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415500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6 、訪客IP:18.118.24.124
姓名 陳秋華(Chiu-Hua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天啟忠烈」家眷之困境與應對
(The dilemmas and responses of the Tianqi Martyrs′ family members)
相關論文
★ 明代通政使司之研究★ 于慎行的生平與學思之研究
★ 萬曆中後期言官派系黨爭之研究(1586-1620)★ 晚明司禮監之研究
★ 明代祭酒資歷與作為之研究(1382-1566)★ 明代王世貞宗教觀之研究
★ 晚明直臣楊漣之研究(1572-1625)★ 方震儒與晚明政局之研究
★ 抗戰建軍的新嘗試———徵集到組建:青年遠征軍人事研究★ 明中葉理學名宦項喬之研究(1493-1552)
★ 明代寡母敎子之研究★ 明代女紅─以北方婦女為中心之探討
★ 明末浙江地區僧侶對寺院經濟之經營---以雲棲袾宏、湛然圓澄、密雲圓悟為中心★ 砂拉越留台同學會之研究(1694-1996)
★ 從種族到民族: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之研究(1895-1903)★ 公廟與地方社會-以大溪鎮普濟堂為例(1902-2001)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明熹宗即位後,宦官魏忠賢干政掌權,網羅黨羽,違法亂紀。楊漣、左光斗為激濁揚清,於天啟4年(1624)上疏舉劾魏忠賢二十四大罪,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顧大章等又隨之彈劾忠賢及其黨羽。魏忠賢忌恨,遂羅織黨獄,誣陷六人收受熊廷弼賄賂,拷打酷刑逼討贓款。楊、左等六人因此冤死獄中,本文稱之為「天啟忠烈」。
「天啟忠烈」不畏強禦的政治氣節,其來有自:父親延師課子,以身作則,傳授忠孝節義等儒家核心價值;母親亦在日常生活,潛移默化,形塑其清廉品格與風骨;而妻妾承擔起家庭責任,孝敬翁姑,撫兒育女。「天啟忠烈」得以無內顧之憂,於朝廷實踐理想抱負。
但是當「天啟忠烈」鋃鐺入獄,受拷掠慘死,家屬其實亦深罹其害。家眷為營救「天啟忠烈」,奔走求援,因此耗盡家財,流離失所。思宗即位後,家眷上書為「天啟忠烈」平反冤屈,祈求明正典刑魏忠賢與罪臣。至於女眷,守寡保節,苦謀生計,教子承襲家風。家眷的箇中辛酸,難以勝數。
到了明清易代之際,局勢紛雜多變,「天啟忠烈」子嗣背負「忠烈」後裔之盛名,承受社會高道德標準的眼光,生死、出處的抉擇極為艱難,且須面對隨之而來的輿論批評。然而傳統歷史敘事大多關注於「天啟忠烈」或其豐功懋烈,家眷子嗣的付出與苦楚幾乎是被忽視。因此本文將以「天啟忠烈」家眷為研究主題,藉此探究「天啟忠烈」遇害後,身為政治受難者的家屬面對的困境,以及對應的作為,呈現其剛毅奮進之生命歷程。
摘要(英) After the Xi Zong Emperor came to power, the Chinese court eunuch Wei Zhongxian intervened in political affairs to accumulate power. Wei engaged henchmen, broke the law, and violated codes of discipline. At that time, Yang Lian and Zuo Guangdou, who were attempting to eliminate crime and praised righteous behavior, first accused Wei of 24 crimes and reported to the emperor in Tianqi 4 (1624 AD) and subsequently impeached him and his henchmen of various other crimes. Holding a grudge regarding this, Wei framed six people that were against him for accepting bribes from Xiong Tingbi. They were then imprisoned, tortured, and forced to return the allegedly stolen money. Eventually, the six people including Yang and Zuo were treated unjustly and died in prison;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the Tianqi Martyrs.
The Tianqi Martyrs possessed moral integrity and did not fear those in power. Such a disposition was cultivated through learning from their fathers, who endeavor to serve as exemplary figures, as well as through lessons from teachers hired by their fathers. They were taught core Confucian values such as loyalty, filial piety, chastity, and righteousness. Moreover, their mothers nurtured the strength of their honesty and integrity in their daily lives. The martyrs’ wives took care of their families, demonstrating filial respect to their parents, and raising their children so that the Tianqi Martyrs could pursue their goals and aspirations in the imperial court without having to worry about their families.
