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412600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40 、訪客IP:18.216.67.99
姓名 林雅綸(Ya-Lun Li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藝術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 李明維參與式作品計畫的美學意涵
(The Aesthetics of Lee Mingwei’s Participatory Art)
相關論文
★ 延伸的邊界:傑洛姆(Jean-Léon Gérôme)1847-1867年間歷史畫研究★ 怪誕的存有,優雅的死亡- 湯姆斯.羅蘭森的《英國死亡之舞》
★ 流動的現代性符號— 法蘭西.畢卡畢亞1913-1920年的機械作品★ 美國之道──Stephen Shore的公路攝影
★ 頹廢與現代之美:比爾茲來的女性形象研究★ 從哲學化到體制化:早期觀念藝術的終結、離散或轉型
★ 藝術武器─喬治‧葛洛茲的政治諷刺圖像★ 紀實與抒情:黛安.阿勃絲《無題》系列中的社會邊緣人形象
★ 黑外套與白襯衫:羅曼‧布魯克絲的陽剛女性肖像研究★ 米萊恩.夏皮洛之「女像」(Femmage):裝飾的愉悅和政治性
★ 庫爾貝裸女畫與大眾色情/情色文化的辨證★ 日常的反身與政治—安內‧梅莎潔1970年代藝術實踐
★ 方言的發散:街頭、展覽、消費場域的臺灣塗鴉次文化★ 當代的叛亂,傳統的燔犧:森村泰昌的跨界主體
★ 全視之眼:Andreas Gursky的攝影美學與社會意涵★ 想/ 像的雙面繆思:蘇菲.卡勒的《真實故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旅美台裔藝術家李明維(Lee Mingwei, 1964- )以其觀念性參與式藝術作品著稱。本文聚焦於其綜合媒材、展現人與人關係的行為互動計畫《睡寢計畫》、《晚餐計畫》、《客廳計畫》、《魚雁計畫》、《移動的花園》、《織物的回憶》、《補裳計畫》和《旅驛計畫》等八件作品,以此為核心分析對象,兼及其他創作計畫。從中梳理其多藉由對話和生活儀式中的互動方式,呈現人與人、自然、地方環境等的記憶連結,和開啟與陌生人關係的探索。
本論文第一章探討李明維參與式藝術計畫的場域機制與空間情境,著重於美術館展示機制的演變和其中「活藝術」(live art)的發展趨勢,進而分析其作品中行為互動裝置與美術館的相輔相成。接著從場域氛圍進入環境心理學中對於空間裝置的暗示,以及參與人和參與物交融之「物件史/關係史」藝術計畫的相互見證。而藉由(禮)物而帶動關係的連結,反映了人類學中禮物的美學和生活儀式的互動默契。為第二章李明維參與式藝術計畫中的物及其意涵的探討重點。第三章進到李明維參與式藝術計畫中「參與」人的主體精神,從微觀社會學和親密關係面向,申論與陌生人近距離一對一相處設定的心理意涵。本文從場域、空間、裝置、物件、互動、人到美學,同時牽連並深化相關議題理論,從參照中呈現出李明維參與式作品的特點:私密親密關係之另類社會學角度、從關係論出發的微觀社會性、主體的主體性等。並在回歸藝術史脈絡和美學理論的討論比較中,凸顯出其在觀念藝術、社會參與性藝術以及藝術與社會/生命的關係中,其藝術觀點和作品的特殊之處。
摘要(英) Taiwan-born, New York and Paris–based artist Lee Mingwei(1964- )is renowned for his conceptual participatory practice. This thesis explores how he uses mixed media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and everyday ritual events to create varying degrees of participations with strangers such as The Sleeping Project, The Dining Project, The Living Room, The Letter Writing Project, The Moving Garden, Fabric of Memory, The Mending Project and The Tourist.
