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3757014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8 、訪客IP:3.138.117.233
姓名 邱翠英(Tsui-Ying Chi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客庄特色產業發展之研究—以屏東醬油產業為例
(A study of Hakka cultural industry-A case on soy sauce Industry of Pingtung County)
相關論文
★ 客家文化產業發展環境分析之研究-以關西仙草產業為例★ 節慶活動與客家文化創新之研究─以苗栗火旁龍為例
★ 客語無障礙環境政策回應性評估之研究-以聖德老人服務中心為例★ 女性村長在推動客家社區事務領導特質之研究
★ 客家族群在臺灣播遷之研究—以苗栗何子報家族為例★ 地方休閒產業發展的回應性評估之研究:以苗栗舊山線為例
★ 非營利組織產業化與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兩個社區為例★ 地方特色產業競爭力之研究-以新埔柿餅為例
★ 客家產業政策成效評估之研究★ 發展客庄聚落文化與生態觀光策略之研擬 以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水社區為例
★ 年輕世代客家飲食意象調查研究-以中壢地區大學院校學生為例★ 地方文史工作者與客家學術機構之對話-以新竹縣為例
★ 民眾對客家創作音樂認知之研究-文化迴圈的觀點★ 桃園縣平鎮市三官信仰與聚落發展之研究
★ 客家特色產業政策網絡之研究★ 臺灣客庄旅遊地與飲食意象關聯之實證分析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屏東醬油鼎盛時期,醬油的產值牽動了當地客家族群相關產業的發展,創造輝煌的歷史及外銷實績,屏東地區客家人在此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更於國內外建立良好的商譽與產值,普受好評,醬油的製作蘊含著的是客家人勤儉樸實的生活態度,以及認命守份的客家精神,有著技術、觀念,甚或是某種深藏於內在方面的文化脈絡,讓富含「客庄味」的醬油能流傳下去。而近期黑心食用油連環爆,如何把關釀製品質,獲得消費者的肯定更是醬油產業發展關鍵要素
本研究以屏東縣客庄醬油產業為例,其研究目的有四項,一、探究屏東客庄醬油產業過去與現在之族群意象;二、探討屏東客家人從事醬油產業之興起與歷程;三、了解屏東客庄醬油產業發展現況及其面臨的困境,擴大客家醬油產業之商機,並給予醬油產業永續發展的可行建議。本研究透過文獻資料及深度訪談當地醬油產業之相關人士,梳理出醬油產業的發展脈絡,及探討發展醬油產業對當地帶來哪些族群文化價值。
本研究發現,屏東醬油產業是日治時期開始,屏東醬油產業的蓬勃發展,發展出許多釀製技術以及人才等背景,發展出客家族群之族群勞動力網絡以及群聚發展,帶動客庄產業發展;屏東醬油產業興起與變遷方面,與早期「萬家香醬園」的影響最相關,聚集經濟、社會資本及政策與經濟環境構成屏東醬油產業蓬勃發展;發展現況方面以發展在地特色醬油產業、醬油工廠企業化經營以及結合休閒、健康並強化食安品質的醬油產業;發展困境方面,有經濟環境的改變與欠缺資金支持與政策輔導、推廣與傳承與新型態行銷趨勢,。最後,本研究為未來想研究屏東醬油產業的研究者提出四點研究建議。
摘要(英) This essay is to help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Hakka culture industry and to introduce Hakka village unique industry into the society. Besides pursuing the goal of economic value, also pursu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industries.We try to fi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Hakka community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build a local industry based on Hakka community. In Taiwan, soy sauce is mainly a 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mass production areas in Taiwan are Yunlin and Pingtung county. Between these two areas, Pingtung has have over hundred years of history on producing soy sauce. However, there are barely any articles or studies indicating how Hakka community affects the soy sauce industry.
