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4757009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8 、訪客IP:18.227.111.98
姓名 梁荔寧(Li-Ning Li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客家母親教養方式之代間差異研究
(Research on Generational Difference of Hakka Mothers’ Parenting)
相關論文
★ 新埔地區的產業變遷★ 流域與區域:鳳山溪流域交通發展史
★ 閩客族群邊界的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影響★ 儀式中身份的轉化:以客家拜新丁為例
★ 族群、產業與社會資本:以屏東檳榔業「行口」為例★ 外籍配偶與客家文化傳承
★ 越南籍配偶眼中的閩客族群意象★ 族群通婚中的性別文化與權力配置
★ 客家聚落之產業、地景與記憶變遷:以大湖草莓為例★ 博物館展示與客家記憶
★ 閑聊(Gossip)中客家常民的歷史意識★ 新加坡當鋪業與客家
★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標準作業程序(SOP)建立之研究★ 「文化治理」中的不對等權力關係—以桃園縣客家文化館為例
★ 客家採茶婦女的勞動意識 ─以新竹縣峨眉鄉為例★ 東南亞的「客家」意涵:英殖民馬來亞的華人分類過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瞭解台灣客家母親教養方式之代間差異,以Bandura(Albert Bandura,1925~)的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為研究基礎,針對桃園地區55歲以上(1962年以前出生)年長世代客家籍母親與40歲以下(1977年以後出生)年輕世代客家籍母親,以半結構訪談之質性研究方式進行,各訪談6位母親,共12位受訪者。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的學習行為,決定於環境因素、個人對環境中人、事、物的認知以及個人行為三者交互影響,在社會情境中個體的行為受他人影響而改變,學習來自於觀察與模仿。本研究欲探討客家母親的教養方式在社會學習理論的基礎上,如何呈現世代之間的傳承面以及差異面。

研究結果發現世代之間傳承面:日常生活行為要求方面,二個世代客家母親均要求子女應當分擔家務並由父母指派家事,認同體罰之必要性,堅持子女須遵守父母的要求,最重視誠實與禮貌,不允許子女以哭鬧做為滿足需求的方式;課業學習方面,看重子女的學習態度,不因課業表現不佳而處罰,對於校園霸凌表示憂心,親師溝通管道主要為聯絡簿及電話;文化傳承方面,重視孝順及節儉,並以身教為首要,認同客語傳承的重要性,同樣心有餘力不足;對子女成年後的期望方面,二個世代均希望子女能結婚生子,使人生更圓滿。

世代之間差異面:日常生活行為要求方面,由認為子女理當幫忙做家事,且以完成工作為目的導向,轉變為請求子女幫忙做家事,及重視親子溝通與子女學習的過程;子女收拾個人物品由習慣收拾歸位且愛惜物品,轉變為父母需不斷提醒且困擾;對子女的鼓勵方式由口頭稱讚轉變為除了口頭稱讚,還多了擁抱等肢體接觸及物質獎勵;課業學習方面,由著重學校課業,轉變為多元課外學習;母親參與學習則由被動參與學校基本活動轉變為積極參與學校及課外活動;文化傳承方面,對於勤勞的認定由強調習慣分擔、著重主動性,轉變為生活自理、承擔自身責任事務;對於祭祀祖先則由重視並要求子女參與掃墓,轉變為被動順應夫家、參與度大幅降低,不要求子女未來要祭拜自己;對子女成年後的工作期望:由重視認份、肯做,轉變為符合興趣、開心快樂為主。
摘要(英)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generational difference of Taiwan Hakka mothers’ parenting. Based on Bandura’s (Albert Bandura,1925~) social learning theory, it focuses on Hakka mothers of aged generation above 55 years old (they were born before 1962) in Taoyuan area and those of young generation below 40 years old (they were born after 1977). By semi-structural interview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t interviewed respectively 6 mothers from the generations, including 12 subjects. According to social learning theory, humans’ learning behavior depends on mutual effect among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dividuals’ cognition of people and things in the environment and individuals’ behavior. In social situations, individuals’ behavior is changed by others’ effect. Learning is based on observation and imitation. Based on social learning theory, this study attempts to find how Hakka mothers’ parenting shows the inheritance and difference of generations.

According to research findings, as to inheritance of generations, in terms of behavior requirement in daily lives, Hakka mothers of two generations all ask the children to share housework assigned by parents and recognize the necessity of physical punishment. They insist that children should follow parents’ requests. They value honesty and manner the most. They do not allow children to demand by crying and screaming. As to academic learning, they pay attention to children’s learning attitude. They do not punish children due to inferior academic performance. They concern about bullying on campus. Main parent-teacher communication channel is communication book and telephone; as to cultural inheritance, they value filial piety and thrifty and they first act as the models. They identify with importance of Hakka inheritance. They are all helpless; as to expectation toward the grown-up children, two generations anticipate their children to get married and have children to complete their lives.

