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675701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5 、訪客IP:18.218.172.249
姓名 劉育茹(Yu-Ju Li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從新客通婚家庭中探討族群互動與客家意象
(Ethnic Interaction and Hakka Imagery Based on Hakka - New Immigrant Families)
相關論文
★ 寺廟與客家聚落關係──以桃園縣觀音鄉甘泉寺為例★ 客家鄉鎮發展文化觀光之研究—以桃園縣新屋鄉為例
★ 客家花布的符號消費與族群認同★ 台灣客家族群的跨國認同與文化建構:以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為例
★ 親密與衝突的母女關係:以客家女性論述傳承為例★ 客家飲食傳承與族群認同
★ 乙未年桃園客家地區抗日事件之研究★ 國小學童客語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基隆市國小高年級為例
★ 文化展示與客家論述:以苗栗客家文化園區為例★ 族群旅遊節目的再現分析-以客家電視台為例
★ 桃竹苗地區印尼客家外籍配偶的認同變遷★ 客家流行音樂與青年的客家認同
★ 清代新竹關西王廷昌家族的拓墾與發展★ 論多元族群之社區認同建構─以桃園市龍潭區佳安社區為例
★ 移民二代的認同抵抗與變遷─高屏溪畔滇緬義胞聚落的當代情境★ 客家文化的傳承與變遷:以祭拜祖先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旨在探討居住在桃園巿楊梅區的六位新移民女性來臺適應與互動後
產生的族群意象之研究。運用質化研究的深入訪談法進行資料收集,以六位來自
中國與印尼的新移民女性為訪談對象進行深度訪談,針對在母國文化與臺灣文化
的衝擊下,新移民女性在飲食習慣、宗教信仰、婚姻互動與教育方式的適應及對
臺灣社會及文化的認同情形,及透過互動產生的客家意象,皆為本論文的研究範
疇,研究結果如下:
一、在臺面臨的問題:
當進入婚姻時,雙方會因此改變原本的生活模式,然而新移民女性遠渡來
臺,在訪談過程中,筆者發現她們的適應能力比想像中的高,也發現:來臺成因
影響日後的婚姻觀、面臨生活差異呈現國籍差異、婆媳問題源自於個性與拓展人
際之困難。
二、形成新式的客家意象:
透過多次訪談與觀察,分別以飲食、祭祀、婚姻與教育等四大面向來探討新
移民女性對客家文化的意象,以下整理出 12 個意象,包括: 打包文化、份量過
多、飲食口味清淡、祭拜頻繁與祭品豐盛、拜土地公、家族相聚拜拜、家事無分
工、生活簡約樸質、家庭觀念重、注重長幼倫理、母親為主要教養者、自由的教
育觀。
三、新移民女性與配偶的關係會影響族群的認同:
新移民女性與夫家能建立良好關係,對夫家的文化衝突大多持包容與尊重之
態度;反之,與先生的關係失和,在自我認同方面則傾向自己的原鄉,由此得知
新移民女性與配偶的關係則會影響她們對族群的認同與適應表現。筆者希望透過
此研究與探討後能對社會與新移民女性都有所幫助,共創臺灣社會的祥和。
摘要(英) In this study we explore the ethnic imagery that six new immigrant women in
Yangmei District (Taoyuan City) have after they married Hakka husbands and
interacted with local Taiwanese. We used the in-depth interview method in qualitative
study to collect data. The subjects of the in-depth interviews are six new immigrant
women from China and Indonesia. The scope of this study includes their adaptation to
eating habits, religion, marital interaction, and education methods under the impact of
their native culture and Taiwanese culture, their identification with Taiwanese society
and culture, and the imagery they have towards the Hakka people after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them.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The Problems They Encounter in Taiwan:
When two people enter into a marriage, both people’s original life styles will
change. Although new immigrants in Taiwan are far from home, the interviews
show that their adaptability is better than the author imagined it would be. The
author also found that the reason for coming to Taiwan affects their future
marriage views, that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lead to different lifestyle differences,
and that problems between the women and their mother-in-laws are caused by
their personalities and difficulties in develop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2.Forming New Hakka Imagery:
Twelve Hakka imageries were compiled through multiple interviews and
observations to explore the new immigrant women’s imagery toward the Hakka
based on the dimensions of eating, worship, marriage, and education. The
imageries include the following: (1) packing culture; (2) excessive quantity; (3)
preference for bland food; (4) frequent worshipping and abundant offerings; (5)
iv

worshiping The Village Deity; (6) families get together to worship; (7) no
division of labor for household chores; (8) simple lifestyle; (9) strong family
values; (10) value age hierarchy; (11) the mother is the main educator; and (12)
free education perspective.