For above reasons, this study will be based on the soy sauce industry of Pingtung county. This essay will be featuring on three purposes. First,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of soy sauce for Hakka community both in the past and present. Second,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y and the rising of soy sauce for the Hakkanese in Pingtung county. Third,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difficulty they are facing nowadays in order to expand their business and give suggestions on how to help this industry to ha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resource for this study is from different references and also by interviewing local important people related to this industry. Sorting out the history of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discovering the cultural value that this industry bring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each stage has their own key factor that helps what soy sauce industry becomes today, however the value in different stages are totally different. Also, each stage might slightly have effects on other stages, such as reinforcement or weaken. Last but not the least, this research helps sort out the context of Pingtung soy sauce development, the difficulties they face today, and the next step they are able to take in the future. Hoping that Pingtung Hakka soy sauce industry can continue to grow bigger, create more culture and economic value for the local people. In the global economic transition, this industry can continue to be developed or even create a new trend in the future.
關鍵字(中) ★ 客家特色產業
★ 飲食文化
★ 屏東醬油產業
關鍵字(英) ★ Hakka cultural industry
★ Dietary culture
★ Pingtung soy sauce Industry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地方特色產業 13
第二節 客家族群飲食文化 24
第三節 臺灣醬油產業概述 35
第三章 屏東客庄與產業 43
第一節 屏東環境概述 43
第二節 屏東客庄歷史與人口 48
第三節 屏東客家聚落產業 58
第四章 屏東醬油產業之發展與轉型 69
第一節 家庭轉變家庭式工廠 71
第二節 小規模工廠聚集 83
第三節 引進工業化生產 90
第四節 轉型發展 9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3
第一節 結論 114
第二節 建議 126
參考文獻 133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于佩玉(2007)。臺灣客家節令及其食俗文化研究。淡江大學漢語文化暨文獻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工業技術研究院(2003)。傳承地方特色、蛻變地方產業。經濟部工業局委託研究,未出版,臺北市。
中國文化大學工學院(2013)。科技發展與人物。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出版部。
六堆探索之旅(2016)。六堆墾拓,2016年2月14日,取自http://www1.mlc.gov.tw/food/02_01a.php)
王中天(2003)。社會資本:概念、源起及現況。問題與研究,42(5),139-163。
王和安(2007)。日治時期南臺灣的山區開發與人口結構:以甲仙六龜為例。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市。
王俊閔(2002)。產業網絡中社會鑲嵌與組織績效關係之探討。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王素梅、李河水、陳國隆、鄭佩真、張育喬、黃珮雯、孫曉(2013)。2013年臺灣食品消費調查統計年鑑。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王瑛曾(1964)。重修鳳山縣志,文叢第14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王增能(1997)。客家飲食文化。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古佳惠(2008)。媒體框架與客家意象之研究—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市。
白雅蘋(2007)。內埔鄉客家地區媽祖信仰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石萬壽(1986)。乾隆以前臺灣南部客家人之墾殖。臺灣文獻,37(4):69-90。
全國意向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11)。99 年至 100 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未出版,臺北市。
