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黃一修(I-Hsiu Huang)
查詢紙本館藏 |
畢業系所 |
藝術學研究所 |
論文名稱 |
陸恢(1851-1920)的山水畫研究 (The Landscape Paintings of Lu Hui (1851-1920))
|
相關論文 | |
檔案 |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
摘要(中) |
清末民初之際,一股新興的藝術勢力在上海地區配合當時歷史背景,迅速發展成日後有名的海上畫派,畫家以多變求新的風格應對快速轉變的市場。但在迅速變遷的上海畫壇,卻有一群以清初「正統派」為特色,遵循傳統畫法的蘇州畫家,以深厚的繪畫功力在變化萬千的上海保有一席地位。
本論文將聚焦於清末正統派畫家陸恢的山水畫題材,與其生平事跡和繪畫風格的發展。陸恢(1851-1920)早期跟金石大家吳大澂(1835-1902)多活動於蘇州地區,後來離開吳大澂幕府前往上海,成為陸恢人生境遇和繪畫追求的轉折。故本文第一章將從古籍、畫作、題跋甚至墓誌銘等史料討論陸恢的生平交誼以及參與的社團活動。第二章將討論陸恢早期在吳大澂幕府時期,如何運用吳氏收藏精進自身的畫藝,其次將以陸恢早期山水畫仿作對象進行分析,以釐清陸氏正統派繪畫風格的建立。第三章將探究陸恢自離開吳大澂幕府到上海時期(1897-1911)風格追求上的轉變,以及這段期間擔任龐萊臣(1864-1949)門客時幫忙鑑賞的經歷,進而討論《虛齋名畫錄》對陸恢畫藝上帶來的改變。最後略論陸恢對後世的影響。
|
摘要(英) |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 emerging artistic force quickly developed and later became the famous Shanghai School. The group gathering plenty of painters near Shanghai area soon dominated the rapidly changing market with various styles of artworks. However, in such a changeable market, a group of Suzhou painters using the traditional and profound painting skills tried to retain the style of ”Orthodox School.” Lu Hui (陸恢, c. 1851-1920), a well-known painter from Suzhou, wa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greatest practitioners of ”Orthodox School” in Shanghai School.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Lu Hui’s landscape paintings, his biograph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s painting styles. Lu Hui followed the epigrapher Wu Dachen (吳大澂, c. 1835-1902) and joined Wu’s bureaucracy in his earlier time. Leaving Wu’s system became an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of Lu Hui’s life and art afterwards. Therefore, the first chapter will refer to contemporaneous books, paintings, annotations and even epitaphs to discuss Lu Hui’s social activities as well as his biography. The second chapter will focus on Lu’s early landscape paintings finished during the time in Wu Dachen’s bureaucracy and figure out how Lu Hui used Wu’s collections to improve his painting skills and establish his own style connecting with ”Orthodox School.” The third chapter will center around the time from 1897 to 1911 that Lu Hui moved to Shanghai to help another collector called Pang Laichen (龐萊臣, c. 1964-1949) and explore not only Lu Hui’s painting style but changes in his late year. Subsequently, this chapter will discuss Lu Hui’s experience of helping Pang Laichen make up his own collection catalogue, Xuzhai Minghua Lu《虛齋名畫錄》(A Record of the Xuzhai Collection, 16 volumes), and how this experience brought influence to Lu’s artworks eventually. At last, the influence of Lu Hui on later generations will be discussed as well.
