄海桑田─石門水庫的興建與聚落變遷》。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區曼玲譯,Viola Spolin原著,1998,《劇場遊戲指導手冊》,臺北:書林出版公司。
張壯謀,2011,《2011 社造桃園 幸福社區進行式:桃園縣社區總體營造全紀錄》。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張京媛,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麥田。
張茂桂,1999,〈「新臺灣人」之非論〉,《當代》,第137期,頁66-77。
張德永,2004,《客家文化意識及社區參與之關聯性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5。臺北:東大。
盛清沂,1981,〈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下)〉,《臺灣文獻》,32(1)。
莊秀美,2015《天造地社‧生生不息—2015桃園市社區營造成果專輯》。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許舒雅,2012,《區域保存之實踐─以桃園縣客家文化生活體驗園區為例》。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維德,2013,《族群與國族認同的形成:臺灣客家、原住民與臺美人的研究》。臺北:遠流。
郭佳真,2009,《新竹市金山里之社區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其南,1997,《社區與社區總體營造》。臺北:行政院文建會。
陳其南,2004,《國族主義到文化公民:臺灣文化政策初探2004-2005》。臺北:行政院。
陳其南,2014,〈社造思想的一些理論性的回顧〉,收錄於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落地生根:臺灣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頁211-219。臺北:唐山出版社。
陳其南、陳瑞樺,1998,〈臺灣社區營造運動的回顧〉,《研考報導》,第41期,頁21-37。
陳板,2000,〈族群與地域:臺灣客家在地化的文化觀察〉,載於徐正光編《第四屆國際客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頁305-338。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陳板,2002,〈化邊緣為資源:臺灣客家文化產業化的策略〉,《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陳板,2007,〈社區營造篇〉,載於徐正光編《臺灣客家研究概論》,頁503-533。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陳玲芳等,2010,《最小的無限大:文建會社區營造紀實1994-2010》。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紅汝,2007,《結合社區實施藝術嘉年華教學之個案研究─以藍天國民小學為例》。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藝術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培桂,1963,《淡水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七二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錦煌、翁文蒂,2003,〈以社區總體營造推動終身學習、建構公民社會〉。《國家政策季刊》,2(3):63-90。
尋俠堂國際創藝有限公司,2009,《三坑石門文化生活圈先期營造計畫成果報告書》。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彭瑞金總編輯,2013,《龍潭鄉志》。桃園:龍潭鄉公所。
曾旭正,2007,《臺灣的社區營造》。臺北:遠足文化。
湯仁燕,2002,〈臺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重構〉,《教育研究集刊》,48(4):77-101。
馮天蔚,1999,《融入社區的實踐─桃園龍潭三坑子聚落社區營造之經驗》。桃園: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天蔚,2003,《桃園龍潭的客家庄佳安村》。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馮建三譯,1994,《文化帝國主義》,臺北:時報文化。
黃狄昌、李文彬等,2014,《石門水庫十一份總辦公區的故事與圖像─當代臺灣水庫工程技術生根文化場域》。本文亦收錄於《石門水庫營運50週年特刊》,頁89-102。桃園: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
黃武忠,2001,〈社區總體營造之理念與實務〉,《行政院社區總體營造規劃師研習手冊》。臺北: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
黃國光譯,Ranjit Kumar原著,2014,《研究方法:入門與實務》,臺北:雙葉書廊。
黃麗玲,1995,《新國家建構與社區角色之轉變:生命共同體論述之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忠龍,2008,《從母語運動到社區營造:初探臺灣客家運動的轉變》,載於張維安、徐正光、羅列師編《多元族群與客家:臺灣客家運動20年》,頁204-224。新竹:臺灣客家研究學會出版。
詹秀員,2001,《社區領袖與社區發展功能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雷穎岱,2012,《空間•時間•地圖語言:以石門水庫興建對石門都市計劃及石門水庫水源特定區計劃空間變遷之探討為例》。桃園: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靳菱菱,2012,〈西方宗教與臺灣原住民族群認同建構的幾點觀察〉,《國科會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3(3):97-105。
劉炳輝,2006,《國小原住民學童適應行為、文化認同、自我調整學習與其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還月,1999,《地方文史工作室現況初探》。臺北:臺灣常民文化學會。
蔡宏進,2005,《社區原理(修訂三版)》。臺北:三民書局。
蔣玉蟬,2004,〈地方文化產業營造與社區發展〉,《社區發展季刊》,第107期,頁241-252。
鄧榮坤、邱傑,2007,《重塑客家桃花源─客家文化在社造活力挹注下的新生機》。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鄭晃二,2005,《先把社區做好:縣市社區營造政策白皮書》。臺北: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賴志彰,1996,《桃園民居調查報告書》,頁30-31。
賴筠婷,2015,《新移民社區參與對其族群認同之影響》。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澤涵、劉阿榮,2006,〈多元文化與族群關係:臺灣的抉擇〉,收錄於劉阿榮主編《多元文化與族群關係》,頁1-28。臺北:揚智文化。
謝劍、郭冠廷主持,2002,《各國族群政策之比較研究》。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編印。
謝鴻文主編,2011,《社區劇場的實踐之道》。臺北:新銳文創。
鍾才元,2016,〈從新移民子女之族群認同談教育與輔導人員之積極思維與作為〉,《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6):177-183。
鍾佩林,2006,《住屋空間營造中的身體與生活空間互動之研究》。桃園: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Barth, Fredrik, 1969, “Introduction”, in F. Barth (ed.), Pp. 9-38. in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edited by Fredrik Barth. Norway: Bergen-Osio and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Burns, Robert Bruce, 1997, Introduction to Research Methods. Melbourne: Longman Cheshire.
