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51401009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5 、訪客IP:18.222.67.251
姓名 曾志偉(Tzeng-Jhy Woei)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張載泯合現象與本體的認識論
相關論文
★ 《文心雕龍》的「作者」理論★ 《妙法蓮華經》「十如是」研究
★ 皇侃"論語集解義疏"研究★ 董鼎《書傳輯錄纂註》研究
★ 姚際恆<詩經通論>研究★ 劉寶楠《論語正義》研究
★ 孫覺《春秋經解》解經方法探究★ 朱熹《儀禮經傳通解》研究
★ 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研究★ 毛奇齡《四書改錯》研究
★ 華嚴三祖法藏大師圓教思想研究★ 陳啟源《毛詩稽古編》研究
★ 莊子倫理學研究★ 中國古典詩論中的寫實概念--以現代詮釋為研究進路
★ 《國史要義》與柳詒徵《春秋》經史學★ 紀昀詩論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張載泯合現象與本體的認識論

提 要
張載云:「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太虛中一切「物」無不透過二氣聚合而構成,而氣有聚散,所以「物」有「變化」,一切「物」的存在皆只不過是太虛中的「客形」而已。所云「客」者,暫時而有限之意。而人類存在於太虛當中亦透過氣聚,所以人類亦太虛中之「一物」,其感官、精神及意識自當亦為有限。因此,當主體有限的「客感」接於客體有限的「客形」時,此「物交之客感」必然在理論上被歸於「有限」。倘「物交之客感」為「有限」,則人類主體試圖以此有限之客感來掌握本體「無感無形」的超越存在,即成為不可能。此所以哲學上凡一切主客二元對立的認識論結構當中,「現象」與「本體」之間必然具有一種難以迴避的割裂。也即是說,在主、客體二元對立下,人類感官認識力絕無可能掌握現象背後物自身本體超越存在的全部訊息,感官下的「現象」永遠只能是一種「表象」,而難以觸及其背後無感無形之真正「本體」。
儒、釋、道三家做為最高存在的本體在內容旨趣上雖有所不同,但上述無感無形的「本體」本質卻為三家所共同。此「本體」本質,既是存有論的,亦是認識論的,皆由不依待感官下的主客二元對立而自為存在,亦皆由本體無限性的強調,從而激化對立出現象及感官的有限性。基於這樣共通的本體「超越」性格,三教在理論上遂有滙於一塗的傾向,倘本體及認識理論滙於一塗,價值歸宿亦必滙於一塗,儒家成就於此岸的道德價值勢必轉向於以「空」、「無」為最高價值之彼岸,此乃為生當其時的張載所深惡痛絕。
由此,張載在本體論上提出「太虛即氣」,透過二氣質料因絕對存在的肯定,從而證立道德之動力因及目的因亦為絕對存在。如此,其認識論中,感官所構成「表象」的本質非僅為「無無」(絕對真實之「有」),同時亦為「盡性」之道德本質。客感客形與無感無形同為「盡性」,「現象」與「本體」在本質上即得泯合為一,哲學上「現象與本體」的尖銳「對立關係」即得轉化成一種體現道德目的因多寡之程度上的「相對關係」。故此,人類感官在與太虛本體同為「盡性」的本質下,其有限性即得消泯,感官的本質即轉化成為「共見共聞之誠」而得為絕對真實,亦得為絕對道德,由此「得為」之潛力上的肯定為前提,再透過透過儒家「窮理盡性」工夫上的成德努力,聖人「窮神知化」之與天同位的至高境界即可能實現。
摘要(英) Zhang Zai′s Phenomenon and Ontology Epistemology

Summary
Zhang Zai says: " tài xū have no shape, qì, its poly and bulk, shape change being the guest. In void ,everything was all through polymerization form èr qì, and qi is everywhere, so " shape "must be changed, the existence of all "things" is nothing but a "object shape" in the virtual world . The "guest" is temporarily and limited. Humanbeings are also a "object shape" of tài xū. Therefore, human beings are also "virtual" in their illusions. Their senses, spirit and consciousness are also limited. Therefore, when the "guest sense" of the subject is limited to the "object shape", the "objective feeling of the object" must be theoretically attributed to "limited". If the "objective feeling of the property" is "limited", then the human subject tries to grasp the transcendental existence of the "non-intangible" by the limited sense of the guest, that is, it becomes impossible. Therefore, in the philosophical structure of the binary opposition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the object, there must be an inevitable separation between the "phenomenon" and the "ontology". That is to say, under the binary opposition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the object, the human sensory cognition is impossible to grasp all the information that the object itself surpasses the existence of the phenomenon. The "phenomenon" under the sense can only be a kind of "representation", and it is difficult Touching the real "ontology" that is invisible behind it.