The first chapter outlines the artistic currents from the era when art museums started the exhibition planning mechanism integrating the model of the live art. Moreover, the significance and function of Lee’s projects within the art museums will also be considered.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and the meaning of the items that participants bring to the projects. Discover the journey along time for beings and their objects. Also, the inquisition of subject/object relational histories are the center goals of his works. By investigating the concepts of micro sociology theories and th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of intimacy, the third chapter delves into the participants’ subjectivities that catalyze introspec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in Lee’s projects.
This thesis explores Lee’s best-known series of works, concentrating on the field, space, installation, objects, interaction and participants, and it sheds light on his artistic features as well as aesthetic value in the projects. Furthermore, I take a wider perspective from art historical contexts and art theories to see the life-philosophy and aesthetics of existence embedded in Lee’s projects.
關鍵字(中) ★ 李明維
★ 參與式作品計畫
★ 行為互動裝置
★ 像生活的藝術
★ 禮物美學/禮物的流動
★ 生活儀式
★ 與陌生人的互動
★ 建基於關係的自我/關係的意識
★ 生存美學
關鍵字(英) ★ Lee Mingwei
★ participatory art
★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 lifelike art
★ gifts’ circles
★ everyday rituals
★ connections between strangers
★ relational self / relational consciousness
★ aesthetics of existence
論文目次 緒 論 1
研究動機 2
文獻回顧 2
問題意識 6
研究方法 8
章節架構 9
第一章 李明維參與式藝術計畫的場域機制與空間情境 12
第一節 李明維參與式藝術計畫的場域機制 12
一、精神性的場域 —— 美術館機制 12
二、美術館中積累流變的「行為互動裝置」 17
第二節 李明維參與式藝術計畫的空間情境 21
一、 通過儀式的非常態轉化 21
二、 非語言的設計陳設 —— 作品的情境架構 26
小 結 30
第二章 李明維參與式藝術計畫中的物及其意涵 31
第一節 由物開啟交流的生活儀式 31
一、物質同時也是精神的承載:以文字對話的書信 32
二、禮物精神作為關係藝術的循環動力 36
第二節 從關係交織而出的物質存在 41
一、重要珍藏物質承載的綿延記憶 41
二、物質促成互動並作為交流的見證 46
小 結 50
第三章 李明維參與式藝術計畫中「參與」人的主體精神 51
第一節 從對話開啟的生存美學交流 52
一、我的地方史:揉合記憶的自身歷史存在論 53
二、一對一陌生人的純粹關係 55
三、一期一會的世界公民 57
第二節 對生活美學的回歸 63
一、生滅流轉的宇宙觀 63
二、像生活的藝術 (lifelike art)和 像藝術的藝術(artlike art) 67
三、生命哲學的視野 73
小 結 77
結 論 78
參考資料 84
附 錄 97
作品圖版 112
圖 版 122
參考文獻 中日文論著
雷逸婷執行編輯,《李明維與他的關係:參與的藝術 透過觀照、對話、贈與、書寫、飲食串起和世界的連結》(Lee Mingwei and his relations : the art of participation : seeing, conversing, gift-giving, writing, dining and getting connected to the world),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5年。
吳瑪悧編,《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臺北:遠流,2007年。
李維菁,《程式不當藝世代18》,臺北:藝術家,2002年。
連俐俐,《大美術館時代》,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10年。
高宣揚,《傅科的生存美學:西方思想的起點與終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4年 。