江辛美(2008)。日治時期臺灣醬油產業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未出版,彰化縣。
余朝權(1979)。競爭性行銷。臺北市:長程出版社。
吳密察(2003)。文化創意產業之規劃與推動。研考雙月刊,27(4),60-61。
吳餘鎬(2002)。臺灣客家李文古故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宋宇娥(2012)。自己種大豆,2012年10月11日,擷取自http://blog.roodo.com/hakkaweekly/archives/21099056.html
李俊宏(1997)。東港溪流域水文特性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約瑟(1990)。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國:科學出版社。
李美華、孔祥明、林嘉娟、王婷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Eral Babbie原著)。臺北市:時英出版社。
李漢昌(2011)。百年醬門:丸莊百年的故事。臺北市:商訊文化。
周錦宏(2015)。客家特色產業之政治經濟分析。臺北市:智勝文化。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臺北市:武陵出版公司。
林正慧(2005)。閩粵?福客?清代臺灣漢人族群關係新探-以屏東平原爲起點。國史館學術集刊,6期,1-60。
林竹貞(2009)。六堆忠義祠與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未出版,屏東縣。
林秀玲(2011)。開一甲子信譽品牌專注發揚傳統醬業精華「萬家香」創造健康安全的美食文化。臺北市: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商品條碼策進會。
林明德(1996)。臺灣的飲食文化。載於張炎憲(編),歷史文化與臺灣(頁223-243)。臺北市:臺灣風物。
林信丞(2008)。從客家雜誌分析臺灣客家形象之變遷。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淑蓉(2006)。食物、記憶與社會生活:再探客家文化遺產。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劃,未出版。
林淑蓉(2007)。飲食文化篇。載於徐正光(編),臺灣客家研究概論(152-178頁)。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研究學會。
林朝棨(1957):臺灣地形,臺灣省通志稿卷一(土地志、地理篇)。臺北市:臺灣省文獻會編輯組。
林慧貞、潘子祁(2015)。醬油界公開的秘密-外購關鍵原料再調配,一次看懂「豆油伯」爭議,2016年1月23日,擷取自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
林麗樺(2009)。客家飲食意象之整合行銷傳播策略。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法務部矯正署屏東監獄網站(2015)。鼎新醬油專區。2016年1月18日,擷取自http://www.ptp.moj.gov.tw/
邱勇誌(2011)。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與政策概觀。載於李天鐸(編),文化創意產業讀本:創意管理與文化經濟(31-56頁)。臺北市:遠流。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臺北市:果實。
金門縣農業試驗所(2013)。金門豆麥醬油製作研發期末報告。金門縣農業試驗所102年度離島基金金門縣特色產業發展計畫,未出版。
客家委員會(2015)。地方產業發展。形塑客庄文化產經廊道計畫,未出版。
屏東縣政府(2015)。根尋屏東-氣候條件,2015年12月1日,擷取自http://www.pthg.gov.tw/cp.aspx?n=F15824EB283C7918
屏東縣政府(2015)。國境之南大武山之西,2015年12月1日,擷取自http://www.pthg.gov.tw/cp.aspx?n=F15824EB283C7918
屏東縣政府主計處(1999)。屏東縣統計概要民國39~88年。屏東縣: 屏東縣政府
屏東縣政府民政處(2015)。屏東縣人口統計,2015年12月1日,擷取自http://http://www.pthg.gov.tw/
屏東縣政府衛生局網站(2015)。2015年12月10日,擷取自:http://www.ptshb.gov.tw/
施婉慧(2008)。竹田寶地。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施添福(2001)。國家地域與社會—以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為例。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施添福(2001)。臺灣地名辭書。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段兆麟(2007)。屏東六堆地區客家產業與社區發展之研究計畫—以內埔地區為例。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洪于佩(2003)。我國各縣市地方經濟競爭力評比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瑞福(2007)。屏東平原客家族群開發史研究。屏東縣:客家文化協會。
洪馨蘭(1999)。菸草美濃:美濃地區客家文化與菸作經濟。臺北市:唐山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硏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硏究實例(頁141-158)。臺北市:巨流。
胡希張、莫日芬、董勵、張維耿(1997)。客家風華。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苗栗縣文化局(2015)。客家美食文化,2015年9月14日,擷取自http://www1.mlc.gov.tw/food/02_01a.php
范麗娟(1995)。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2),25-35。
食品工業研究所(2012)。2011年食品產業年鑑。新竹市: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1987)。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二十年。新竹:食品所。
孫華和(2003)。從文化創意產業展望傳統藝術的未來。傳統藝術,27,43。