Although the three main doctrines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are different in content interest, the above-mentioned intangible "ontology" essence is shared by the three. The essence of this "ontology" is both existential and epistemological. It is self-existing by the binary opposition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the guest under the senses. It is also emphasized by the infinity of the ontology, thus intensifying the opposite appearance and sense. Limited. Based on the common "transcendence" character of the ontology, the three religions tend to have a tendency to merge in one theory. If the ontology and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are combined, the value of the destination will also be merged into one, and the moral value of Confucianism on this shore. It is bound to turn to the other side with "emptiness" and "nothing" as the highest value. This is a deep hate for Zhang Zai.
As a result, Zhang Zai put forward on the ontology theory that " tài xūjí qì ". Through the affirmation of the absolute existence of the èr qì materials, the motivation and purpose of the morality are also absolutely exist. Thus, in its epistemology, the essence of the "representation" formed by the senses is not only "nothing" (absolutely true " existence "), but also the moral essence of " jìn xìng." The guest object and the intangible invisible are both " jìn xìng ". The "phenomenon" and the "ontology" are essentially combined into one. The sharp "oppos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hilosophical "phenomenon and the ontology" is transformed into a kind of "relative relationship" that reflects the extent of moral purpose. Therefore, under the essence of the human senses and the "virtuality" of the Taixu body, its finiteness is eliminated, and the essence of the senses is transformed into " gòng jiàn gòng wén zhīchéng " and it is absolutely true. Absolute morality is the premise of the affirmation of the potential of "being", and through the efforts of Chengde through the Confucian " qióng lǐ jìn xìng " work, the supreme realm of the sage " qióng shén zhī huà " and the heavenly identities is possible .
關鍵字(中) ★ 現象
★ 表象
★ 本體
★ 無無
★ 盡性
關鍵字(英) ★ phenomena
★ representation
★ ontology
★ nothing
★ exhaustive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張載其人及其學思過程 1
第二節 「性」與「心」的因與果及「心體」流向禪學的風險 13
第三節 張載由「氣」出發所反省的「絕對存在」與「絕對真實」 23
第二章 太虛本體之多重內涵 35
第一節 物質性 35
第二節 道德性 40
第三節 超越性 45
第四節 根源性 51
第三章 由氣化通向窮神知化的關鍵概念 54
第一節 體與用 57
第二節 一與兩 62
第三節 神與化 65
第四節 粗與精 71
第四章 「窮神知化」中的「現象與本體」 73
第一節 三教本體論之特徵與差異 76
第二節 「超越」之所以能被人類知解的前提 91
第三節 「窮神知化」的三個理論困難與其各自的決解途徑 98
第五章 《易》自然律與道德律之間的因果關係 105
第一節 《易》自然律與道德律的因果關係 113
第二節 自然律與道德律之間辯證後所呈顯「大中」 122
第三節 《易》形上與形下之間的序位關係 128
第六章 張載學說中現象與本體的割裂與泯合 135
第一節 「無感無形」之中天人距離的擴大與縮小 138
第二節 絕對真實存在的「客感客形」 149
第三節 泯除對立的「純粹」與「非純粹」 159
第七章 張載學說中的「共見共聞之誠」與「窮理盡性」 179
第一節 「共見共聞」中的超越性訊息 181
第二節 「窮理盡性」下的自然律與道德律 193
第三節 「相感」原理下「窮理」即為「盡性」 208
第八章 結論 229
參考書目 232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古籍
(一)、主要書目
北宋‧張載著,章錫琛點校本,《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3月一版二刷
北宋‧張載著,清‧王夫之注,《張子正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一版一刷
北宋‧張載著,林樂昌集釋,《正蒙合校集釋》,北京市:中華書局,2012年4月1版一刷。

(二)、背景書目
南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3月一版一刷
北宋‧程顥、程頤著,《二程遺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一版一刷
南宋‧朱熹著,《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0月一版一刷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據阮刻本整理,《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一版一刷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據阮刻本整理,《孟子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一版一刷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據阮刻本整理,《論語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一版一刷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據阮刻本整理,《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一版一刷
