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432200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8 、訪客IP:18.219.75.202
姓名 時毓謙(Yu-Chien Shih)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土木工程學系
論文名稱 台灣地震弧交叉與大地震關聯之研究(1990年至2003年)
相關論文
★ 各種載重作用下neo-Hookean材料微孔動態分析★ 劉氏保群算法於高雷諾數Burgers方程之應用及探討
★ 彈性材料圓孔非對稱變形近似解研究★ HAF描述含圓孔橡膠材料三軸壓縮變形的誤差分析
★ 國立中央大學-HAF描述圓形微孔非對稱變形的誤差計算★ 多微孔橡膠材料受拉變形平面應力分析
★ 非線性彈性固體微孔變形特性★ 鋼絲網加勁高韌性纖維混凝土於RC梁構件剪力補強研究
★ 高韌性纖維混凝土(ECC)之材料配比及添加物對收縮及力學性質影響★ 材料組成比例對超高性能纖維混凝土之工作性與力學性質之影響
★ 搜尋週期為四年時使用SDICAE作強震預測的最佳精度設定★ 牛頓型疊代法二次項效應
★ GEH理論壓密量速算式★ 擴散管流量解析解
★ 宏觀收斂迭代法速度比較★ 二次項效應混合型牛頓疊代法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從1990至2003年的地震目錄中,以程式MATLAB挑選出台灣陸板塊及其沿海地帶所有規模M≧4.6之地震,畫出地震弧交叉點,比對之後三年期間交叉點70公里內發生規模M≧5.8大地震之發生狀況,並分析其發生率。結果顯示,地震弧交叉點發生後三年間在附近70公里範圍內規模大於5.8大地震之發生率約為七成至八成,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地震弧可看作應力集中的指示器,而雙凸型地震弧交叉為一種特殊的地震弧型態。本文特別對於1990年至2003年進行此特殊地震弧交叉型態之探究,從而發現,14年中雙凸型地震弧交叉出現了11年(其中包含3次雙凸型地震弧交叉的交集),且交叉點附近常伴隨規模較大之強震,顯示此種地震弧交叉型態確實與大地震有一定關聯性。此外,初步定義地震弧交叉有效區為三個以上彼此相距不超過70公里之多個地震弧交叉點。
摘要(英)
From the earthquake catalog of 1990 to 2003, all the magnitude (M)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4.6 earthquakes (M≧4.6) in Taiwan and its coastal zones are selected by MATLAB. The selected earthquakes (M≧ 4.6) are used to plot out several Earthquake Arcs and the intersections occurred between the Earthquake Arcs. Afterward, a comparison of the intersections with M≧5.8 earthquakes within 70 km in 3 years are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large-scale earthquake occurrence rate. The outcome shows that the occurrence rate of M≧5.8 earthquakes within 70 km in 3 years is 70% to 80% approximately.
Earthquake Arcs are regarded as the indicators of stress concentration, while the double-convex intersections is a special form of Earthquake Arc. This paper investigate the special Earthquake Arc cross-type from 1990 to 2003, and find out that the double-convex intersections occurred 11 times in 14 years. Around the intersections, it often accompanied by large-scale earthquakes, showing that this type of Earthquake Arcs have a correlation with the large-scale earthquakes. In addition, the initial definition of the Earthquake Arcs Active Area is the area composed with more than three Earthquake Arc intersecting points that are not more than 70 km apart from each other.
關鍵字(中) ★ 地震弧交叉
★ 地震弧交叉有效區
★ 雙凸型地震弧
★ 地震預測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摘要 I
誌謝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前言 1
1.2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3 研究內容與方法 2
第二章 地震目錄簡介 4
2.1 台灣地震目錄組成與建置 4
2.2 台灣地震目錄選擇 4
第三章 大地震前地震弧交叉的現象 6
3.1 地震弧交叉分析範圍與選取 6
3.2 地震弧代表的意義 7
3.3 地震弧交叉分析方法 8
第四章 歷年地震弧交叉案例 12
4.1 歷年地震弧交叉列表 12
4.2 地震交叉確認時間 21
4.3 地震弧案例與說明 22
4.3.1 1990年 23
4.3.2 1991年 28
4.3.3 1992年 33
4.3.4 1993年 38
4.3.5 1994年 43
4.3.6 1995年 48
4.3.7 1996年 53
4.3.8 1997年 58
4.3.9 1998年 63
4.3.10 1999年 68
4.3.11 2000年~2003年 73
第五章 案例檢析 94
5.1 雙凸地震弧 94
5.2 地震弧交叉有效區 95
5.3 地震弧交叉點之準確性分析 95
5.3.1 有效地震弧交叉 95
5.3.2 被預測出的大地震發生時間之範圍 9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00
6.1 結論 100
6.2 未來研究方向 101
參考文獻 102
參考文獻

[1] 鄭世楠、江嘉豪、陳燕玲,台灣地區歷史地震資料的建置,清雲科技大學與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
[2] 鄭世楠、王子賓、林祖慰、江嘉豪,台灣地區地震目錄的建置,清雲科技大學空間資訊與防災科技研究所、清雲科技大學空間資訊與防災研究中心與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
[3] 鄭世楠、王子賓、林祖慰、江嘉豪(2011),台灣地區地震目錄的建置(II),清雲科技大學空間資訊與防災科技研究所、清雲科技大學空間資訊與防災研究中心與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
[4] Zhangli Chen et al (1984),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seismicity before major earthquakes. Earthquake Predi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arthquake Prediction, Terra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Tokyo, UNESCO, Paris.
[5] H. C. Lei and C. W. Tang (2016), Circular arcs and curvilinear distributions of events of earthquakes in Taiwan, The Thirteen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The Third National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Taoyuan, Taiwan.
[6] H. C. Lei (2016), Circles, circular arcs and lines of earthquakes around Taiwan, The 40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Hsinchu, Taiwan, ROC.
[7] H. C. Lei (2017), Circles, Circular Arcs and Lines of Earthquakes Around Taiwan (II): Magnitude and Time, 2017 the 15th Conference on Land Studies, Tainan, Taiwan, ROC
[8] C. H. Scholz, The Mechanics of Earthquakes and Faulting, 2nd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K, 2002).
[9]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V7/earthquake/
指導教授 李顯智 審核日期 2017-7-3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