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郭瑋倫(Wei-Lun Kuo)
查詢紙本館藏 |
畢業系所 |
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 |
論文名稱 |
楊伯峻《論語譯注》義理研究 (The study on the righteousness principles of Yang Bojun′s “Annotations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
|
相關論文 | |
檔案 |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
摘要(中) |
楊伯峻以經學家與語言學家的身分譯注《論語》一書,在現代譯注本中流通最為廣泛,卻也常有其他研究著作會以此作為批判或引據,因此探求《論語譯注》的成書、前人相關研究、家學義理的承繼作探討,以作為了解此書的先備知識,進而就此書〈試論孔子〉一文的重要概念去研究楊伯峻譯注《論語》過程的義理如何呈現。發現楊伯峻詮解孔子的天是自然之天,與其治學嚴謹的態度相關,所以,不迷信於當時的習俗,反而呼天喊命只是順從習俗作為孔子遭遇無法理解的事物後,情緒宣洩的對象而已;楊氏詮解仁義禮,簡要說明:仁的根源就是愛人,仁的內涵是忠恕,以成己成人為行仁,其中的成人工夫就是博施濟眾,楊氏以為是聖德境界比仁德還高;義的根源羞恥心,以合宜解釋為義,能行事合宜便是行義;禮的本質是仁,禮的精神是敬,以恭敬之心行禮就是行仁,於是敬人就是愛人。孔子的學以讀書、觀察人為主,認為所學知識應為我所用,但是狹隘了孔子學習的精神,應該是學與道德修養為目標;而孔子的教學成就,楊氏稱讚其誨人不倦與因材施教的教學實踐影響至今,但是忽略孔子教導學生是為了成為有德之人;最後,孔子的正名是為對當時政治的反省而提出,楊伯峻詮解正名是糾正名分上的用詞不當,卻忽略名實要相符的內涵,僅就用詞不當詮解孔子的正名是無法完整說明名實不符的涵義,再者,發現孔子要以周禮的損益來改革政治制度,進而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以期達到理想政治的興滅國繼絕世的治平。其中各議題探討時或結論處會用牟宗三先生的論點,加以考核楊氏在這些論點上是否有完整詮釋,由於《論語譯注》譯注目的為讓初學者與研究者皆能有所參酌的價值,以致深入淺出的詮釋孔子思想,造成某些重要議題的義理不足,實為兩難的困境。 |
摘要(英) |
Abstract
Yang Bojun translated the book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 as a scholar and a linguist, which made the translation become the most widely circulated one. Also, there were other researches that criticized or cited from it. Thus, studying the classic “Annotations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 , the related studies of the predecessors’, and the study of the inheritance of the knowledge from father to son and righteousness principles is regarded as the prior knowledge for understanding the book; that important concept of the article “On Confucius” is the key to studying the process of how Yang Bojun’s illustrated his righteousness principles into the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t is found that Heaven from Confucius′ interpretation was the Nature world which was related to its rigorous teaching and learning attitude. Therefore, he was not superstitious in the custom of that time; on the contrary, uttering cries of anguish was only his way to vent his venting emotions. The brief description of Yan′s interpretation of the righteousness is: the root of benevolence is loving people; the meaning of benevolence is loyalty; the action of benevolence is to make self and others complete, which means being well-involved in charity. Young thought it was divine virtue that was much higher than benevolence; the root of justice is sense of shame, and behaving appropriately is doing justice; the essence of propriety is benevolent; the spirit of propriety is respect, and doing propriety with the heart of respect is showing benevolence. Hence, respect is love. Confucianism is to study and to observe as the main focus-- the learned knowledge should be used by me. However, the viewpoint narrows the learning spirit of Confucius whose goal is that moral cultivation is as important as learning. Confucius’ teaching achievements “tireless in teaching others and 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was praised by Young. Nonetheless, Yang Bojun ignored the reason that Confucius taught students was to make them become benevolent people. Last, Confucius addressed “rectification of name” was to make retrospection to the politics, not “to correct the wrong usages of names” pointed out by Yang. Only the use of improper 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us′ name is not a complete description of “There will be no right title and words will not be proper.” Moreover, the discovery of Confucius’ trying to reform the political system is based on the profits and losses of “the rites of Zhou” and then pointed out his own opinions of politics so as to achieve the ideal of the politics-- “revive states that has been extinguished, restore families whose line of succession has been broken”. The discussion or conclusion of each issue quotes from Mr. Mou Zongsan′s argument, and checks whether Yang′s interpretation in these issues are complete. Due to the purpose of the translation on “Annotations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 is to enhance the value of the reference for beginners and researchers , some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ism in simple terms resulted in the lack of justice. It does absolutely be a dilemma.