However, when the Tianqi Martyrs were sent to jail and whipped to death, their family members also experienced considerable hardship. Frantically seeking help to rescue them, the martyrs’ families lost all their wealth and possessions and became homeless. After the Si Zong Emperor came to power, the martyrs’ families presented a written statement to the emperor to vindicate the false accusations of the martyrs and ask for justice done to Wei and other culprits. The womenfolk of the martyrs’ family remained widowed and faithful to their marriage; they endeavored to make a living and pass on their family values to their children. The hardships and difficulties that their families experienced were ineffable.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betwee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became complex and volatile. The offspring of the Tianqi Martyrs bore the reputation of being the descendants of their fathers. Thus, they were under pressure from the high moral standards of society and faced a dilemma when making decisions to live or die and take up official positions or retire from public life. Moreover, they had to confront public opinions and criticism regarding the decisions they made. However, traditional historical narratives have mostly focused on the Tianqi Martyrs’ great achievements. By contrast, the endeavors and hardships of their offspring were almost entirely overlooked.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Tianqi Martyrs’ families, specifically exploring the hardships that the family members of these political victims underwent and their responses after the martyrs passed away, to depict their determination and perseverance in the face of adversities throughout their lives.
關鍵字(中) ★ 天啟六君子
★ 忠烈遺眷
★ 魏學濂
★ 楊之易
★ 明代冤獄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目錄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誌謝辭………………………………………………………………………………Ⅳ
目錄…………………………………………………………………………………Ⅴ
緒論…………………………………………………………………………………1
第一章 家世背景…………………………………………………………………9
第一節 父兄訓誨………………………………………………………………9
第二節 母親教養………………………………………………………………19
第三節 妻妾德行………………………………………………………………26
第二章 冤獄與平反………………………………………………………………34
第一節 遭逢「璫禍」…………………………………………………………34
第二節 赴闕訟冤………………………………………………………………42
第三節 女眷持家………………………………………………………………52
第三章 明亡後傳承………………………………………………………………60
第一節 「忠烈」遺志…………………………………………………………60
第二節 子孫表現………………………………………………………………71
第三節 輿論評議………………………………………………………………84
結論…………………………………………………………………………………96
徵引書目……………………………………………………………………………99
附錄:附表一 楊漣家眷關係表…………………………………………………114
附表二 左光斗家眷關係表………………………………………………115
附表三 魏大中家眷關係表………………………………………………116
附表四 顧大章家眷關係表………………………………………………117
附表五 袁化中家眷關係表………………………………………………118
附表六 周朝瑞家眷關係表………………………………………………119
參考文獻 一、史料
(一)官修正史、方志
《明太祖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
《明宣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
《明熹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
《崇禎長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清世祖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世宗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高宗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
《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三朝要典》,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冊56,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續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65。
《(康熙)應山縣志》,南京:鳳凰出版社,2001。
《(康熙)安慶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
《(康熙)山東通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冊541,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雍正)嘉善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乾隆)江南通志》,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冊511,臺
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嘉慶)常垣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
《(嘉慶)松江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0。
《(道光)桐城續修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
《(道光)直隸南雄州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
《(咸豐)武定州志》,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