徐秀枝(2007)。鳳林鎮地方特色產業發展策略之研究--以客家美食與竹炭產業為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屏東縣。
翁徐得(1995)。地方產業與地域振興。臺灣手工業,55,10-15。
翁振益、賴子敬、楊詩敏、李文驊、李淑如(2013)。亞洲觀光夜市目的地意象探討。餐旅暨觀光,第十卷第二期。
袁方(2002)。社會研究方法。臺北市:五南。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2008)。南部整體產業發展策略研究。南部傳統產業科技關懷計畫,未出版。
馬榮武(2011)。地方特色產業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屏東縣三地門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高希均、李誠(1993)。臺灣經濟四十年(1949~1989)。臺北市:天下文化。
張玉欣、楊秀萍(2004)。飲食文化概論。臺北市:揚智文化。
張伊倫(1996)。醬油產業現況及發展趨勢分析。新竹市:食品所。
張伊倫(1997)。古老的發酵食品。食品工業月刊, 29。
張伊倫、李素菁、華傑(1996)。我國醬油產業現況。生物產業期刊,第4期,頁251-257。
張秀姝(1995)。醬園生一甲子—吳文華自撰回憶錄。臺北:萬家香有限公司。
張美鳳(2010)。臺灣客家餐廳營運模式與樂活風格初探:以臺北市、臺北縣、臺中市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張嘉伶(2016)。萬家香醬油三代傳承連美國人都埋單挨家挨戶推銷到麥當勞、雀巢都成客戶。財訊雙週刊,502。
張維安(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張維安(2005)。導論:客家意象、客家研究、客家學,新客家研究專輯。思與言第43卷第2期,1-10。
張維安、王雯君(2004)。客家意象:解構嫁夫莫嫁客家郎。傳統與現代的客家兩岸學術研討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
張維安、黃毅志(1997)。台灣客家族群的社會與經濟分析。載於徐正光(編),歷史與社會經濟: 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 中研院民族所出版。
張維安、謝世忠(2004)。經濟轉化與傳統再造:竹苗台三線客家鄉鎮文化產業。南投:台灣文獻館。
張維安、謝世忠(2004)。經濟轉化與傳統再造:竹苗臺三線客家鄉鎮文化產業。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臺北市:巨流。
第一銀行(2013)。臺灣各縣市產業現況分析。臺北市:第一銀行徵信處。
莊英章(2003)。客家社會文化與飲食特性。載於楊昭景(編),客家飲食文化輯:戀戀鄉土味‧濃濃客家情(頁10 -16),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莊英章(2003)。客家社會文化與飲食特性。載於楊昭景(編),客家飲食文化輯:戀戀鄉土味‧濃濃客家情(頁34 -37),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許木柱、簡美玲(1994)。飲食與文化:人類學觀點的回顧與展望。載於林慶弧(編),第四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頁65-82)。臺北市: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郭芷瑄(2015)。客家庄手工釀醬油 豆油伯打響名號,2016年1月20日,擷取自http://www.capital.com.tw//Etrade/News/detial.asp?uni=%7B8EF04C83-C6B9-4331-981D-952B1461DA53%7D&xkind=J&pp=6&next1=0
郭麗敏(2003)。傳統藝術的國際視野。傳統藝術,27,39。
陳正祥(1993)。臺灣地誌:中冊。臺北市:南天書局。
陳永森(2003)。知識經濟與文化創意產業之未來。南主角,27,14-15。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其南(2014)。重修屏東縣志,地方知識建構史。屏東市:屏東縣政府。
陳和賢(2007)。屏東六堆文化產業現況與發展探討。客家文化與產業發展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屏東縣。
陳玫如、李寧遠(2010)。美濃地區不同世代的客家族群對客家飲食文化的認知及飲食行為之相關研究。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3(3),139-183。
陳泉甫(2004)。清代屏東平原番漢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秋坤(2009)。帝國邊區的客庄聚落:以清代屏東平原為中心(1700-1890)。臺灣史研究 16卷1期,1-28。
陳紹馨(1992)。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陳勝和(1975)。醬油。臺北市:天然出版社。
陳義彬(2008)。梅州客家文化的旅遊開發。經濟地理,6,1073-1076。
陳運棟(1988)。客家人。臺北市:東門(聯亞)。
陳碧琳(2004)。文化創意產業在地方。典藏今藝術,10,57。
陳慧靜(譯)(1999)。醍醐味の秘方: 龜甲萬300年的堅持與創新(Ronald E. Yates原著)。臺北市:麥格。
陳麗華(2010)。客家人的宗族建構與歷史記憶塑造:以臺灣六堆地區為例。臺灣史研究,17卷4期,1-31
富田芳郎(1955)。臺灣鄉鎮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7(3),85-109。
彭作奎(1998)。檳榔之產銷、消費及產業未來走向分析。農業金融論叢,43,111-145
曾彩金(2001)。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經濟篇。屏東市:六堆文教基金會。
曾喜城(2001)。以客家為方法:屏東客家民間文學──「李文古」故事研究。2001海峽兩岸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花蓮。
曾喜城(2008)。臺灣及東南亞客家移民飲食文化初探。第十屆中華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曾喜城、鄧宗聖(2012)。萬家香醬油的文化傳播。社會服務與休閒產業研究期刊,第1期,72-89。
曾逸昌(2002)。客家概論-蛻變中的客家人。臺北市:曾逸昌。
曾敬淳(2003)。創造傳統-以西螺醬油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曾嬿芬(1997)。族群資源做為與社會資本:洛杉磯華人創業過程的研究。台灣社會學研究,1, 69-205.