畢恆達,《物情物語》,臺北:張老師文化,1996年。
蔡美娟,《生命書寫:一段自我療癒之旅》,臺北:心靈工坊,2012年。
賴香伶總編輯,《複音——李明維、謝素梅雙個展》(Duologue – Exhibitions by Lee Mingwei and Tse Su-Mei),臺北:當代藝術基金會,2007年。
リー・ミンウェイとその関係:見る、話す、贈る、書く、食べる、そして世界とつながる(Tokyo : Mori Art Museum, 2014)
翻譯論著
亞倫.卡布羅(Allan Kaprow),《藝術與生活的模糊分際》(Essays on the Blurring of Art and Life),徐梓寧譯,臺北:遠流,1996年。
安東尼.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ery),《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李淑貞譯,臺北:長宥文化出版行,2000年。[中英法對照] 。
卡洛.鄧肯(Carol Duncan),《文明化的儀式:公共美術館之內》(Civilizing Rituals: inside public art museum),王雅各譯,臺北:遠流,1998年。
克萊兒.畢莎普(Claire Bishop),《人造地獄:參與式藝術與觀看者政治學》(Artificial Hells: Participatory Art and the Politics of Spectatorship),林宏濤譯,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12年。
克蕾兒.馬克斯(Clare Cooper Marcus),《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House As a Mirror of Self: Exploring the Deeper Meaning of Home),徐詩思譯,臺北:張老師文化,2000年。
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物質與記憶》(Matière et mémoire),中國: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年。
艾莉斯.楊(Iris Marion Young),《正義及差異政治》(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陳雅馨譯,臺北:商周出版,2017年。
賈克.瑪奎(Jacques Maquet),《美感經驗:一位人類學者眼中的視覺藝術》(Aesthetic Experience: An Anthropologist Looks at the Visual Arts),袁汝儀校譯,臺北:雄獅,2003年。
特納(Jonathan H. Turner)、斯戴茲(Jan E. Stets),《情感社會學》(The Sociology of Emotions),孫俊才、文軍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凱.拉森(Kay Larson),《心動之處:先鋒派音樂宗師約翰.凱吉與禪的偶遇》(Where the heart beats:John Cage, Zen Buddhism, and the Inner Life of Artists),吳家恆譯,臺北:麥田,2017年。
肯尼斯.格根(Kenneth J. Gergen),《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Relational Being: Beyond Self and Community),宋文里譯,臺北:心靈工坊出版,2016年。
路易斯.海德(Lewis Hyde),《禮物的美學 藝術經紀理論的新主張》(The Gift: Imagination and the Erotic Life of Property),吳佳綺譯,臺北:商周出版,2008年。
琳恩.珍密森(Lynn Jamieson),《親密關係:現代社會的私人關係》(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modern societies),蔡明璋譯,臺北:群學,2002 年。
馬里奧.佩爾尼奧拉(Mario Perniola),《當代美學》(L′estetica Contemporanea),裴亞莉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 年。
馬丁.布伯(Martin Buber),《我與你》(I and Thou),陳維剛譯,臺北:桂冠,1991年。
娜塔莉.海因里希(Nathalie Heinich),《藝術為社會學帶來什麼》(Ce que l′art fait à la sociologie),何蒨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
尼可拉.布西歐(Nicolas Bourriaud),《關係美學》(Relational Aesthetics),黃建宏譯,北京:金城出版社,2013年。
保羅.埃爾格拉(Pablo Helguera),《社會參與藝術的十個關鍵概念》(Education for Socially Engaged Art),吳岱融、蘇瑤華譯,臺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18 年。
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臺北:天下文化,2014 年。
齊格蒙.鮑曼(Zygmunt Bauman),《液態之愛:論人際紐帶的脆弱》(Liquid Love:On the Frailty of Human Bonds),臺北:商周出版,2008年。