《(同治)南城縣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
《(同治)應山縣志》,臺北:應山同鄉會,1972。
《(同治)蘇州府志》,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
《(光緒)德安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0。
《(光緒)惠民縣志》,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
《(光緒)嘉善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光緒)嘉興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
《(光緒)重修華亭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0。

(二)野史
文秉,《先撥志始》,上海:上海書店,1982。
李遜之,《三朝野紀》,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雜史類》冊438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李清,《南渡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李清,《南渡紀事》,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冊19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7。
李天根,《爝火錄》,收入《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六輯》,臺北:大通書局,1987。
汪有典,《史外》,收入《明代傳記叢刊》冊125,臺北:明文書局,1991。
吳應箕,《啓禎兩朝剝復録》,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雜史類》冊438,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金日升,《頌天臚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冊6 ,北京:北京出版
  社,2000。
計六奇,《明季北略》,臺北:大通書局,1987。
查繼佐,《罪惟錄》,收入《明代傳記叢刊》冊86,臺北:明文書局,1991。
高汝栻,《皇明續紀三朝法傳全録》,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冊10,北
  京:北京出版社,2005。
高宇泰,《雪交亭正氣錄》,收入《臺灣文獻史料叢刊》輯6,臺北:大通書局,
  1987。
高廷珍,《東林書院志》,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徐鼒,《小腆紀年(上冊)》,收入《臺灣文獻史料叢刊》輯5,臺北:大通書局,
  1987。
徐珂,《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4。
黄宗羲《弘光實録鈔》,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編年類》冊367,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陸世儀,《復社記略》,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雜史類〉冊438,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馮夢龍,《甲申紀事》,臺北:正中書局,1981。
彭孫貽,《流寇志》,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雜史類》冊442,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2002。
楊坤,《東林同難錄》,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壹輯》冊18,北京:北京出版
  社,2000。
鄒漪,《明季遺聞》,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雜史類》冊442 ,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2002。
談遷,《國榷》,北京,中華書局,1958。
燕客,《詔獄慘言》,收入《古代判牘案例新編》冊7,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社,2012。
錢倁軹,《甲申傳信録》,臺北:大通書局,1987。
戴笠,《懷陵流寇始終録》,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雜史類》冊441,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三)文集、筆記、書札、年譜、語錄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王夫之,《讀通鑑論》,臺北:里仁書局,1985。
王士禎,《分甘餘話》,北京:中華書局,2013。
王士禎,《感舊集》,收入《清代傳記叢刊》冊27,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
王崇簡,《青箱堂詩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冊203,臺
  南:莊嚴文化事業,1997。
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
方文,《嵞山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冊71,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7。
方以智,《浮山文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冊113,北京:北京出版
  社,2000。
方其義,《時術堂遺詩》,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冊179,北京:北京出
  版社,2000。
左光斗,《左忠毅公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冊46,北京:北京出
  版社,2000。
左宰著,馬其昶編,《左忠毅公年譜》,收入《明代名人年譜》冊9,北京:北京
  圖書館出版社,1925。
史可法,《史忠正公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朱之瑜,《舜水先生文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冊1384,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朱彝尊,《靜志居詩話》,《續修四庫全書‧集部‧詩文評類》冊1698,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2002。
全祖望,《鮚埼亭集外編》,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
呂坤,《呂坤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李維楨,《大泌山房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冊153,臺
  南:莊嚴文化出版社,1997。
李應昇,《落落齋遺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冊50,北京:北京出
  版社,2000。
李陳玉,《退思堂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0。
李雯,《蓼齋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冊111,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0。
李雯,《蓼齋後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冊111,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0。
