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545007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1 、訪客IP:18.116.80.34
姓名 林承興(Cheng-Hsing Li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
論文名稱 基隆市基層醫療院所參與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分析
相關論文
★ 塗料性質的變動對環保支出影響─以A公司為例★ 台灣太陽能產業垂直整合之研究-以A公司為例
★ 國內企業導入簡易型電腦(Thin Client)之意願分析★ 品牌經營績效分析─以某電子公司為例
★ 觸控面板業製程碳盤查及碳足跡關鍵因素分析:以C 公司為例★ 國內ETC服務品質之研究
★ 小型空調系統能源管理行為效益分析─以大學校院為例★ 臺灣偏光片產業競爭分析
★ 觸控面板市場中小規模廠商競爭分析★ TFT-LCD製程耗能指標研究─以時間序列分析
★ 台灣大型輸液產業競爭分析之研究★ 台灣電池模組商業模式探討─以H公司為例
★ 經銷商管理應用之探討-以台達電子機電事業群於台灣營運為例★ 補助政策對電動公車營運成本之影響分析
★ 台灣矽晶圓材料製造商業模式探討─以W公司為例★ 中國電動汽車發展政策分析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近年來伴隨著人口結構的快速高齡化、家庭照顧功能的萎縮、失能失智人口的增加,以「生活照顧為主,醫療照護為輔」的長期照顧需求急遽增加。面對銀色海嘯的來襲,將對社會造成多方面嚴重的衝擊,長期照顧是21世紀台灣公共衛生最嚴峻的挑戰。制訂完善的長期照顧制度,也是政府必須要面對的重要健康議題,最重要的社會福利政策。
行政院於2007年正式核定推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1.0」,希望以「全人照顧」、「在地老化」、「多元連續服務」三大原則,建構完整的照顧體系。更於2016年9月29日公布「長期照護十年計畫2.0」,目的是要建立「優質、平價、普及」的長期照顧系統,提供國民「看得到、找得到、用得到」的長照服務。
長照2.0與長照1.0最大的差異主要有三:
(1) 彈性與擴大:擴大照顧服務對象;擴增服務項目;提升機構照顧的服務品質,提高被照顧者的機構安置費;提供交通接送服務,滿足民眾多元連續的照顧需求;提供主要照顧者喘息服務,減輕照顧者的「壓力負荷」。
(2) 創新與整合:試辦失智症照顧服務;原住民社區整合性服務;成立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複合型日間服務中心與巷弄長照站。
(3) 沿伸:服務「向前」延伸,強化社區關懷據點功能,預防失能或延緩失能的健康促進服務;「往後」延伸,藉著照顧管理專員的完整評估,提供居家醫療照護、安寧居家療護。

健保署於2016年公告「全民健康保險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鼓勵醫事機構,尤其是基層診所連結社區照護網絡,對失能、失智、或因疾病特性導致外出就醫不便者,提供可近性,整合性的全人照顧。這是非常優質的前瞻設計,是以「人」為中心,以「家」為中心的醫療新思維,讓醫療和長照無縫接軌,落實「社區照顧」、「在地老化」的目標。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透過對基隆地區醫療診所的問卷調查,就長期照顧計畫的認知面、實質面、政策面提出分析探討與相關的建議,期許能激發醫師服務的熱忱,民眾熱烈的響應,共同為長期照顧計畫的實施要點努力,實現禮運大同篇:老有「善」終的理想世界。
摘要(英) In recent years, with a fast-growing elderly population, the decline of family care, the increase of the disability and the dementia population, the demand for long-term care with "life care as the main and medical care as the supplement" h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Faced with the attack of the silver tsunami, it will be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community,the long-term care is the most serious public health challenges in Taiwan in the 21st century. To create a perfect long-term care system is also an important health issue to be fac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is the most important social welfare policy.

In 2007, the Executive Yuan formally approved the" long-term Care 10-year Plan 1.0 ", hoping to construct a comprehensive care system with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holistic care ", " ageing in the place "and" multiple continuous service ". More on Sep.29, 2016, the Executive Yuan announced the "Long-term Care 10-year plan 2.0", the aim is to create a "high-quality, affordable and accesible long-term care service model", providing the people "easy-to-find, easy-to-acess, easy-to-use".