|
關鍵字(中) |
★ 陸恢 ★ 吳大澂 ★ 海上畫派 ★ 正統派 |
關鍵字(英) |
★ Lu Hui ★ Shanghai School ★ Orthodox School ★ Wu Dachen |
論文目次 |
緒論 --1
文獻回顧 --4
章節架構 --14
第一章 陸恢的生平與交友 --15
第一節 陸恢交誼 --15
一、 「江南曲聖」俞宗海 --15
二、 金石大家吳大澂 --17
三、 冷香居士金心蘭 --22
四、 金石畫家吳昌碩 --25
五、 南潯大藏家龐萊臣 --26
第二節 結社與集會 --28
一、 怡園畫社 --28
二、 海上題襟館金石書畫會 --31
第二章 早期山水畫風格發展 --36
第一節 吳門遺風 --37
文徵明 --38
第二節 清初六家 --40
一、 《臨王時敏山水》 --41
二、 《仿王翬山水》 --45
三、 《夏日山居圖》 --47
四、 《臨墨井道人本》 --50
第三章 承先啟後:晚期山水畫的發展 --53
第一節 上追宋元大家 --54
一、 仿元代王蒙—《怡親堂圖》 --54
二、 仿元代趙孟頫青綠山水—《鷗波春色圖》 --57
三、 仿南宋馬遠—仿馬遠山水 --61
四、 仿李成寒林—《寤歌軒圖軸》 --63
五、 仿唐代沒骨青綠山水—《學楊昇沒骨山水》 66
第二節 再釋清初六大家 --68
一、 《南山雨霽圖》 --68
二、 《仿石谷山水》—碧嶂青溪 --70
三、 《南嶽雲開圖》 --73
結論 --76
參考資料 --79
圖版目錄 --85
圖版 --92
|
參考文獻 |
一、 專書
1. 萬青力,《並非衰落的百年—十九世紀中國繪畫史》(臺北市:雄獅,2005〔民94〕)。
2. 李鑄晉、萬青力,《中國現代繪畫史—晚清之部(一八四〇~一九一一)》(台北市:雄獅,1998)。
3. 何楚雄,《中國畫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4. 上海書畫出版社編,《董其昌研究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8)。
5. 吳聿明,《四王畫論輯注》(浙江: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94)。
6. 樊波,《明清中國畫大師研究叢書 董其昌》(長春市:吉林美術出版社,1996)。
7.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近代畫派畫集—海上畫派》(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
8. 潘深亮主編,《海上名家繪畫》(香港:商務印書館,1997〔民86〕)。
9. 黃賓虹,《黃賓虹文集書畫編(上)》(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編,1999)。
10. 上海博物館編,《吳湖帆的手與眼》(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11. 吳昌碩著,吳東邁編,《吳昌碩談藝錄》(北京市:人民美術,1993)。
12. 吳昌碩著,沈雲龍主編,《缶廬集》(台北縣永和鎮:文海出版社1986 〔民國75年〕)。
13. 黃朋,《吳門具眼 明代蘇州書畫鑒賞》(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
14. 北京故宮博物院,《吳門畫派研究》(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3)。
15. 林莉娜、陳建志、鄭淑方編,《明四大家特展:唐寅》(台北市:故宮,2014〔民103〕)。
16. 吳誦芬、童文娥、譚怡令編,《明四大家特展:文徵明》(台北市:故宮,2014〔民103〕)。
17. 王劍、田軍等編,《王時敏 王鑒 王翬 王原祁 山水畫風》(重慶:重慶出版社,1995)。
18. 陳履生,《明清中國畫大師研究叢書 王石谷》(長春市:吉林美術出版社,1996)。
19. 〔清〕王翬繪,《王石谷畫集》(北京: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2003)。
20. 俞豐譯注,《王翬畫論譯注》(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12)。
21. 董玉龍編著,《吳昌碩精品集》(北京市: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
22. 吳昌碩,《吳昌碩印譜》(上海市:上海書畫,1985〔民84〕)。
23. 鄭威編,《吳歷畫集》(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6)。
24. 伍蠡甫,《中國畫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