沈季友《檇李詩繫》,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冊761,臺北:臺灣
  商務印書館,1986。
阮元,《兩浙輶軒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邢昉,《石臼前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冊51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0。
宋徵輿,《林屋詩稿》,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冊215,臺南:
莊嚴文化出版社,1997。
祁彪佳,《祁彪佳文稿》,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1991。
吳應箕,《樓山堂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冊1388,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卓人月,《蕊淵集》(明崇禎丁丑薛宷刊蕊淵蟾臺合集本),國圖善本書室藏。
邵廷采,《思復堂文集》,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周順昌,《周忠介公燼餘集》,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冊2165,北京:中華書局,
1985。
姚希孟,《公槐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冊178,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0。
姚希孟,《棘門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冊179,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0。
姚希孟,《文遠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冊179,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0。
姚鼐,《惜抱軒詩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
姚文爕《無異堂文集》,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捌輯》冊23,北京:北京出版
  社,2000。
胡介祉,《茨村咏史新樂府》,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捌輯》冊26,北京:北
  京出版社,2000。
冒襄,《同人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總集類》,臺南:莊嚴文化事業,  
  1997。
孫承宗,《高陽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冊1370 ,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2002。
孫奇逢,《中州人物考》,收入《孫奇逢集(中)》,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孫奇逢,《夏峰先生集》,收入《孫奇逢集(中)》,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孫奇逢,《日譜》,收入《孫奇逢集(下)》,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高攀龍,《高子遺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冊420,臺北:臺灣
  商務商務印書館,1986。
倪元璐《倪文貞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冊428,臺北:臺灣
  商務印書館,1986。
倪元璐,《鴻寶應本》,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冊77 ,北京:北京出
  版社,2005。
馬其昶,《桐城耆舊傳》,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傳記類》冊547,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夏燮,《吳次尾先生年譜》,收入《明代名人年譜》冊11,北京:北京圖書館出
版社,1925。
陳龍正,《幾亭全書》,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冊11 ,北京:北京出版
  社,2000。
陳子龍,《安雅堂稿》,《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冊1387 ,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2002。
陳仁錫,《無夢園初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冊60,北京:北京出
  版社,2000。
陳貞慧,〈書事七則〉,收入《叢書集成續編》冊19,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8。
鹿善繼,《鹿忠節公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冊1371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郭麐《樗園銷夏録》,《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冊1179,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2002。
盛楓,《嘉禾徵獻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傳記類》冊544,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張世偉,《自廣齋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冊162,北京:北京出版
社,1995。
張英,《文端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469,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
黄煜,《碧血録》,《叢書集成初編》冊3973,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黃宗羲,《南雷詩文集》,收入《黃宗羲全集》冊10,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4。
黃炳垕,《黃梨洲先生年譜》,收入《清初明儒年譜》輯3,北京:北京圖書館出
  版社,2006。
曾羽王,《乙酉筆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葉燮,《已畦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冊244 ,臺南:
  莊嚴文化事業,1997。
楊繼盛,《楊忠愍公集》,收入《叢書集成續編》冊145,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
  司,1989。
楊漣,《楊忠烈公文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冊13,北京:北京出
  版社,2000。
楊漣,《楊大洪先生文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冊10,北京:北京
  出版社,2000。
楊漣,《楊忠烈公集》,臺北:華文書局,1968。
楊征午,〈楊忠烈公年譜〉,收入《楊忠烈公文集》《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冊
  13,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鄒維璉,《達觀樓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冊183,臺南:
  莊嚴文化出版社,1997。