Castell, Manuel, 1997, The power of identity. Oxford: Blackwell.
Cimet, Adina, 2002,“Symbolic Violence and Language: Mexico and Its Users of Symbols,” Pp.143-160. in Climo, Jacob J. and Maria G. Cattell (eds.). Social Memory and History: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Walnut Creek: Altamira Press.
Cohen, Anthony, 1985, The Symbolic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London: Tavistock, Routledge.
Cohen, Anthony, 2000, Signifying Identities, London; NY: Routledge.
Cornell, Stephen, and Hartmann, Douglas, 1998,“A Constructionst Approach.”Pp.72-101 in Ethnic and Race: Making Identities in a Changing World, edited by Stephen Cornell and Douglas Hartmann. Thousand Oaks, Calif.: Pine Forge Press.
Eriksen, Thomas Hylland, 1997,“Ethnicity, Race and Nation.”Pp.33-41 in The Ethnicity Reader: Nationalism, Multiculturalism and Migration. editor by Montserrat Guibernau and John Rex.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ans, Herbert J., 1979, “Symboic Ethnicity: the Future of Ethnic Groups and Cultures in America,”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2(1): 1-19.
Geertz, Clifford, 1963, “Primordial Sentiments and Civil Politics in the NewStates,” Pp. 105-57 in Old Societies and New States: The Quest for Modernity in Asia and Africa, edited by Clifford Geertz. New York: Free Press.
Geertz, Clifford,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Basic Books.
Gilbert, Nigel, 2008, Researching Social Life. London: Sage.
Hillery, George, 1955, “Definitions of community: areas of agreement.” Rural Socialogy, 20(2): 111-123.
Sheng, Y. K., 1989,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Low-income Housing Projects: problems and prospects.”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 25(1): 56-65.
Tonnies, Ferdinand, 1957, Community and Society (Gemeinschaft and Gesellschaft),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lishers.
U.N.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 1956, Official Records of the 24th Session Annexes, Agenda Item 4, 20th Report of the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on Coordination to the Council CE/ 2931. Annex Ⅲ, P.14, 1956.
Warren, C. A. B., 1998, Gender issues in field research. Newbury Park: Sage.

網頁資料
facebook,〈不要美國村,只要佳安村§§守護我們的龍潭佳安村十一份宿舍§§〉,檢索日期:2016/03/05,http://https://www.facebook.com/%E4%B8%8D%E8%A6%1625954620961931/?fref=ts。
大紀元新聞,〈「很客家」的龍潭 世界夢想嘉年華展現社區的熱情〉,http://www.epochtimes.com/b5/10/10/22/n3062211.htm,檢索日期2016/10/17。
文化部全國藝文活動資訊系統網,檢索日期:2016/03/18,http://event.moc.gov.tw/ct.asp?xItem=1553699&ctNode=730&mp=1。
文化部臺灣社區通,桃園縣龍潭鄉佳安社區,檢索日期:2016/03/24,http://sixstar.moc.gov.tw/blog/jiaan/。
自由時報電子新聞,〈<北部>石門水庫水位直直落 祭拜集福宮祈雨〉,報導日期:2015/02/24,檢索日期:2016/03/24,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57536。
自由時報電子新聞,〈桃園市長盃龍舟預賽登場 選手烈日下揮汗划槳拚晉級〉,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718729,報導日期:2016/06/04,檢索日期:2016/10/29。
客家電視台網站,〈村民大會─打造文創村!?〉,檢索日期:2016/03/05,http://web.pts.org.tw/hakka/mealc/main.php?Channel=hakka&XMAENO=1039&XMBENO=6217。
客家電視台網站,〈佳安社區手工菜頭粄 年節供不應求〉,報導日期:2011/01/25,檢索日期:2016/03/18,http://web.pts.org.tw/hakka/news/detail.php?id=67536。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2005,〈從「人」出發的生活美學─迎接2005社區劇場國際論壇〉,報導日期:2005/07/19,檢索日期:2016/04/22, http://www.tyccc.gov.tw/news/dispatch/upt.asp?p0=115。
黃馨玉、徐淑蓉,2006,〈文化智庫網電子報:第二期〉,報導日期:2006/03/01,檢索日期:2016/04/22,http://reader.roodo.com/adat/archives/1286657.html。
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大草坪借用要點,檢索日期:2016/05/15,www.wranb.gov.tw/public/Attachment/91711331697.doc。
夢想社區官方網站,http://dreamcommunity.tw/aboutus/,檢索日期:2016/03/24。
聯合知識庫,〈萬能商業設計系畢業展包裝設計地方產業 產學合作成果讚〉,報導日期:2005/04/21,檢索日期:2016/03/18,http://udndata.com.ezproxy.lib.ncu.edu.tw/library/。
指導教授 王俐容(Li - Jung , Wang) 審核日期 2016-12-2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