Keywords: Yang Bojun, “Annotations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Confucius, Mou Zongsan |
關鍵字(中) |
★ 楊伯峻 ★ 《論語譯注》 ★ 《論語》 ★ 孔子 ★ 牟宗三 |
關鍵字(英) |
★ Yang Bojun ★ “Annotations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 ★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 Confucius ★ Mou Zongsan |
論文目次 |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評述/3
第三節 研究進路/12
第二章 《論語譯注》之成書及對《論語疏證》之承繼/14
第一節 楊伯峻與《論語譯注》成書過程/14
第二節 《論語譯注》對《論語疏證》之承繼/16
第三章 對孔子論天、命的詮解/24
第一節 對孔子論天的詮解/25
第二節 對孔子論命的詮解/30
第四章 對孔子論仁、義、禮的詮解/35
第一節 對孔子論仁的詮解/35
第二節 對孔子論義的詮解/42
第三節 對孔子論禮的詮解/47
第五章 對論孔子論學與教的詮解/52
第一節 對孔子論學的詮解/52
第二節 對孔子教學實踐的理解/59
第六章 對孔子論正名與政治思想的詮解/67
第一節 對孔子論正名的詮解/68
第二節 對孔子政治思想的詮解/74
第七章 結論/87
參考文獻/93 |
參考文獻 |
一、《論語》傳注(依時代排列)
[魏]何晏:《論語集解》,新北:藝文出版社,1966年。
[南朝]皇侃:《論語集解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邢昺:《論語注疏》,臺北:臺灣古籍,2001年。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臺北:中華書局,1967年。
二、其他古籍資料(依時代排列)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1991年八版。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李學勤主編:《禮記正義‧檀弓》卷十,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出版。
[清] 高士奇撰,楊伯峻點校:《左傳紀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三、楊伯峻專著(以書名筆畫排列)
楊伯峻:《文言語法》,北京:北京出版社,1956年。
楊伯峻:《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楊伯峻:《楊伯峻治學論稿》,長沙:岳麓書社,1992年第一版。
楊伯峻:《楊伯峻學術論文集》,長沙:岳麓書社,1984年。
楊伯峻等:《經書淺談》,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一版。
楊伯峻:《論語譯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
四、近人論著(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一)專書
王雲五主編、毛子水註解:《論語今注今譯‧凡例》,臺北:商務印書館,1977年。
王熙元:《論語通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年。
王季香:《先秦諸子之人格類型論》,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王國維,《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年。
牛澤群:《論語札記》,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
孔飛祥:《楊伯峻《論語譯注》今譯研究》,重慶:西南大學語言文字學專業碩士論文,2011年。
世紀出版集團:《漢語大辭典普及本》,上海:商務印刷館,2004年3版。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李平:《楊伯峻《春秋左傳注》研究》,山東:山東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06年。
吳文學:《隱藏的論語》,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年。
邱培超:《劉寶楠《論語正義》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林義正:《孔子學說探微》,臺北:東大出版社,1987年。
南懷瑾述著;蔡策紀錄:《論語別裁》,臺北 : 老古文化事業公司,1986年。(增訂注音,十六版)
姚輝《楊樹達、楊伯峻叔姪《論語》注比較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獻學碩士論文,2012年。
胡寶國:〈漢代的家學〉,《中國古史論叢》,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頁300-350。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臺北:東華書局,1979年。
郭錫良、李玲璞主編:《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古代漢語》,北京:語文出版社,1992年。
陳水福:《楊伯峻《春秋》學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陳倩倩:《楊伯峻《論語譯注》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06年。
陳浩榕:《錢穆《論語新解》和楊伯峻《論語譯注》對孔子政治思想解釋的比較研究》,香港:香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9年。