25. 馬季戈,《巨匠美術週刊—王蒙》(台北市:錦繡出版社,1995)。
26. 南京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編,《藏‧天下:龐萊臣虛齋名畫合璧展》(南京:譯林出版社,2014)。
27. 嚴守智,《巨匠美術週刊—王鑑》(台北市:錦繡出版社,1995)。
28. 戴麗珠,《趙孟頫文學與藝術之研究》(高雄市:學海出版社,2011〔民國100年〕)。
29. 薄松年,《巨匠美術週刊—馬遠》(台北市:錦繡出版社,1994)。
30. 高輝陽,《馬遠繪畫之研究》(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78〔民國67年〕)。
31. 李明明,《李成—北宋山水畫的宗師》(台北市:雄獅出版社,1979〔民國68年〕)。
32. 國立故宮博物院,《古色:十六至十八世紀藝術的仿古風》(台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03〔民國92年〕)。
33. 林莉娜,《巨匠美術週刊—王時敏》(台北市:錦繡出版社,1995)。
34. 郭繼生,《王原祁的山水畫藝術》(台北市:錦繡出版社,1981〔民國70年〕)。
35. 于富春,《山水清暉:王翬及其家族畫藝》(台北市:石頭,2011)。
36. 俞豐譯注,《王翬畫論譯注》(北京市:榮寶齋,2012)。
37. 鄭逸梅,《藝林散葉》(北京:中華書局,2005)。
38. 鄭逸梅,《藝林散葉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05)。
39. 顧海音、佘彥焱,《吳湖帆的藝術世界》(上海市:文匯出版社,2004),超星數字圖書館。
40. 山西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編,《虞山畫派書畫精品集》(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
41. 蘇州博物館編,《中國畫家‧古代卷 唐寅》(北京:故宮出版社,2014)。
二、 古籍史料
1. 俞宗海,《俞栗廬書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 顧廷龍,《顧廷龍全集‧著作卷—吳客齋年譜、嚴九能年譜》(上海:上海辭書出版,2016)。
3. 〔清〕吳大澂,《愙齋詩存》(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2009)。
4. 〔清〕楊逸,《海上墨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5)。
5. 吳昌碩著,沈雲龍主編,《缶廬集》(台北縣永和鎮:文海出版社1986 〔民國75年〕)。
6. 〔清〕顧文彬撰,柳向春點校,《過雲樓書畫記》(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7. 〔清〕顧文彬、顧麟士撰,顧榮木點校,《過雲樓書畫記續記》(江蘇省:江蘇省古籍,1999)。
8. 〔清〕龐萊臣撰,《虛齋名畫錄》[清宣統元年及民國十三年烏程龐氏上海刻本],雕龍中日古籍全文資料庫。
9. 〔清〕王時敏撰,《王奉常書畫題跋》[清宣統二年李氏甌缽羅室刻本],卷上,雕龍中日古籍全文資料庫。
10. 〔清〕安岐撰,《墨緣彙觀錄》[清光緒元年刻粵雅堂叢書本],卷3,雕龍中日古籍全文資料庫。
11. 〔清〕張庚撰,《國朝畫徵錄》[清乾隆四年刻本],卷中,雕龍中日古籍全文資料庫。
12. 《申報》,愛如生申報數據庫。
三、 期刊文章
1. 張曉春、程建,〈傳統文人畫對蘇州當代繪畫藝術的影響〉,《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6月,第2期,第27卷,頁66-68。
2. 俞經農,〈俞宗海書《陸廉夫先生暨德配夫人墓志銘》與釋文〉,《都會遺蹤》,2013年04期,頁93-99。
3. 郜峰,〈讀《陸廉夫冷香居士記事圖冊》記〉,《蘇州雜志》,2011年02期,頁24-26。
4. 郜峰,〈金心蘭與吳昌碩、陸廉夫的交誼〉,《蘇州雜志》,2009年06期,頁86-87。
5. 張仲和、樊寧,〈怡園畫社記事〉,《蘇州雜志》,2008年04期,頁68-72。
6. 鄭婷婷,〈美國博物館藏虛齋名畫始末—從龐萊臣參加1915年美國巴拿馬賽會談起〉,《典藏古美術》,2014年12月,第267期,頁120-125。
7. 王彬,〈承先啟後‧破佛盫主〉,《大觀月刊》,2015年12月,第75期,頁18-29。
8. 沈江,〈漫話陸廉夫〉,《書畫藝術》,2011年04期,頁72-75。
9. 王中秀,〈時間深處的回響(一) —邑廟豫園書畫善會與海上題襟館書畫會會史合編〉,《榮寶齋》,2014年04期,頁250-259。
10. 王中秀,〈時間深處的回響(二) —邑廟豫園書畫善會與海上題襟館書畫會會史合編〉,《榮寶齋》,2014年06期,頁276-287。