There are three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lan 2.0 and the plan 1.0:
(1). Elasticity and expansion:extend coverage to more users,increase the number of service items offered, promote the service quality of the institutional care,increase the paymemt of the institutional settlement, provide the transport services to meet the people’s need of multipue continium care, provide the primary caregivers with assistive services to relieve the "pressure force load ".

(2). Innovation and Integration: pilot the dementia care services,integrated services for aboriginal communities, establish the community-based integrated service center(Tier A"flagship stores" ), combined service centers(Tier B"speciality stores"), combined day-service centers, and long-term care stations(Tier C"grocery stores").

(3). Extension the Service from the front end to the back end: strengthen the function of community care, prevent or delay the disability happened by health promotion activities, provide the medical home care and the hospice care through a complete individual evaluation by the long-term care managers.

In 2016, the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department announced the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Medical Home Health Care Integration Program" to encourage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particular grass-roots clinics, to link community care networks to provide accessible and integrated medical home care and the holistic care to those who are not able to go out for medical reasons because of the disability、dementia or disease characteristics. This is a very high quality forward-looking design, is a new medical thinking,"people" is the center, "home" is the center. The medical care and long-term care seamless integrated, implemented the goal of "community care", " ageing in the place".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analyze the cognitive aspects, substantive aspects and policy aspects on the long-term care plan through the survey for the grass-roots clinics in Keelung area. We hope to provide the relevant recommendations in order to inspire the enthusiasm of physicians, the public enthusiastic response, and the work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long-term care service. It is to nurture a society that values respect and compassion for its elderly member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eremony “Leeyun Datong” article: The old have "good" end of the ideal world.
關鍵字(中) ★ 長期照顧
★ 在宅(居家)醫療
★ 居家醫療整合照護
關鍵字(英) ★ Loug term care
★ Home care medicne
★ Medical Home Care Integration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01
第一節 研究背景…………………………………………..…0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02
第三節 研究目的…………………..........................................02
第二章 台灣長期照顧計畫概況………………………………………04
第一節 推動長期照顧制度的必要性………………………..04
第二節 老人照顧服務概況…………………………………..06
第三節 台灣的長照計畫推展………………………………..07
第四節 全民健康保險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 12
第三章 文獻回顧………………………………………………………14
第一節 長期照顧……………………………………………..14
第二節 居家照顧……………………………………………..15
第三節 社區照顧……………………………………………..16
第四節 在地老化……………………………………………..17
第五節 活躍老化……………………………………………..18
第六節 在宅醫療……………………………………………..21
第七節 安寧緩和醫療照顧…………………………………..22
第四章 研究方法....................................................................................24
第一節 問卷設計……………………………………………..24
第二節 資料來源與基本統計………………………………..26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28
第一節 長期照顧制度面的認知……………………………..28
第二節 長期照顧制度參與因素探討………………………..29
第三節 長期照顧制度推廣面之探討………………………..31
小結……………………………………………………………3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37