黃懷信主撰:《論語彙校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程樹德:《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楊樹達:《論語古義》,北京:商務印書館發行,1934年。
楊樹達:《論語疏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楊樹達:《積微翁回憶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楊逢彬:《閱讀無障礙本 論語》,北京:岳麓書社,2011年。
(二)期刊論文
丁桃源:〈《論語譯注》中引用朱熹《論語集注》的訓釋類別及特點〉,《現代語文》,2008年第4期,頁108-110。
王浩然,曾光平:〈《論語譯注》詞語訓釋劄記〉,《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87年第3期,頁13-16。
卞仁海:《楊樹達訓詁的學術背景》,《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頁146-150。
左書珍:〈《論語譯注》指疑〉,《晉中學院學報》,2005年第6期,頁35-38。
朱晶晶:〈《論語譯注》訓釋三則辨析〉,《現代語文》,2008年第12期,頁139-140。
李成蹊:〈《論語譯注》獻疑〉,《孔子研究》,1988年第2期,頁111-114。
李義敏:〈楊伯峻《論語譯注》商榷一則〉,《安徽文學‧經典重釋》,2011年第8期,頁139-140。
汪貞幹:〈《論語譯注》一則辨析〉,《黃石教育學院中文學報》,2001年第1期,頁75轉78。
汪貞幹:〈《論語譯注》討論幾則〉,《黃石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頁1-4。
宋惠如:〈從《春秋》書「弒」論楊伯峻(1909-1992)書法觀〉,《中國學術年刊》,2013年第35期,頁81-108。
周少川:〈吳承仕的經學史研究——以《經典釋文序錄疏證》為中心〉,《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12年第5期,頁21-31。
季 琴:〈《論語譯注》「曾」字字音商榷〉,《漢字文化》,2010年第1期,頁76-77。
周國正:〈孔孟儒學由仁而仁義的理論發展需要〉,《中華文史論叢》,2013年第3期,頁37-70。
於之承:〈《論語譯注》譯文利弊淺析〉,《黑龍江科技資訊》,2011年第3期,頁154。
於扶仁:〈《論語譯注》商兌〉,《煙臺師範學院學報》,1994年第4期,頁73-75。
於扶仁:〈論語訓詁辨疑六則─讀楊伯峻《論語譯注》劄記〉,《學術論叢》,1994年第3期,頁83-89。
俞筱堯:〈古文獻學家楊伯峻的學術道路〉,《文獻》,1993年第4期,頁103-118。
胡湘榮:〈《論語譯注》獻疑〉,《古漢語研究》,1996年第1期,頁90轉96。
孫曼屯、王啟興:〈用甚麼觀點指導「譯注」─也評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注》〉,《新建設》,1965年11、12期合刊,頁96-98。
張松輝:〈讀《論語譯注》〉,《古籍點校疑誤匯錄(四)》,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8月,頁347-352。
張松輝:〈讀《論語譯注》劄記〉,《齊魯學刊》,1986年第2期,頁71-75。
張淑惠:〈淺述楊伯峻先生之經學〉,《東吳中文研究集刊》,2000年第7期,頁21-44。
張楊:〈從《論語譯注》看古文今譯〉,《邊疆經濟與文化》,2006年第4期,頁102-104。
張潔:〈《論語譯注》、《孟子譯注》注音正誤〉,《首都師範大學學報》,1996年第1期,頁74-77。
張麗:〈從《論語譯注》透析教與學〉,《現代教學‧品讀精粹》,2009年第11期,頁77-79。
莊榮貞:〈楊伯峻《論語譯注》質疑〉,《長春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頁40-41。
陳金芳:〈楊伯峻《論語譯注》商榷兩則〉,《煙臺職業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頁21-22。
楊中華:〈楊伯峻「具臣」釋義商榷〉,《長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頁36-37。
楊儒賓等人:《「東亞論語學」研究的概念與方法》,《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2008年第9期,頁249-275。
劉余莉:〈「仁義禮智信」研究三十年〉,《河南社會科學》,2010年第18卷第1期,頁數187-190。
鄒新,趙建功:〈論孔子的仁學〉,《重慶工學院學報》,2004年第18卷第4期,頁95-97。
趙玉軍:〈淺析《論語譯注》中部分副詞的認定問題〉,《甘肅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頁202-204。
劉金雙、江朝源、和雙麗:〈《論語》譯注隨談〉,《人文社會科學專輯》,2008年第1期,頁38-40。
劉精盛、吳青峰:〈楊伯峻先生《論語譯注》三則商榷〉,《學術界》,2007年第2期,頁108-111。
劉國英、張燦輝編:《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六十周年系慶論文集‧校友卷》,〈儒家思想現代文化及有關的問題〉,2009年,頁261。
樊榮:〈楊伯峻《論語譯注》斷句拾遺〉,《新鄉師範高等專科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頁107-108。
鄭仁佳:〈楊伯峻(1909-1992)〉,《傳記文學》,2000年第1期,頁140-143。
謝商精:〈楊伯峻《論語譯注》獻疑〉,《畢節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3年第3期,頁34-35。
譚家健:〈讀楊伯峻《論語譯注》和《孟子譯注》〉,《新建設》,1963年第1期,頁82-86。 |
指導教授 |
楊自平
|
審核日期 |
2017-6-29 |
推文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
網路書籤 |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