Generation gap: as to requirement of daily life behavior, they change from the cognition that children should assist with housework and the purpose is to allow them to finish the work to the situation in which they ask the children to help the housework and pay attention to parent-children communication and children’s learning. As to children’s arrangement of personal goods, they change from having the habit of arrangement and cherishing the goods to being constantly reminded by parents and annoying the parents. As to encouragement to children, they change from verbal encouragement to oral praise, physical contact such as hugs and material reward; as to academic learning, they change from value of academic study to multiple extracurricular learning; as to mothers’ participation in learning, they change from passive participation in basic school activities to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school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s to cultural inheritance, their recognition of diligence changes from emphasis of work division and activeness to independency and undertaking of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as to worshipping ancestors, they change from value and requirement of children’s participation in tomb sweeping to passive participation with husbands’ families and participation is considerably reduced. They do not ask their children to worship themselves in the future; as to their expectation toward grown-up children’s job: they change from value of recognition of personal duties and diligence to the job which children are interested in and enjoy.
關鍵字(中) ★ 教養方式
★ 代間差異
★ 客家
★ 母親
★ 世代差異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名詞定義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7
第二章 子女教養與客家 15
第一節 父母教養方式之定義與理論 15
第二節 父母教養方式之相關研究 19
第三節 客家文化與母職想像 23
第四節 社會變遷下的客家家庭 27
第三章 客家母親教養方式與傳承 30
第一節 對日常生活行為要求的態度與做法 30
第二節 對課業學習的態度與做法 44
第三節 對客家文化傳承的態度與做法 53
第四節 對子女成年後的期望 68

