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2121009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51 、訪客IP:18.220.187.178
姓名 蕭羽芳(Yu-Fang Hsiao)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潘岳哀傷賦作研究-兼論哀傷文類
相關論文
★ 六朝志怪溯源研究★ 江淹模擬前人研究─以〈雜體詩三十首〉、賦為例
★ 兩晉政論文研究★ 漢魏六朝音樂賦研究
★ 漢賦四大家大賦之成熟與衰退★ 從「家學」和「婚姻」看東漢與魏晉的婦女形象――以《華陽國志》、《世說新語》為起點
★ 六朝士人技藝之研究─以書畫、弓馬劍術為主★ 先秦兩漢的夢象研究
★ 漢魏樂府表演藝術研究★ 浩虛舟律賦研究
★ 魏晉辭賦的圖像化書寫★ 《世說新語》寫作教學研究:以中學生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潘岳為西晉時期文人,一生中詩文無數,其中尤為善於哀傷文類,並將哀傷筆觸帶入詩賦文體中,為當時期文壇啟開新風貌。其中最為人熟知作品乃為對亡妻思念做賦,開啟後代悼亡風氣。
本文以潘岳哀傷賦三篇〈懷舊賦〉、〈寡婦賦〉與〈悼亡賦〉做為討論中心,並另外延伸出潘岳其他同為哀傷親友亡故之哀傷文類,試圖勾勒出潘岳在不同的文體中,傳遞著同為哀慟的動人情感與寄託。
摘要(英) Pan-Yue was a scholar in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with countless poems in his life, which was especially good at the sad genre, and took the sad strokes into the poetic style, which opened up a new style for the period of literary circles. One of the most well-known works is to the memory of the deceased wife, to open the mourning atmosphere of future generations.
In this paper, three articles on Pan Yue injury, "Nostalgia ", "Widow " and "mourning" as the center of the discussion, and another extended to Pan Yue and other sad relatives of the dead, trying to outline Pan Yue in different styles, convey the same as mourning the moving feelings and sustenance.
關鍵字(中) ★ 潘岳
★ 哀傷賦
★ 悼亡
★ 哀誄
關鍵字(英) ★ Pan-Yue
★ Sad Genre
★ Mourning
★ Elegy
論文目次 目 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錄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5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7
第二章 潘岳哀傷賦寫作背景與思想探析 18
第一節 潘岳時代環境背景 18
第二節 當代文化教育氛圍的形成 25
第三節 潘岳家族與門第教育家學情形 32
第三章 〈懷舊賦〉分析研究 36
第一節 段落結構與分析 38
第二節 經典運用 41
第四章 〈寡婦賦〉分析研究 48
第一節 段落結構與分析 48
第二節 經典運用 51
第五章 〈悼亡賦〉分析研究 65
第一節 段落結構與分析 66
第二節 經典運用 67
第六章 結語 79
徵引文獻 82
參考文獻 壹、 古籍專書
ㄧ、經部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左傳註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
〔清〕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孫詒讓,《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

二、史部
〔劉宋〕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三、子部
〔清〕何焯,《義門讀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

四、集部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台北:藝文印書館,1998)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85)

貳、近人專著

王人恩,《古代祭文精華》(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98)
王增文校注,《潘黃門集校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
林登順,《魏晉南北朝祭悼文研究》(台南:供學出版社,2008)
高步瀛,《魏晉文舉要》,(北京:中華書局,1989)
黃金明,《魏晉南北朝誄碑文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王雲五主編,馬持盈註釋,《詩經今註今譯》(台北市:台灣商務出版社,2013)。
姜義華注,《新譯禮記讀本》,(台北:三民書局出版社,2014)。
賀友齡註釋,《新譯周禮讀本》,(台北:三民書局出版社,2018)。
郁賢皓、周福昌、姚曼波注譯,《新譯左傳讀本》(台北市:三民出版社,2017)。
顧寶田,鄭淑媛注,《新譯儀禮讀本》,(台北:三民書局出版社,2002)。
王禮卿注譯,《文心雕龍通解》(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出版社,1986)。
廖蔚卿,《六朝文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8)。
馬積高,《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胡旭,《悼亡詩史》,(上海:東方出版社,2010)。
廖國棟,《魏晉詠物賦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參、期刊論文