第一節 研究結論…………………………..…………………37
第二節 研究建議……………………………………………..37
參考文獻………………………………………………………………..41
附錄................…………………………………………..........................47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邱泰源(2011)。春草年年綠:你不能不知道的安寧緩和醫療。
大塊文化
余尚儒(2017)。在宅醫療:從cure到care。遠見天下文化
伊佳奇(2017)。別讓記憶說再見。天下雜誌出版
朝日新聞(2017)。2025長照危機:理解在宅醫療實況,起造一個老有
所終的長照美麗島。城邦(商周出版)
卓輝華(2018)。房市風暴。經濟日報出版。p66,p79。
黃源協,蕭文高編著(2006)。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雙葉書廊有限公
司。p321-p322。
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2016)。中華民國人口推估(105年至150年)。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6)。105年,65歲老人花費占比。
衛生福利部(2016,12月)。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核定本。
衛生福利部社會保險司(2015,9月)。長期照顧保險法(草案)簡介
健保署(2016,2月)。全民健康保險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
病人自主權立法(2018)。
國家發展協會(2016)。中華民國人口推估(105年至150年)數據。
取自http://goo.gl/d4kckk
內政部統計處(2016)。內政部統計月報1.11資料歷年單齡人口數、
人口年齡中位數。取自http://goo.gl/05LIA4
內政部─台灣地區家戶人數變動趨勢(家庭結構改變)
李玉春、林麗蟬等與衛生署長期照護保險籌備小組(2013)。「台灣長期
照護保險之規劃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141期P26-P44(102年3
月)
曲同光、彭美琪、白其怡(2015)。「規劃長照保險重要基礎資料庫─國
民長期照護需要調查」。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104年3月第三季
P108-P114。
台灣失智症協會。「失智人口知多少」。
取自http://www.tada2002.org.tw/About/IsntDementia
王雲東、鄧志松、陳信木、楊培珊(2009)。我國長期照護服務需求評
估。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詹火生(1987)。社會政策要論。巨流出版社
謝美娥(1993)。老人長期照護的相關論題。桂冠出版社。
甘炳光(1993)。如何在社區為老人提供照顧一社區照顧概念的應用。老人小
組社區行政工作。香港:集賢社
吳淑瓊(1994)。「從健康服務的供需探討我國老人健康照護問題」。經社
法制論叢,14,P85-P100。
莫邦豪(1994)。社區工作原理和實踐。香港:集賢社
蘇景輝(1995)。台灣推展社區照顧的方向。台港社區照顧研討會會議
手冊暨論文集。
蘇景輝(1995)。「社區與社區福利的聯結」:社會照顧‧社區發展季刊70,
P190-P200
甘炳光(1995)。「社區照顧概念與推行原則」。社區發展
季刊69,p132-p141
謝美娥(1997)。「從失能老人社區照顧的需求初探服務網絡之建立」。政
治大學社會學報,27,P47-P88。
張彩秀(1997)。「中區某區域醫院慢性病人選擇長期照護方式之評估研
究」。弘光學報,30,p2-p12
涂心寧、王正、曾薔霓(1999)。「倫理與價值:長期照護財務機制之理
念與原則」。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3(2),p101-p142
蔡漢賢主編(2000)。社會工作辭典,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印行。
吳淑瓊、莊坤洋(2001)。「在地老化:台灣二十一世紀長期照護的政策
方向」。台灣衛誌20期,P192-P201。
蘇麗瓊、黃雅玲(2005)。「高齡化社會與台北市老人福利措施」。社區發
展季刊第110期,p14-p22。
陳畊麗(2005)。「老年經濟的挑戰與契機」。檢自
http://www.gov.tw/PUBLIC/view.php3?id=120585&main=GO
VNEWS&sub=52
林麗惠(2006)。「台灣高齡學習者成功老化之研究」。人口學刊,33,
P133-P170。
周玟琪、林萬億(2008)。「從成功、活力與生產的老化觀點初探我國志
願服務社會參與現況與影響因素」。檢自
http://140.112.20.30/Aging2025/images/9/94/412.pdf
翟文英、李世代、陳惠姿、葉莉莉(2008)。「衛生所推展居家護理服務
之評價」。長期照護雜誌,12(3),P283-P299。
李世代(2010)。「長期照護的發展與推動」。台灣醫界雜誌。53(1),p44-p50
厚生勞動省(2012)。「在宅醫療的最新動向」。取自
http://www.mhlw.go.jp/seisakunitsuite/bunya/kenkou_iryou/zai
taku/dl/h24_0711_01.pdf
余尚儒(2014)。「日本給台灣的啟示:透過在宅醫療,達成社區安寧」。
取自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1993。
朱為民(2016)。安寧緩和醫療常見的三大迷思。
張凱評、余尚儒(2017)。「挑戰2025年,在宅醫療的登場」。台灣老年學
論壇,第35期,P10-P15。
基隆市衛生局與社會處(2017)。「幸福2.0,長照更升級」。魅力基隆冬
季號P46-P47。
宋惠安(1997),老人長期照護社區化探討。中正大學社區福利研究所
碩士論文。
陳世堅(2000),社福與衛生體系平行整合的長期照顧系統模式建構之
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李慧玲(2003) ,高雄失能老人自費使用居家服務品質之探討。東海大
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燕慧(2003) ,居家照護試行放寬給付條件之成效探討。台灣大學
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續儒(2006) ,獨居老人照護政策之研究。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研
究所碩士論文。
黃美美(2006) ,台灣外籍暨護工問題與改進之研究。逢甲大學經營管
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虹妃(2006) ,台灣長期照護問題與解決方案。長庚大學企業管理研
究所碩士論文。
周宇翔(2008) ,東亞福利體制再檢視─日本、南韓、台灣及香港長期
照顧政策之分析。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子勻(2008) ,我國長期照顧政策行銷方式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事
務學系碩士論文。
陳淑婷(2009) ,社區失能者長期照顧十年計劃服務使用情形相關研
究。亞洲大學健康暨醫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淑君(2009) ,居家服務督導制度運作現況之研究-以台北市委託辦理