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一版二刷
朱之謙,《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9月一版五刷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四月一版四刷









二、今人論著
(一)、專著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民國八十六年六月初版
方克立主編,《中國哲學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5月一版一刷
石訓等著,《中國宋代哲學》,鄭州市: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一版一刷
池生春、諸星杓編,《宋明理學家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4月一版一刷
任繼愈,《中國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4月一版北京十二刷
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二版二刷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7月初版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2005年一版一刷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2005年一版一刷
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2004年9月初版七刷
牟宗三,《修訂重版認識心之批判》,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七十四年九月一版一刷
成中英,《合外內之道──儒家哲學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一版一刷
尹協理,《宋明理學》,北京市:新華出版社,12月一版一刷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台北市:允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九十二年六月出版
方克立,《中國哲學史上的知行觀》,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82年3月一版一刷
李明珠等,《中國儒學發展史》,蘭州市:蘭州大學出版社,2008年一版一刷
侯外廬主編,《中國思想通史》,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59年12月北京一版一刷
姜國柱,《中國歷代思想史》,宋元卷,台北市: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十二月初版一刷
錢穆等,《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台北市: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七年二月再版一刷
唐宇元,《中國倫理思想史》,台北市: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五年八月初版一刷
楊國榮,《心學之思:王陽明哲學的闡釋》,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6月一版一刷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香港:新亞研究所,民國六十六年五月出版
陳叔諄、李心莊編,《重編宋元學案》,台北市:正中書局,民國四十三年五月台一版
美‧田浩著、姜長蘇譯,《功利主義儒家──陳亮對朱熹的挑戰》,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一版一刷
陳來,《朱子哲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9月一版一刷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台北市: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八年六月十二版七刷
韋政通,《中國哲學辭典》,台北市: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二年第一版
馮契、徐孝通主編,《外國哲學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7月,一版一刷
程志民、江怡主編,《當代西方哲學新詞典》,長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一版一刷
金炳華等編,《哲學大辭典──修訂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6月
吳士余、劉凌主編,《中國學術名著大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0年12月一版一刷
高亨,《詩經今注》,台北縣: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三年二月初版
高亨,《周易古經今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3月一版二刷
高亨,《周易古經通說》,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12月一版一刷
黃朴民,《董仲舒與新儒學》,台北市:大安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七月初版
陳福濱,《兩漢儒家思想及其內在轉化》,台北縣:輔仁大學出版社民國八十三年初版
張君勱,《新儒家思想》,台北市:弘文館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二月初版
張岱年,《中國儒理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5月一版一刷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台北市: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一年四月初版
張躍,《唐代後期儒學的新趨向》,台北市: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四月初版
張豈之,《儒學‧理學‧實學‧新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1月一版一刷
張立文主編,《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人道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8月一版一刷
張麗珠,《中國哲學史三十講》,台北市:里仁書局,2007年8月初版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2月北京一版一刷