3.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w Immigrant Women and Their Spouse Will
Affect Their Ethnic Identity:
If new immigrant women can establish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husband’s
family, then they generally will tolerate and respect cultural conflicts with the
husband’s family. Conversely, if they do not have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husband’s family, the women will prefer their own hometown in their
self-identity. This show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 immigrant women
and their spouses will affect their ethnic identity and adaptability. The author
hopes that this study can benefit society and new immigrant women, as well as
help create harmony in Taiwanese society.
關鍵字(中) ★ 新移民女性
★ 族群意象
★ 族群認同
★ 文化適應
關鍵字(英) ★ new immigrant women
★ ethnic imagery
★ ethnic identity
★ culture adaptation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二章、 文獻探討…………………………………………………5
第一節 相關文獻回顧…………………………………………5
第二節 族群意象………………………………………………8
第三節 族群認同………………………………………………16
第四節 擇偶與通婚……………………………………………18
第三章、 研究設計…………………………………………………26
第一節 研究方法………………………………………………26
第二節 研究對象………………………………………………29
第三節 研究程序………………………………………………40
第四章、 研究發現…………………………………………………41
第一節 來臺飲食改變與飲食意象……………………………41
第二節 來臺宗教改變與宗教意象……………………………48
第三節 來臺婚姻改變與婚姻意象……………………………55
第四節 來臺教育改變與教育意象……………………………63
第五章、 結論………………………………………………………72
參考文獻……………………………………………………………83
附錄一:訪談同意書………………………………………………88
附錄二:訪談大綱…………………………………………………89
參考文獻 論文:
王雯君,《閩客族群邊界的流動: 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影響》,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彭尉榕,《原客通婚的族群邊界與位階:地域、世代的比較分析》,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陳嘉甄,《客家意象形成與族群認同》,客家委員會一百零二年獎助客家學術研究,2013。
莊雪安,《閩客通婚家庭成員對客家族群認同之研究》,佛光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10。
黃清蓉,《原客通婚與族群認同---以復興鄉前山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客家社會文化碩士班論文,2014。
吳孚佑,《族群通婚與族群文化認同相關性之初探---以原住民為例》,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所碩士論文,2014。
黃圓惠,《移動在兩個家庭之間:北台灣印尼客家女性的認同與情感民族誌》,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12。
徐聖筑,《越南籍配偶眼中的閩客族群意象》,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李家鳳,《新移民女性社會支持系統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東縣東南亞籍
為例》,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文教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3。
洪士育,《不同婚配模式下新移民的被認同情形》,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2013。
黃惠君,《婚姻之路-影響東亞女性婚姻抉擇因素之探討》,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在職專班,2012。
張祐慈,《她還不婚?臺灣女性維持單身的社會學分析》,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2008。
陳佩瑜,《台灣想像與落差:十九個埔里越南新娘的故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陳秀珍,《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與照顧輔導之研究-以臺中市為例》,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古佳惠,《媒體框架與客家意象之研究—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2010。