董其昌,《容臺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冊32,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0。
葛芝,《臥龍山人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冊33,北京:北京出版
  社,1997。
趙南星,《趙忠毅公詩文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冊68,北京:北
  京出版社,2000。
潘江,《木厓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冊132,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0。
潘江,《木厓續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冊132,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0。
潘江輯,《龍眠風雅》,《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冊98,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0。
潘江輯,《龍眠風雅續集》,《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冊99,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0。
潘德輿,《養一齋詩話》,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詩文評類》冊1706,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劉宗周,《劉子全書》,東京:中文出版社,1981。
劉城《嶧桐文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冊121,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0。
錢士升,《賜餘堂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冊10,北京:北京出版
  社,2000。
錢謙益,《初學集》,收入《錢牧齋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錢謙益,《列朝詩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
錢澄之,《田間詩集》,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冊4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錢澄之,《田間文集》,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冊4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錢澄之,《藏山閣集》,合肥:黃山書社,2004。
錢撝祿,《先公田間府君年譜》,收入《清初明儒年譜》冊4,北京:北京圖書館
出版社,2006。
錢棻,《蕭林初集》,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陸輯》冊28,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0。
魏大中,《藏密齋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冊45,北京:北京出版
  社,2000。
魏學洢,《魏子敬遺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冊76,北京:北京出
  版社,2005。
繆昌期,《從野堂存稿》,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冊67,北京:北京出
  版社,2000。
戴名世,《戴名世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韓菼,〈冒潛孝先生墓誌銘〉,收入《冒巢民先生年譜》,《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
  叢刊》冊70,北京:北京圖書館,2006。
藍鼎元,《鹿洲初集》,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冊401,臺北:文海出
  版社,1977。
歸莊,《歸莊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瞿式耜,《瞿忠宣公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冊1375,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釋道盛,《天界覺浪盛禪師語錄》,清康熙間王梅等刊本,國圖善本書室藏。
蘇瀜,《惕齋見聞錄》,收入《丁丑叢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顧大韶,《炳燭齋稿》,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冊104,北京:北京出版
  社,2000。
顧炎武,《亭林餘集》,收入《顧亭林詩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顧文彬,《過雲樓書畫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四)經書、政書、家範
《大明會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
《欽定大清會典則例》,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622 ,臺北:臺灣商務
  印書館,1986。
王肅,《孔子家語》,臺北:黎明文化,1996。
王相母,《女範捷錄》,收入《古今圖書集成‧閨媛典‧總部總論二》,臺北:鼎
  文書局,1985。
司馬光,《家範》,臺北:廣文書局,1995。
朱熹,《四書集註》,臺北:學海出版社,1991。
呂得勝,《女小兒語》,收入陳弘謀,《五種遺規》,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
班昭,《女誡》,收入《儒藏‧精華編》冊197,北京:北京大學,2014。
袁采,《袁氏世範》,收入《叢書集成新編》冊33,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唐翼修,《父師善誘法》,收入陳弘謀,《五種遺規》,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
唐彪,《家塾教學法》,上海巿:華東師範大學,1995。
許慎,《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
許相卿,《許雲邨貽謀》,收入《叢書集成新編》冊33,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5。
陳弘謀,《五種遺規》,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
溫璜述,《溫氏母訓》,收入《叢書集成新編》冊33,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5。
藍鼎元,《女學》,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7。

二、現代專著
小野和子,《明季黨社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王成勉,《氣節與變節──明末清初士人的處境與抉擇》,臺北:黎明文化,2012。
衣若蘭,《史學與性別:《明史‧列女傳》與明代女性史之建構》,太原:山西教
  育出版社,2011。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臺北:聯經出版,1997。
何冠彪,《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1。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1987。
李文治,《晚明流寇》,臺北:食貨出版社,1983。
李光濤,《明季流寇始末》,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5。