焦桐(2009)。臺灣味道。臺北市:二魚文化。
黃建德(2004)。萬巒鄉客家聚落嘗會研究。臺南師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黃星滿(2004)。日本地方產業發展措施之研究。經濟研究,5,263-288。
黃國榮(1988)。中國傳統發酵食品-豆瓣醬釀造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登忠(1957)。海使槎錄,台灣文獻叢刊第一二四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黃詩瑜(2011)。客家特色產業與地方發展:以銅鑼杭菊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市。
黃瓊慧(2001)。屏東平原農業土地利用的轉變:1950-1990年代以蓮霧檳榔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心豪(2010)。甘醇醍醐味-手工釀造醬油。YUAN Magazine,79,60-67。
楊彥杰(2000)。客家菜與客家飲食文化。載於張玉欣(編),第四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63-380頁)。臺北市: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楊敏芝(2002)。地方文化產業與地域活化互動模式研究。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勝欽(2015)。臺灣文化創意產業之地方特色產業管理-以玉荷包村為例。東亞論壇,487,11-20。
楊萬全(1993)。水文學。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所。
楊萬全(1997)。高屏溪流域和屏東平原的水資源。地理研究報告,27,85。
溫仲和(1961)。光緒嘉應州志。臺北市:梅縣同鄉會影印本。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05)。2005中小企業白皮書。臺北市:中小企業處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09)。地方產業發展基金補助要點,2015年9月10日,擷取自:www.moeasmea.gov.tw/ct.asp?xItem=8111&ctNode=672&mp=1
萬建中(1995)。飲食與中國文化(1版1刷)。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葉冰(譯)(1999)。地理學與地理學家(Johnston, R. J原著)。北京:商務印書館。
葉晉嘉(2013)。文化生活,73期,16-19。
廖正宏、黃俊傑、蕭新煌(1986)。光復後臺灣農業政策的演變:歷史與社會的分析。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廖瑞秋、王薏晴(2008)。臺灣本土品牌個案-百年企業如何再造品牌。國科會與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專題研究計畫,未出版。
劉正一(1994)。臺灣南部六堆客家發展史。載於行政院文建會(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437-469頁)。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劉進慶(1995)。台灣戰後經濟分析。臺北市:人間出版社。
劉還月(1999)。臺灣客家風土誌。臺北市:常民文化事業。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移墾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潘士釗(1980)。食用作物(下冊)。臺北市:之宜出版社。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蔡文福(1995)。台灣之經濟-典型NIES之成就與問題。臺北市:人間出版社。
蔡孟汝(2003)。客家飲食。臺北縣:薪傳。
蔡承恩(2003)。屏東平原自升水系—分佈區域調查與出水量潛能分析。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蔡敦浩、吳思華(1978)。我國推動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之政策工具比較研究:策略與組織的分析角度。國立中山大學學報,4,53-70。.