並木 誠士、中川 理,《美術館の可能性》,蔡世蓉譯,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8年。
暮澤剛巳,《當代藝術關鍵詞100》,蔡青雯譯,臺北:麥田,2011年。
岡倉天心,《茶之書》(The Book of Tea),鄭夙恩譯,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6年。
中文期刊
王柏偉、林宗興、王佩瑤、余思穎、王允端、盧瑞珽、吳世全、柯佳佑、許惠琪、陳倖靜、胡慧如、何湘葳、林育淳、詹彩芸,〈李明維「客廳計畫」與十四位主人〉,《現代美術》第178期 借名假說:以當代藝術書寫在地,2015年10月,藝術計畫 單元,頁94-112。
王家驥,〈臺灣的位置 —— 1990 年代臺灣當代藝術的狀態(一)〉,《典藏今藝術》98 期,2000 年,頁124-127。
王聖閎,〈互動性藝術的美感回歸:一個形式主義進路的解讀〉,《伊通公園 ITPARK》。 (瀏覽日期:2018 年 11 月 5 日)。
何乏筆,〈從性史到修養史──論傅柯《性史》第二卷中的四元架構〉,《歐美研究》第三十二卷第三期,民國九十一年九月,頁437-467。
何乏筆,〈氣氛美學的新視野:評介伯梅〈氣氛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念〉〉,《當代》188期,2003年4月,頁34-43。
呂佩怡,〈美術館與機制批判——邁向一個在地機制批判可能性之探討〉,《博物館與文化》,2011年12月,頁19-51。
李雨潔,〈從黑盒子到白盒子:紐約現代美術館行為藝術的策展、收藏與空間規劃〉,《現代美術》188期 表演與美術館空間再想像,2018年3月,頁6-22。
周俊男,〈生命政治、自我外化、界面管理:試以傅柯理論閱讀《關鍵報告》的後人類倫理〉,《中外文學》第三十八卷第一期,2009年3月,頁37-81。
胡正光,〈從柏格森到阿布瓦希:論集體記憶的本質〉,《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21期,2007年6月,頁147-201。
胡慧如,〈試論台美移民藝術家創作中的跨越(in-between)性 —— 以李明維一九九四年以來的相關作品談起〉,《去國.汶化.華文祭:2005年華文文化研究會議》,2005年1月8-9日。
郭家勳,〈藝術認證困境的解決方案:文化人類學的視野與解讀姿態〉,《2017年世安美學論文獎》。
(瀏覽日期:2018年12月5日)
郭義復,〈新博物館學的展示觀〉,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博物館學季刊》第15卷第3期,2001年7月,頁3-11。
黃瑞祺,〈傅柯的「主體性與真理」初探〉,《理論的饗宴》,臺北:碩亞,2013 年,頁117-146。
董維琇,〈藝術進駐計畫──當代藝術家的美學漫遊〉,《美學藝術學》第 4期,2009年7 月1日,頁181-193。
戴蕾,〈物件「説」故事——博物館的政治與詩意〉,《文化驛站》第27期,2010年6月,頁38-42。
甘諾特.波梅(Gernot Böhme),〈氣氛 —— 作為一種新美學的核心概念〉,楊震譯,《藝術設計研究》, 2014 年 1 月,頁5-15。
中文論文
呂采蔚,〈開啟劇場的親密性 論河床劇團的劇場美學〉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戲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16 年。
陳靜怡,〈文本與歷史的閱讀實踐——台灣當代藝術的二個階段為例〉碩士學位論文,高雄師範大學 美術學系,2007 年。
陳香霓,〈對立消解的藝術觀——李明維藝術作品研究〉碩士學位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美術系,2006年。
黃可萱,〈從李明維的參與式藝術創作探索其禪學經驗之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東海大學 美術學系,106年。
鄭邦彥,〈以策展實踐社會共振:一位基層博物館員與非主流社群之行動研究(2003~2012)〉博士學位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 多元文化教育碩博士班,102 年。
蔡昀真,〈收藏家的自我形象塑造:嘉德納夫人與其同代繪畫收藏〉碩士學位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藝術學研究所,102年。
鍾珞筠,〈以當代藝術活化博物館的策略研究:以美國嘉德納博物館藝術家駐館計畫為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藝術與文化政策管理研究所,2010年。
簡麗庭,〈文件在卡布羅(Allan Kaprow, 1927-2006)作品中的位置〉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 理論組,98 年。
西文論著
Chong, Doryun and Tan, Eugene. Luminous Depths: Lee Mingwei, A Contemporary Project on the Museum. 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 2015.
Foucault, Michel. Ethics: Subjectivity and Truth. Paul Rabinow, Ed.; Robert Hurley and others, Trans . London: The Penguin Press, 1997.
Hyde, Lewis. Lee Mingwei: The Living Room, Gardner Museum , 2000.