李閏華,《父母婚姻關係對子女婚姻態度影響之研究:以臺中市未婚在學學生為對象》,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1993。
蔡宜娟,〈親密與衝突的母女關係:以客家女性論述傳承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2012。
姜惠文,《客家父母的家庭概念子女教養信念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兒童發展組碩士論文,2007。
游靖喻,《宜蘭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社會資本、文化認同對自然領域學習態度、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原住民與非原住民之比較》,佛光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09。
Geertz, Clifford. 1996. Primordial Ties. In Ethnicity, edited by John Hutchinson, and Anthony D. Smith, 40-45.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期刊文章:
王雯君,<婚姻對女性族群認同的影響---以台灣閩客通婚為例>,《思與言》, 43(2),2005。
謝若蘭、彭尉榕,<族群通婚的身份認定與認同問題之研究 ──以花蓮地區原客通婚為例>,《思與言》,45(1) , 2007。
楊靜利、李大正,<台灣婚姻機會成本之變遷。建立永續發展的 家庭、人口、健康、社區與勞動保障體系:公民權利契約觀點>,台灣社會福利學會2007年學術研討會,國立台北大學國際會議廳,2007,5月。
黄馨慧, <外籍新移民家庭及其子女教育>,教師天地,頁19-25,2005。
夏曉鵑, <實踐式研究的在地實踐:以「外籍新娘識字班」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9期,頁1-470,2003。
林開忠,<跨界越南女性族群邊界的維持:食物角色的探究>,《臺灣東南亞學刊》,3(1) ,2006。
張維安、王雯君,<客家意象:解構「嫁夫莫嫁客家郎」>,《思與言》,43(2), 2005。
黃琴雅,〈台灣客家族群婚姻觀與家庭之探討-以客家女性為例〉,《中華家政學刊》,32:123-134,2002。
姜惠文、陳銀螢,<臺灣客家父親的父職認知及子女教養信念>,《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5,2008。
周大鳴,<珠江三角洲外來勞動人口研究>,《社會學研究》,5,1992。
李建良,〈人民與國家「身分連結」的法制詮要與法理探索:兼論臺灣人國籍的起承斷續問題〉,《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36卷,第4期,頁1-60,2007。

專書:
Reber. Arthur S.,《心理學辭典》,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李伯泰等譯,譯文出版,上海,1985。
張春興,《張氏心理學辭典》,東華書局,台北,1989。
Beker著,文娟、李華夏、吳惠林、鄒繼礎合譯等合譯,《家庭論》,立緒出版, 1997。
葉肅科,《外籍與大陸配偶家庭問題與政策:社會資本/融合觀點》,學富文化, 台北,2006。
陽琪、陽琬譯,Norman Goodman 原著,《婚姻與家庭》,桂冠圖書,臺北,1995。
廖正宏,《人口遷移》,三民出版,臺北,1985。
徐宗國譯,《質性研究概論》,巨流圖書公司,台北,19-20,1997。
林淑馨,《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巨流出版社,臺北, 2010。
陳向明,《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五南出版,第一版,2011。
潘淑滿,《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心理出版,臺北,2003。
趙碧華、朱美珍編譯,《研究方法-社會工作暨人文科學領域的運用》,雙葉書廊,臺北,1995。
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南天書局,臺北,1992。
江運貴,《客家學導論》,南天書局,臺北, 1998。
曾逸昌,《客家概論-蛻變中的客家人》,自版,苗栗,2002。
曾祥委,《田野視角:客家的文化與民性》,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哈爾濱,2005。
張玉欣、楊秀萍,《飲食文化概論》,揚智文化事業,臺北,2004。
莊英章,〈客家社會文化與飲食特性〉,《客家飲食文化輯》,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3。
劉安,《淮南子》,中州古籍出版社,鄭州,2010。
邱宜文,《從社神到土地公:以平鎮地區伯公為中心的考察》,文津,2010。
范振乾,〈義民爺信仰與台灣客家文化社會運動〉,《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南天出版,臺北,2006。
江運貴,《客家與臺灣》,常民,台北,1996。
曾逸昌,《客家通論》,苗栗縣,2005。
劉還月,《台灣的客家族群與信仰》,常民文化,1999。
謝重光,《客家文化論述》,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2008。
湯仁燕,《差異‧認同與多元——原住民教育的文化認同課題》,載於高強華、 戴維揚 (主編),《族群融合的新境界》,頁 43-74,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2001。
指導教授 王俐容(Li-Jung Wang) 審核日期 2019-7-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