黃一農,《兩頭蛇 : 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4。
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1998。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謝國禎,《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北京:中華書局,1982。

三、期刊、雜誌、專書論文
于桃桃,〈東林遺孤入復社:復社政治色彩的強化〉,《綏化學院學報》,第36卷
  第5期,2016年5月,頁93-96。
王成勉,〈殉義與變節間的餘地──論洪承疇的降清〉,收入《第二屆明清之際中  
  國文化的轉變與延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頁
  315-339。
包詩卿,〈明清鼎革之際個體歷史的自我書寫──以楊世聰《甲申核真略》為中
  心〉,《江海學刊》,2016年4月,頁159-166。
衣若蘭,〈「天下之治自婦人始」──試析明清時代的母訓子政〉,收入《中國傳
  統婦女與家庭教育》,臺北:師大書苑,2005,頁91-122。
汪孔豐,〈明清桐城母教傳統述論〉,〈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5
  卷第4期,2016年8月,頁10-14。
李明,〈明代納妾制度探析〉,《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7期,2008年7
  月,頁98。
林麗月,〈孝道與婦道:明代孝婦的文化史考察〉,《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卷6,
  1998,頁1-29。
林麗月,〈故國衣冠:鼎革易服與明清之際的遺民心態〉,《台灣師大歷史學報》,
  第30期,2002年6月,頁39-56。
林元輝,〈賣身買得千年名──論中國人的自殺與名欲〉,《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第2期,1992年3月,頁1-29。
林心宜,〈論中華文化倫理中之權力關係與距離〉,《南臺人文社會學報》,第14
  期,2015年11月,頁141-166。
邱榮裕,〈明末復社發布「留都防亂公揭」始末及其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報》,第15期,1987年6月,頁191-205。
邱榮裕,〈阮大鋮研究(一五八七──一六四六)〉,《教學與研究》,第12期,1990
  年6月,頁161-177。
胡鴻雁,〈中國古代女訓的精華及其當代價值》,《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報)》,第8卷第2期,2005年3月,頁123-125。
姚大力〈被忽視的東林黨人家屬〉,《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4年3月2日,
  頁9。
陳永明,〈降清明臣與清初輿論〉,《漢學研究》,第27卷第4期,2009年12月,
  頁197-228。
陳寶良,〈明代士大夫的忠孝觀念及其行為實踐》,《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39卷第1期,2013年1月,頁127-139。
曹淑娟,〈從自敘傳文看明代士人的生死書寫〉,《古典文學》,第15集,2000年
  9月,頁205-243。
高彥頤,〈「空間」與「家」─論明末清初婦女的生活空間〉,《近代中國婦女史研
  究》,第3期,1995年8月,頁21-50。
張永剛,〈東林黨「六君子」及其節義詩〉,《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學報》,第9卷第
  1期,2009年3月,頁82-84。
張暉,〈死亡的詩學──南明士大夫絕命詩研究〉,《文學評論》,第4期,2013,
  頁134-140。
張心愷,〈中國傳統歷史啟蒙教育初探〉,《歷史教育》,第2期,1997年12月,
  頁25-48。
張繼瑩,〈崇禎皇帝死亡過程的書寫與想像〉,收入黃寬重,《基調與變奏:七至
  二十世紀的中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8,頁227-251。
連啟元,〈明代文人獄中經驗的書寫:以政治案件為考察中心〉,《成大歷史學報》,
  第50號,2016年6月,頁85-120。
黃毓棟,〈明遺民家庭對出處的安排──寧都魏氏個案研究〉,《漢學研究》,第
  22卷第2期,2004年12月,頁387-419。
葉高樹,〈乾隆時代官修史書的教化功能──兼論乾隆皇帝統御漢人的策略〉,《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22期,1994年6月,頁171-199。
喬敏,〈楊漣佚簡〉,《中國文化研究》,第2期,2004,頁151。
楊修菊,〈左光斗從政思想探析〉,《池州學院學報》,第24卷第2期,2010年4
  月,頁111-129。
熊秉真著,岳心怡譯,〈建構的感情──明清家庭的母子關係〉,收入《性別、政
  治與集體心態:中國新文化史》,臺北:麥田出版,2001,頁255-280。
趙崔莉,〈明代婦女的法律地位〉,《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
  32卷第1期,2004年1月,頁106-111。
蔣寅,〈遺民與貳臣:易代之際士人的生存或文化抉擇——以明清之際為中心〉,
 《社會科學論壇》,第9期,2011,頁26-37。
鄭曉華、梁豐,〈魏大中及其佚稿《絕命書》考述〉,《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第
  2期,1997,頁68-77。
鄧淩,〈中國傳統儒家責任倫理思想淺探〉,《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第6期,2009 ,頁37-40。
韓大成,〈天啟時東林黨人失敗的教訓〉,《明史研究》,1994年。劉明東,〈東漢
 士人之出仕觀念分析〉,《輔大中研所學刊》,第6期,1996年6月,頁112
-123。
蔡佳琳,〈朱舜水(1600-1682)的抉擇與遺民心境的轉變〉,《史耘》,第13期,
2009年6月,頁79-100。
劉明東,〈東漢士人之出仕觀念分析〉,《輔大中研所學刊》,第6期,1996年6月,頁91-104。
蕭啟慶,〈元明之際士人的多元政治抉擇──以各族進士為中心〉,《臺大歷史學
  報》,第32期,2003年12月,頁77-138。
鍾永興,〈朱熹排佛思維下的儒理建構》,《哲學與文化》,第44卷第4期,2017
  年4月,頁175-190。

四、學位論文
安碧蓮〈明代婦女貞節觀的強化與實踐〉,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4。
林絲婷,〈婦道:明清士人家庭生活中的主婦角色〉,國立暨南大學歷史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7年,2012。
施桂理,〈晚明直臣楊漣之研究(1572-1625)〉,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論文,2012。
孫瑜,〈明清社會的妾〉,遼寧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徐惠廷,〈明代女性殉死行為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郭湞詠,〈萬曆中後期言官派系黨爭之研究(1586-1620)〉,國立中央大學歷史
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許淑媛,〈明代寡母敎子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温景瀚,〈弘光首輔馬士英與南明政局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
  文,2013年。
楊園園〈東林運動與明代士大夫政治的終結〉,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趙秀麗,〈”禮”與”情”:明代女性在困厄之際的抉擇〉,華中師範大學博士論
  文,2008年。
潘信羽,〈明代方志中的孝感神異:兼論其比較宗教之意涵〉,國立政治大學宗教
  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蔡智惠,〈明代婦女財產權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指導教授 吳振漢 審核日期 2019-7-1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