Hyde, Lewis. The gift: imagination and the erotic life of property. New York : Vintage Books c1983.
Lee Mingwei, Trilogy of Sounds. Mount Stuart Trust, 2010.
Meskimmon, Marsha.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Cosmopolitan Imagination.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1
The Tourist Project, Houston : Rice Gallery, 2002.
Tsai, Eugenie. Lee Mingwei: The Moving Garden. Brooklyn Museum, 2011.
Turner, Victor. The Ritual Process: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 New Brunswick: Aldine Transaction Press, 2008.
Van Gennep, Arnold. The rites of passage, translated by Monika B. Vizedom and Gabrielle L. Caffee ; Introd. by Solon T. Kimball. Chicago: Univ. of Chicago, 1960.
西文期刊論文
Arthur C. Danto, "The Artworld" (1964) Journal of Philosophy LXI, 571-584
Arthur Danto, "Reflections on Fabric and Meaning: The Tapestry and the Loincloth" from New Material as New Media: The Fabric Workshop and Museum by Marion Boulton Stroud, Anne D′Harnoncourt and Arthur C. Danto. MA: MIT Press, 2003.
(瀏覽日期:2018年2月3日)
Claire Doherty, “The institution is dead! Long live the institution! Contemporary Art and New Institutionalism” Engage - Art of Encounter, Issue 15, Summer 2004.
Michel Foucault, “The Subject and Power” Critical Inquiry, Vol. 8, No. 4 (Summer, 1982), pp. 777-795.
網頁資料
李明維展覽和其作品的官方介紹
李明維個人官方網站。
(瀏覽日期:2017年5月23日)
〈Presentation by Lee Mingwei〉,《Asia Art Archive》。
(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Projects 80: Lee Mingwei, The Tourist(September 25–November 24, 2003)展覽官網。 (瀏覽日期:2018年10月3日)
Stephan Freid Architect官網Artist Collaborations項目。
(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雷逸婷,〈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出國研究報告 美術館展覽策劃實務經驗之拓展以及能力開發〉。
< https://report.nat.gov.tw/ReportFront/ReportDetail/detail?sysId=C09300008> (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北美館2015年年報。
(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北美館刊登的徵求啟事(北美館最新消息——藝術家李明維公開徵求)。(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旅人》(The Travelers)官網 (瀏覽日期:2018 年 10 月 7 日)
嘉德納美術館官網《客廳計畫》作品簡介。
(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費城紡織工坊博物館官網《魚雁計畫》作品簡介。(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紐約布魯克林美術館官網《移動的花園》作品介紹。
< https://www.brooklynmuseum.org/exhibitions/moving_garden> and the card given on the exhibit site. (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李明維展覽和其作品的評論報導和參與心得
(080靈)通話藝術家,〈李明維:與陌生相遇,在藝術裡〉,《ARTALKS身心靈快藝通》,2016年07月04日。(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無標明作者,〈成為展覽的一部分!李明維探討人與人「關係」的互動式藝術〉,《聯合新聞網》2015年9月17日。(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無標明作者,〈李明維〉,沒有網站名稱。