居家服務機構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陳佳妤(2009) ,台北市日間照顧服務實施現況與前瞻發展之研究。東
吳大學社區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許家瑋(2009) ,台灣老年失能人口之長期照護費用預估。長庚大學醫
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佩菁(2009) ,社區失能老人長期照顧資源使用現況及需求調查。亞
洲大學健康暨醫務管理系碩士論文。
劉幸容(2009) ,銀髮族小規模多機能活力養生據點之研究。南開科技
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倩華(2010) ,失能老人的主要照顧者之需求研究-以屏東縣接受居家
服務者為例。長榮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林和蓁(2011) ,國際人力進入本國人力市場工作表現之研究─以外籍
看護工為例。東華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
論文。
尤寶萱(2011) ,原住民部落的老人照顧─原住民部落老人日間關懷站
服務供給者的實踐與反思。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碩
士論文。
劉子瑋(2011) ,台灣長期照顧政策之發展與內涵─兼論長照十年計劃
與長照保險規劃。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蘇筱茜(2012) ,老人照顧創新服務模式之研究。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
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詩涵(2013) ,我國長期照顧十年計劃之政策分析。台北大學公共行
政暨政策學系公共行政組碩士論文。
劉宏鈺(2014) ,活耀老化的在地實踐:兩岸時間銀行經驗分析。中正
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趙雨芳(2015) ,長期照護制度之對照研究瞻望。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
期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鄒郅郁(2016) ,我國老人長期照護產業服務創新之研究。中國科技大
學企業管理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林文明(2016) ,宜蘭縣實施老人社區照顧現況與分析之研究。慈濟大
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聖華(2016) ,共生、共享、共老:「時間銀行」為思考的起點。台南
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文宏(2017) ,人口老化下的居家醫療照護整合網絡。台灣大學公共
衛生學院公共衛生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外文部分:
Bayley, M.J. 1973
Mental Handicap and Community Care. London:Routledge&Kegu
Paul.
Joues,K.,Brown,J.,Bradshaw,J 1978:
Issues in Social Policy.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Walker,A(1983)。
A Caring Community, In.H.Glennerster(ed).The Future of the
Welfare State,p157-p172,London:Heinemanu Educational Books.
Bulmer, Martin 1987
The social Basis of Community Care. London:Allen and Ulnwin.
Hegiubotham,C(1990) 。
Return to Community: The Voluntary Ethic and community care. London: Beford Square Prose.
Skidmore, David 1994
Ideology of community Care. London:Chapman and Hall.
Jamieson A. 1996
「Issues in home care services. 」 In:OECD ed. Caring for Frail Elderly People:Policies in Evolution. Social Policy studies No 19. Paris: OECD, 1996; P67-P77.
OECD ed. Caring for Frail Elderly People:Policies in Evolution
Social Policy studies No,19, Paris:OECD, 1996.
Rowe, J.W., and Kahn, R.L. 1997
「Human aging: usual and successful. Science」, 237, P143-P149
Rowe, J.W., and Kahn, R.L. 1998
Successful aging. NY: Dell Publishing
United Nations, 2002
Ageing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Emerging issues and successful practices.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NY: United nation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2002
「Active ageing: a policy framework. 」 Retrieved from http://whqlidoc.who.int/hq/2002/WHO_NMH_NPH-02.8.pdf
Davey, J.A. 2002
「Active ageing and education in mid and later life」 Ageing and Society,22,P95-P113.
Walker,A. 2002
A strategy for active ageing. Inter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Crowther, M.R., Parker, M.W. etal 2002
「Rowe and Kahn’s model of successful aging revisited: Positive spirituality the forgotten factor」Gerontologist42, P613-P620.
OECD 2009
「Health Working Papers. 」Retrieved form http://search.oecd.org/officialdocuments/displaydocumentpd
Hsu H.C., Tsai, C.Y., et al 2010
「Constructing area-level indicators of successful aging in Taiwan」
Health and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 18(1), P70-P80.
指導教授 劉錦龍 審核日期 2018-7-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