鄧之卿(2009)。山居歲月:新竹客家飲食文化及體現。餐旅暨家政學刊,6(4),353-377。
鄧宗聖(2014)。屏東地方特色飲食文化探究。美和學報,33卷1期,149~162。
鄧景衡(2002)。符號.意象.奇觀:臺灣飲食文化系譜(上)。臺北市:田園城市。
鄭春發(2014)。由1915年日治國勢調查檢視六堆地區客家族群分布與社經特性。臺北市立大學學報,45卷2期,37-68。
鄭美緣(2005)。高雄市城市意象行銷之研究-以愛河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碩士學程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鄭富元、林受銓(2004)。客家飲食文化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劃,未出版。
黎章春(2004)。客家菜的形成及其特色。贛南師范學院學報,5,41-43。
盧德嘉(1995)。鳳山縣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賴守誠(2006)。現代消費文化動力下族群飲食文化的重構:以臺灣「客家菜」當代的休閒消費轉型為例。國家與社會,1,167-212。
賴杉桂(2007)。在地全球化-地方特色產業發展。研考雙月刊,31(5),39-50。
謝佳凌(2010)。老味道‧再出發,2010年7月2日,擷取自http://blog.roodo.com/hakkaweekly/archives/12850509.html
謝登旺(2005)。客家文化產業活化芻議。開南管理學院通識研究集刊,8,1-16。
謝繼昌(2003)。文化、族群與認同。載於族群意識與文化認同:平埔族群與臺灣社會大型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鍾壬壽(1973)。六堆客家鄉土誌。屏東縣:長青出版社。
鍾壬壽(1999)。六堆客家鄉土誌。屏東:長青出版社。
鍾孝上(譯)(1924)。潮州郡勢要覽(志賀格原著)。潮州:潮州郡。
鍾來金(2012)。客家傳統豆豉產業的發展與未來:以屏東縣內埔鄉為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鍾倫納(1993)。應用社會科學研究法。臺北:臺灣商務。
鍾彬政(2001)。地理位置和山川地形。載於曾彩金(編),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自然環境篇(401-418頁)。屏東:六堆文化教育基金會。
鍾雄秀(2015)。大豆復興,2015年8月20日,取自http://blog.roodo.com/hakkaweekly/archives/47098185.html
瞿海源(1992)。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宗教篇第二冊。南投:省文獻會。
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著(2007)。發現竹田水鄉的滄桑與契機。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顏宗海(2013)。餐桌上的化學課別讓肚子堆滿致癌物質,2016年1月23日,擷取自http://news.pchome.com.tw/magazine/print/po/new7/10061/138366720027048001001.htm
魏嵒壽、茅秀生(1952)。臺灣之醬油發酵工業-臺灣研究叢刊第十五種-臺灣之發酵工業。臺北市:臺灣銀行發行。
羅永正(2008)。從臺灣客家飲食文化資產初探簡易創造思考技法之研究。長庚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羅香林(1950)。客家源流考,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
羅香林(1981)。客家研究導讀。臺北市:南天書局。
關根一男(1995)。臺灣における醬油の現況。日本釀造協會雜誌,90(5):350~355。









貳、西文部分
Bainbridge,W.S.(1989).Survey Research: A Computer Assistant Introduction. Belmont, CA: Wadsworth.
Blair, M. M. (1995). Ownership and control: rethink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ashington, D. 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Blakely, E. J. (1991). The argument for taking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itiative. In planning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A: SAGE.
Bonacich, E. & J. Modell. (1980). The Economic Basis of Ethnic Solidarity in the Japanese American Socie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orja De Mozota, Brigitte(2004). Design Management: Using Design to Build Brand Value and Corporate Innovation. Allworth Press.
Embacher, J., & F. Buttle (1989). A Repertory Grid Analysis of Austria′s Image as a Summer Vacation Destination.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7, 3.
Frenke, A. (2000). Can regional policy affect firms, innovation potential in lagging regions. Regional Science, 34, 315-341.
Granovetter MS (1992). Problems of explanation in economic sociology. In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 Nohria N, Eccles RG (ed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oston, MA; 25–56.
Haughton, G., & While, A. (1999). From corporate city to citizens city? Urban affairs Review, 35 (1), 3-24.
Kotler, P. (1985).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Englewood Cliffs:Prentice-Hall Inc.
Lash, S & Urry, J. (1994). Economics of signs and space:after organized capitalism. London:Ssage.
Light, Ivan, & Steven J. Gold. (2000). Ethnic Economie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Malecki, E. J. (2002). Hard and soft networks for urban competitiveness. Urban Studies, 39 (5-6), 929-945.
Miller, W. L. & Crabtree, B. F. (1992).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1st ed.).London:Sage.
Phillips, Bernard. S.(1971).Social Reasearch: Strategy and Tactics. New York : Macmillan.
Porter, M. E. (1985).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NY: Free Press.
Pratt A C,(2004). Creative Clusters: Towards the governance of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production system? Media International Australia,112, 50-66
Rapoport, A.(1977). Human Aspects of Urban Form. Textbook, Great Britain.
Ronald E. Yates.(1994). The Kikkoman chronicles : a global company with a Japanese soul.McGraw-Hill Companies
Shepherd, William G(1979). 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Wade, J. L., & Pulver, G. C. (1991). Sharpening the focus on commun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Review, 9 (3), 23-26.
指導教授 周錦宏(Chin-Hung Chou) 審核日期 2016-12-2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