< http://proj1.sinica.edu.tw/~suchu/2000-Taipei/2000-Taipei/art14.html>(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中央社,〈李明維展 日森美術館隆重登場〉,《中央社》,2014年9月20日。
(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王惠琳,〈李明維——行動觀念藝術家〉,《聯合報》專題報,2012年11月14日。(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王福東,〈台灣當代藝術風神榜〉,《大寫藝》,2013 年 9 月 15 日。 (瀏覽日期:2018 年 4 月 2 日)
王嘉驥,〈一種文化的遊戲——論李明維在紐約現代美術館的《旅驛計畫》〉,《伊通公園 ITPARK》。 (瀏覽日期:2018 年 9 月 30 日)
王錦華,〈李明維為了藝術與高級應召女郎共度一晚〉,《壹週刊》, 2015年01月21日。(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司徒嘉慧,〈在東京美術館與你發生關係〉,《天下雜誌》557期,2014年9月30日。
(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江今葉,〈李明維移動花園 周美青也愛〉,《中央社》紐約14日專電,2011年10月19日。
(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李維菁,〈與不同的人生進行對話——李明維〉,《伊通公園ITPARK》。 (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邱馨慧,〈記憶、情感與內在對話,專訪李明維〉,《MOT TIMES明日誌》,2012年10月6日。(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非池中藝術網,〈參與生活裡的生活計畫 李明維與他的關係〉,《大人物》,2015年8月13日。(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周美惠,〈李明維 用風鈴捕捉風的影子〉,《聯合報》,2010年5月23日。(瀏覽日期:2018年11月14日)
周美惠,〈李明維 把生活變當代藝術〉,《聯合報》,2010年7月11日。(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翁伊珊,〈李明維:如夢之隙,以一為眾 Ready ONLY Player 稀缺見證者作品〉,《典藏藝術網》專題,2018年5月9日。(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陳希林,〈國巨基金會藝術藏品 將於香港拍賣〉,《中國時報》藝文版,2004年10月7日。(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凌美雪,〈北美館前衛計畫 分享私密 與陌生人夜宿美術館〉,《自由電子報》,中華民國94年6月18日。(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凌美雪,〈李明維述說水頭傳說〉,《大紀元》,2004年9月14日。(瀏覽日期:2018年11月3日)
凌美雪,〈「旅驛計畫」體驗紐約人生活〉,《大紀元》,2003年9月13日。 (瀏覽日期:2018年9月30日)
莊偉慈,〈像生活的藝術 —— 日本東京森美術館「李明維與他的關係:參與的藝術」〉,《藝術家》第474期,2014年11月號。
游如伶,〈李明維 與心靈之美不期而遇〉,《典藏投資》115期 特輯,2017年5月。
< https://www.artouch.com/artouch2/content.aspx?aid=2017051815876&catid=02 >(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楊明怡,〈里昂當代藝術雙年展 李明維說睡前故事〉,《自由時報電子報》,2017 年 9 月 20 日。
(瀏覽日期:2018 年 11 月 2 日)
鄭芳和,〈相互依存 親密相遇 李明維〉,《藝術彩風》, 2015年7月。 (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歐欣怡,〈李明維——移動花園的禮物邂逅〉,2014年10月19日。
< http://gaga21660.blogspot.tw/2014/10/blog-post.html >(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謝宇婷,〈威尼斯雙年展實習生手記:如果藝術導覽員是一座橋〉,《報導者》2017 威尼斯雙年展現場報導,2018年1月7日。
(瀏覽日期:2018 年 12 月 3 日)
瑪德琳Fun學趣,〈在驛亭給母親寫封信〉,《Xuite隨意窩日誌》,2015年9月4日。
(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臺北市立美術館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臉書粉絲頁 轉貼了Delicate antique在July 23, 2015貼文。(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Cathy Chiang,〈前進威尼斯(一):行為觀念藝術家李明維〉,《TAIWAN TATLER》,2017年5月15日。〈https://tw.asiatatler.com/life/%E5%89%8D%E9%80%B2%E5%A8%81%E5%B0%BC%E6%96%AF-%E4%B8%80-%E8%A1%8C%E7%82%BA%E8%A7%80%E5%BF%B5%E8%97%9D%E8%A1%93%E5%AE%B6-%E6%9D%8E%E6%98%8E%E7%B6%AD〉 (瀏覽日期:2017年12月12日)
FLOATING WORLDS 14th Biennale de Lyon - Bedtime Stories, Lee Mingwei.