夏甄陶,《中國認識論思想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一版一刷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復旦大學,2001年8月一版二刷
熊琬,《宋代理學與佛學之探討》,台北市:文津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四月
劉復生,《中宋中期儒學復興運動》,台北市: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年七月初版
劉瀚平,《儒家心性與天道》,台北市:商鼎文化出版社,1996年12月一版一刷
蔣義斌,《宋儒與佛教》,台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六年九月初版
錢穆,《中國思想史》,收入《錢四賓先生全集》,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5月初版
張芳彥,《儒道釋經典譯注》,武漢市: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一版一刷
盧雪崑,《儒家的心性學與道德形上學》,台北市: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年八月初版
賴永海,《佛學與儒學》,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一版一刷
加拿大‧約翰華特生著,韋卓民譯,《康德哲學講解》,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年一版一刷
韓鍾文,《中國儒學史‧宋元卷》,廣州市: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一版一刷
丁為祥,《虛氣相即──張載哲學體系及其定位》,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一版一刷
古清美,《宋明理學概述》,台北市:台灣書店,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初版
朱建民,《張載思想研究》,台北市:文津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九月初版
朱漢民,《宋明理學通論──一種文化學的詮釋》,長沙市: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一版一刷
杜保瑞,《北宋儒學》,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4月初版一刷
呂思勉,《理學綱要》,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3月一版一刷
周秀齡,《張載弘儒反佛之研究》,浪野出版社,1992年2月初版
吳乃恭,《宋明理學》,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1月一版一刷
林繼平,《宋學探微》,台北市:蘭臺出版社,民國九十一年三月初版
胡元玲,《張載易學與道學──以《橫渠易說》及《正蒙》為主之探討》,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2004年8月初版
侯外盧,《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一版一刷
姜國柱,《張載關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2月一版一刷
姜國柱,《張載的哲學思想》,瀋陽市: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年2月一版一刷
孫振青,《宋明道學》,台北市:千華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九月初版
陳俊民,《張載哲學與關學學派》,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七十九年十一月初版
陳來,《宋明理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一版二刷
陳立驤,《宋明儒學新論》,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5年7月初版
張秀璣,《張載》,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七年六月再版
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北京一版一刷
張立文主編,《氣》,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12月一版一刷
張立文主編,《性》,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12月一版一刷
張立文主編,《理》,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12月一版一刷
張立文主編,《道》,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12月一版一刷
張立文主編,《心》,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12月一版一刷
程宜山,《張載哲學的系統分析》,上海:學林出版社,1989年8月一版一刷
漆俠,《宋學的發展和演變》,石家莊市: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一版一刷
[美]郝大維、安樂哲,《孔子哲學思微》,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一版一刷
[德]尼古拉‧哈特曼,《存在學的新道路》,上海市:同濟大學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一刷
蒙培元,《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7月一版一刷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局,民國六十六年四月初版
蔡仁厚,《宋明理學》,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8月初版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宋代篇》,台北市:臺灣學生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一月初版
羅光,《中國哲學認識論》,台北市:臺灣學生出版社,民國八十四年十二月初版
高全喜,《理心之間──朱熹與陸九淵的理學》,北京:三聯書店,1992年6月一版一刷
龔杰,《張載評傳》,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3月一版一刷
李超杰、邊立新主編,《20世紀中國哲學著作大辭典》,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一版一刷
崔大華,《儒學引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一版一刷
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台北市:萬卷樓圖書公司,民國八十二年四月一版一刷
王健主編,《儒學三百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5月一版一刷
夏乃儒主編,《中國哲學三百題》,台北市:建宏出版社,民國八十九年再版