第四章 世代之間的差異 76
第一節 日常生活與行為要求之世代差異 76
第二節 對子女課業學習的觀念差異 93
第三節 對客家文化傳承之世代差異 101
第四節 對子女成年後的期望差異 112
第五章 結論 122
第一節 研究結果與發現 122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34
參考文獻 136
一、 中文部分 136
二、英文部分 141
附錄 142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142
附錄二 訪談大綱 143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連生(1988)。親職教育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王連生(1995)。親職教育理論與應用。台北市:五南。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出版公司。
王佩玲(1993)。父親角色與兒童發展之探討。教育研究,32,52-57。
王鍾和(1995)。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子女滿意與青少年行為表現。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專案研究計畫。
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玨今(2014)。台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態度、正向情緒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王雯君(2005)。閩客族群邊界的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影響。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古美瑤(2014)。客家族群教養觀之世代差異:生態系統理論觀點。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際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江運貴 (1996)。客家與台灣。台北:常民。
汪鳳炎、郭本禹等(譯)(2006)。Sigmund Freud著。精神分析新論。台北市:胡桃木(原著出版年:2000)。
谷浦孝雄編著、雷慧英譯(1992)。臺灣的工業化:國際加工基地的形成。臺北:人間出版社。
李曉方(2006)。客家文化特質研究的幾點思考。載於羅勇等(編),客家文化特質與客家精神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李玉芳(2008)。父親教養態度與幼兒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幼兒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李沛玲(2013)。新住民學童母親教養態度與學習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
吳秀惠(1996)親子溝通、父母管教方式與青少年性知識、性態度及性行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偲嫄、鄧運林(2011)。父母不同教養態度與幼兒社會行為之研究。南亞學報,31,469-493。
杜宜展(2011)。幼兒母親婚姻關係與母職角色之研究。南台人文社會學報,
6,1 - 27。
余慧娟(2014)。從家庭教養看閩客國中生的金錢態度--以桃園縣為例。國立
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邱珍琬(2004)。親職教育。台北:五南。
周新富(2006)。家庭教育學--社會學取向。台北市:五南。
林惠雅(1995)。父母教養行為問卷之編製。應用心理學報,4,39-72。
林文瑛、王震武(1995)。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本土心理學研究,3,2-92。
林佳薇(2008)。母親教養態度改變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兒童發展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為出版,臺北。
林芝妘(2013)。屏東縣國小學生父母教養態度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邱天助(2002)。Bourdieu文化再製理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胡幼慧、姚美華(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
巨流。
姜惠文(2007)。客家父親的家庭概念及其子女教養信念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兒童發展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徐正光、蕭新煌(1995)。客家族群的語言問題- 台北地區的調查分析。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10,1-40。
徐畢卿、羅文倬、龍佛衛(1999)。雙親教養態度量表中文版之信效度研究。護理研究,7(5),479-489。
徐珮旂(2010)。國中生父母教養態度、友誼品質與幸福感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高木桂藏(1996)。硬頸的客家人。台北:長紅。
唐先梅、曾敏傑(2008)。罕見疾病家庭的壓力源:一項探索式的質化研
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3(2),47-70。
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春興(1999)。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張翰璧(2007)。客家婦女篇。載於徐正光(編),台灣客家研究概論(頁122-123)。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台灣客家研究學會。
張翰璧(2007)。東南亞女性移民與台灣客家社會。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張瑞豐(2005)。變遷社會中價值觀的代間差異之研究—以一個台北市立高中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奎熹(1996)。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運棟(2007)。禮俗篇。載於徐正光(編),台灣客家研究概論(頁211)。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台灣客家研究學會。
陳惠娟、 郭丁熒(1998)。母職概念的內涵之探討:女性主義觀點。教育研
究集刊,41,73 - 101
陳珊華(2004)。小學生文化資本之累積與作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亮吟(2009)。母親教養方式與幼兒欺騙行為。國立台南大學幼兒教育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黃迺毓(1988)。家庭教育。台北市:五南。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秋芳(1995)。台灣客家生活紀事。台北市:臺原藝術文化基金會。
黃德祥(1997)。親職教育。台北:偉華。
黃成榮(1999)。青少年價值觀及違規行為探索。香港:三聯書店。
黃淑苓(2001)。教育夥伴-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台北:偉明圖書。
黃崑嚴(2004)。談教養。台北:聯經。
黃拓榮(1997)。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淑惠(2005)。談現代父親參與子女教養的重要性。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4。2005年7月28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44/44-27.htm。
程景琳等(譯)(2008)。Patricia H. Miller著。發展心理學理論:從過去到現在。台北市:學富。
曾逸昌(2013)。客家總論:蛻變中的客家人。台北市:曾逸昌。
楊語芸(譯)(1997)。Kay Deaux等人(著)。九十年代社會心理學。臺北:五南。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1),7-28。
楊錦雲(2004)。國中學生父母管教態度--同儕關係與解釋風格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楊瑛慧(2006)。父母教養態度對幼兒解決問題能力之影響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騏嘉(2008)。中部地區父母教養態度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廖純雅(2006)。嘉義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挫折容忍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蔡嫈娟、郭春松(2003)。全球家庭。載於林淑玲(主編),家庭教育學(頁1-54)。嘉義:濤石。
蔡政宏(2008)。青少年金錢態度與消費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劉醇鑫(2002)。客家諺語中所反映的人生態度。北市師院語文學刊,6,227-273。
劉慈惠(1999)。幼兒母親對中國傳統教養與現代教養的認知。新竹師院學報,12,311-345)
劉淑媛(2004)。父母教養方式與青少年行為困擾之調查與訪談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劉謙穎(2006)。工作價值觀與社會價值觀的世代差異--以台中市國中教師為例。世新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燄輝(2013)。臺越跨國婚姻中的家庭與族群文化內涵-以桃園縣男性觀點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際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劉宜芳(2010)。母親教養態度與幼兒情緒能力之相關研究—以基隆市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潘淑滿(2005)。台灣母職圖像。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0,41-91。
鄭曉倩(2014)。權威開明、寬大嬌寵的母親教養方式與幼兒社會行為的表現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鍾秀梅、宋長青(2013)。臺灣客家族群史:台灣客家婦女研究。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北市:客家委員會。
鍾麗儀(2012)。父母教養態度、親子互動與幼兒情緒能力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薛雲峰(2008)。快讀臺灣客家。台北:客家委員會。
魏秀珍(2004)。軍職父親之父職意涵研究。國立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瞿海源(1989)。社會心理學新論。台北市:巨流。
簡楚瑛(1988)。幼兒、親職、教育。台北:文景。
羅香林(1992)。客家研究導論。台北市:南天書局。
羅肇錦(1998)。客家話的自保自救。載於新个客家人。台北市:台原。
羅美紅(2005)。東南亞外籍母親對子女教養信念之探討-以大臺北地區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羅栩淳(2009)。六堆客家地區婦女對國中子女教養方式與教育期望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蘇建文等人(1995)。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二、英文部分
Arendell, T. (2000). Conceiving and investigating motherhood: The decade’s scholarship.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62, 1192-1207.
Kupperschmidt, B. R. (2000)﹒“Multigeneration Employee:Stategies for Effective Management.” Health Care Manager19, 1: 65-76.
King, A. & Bond, M. (1985). The Confucian paradigm of man: A sociological view. In W. S.
Maccoby, E, E.,& Martin, J. A. (1983).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nt of thefamily: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P.h. Mussen(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4,1-101.
Mannheim, K.(1952). The problem of Generations. In Essays o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276-322),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Mead,E.D.(1976).Six Approaches to Child Rearing.Prove,Utah:Brigham University.
McCarthy, J., & Edwards, R. (2011). Key concepts in family studies. Los Angeles:
Sage.
指導教授 張翰璧 審核日期 2018-1-23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