(瀏覽日期:2018 年 11 月 2 日)
MOCA Monday: Lee Mingwei’s The Travelers. 2012 年 1 月 30 日(瀏覽日期:2018 年 10 月 3 日)
〈Petite Nats — 晚餐計畫The Dining Project〉部落格。 (瀏覽日期:2017年12月13日)
tingtseng950218窗,〈魚雁計畫 (the letter writing project)〉,《PIXNET痞克幫》,2015年8月14日。
(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Dcard閒聊 移動的花園 2015年7月25日 22:06貼文。
(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李明維個展─台北當代藝術館」校外教學區相簿,〈畢業旅行‧航向南方的島嶼 ─ 湖田國小六年忠班〉,臺北市北投區湖田國民小學的班級網頁。(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公共電視台 以藝術之名 藝術家訪談(徐蘊康訪問整理)。 (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公視《誰來晚餐》官網。
(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其他
Charles La Shure, “What is Liminality?”
< http://www.liminality.org/about/whatisliminality/ > (瀏覽日期:2019年1月9日)
Kyle Chayka, “WTF is… Relational Aesthetics?”
(瀏覽日期:2018 年 9 月 2 日)
Michelle Antoinette 等人,〈「當代」調查續篇 (二)〉,《ASIA ART ARCHIVE》,澳洲國立大學藝術及社會科學學院與亞洲及太平洋學院博士後研究員 Michelle Antoinette 段落為 2012 年 2 月 3 日所寫。
(瀏覽日期:2018年10月5日)
MOMA前瞻性專案計畫歷年作品。
(瀏覽日期:2018 年 10 月 3日)
Peter Mandler, The New Internationalism, History Today Volume 62 Issue 3 March 2012.
(瀏覽日期:2018 年 10 月 3 日)
吳嘉瑄,〈藝術與生命何干?What′s Art Got to Do with Life?〉,《藝外》2012 年 10 月號第 37 期。 (瀏覽日期:2018 年 11 月 1 日)
沈堅,〈記憶與歷史的博弈:法國記憶史的建構〉,《中國社會科學網》,2014 年 10 月 13 日。(瀏覽日期:2018 年 11 月 14 日)
周彥華,〈重塑藝術介入社會的美學立場 —— 以貴州「羊磴藝術合作社」為例〉,《二十一世紀》,2017 年 8 月,頁 102。 (瀏覽日期:2018 年 11 月 1 日)
莊安華,〈書寫的溫度〉,《康健雜誌》,2016年5月1日。 (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詹峻陽,〈6度分隔落伍了,臉書上的朋友只有3.57度分隔而已!〉,《數位時代》,2016 年 2 月 6日。 (瀏覽日期:2018年12月3日)
孤獨的藝術:訪紐約紡織藝術家。
(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纖維藝術如何在中國再生?〉,《每日頭條》,2016年8月25日。(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鳳凰藝術 | G20期間杭州最矚目的藝術展覽!〉,《每日頭條》,2016年8月24日。
(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在杭州與纖維藝術來個「身體」對對碰〉,《每日頭條》,2016年9月28日。
(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影音資料
《藝想世界》彩線縫補人際關係 李明維的《補裳計畫》,udntvArt訪談影片,發佈日期:2015年7月9日。(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Artist Talk: The Travelers with Lee Mingwei & Eugenie Tsai〉,《Museum of Chinese in America》,發佈日期:2011年11月25日。(瀏覽日期:2018 年 11 月 2 日)
Biennale Arte 2017 - LEE Mingwei影片。
(瀏覽日期:2018 年 7 月 5 日)
〈Lee Mingwei: The Mending Project La Biennale di Venezia "Viva Arte Viva", 2017〉,2017年第五十七屆威尼斯雙年展的作品介紹影片,發佈日期:2017年10月21日。(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Lee Mingwei - The Letter Writing Project - 1998 – present〉,《MCA Australia》,發佈日期:2016年7月26日。(瀏覽日期:2018年5月23日)
瑪麗亞.貝賽提斯(Maria Bezaitis),〈人需要陌生感,不足為奇〉,TED Talk,發佈日期:2013 年 12月 16 日。 (瀏覽日期:2018 年 11 月 3 日)
指導教授 曾少千(Shao-Chien Tseng) 審核日期 2019-1-3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