董玉整主編,《中國理學大辭典》,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1月一版一刷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市: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五年增訂再版
陳榮華,《形上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一百零二年九月一版一刷
張其成主編,《易學大辭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2年2月一版一刷
任繼愈主編,《佛教大辭典》,南京市: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一版一刷
劉保全,《佛經解說辭典》,開封市: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8月一版一刷
荒木見悟,《心学の鼓動と仏教》,日本福岡市:中国書店,1995年9月一版一刷
荒木見悟,《仏教と儒教──中国思想を形成するもの》,日本京都市:平樂寺書店,1963年4月一版一刷





(二)、期刊論文
1、國內期刊論文
丁為祥,〈張載人性論溯源〉,《鵝湖月刊》,第11期,2001年5月
-  ,〈張載太虛三解〉,《孔子研究》第6期,2002年
-  ,〈明代氣學析辨兼論張載與氣學的關係〉,《中國文化月刊》第245期,2008年8月
方蕙玲,〈西銘釋義〉,《東吳哲學學報》,第1期,1996年3月
何睿潔,〈張載哲學〉「神」範疇析略〉,《陝西師範大學學報》,第35卷,第3期,2006年5月
柳東華,〈張載的變化觀研究〉,《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27卷,第6期,2007年6月
胡健財,〈張載論性〉,《孔孟月刊》,第27卷,第3期1998年
孫劍秋,〈宋儒張載「以易為宗」思想探析〉,《周易研究》第48期,2001年
陳政陽,〈張載「太虛即氣」說辨析〉,《東吳哲學學報》,第14期,2006年8月
陳福濱,〈導言:中國哲學氣論專題〉,《哲學與文化》,第33卷,第8期,2006年8月
張傳開,〈試論張載的「兩一」範疇〉,《中國哲學史》,1997年,第3期
黃敏浩,〈張載太和篇「太虛」與「氣」之關係的兩種詮釋述評〉,《孔孟月刊》,第22卷,第3期,1983年11月
楊儒賓,〈檢證氣學──理學史脈絡下的觀點〉,《漢學研究》,2007年6月
劉原池,〈朱熹對張載「心統性情」說的展開〉,《哲學與文化》,2005年7月
龔抗雲,〈論張載的道德認識論和修養論〉,《湖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9卷,第2期,1995年9月
鄧秀梅,〈論張載的參兩通一原則〉,《台北大學中文學報》,2008年9月
羅聯添,〈張載《正蒙》〈神化篇〉試釋〉,《書目季刊》,第12卷,第4期,1979年3月
王開府,〈張載的道德修養方法〉,《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85年11月
魏濤,〈試論張載倫理思想的異化特質及其影響〉,《西藏民族學院學報》,2004年5月
楊澤波,〈從義利之辨到理欲之爭──論宋明理學「去欲主義」的產生〉,《復旦大學學報》,1993年第5期。
程宜山,〈關於張載的「德性所知」與「誠明所知」〉收入《哲學研究》,1985年5月
向世陵,〈張載實學淺論〉,《天府新論》,1992年第2期
向世陵,〈張載氣學的實學精神〉,《河北學刊》,2000年第2期
郭熹微,〈三教合一思潮:理學的先聲〉,《江海學刊》,1996年第6期
劉學智,〈三教合一的義理趨向 兼談心性論與當代倫理實踐〉,《人文雜志》1996年第2期
嚴耀中,〈論「三教」到「三教合一」〉,《史學研究》,2002年11月號
李申,〈三教關係論綱〉,《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3期
方立天,〈儒佛以心性論為中心的互動互補〉,《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2期
張立文,〈儒佛之辨與宋明理學〉,《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2期
張曉劍,〈華嚴宗體用論及其對理學體用論的開啟〉,《學術月刊》,2008年10月號

2、國外期刊論文
湯浅幸孫,〈宋學に於ける自然と人倫 : 張載の唯物論〉,《京都大學文學部研究紀要》第16期,1976年3月
辻井義輝,〈朱熹哲学における感応と理〉,《東洋大學中國哲學文學科紀要》第21期,2013年3月
田村恭一,〈超越論的反省と実存弁証法’〉,《第42回東北哲學會大會研究發表論文》,2009年2月
小川吉昭,〈「純粋理性批判」第二版演繹論における直観について〉,《広島大学人間文化学部紀要》第10期,2015年
小川吉昭,〈第一版演繹論における表象について〉,《広島大学人間文化学部紀要》第11期,2016年
有馬善一,〈ハイデガーにおける存在の問いの再検証〉,《経営情報研究》第19巻第2号,2012年2月
河村克俊,〈統覚としての「私」 : カントの自我論〉,《外国語・外国文化研究》第15號,2010年7月













三、學位論文
(一)、博士論文
方蕙玲,《張載思想研究》,東海大學哲研所博士,1994年6月
李尚鮮,《橫渠哲學思想氣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研所博士,1994年6月
千炳敦,《易傳道德形上學研究》,東海大學哲研所博士,1993年12月
李慧琪,《劉蕺山的氣論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2010年6月
黃麗娟,《朱子的道德世界──存天理、去人欲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2008年6月
黃勇中,《〈中庸〉思想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2012年5月



(二)、碩士論文
金春植,《張載氣化論之結構》,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1999年6月
金郁根,《張載哲學中氣之地位與意義》,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1994年6月
高鳯美,《張載氣論進路的儒學結構》,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所碩士,2000年6月
李尚鮮,《正蒙哲學思想之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1986年6月
陳正榮,《張載易學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1979年6月
張景雅,《張載倫理思想研究》,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2005年6月
韓子峰,《張載氣論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1987年6月
吳明峰,《張載《正蒙》天道及其闢佛之理論效力》,政治大學哲研所碩士,2005年6月
邱惠蘭,《張載生死哲學之研究》,南華大學哲研所碩士,2004年6月
覃明德,《張載鬼神觀研究》,南華大學哲研所碩士,2005年6月
黃美珍,《張載讀書論》,國立成功大學中研所碩士,2001年6月
張景雅,《張載倫理思想研究》,南華大學哲研所碩士,2005年6月
繆弘瑾,《易傳的道德哲學──從易經到易傳的道德形上學》,文化大學哲研所碩士,2000年6月
尹慶,《橫渠思想研究》,文化大學中研所碩士,1992年6月
范良光,《易傳道德形上學》,台灣大學哲研所碩士,1980年6月
呂依靜,《周易道德哲學研究》,輔仁大學哲研所碩士,1997年7月
指導教授 岑溢成 審核日期 2019-8-2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