王德華,〈論潘岳〈秋興〉、〈閑居〉兩賦的創作心態〉,浙江:浙江師大學報,1993年,第6期。
胡大雷,〈《文選》詩「哀傷」類初探〉,《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學報》,1997
年2月。
朱曉海,〈〈七哀〉解題及申論〉,王元化主編,《學術集林》,2000年4月。
郭師永吉,〈先秦至西漢博士論考〉,(清華中文學報第二期,2008年12月)。
王增文,〈論潘岳和他的哀誄詩賦〉《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年3月。
史超,〈弔文研究〉,《株洲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2月。
林登順,〈由《文選》哀傷賦探析六朝生命意識〉《遠東通識學報》。
卓國浚,〈「義直而文婉,體舊而趣新」--論潘岳哀體〉,《國文學誌》,2003年12月。
柯慶明,〈「哀」「弔」作為文學類型之美感特質〉,《清華中文學報》,2009年12月。
韓傳達,〈心畫心聲的真情流露——潘岳〈閑居賦〉辨析〉,(遼寧: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年,第4期。
馬志娟,〈憂國憂民之濟世與江湖山藪之隱逸——潘岳〈閑居賦〉創作思想探析〉,《作家雜誌》,2013年。
孫雅芳,〈潘岳的「拙者之政」-以〈閑居賦〉作為考察中心〉,《中國文學研究》,2005年第20期。
許恬怡,〈潘岳〈閑居賦〉與謝靈運〈山居賦〉之比較〉,《輔大中研所學刊》,2004年,第14期)。
寧曉蘭,〈潘岳〈閑居賦〉作品文風透視〉,(藝術品鑑,2015年,第5期)。
叢煒莉,〈允當通達看〈閑居〉——對潘岳評價之再思考〉,《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
馬丹紅,〈〈閑居賦〉不閑〉,《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第5期。
何雪群,〈從〈閑居賦〉看潘岳仕與隱的矛盾——兼論潘岳的人生悲劇〉,《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
楊琪,〈閑居非高情——潘岳〈閑居賦〉別解〉,《雞西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
郭常斐,〈詩意棲「居」:從潘岳〈閑居賦〉到沈約〈郊居賦〉〉,《南方論刊》,2008年第1期。
李靜,〈從潘岳〈閑居賦〉看兩晉文人的思想歷程〉,《滄桑》,2009年第5期。
楊新生,〈從〈閑居賦〉探討潘岳「人文不一」問題〉,《飛天》,2009年,第10期。
郭偉,〈從〈閑居賦〉看潘岳思想〉,《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
安丹丹,〈心向仕途路 閑居非高情—潘岳〈閑居賦〉別解〉,《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
龔穎儀,〈「詩意地棲居」:從潘岳〈閑居賦〉看西晉時期「人文不一」現象〉,《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5期。
王吉美,〈從元好問〈論詩絕句〉看潘岳及其〈閑居賦〉〉,《青年文學家》,2011年,第20期)。
王芬濤,〈從〈閑居賦〉看潘岳的隱逸心態〉,《興義民族師範學報》,2012年,第4期。
謝丹,〈由〈閑居賦〉看潘岳的「干沒」〉,《興義民族師範學報》,2013年第1期。
韓中華,〈潘岳〈閑居賦〉創作主旨探析〉,《新鄉學院學報》,2014年第7期。
魏葳,〈曲避以求志——潘岳〈閑居賦〉創作心態探究〉,《雞西大學學報》,2014年,第8期。
楊志娟,〈潘岳〈閑居賦〉是「高情千古」嗎? 〉,《許昌學院學報》,2015年,第3期。
郝爽,〈情動于中而行于言——從潘岳的〈閑居賦〉與〈悼亡賦〉看文如其人的必要性〉,《群文天地》,2012年,第4期。
王麗芬,〈潘岳賦作論析〉,閩江學院,2015年。
顧農,〈《文選》中潘岳賦六首釋證〉,《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6期。
李懿,〈《文選》潘岳賦芻議〉,《宜賓學院學報》,2011年,第10期。
楊曉彬,〈從模擬鋪陳走向自抒機杼——潘岳五賦考論〉,學術論壇,2010年,第1期。
蕭立生,〈論潘岳抒情賦的藝術特色〉,《湖南大學學報》,1996年。
王曉東,〈潘岳賦作辨偽〉,《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
王琳,〈潘岳賦論〉,《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
王德華,〈生離死別之痛 生命遷逝之悲——《文選》賦體「哀傷」類作品解讀〉,古典文學知識,2011年。
鍾其鵬,〈〈文選·賦〉「物色」類選賦蠡測——〈文選·賦〉「物色」類研究之六〉,《長春大學學報》,2011年,第8期。
朱曉海:〈潘岳論〉,《燕京學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
肆、專書
王曉東,《潘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6月)。
李建中,《亂世苦魂》(上海: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年2月)。
許抗生,《魏晉玄學史》,(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7月)。
曹道衡,《蘭陵蕭氏與南朝文學》,(北京北京瑞古冠中印刷,2004年7月)。
洪順隆:《辭賦論叢》,(台北市:文津出版社,20002年9月)。

伍、研討會、論文集論文

林登順,〈《文選》哀祭文類-誄、哀辭探索〉,收於中國文選學研究會、河南科技大學中文系編,《中國文選學:第六屆《文選學》國際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年)。
政治大學文學院,《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年12月初版)。
________《文選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三輯)》(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9月)。
馬積高,萬光治主編,《文選賦學研究論文集》,(巴蜀書社 1991年11月)。
香港中文大學主編,《魏晉南北朝文學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11月初版)。
廖國棟,〈試探潘岳〈閑居賦〉的內心世界〉,收錄於《第三屆說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周淑芳,〈傷悼詩:讓已逝的生命得到無限的綿延〉,《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2期,(2003年4月)



陸、學位論文
殷念慈,《潘岳、陸機辭賦之比較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吳炳輝,《六朝哀挽詩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郭燕陸,《常用祭悼文申說》,(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陳婉,《魏晉士人的生命意識-兼死亡意識》(金華浙江師範大學中文系文藝學碩士論文,2002)
楊紀榮,《魏晉士人生命意識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06)
靳建強,《漢魏晉哀祭文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0)。
蘇紹興,《東晉南北朝之文學世族》,(香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65 )。
指導教授 郭永吉 審核日期 2018-8-22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