11. 王中秀,〈時間深處的回響(三) —邑廟豫園書畫善會與海上題襟館書畫會會史合編〉,《榮寶齋》,2014年08期,頁246-259。
12. 唐葆祥,〈江南曲聖俞栗廬〉,《中華戲曲》,2003年01期,頁133-156。
13. 張瑞云,〈補園與昆曲〉,《蘇州雜志》,2016年06期,頁89-91。
14. 錢軼穎,〈新見吳大澂《愙齋自訂年譜》稿本異文小考〉,《蘇州文博論叢》,2014年00期,頁70-76。
15. 張樂,〈金石學家吳大澂〉,《蘇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02期,頁44-45。
16. 張之望、 張嵋珥,〈新發現過雲樓秘藏吳大澂尺牘〉,《文物鑒定與鑒賞》,2015年07期,頁70-73。
17. 白謙慎,〈晚清文物市場與官員收藏活動管窺:以吳大澂及其友人為中心〉,《故宮學術季刊》(2015,卷33:1),頁399-438。
18. 孔令鳳,〈從師友、交游看吳湖帆的學畫淵源〉,《藝術百家》,2007年01期,頁59-61、170。
19. 雍琦,〈金心蘭生平、交游及繪畫理論淺介〉,《大觀月刊》,2017年3月,第90期。頁12-25。
20. 胡建君,〈龐萊臣與收藏〉,《大美術》,2005年10期,頁98-101。
21. 陸劍、鍾秀明,〈龐萊臣藏品的留散與歸宿〉,《收藏》,2015年03期,頁56-63。
22. 文武,〈一代書畫收藏大家龐萊臣〉,《中國書畫》,2004年02期,頁142-159。
23. 王道,〈過雲樓後是怡園—從書信,日記看顧氏家族林泉營造〉,《寶藏》,2016年07期,頁113。
24. 唐乃彥,〈百年過雲樓—清顧文彬的收藏及其後人書畫藝術〉,《榮寶齋》,2015年06期,頁100-135。
25. 楊智強,〈我所知道的過雲樓和顧麟士〉,《蘇州雜志》,2015年01期,頁57-60。
26. 李軍,〈過雲樓書畫收藏中的蘇州脈絡—以顧氏所藏陸氏松下清齋舊物為主〉,《書與畫》,2017年03期,頁16-21。
27. 林樹中,〈近代上海的畫會、畫派與畫家(下)〉,《南藝學報》,1982年01期,頁41-46。
28. 李思潔,〈吳大澂士宦及畫藝交流〉,《大觀月刊》,2019年4月,第115期。頁6-27。
29. 李思潔整理,〈長尾雨山與上海畫壇〉,《大觀月刊》,2018年11月,第101期。頁82-85。
30. 陳思,〈淺議蘇州社會經濟對吳門畫派的影響〉,《美術界》,2009年05期,頁72。
31. 袁牧,〈建構於當代繪畫圖式的「新吳門畫派」〉,第27卷01期,2010年3月,頁29-33。
32. 韓祥,〈清朝「四王」繪畫藝術略論〉,《書畫世界》,2010年02期,頁8-17。
33. 廖曉晴,〈清初考據學與「四王」畫派(待續)〉,《遼寧大學學報》,2005年01月,第33卷,01期,頁76-82。
34. 田藝珉,〈神完氣足 故宮博物院藏王原祁作品概述〉,《紫禁城》,2018年08期,頁113-133。
35. 李湜,〈擷唐宋之精華,漱元明之芳潤 王翬的摹古與仿古〉,《紫禁城》,2018年08期,頁73-89。
36. 楊新,〈但有歲寒心 兩三竿也足—吳歷的人生與藝術〉,《故宮博物院院刊》,2002年02期,頁60-66。
37. 鄭喆,〈墨井道人吳歷的書畫風格考證〉,《蘭台世界》,2015年1月,頁147-148。
38. 陳敘良,〈中國畫「沒骨法」知識的歷史生成〉,《湖南省博物館館刊》,2016年12輯,頁429-441。
39. 龐鷗,〈慎重周詳,此何等「虛齋」耶—龐萊臣與「虛齋」藏畫〉,《典藏古美術》,2014年12月,第267期,頁86-99。
40. 周婉窈,〈綃山傳奇—賀雙卿研究之檢討與展望〉,《新史學》,1996年12月,第7卷04期。頁159-197。
四、 電子資源
1. 汝悅來,〈「四王吳惲」畫派殿軍〉,《中國書畫報》,第51期,2013年7月3日。網址:〈old.shb-china.com/epaper/upload_epaper/pdf/pdf_1372918152494264.pdf〉(2019/3/14瀏覽)。
2. 拙政園官網,網址:〈http://www.szzzy.cn/Home/Detail?Detail=34aa7008-434e-4475-9fb1-09bd7d5ad2bd〉(2017/11/1瀏覽)。
3. 姚晨辰,〈《清故處士金君墓誌銘》考釋〉,蘇州博物館網站,2015年6月13日。網址:〈http://www.szmuseum.com/Wap/Others/Details/aefdf90b-05b7-4887-94f4-d133bcf750b〉(2018/4/18瀏覽)。
4. 單國強撰稿,〈文徵明惠山茶會圖卷〉,北京故宮博物館網站,網址:〈www.dpm.org.cn/collection/paint/228278.html〉(2019/3/2瀏覽)。
5. 錢軼穎,〈新見吳大澂《愙齋自訂年譜》稿本異文小考〉。蘇州博物館官網,網址〈https://www.szmuseum.com/AcademicResearch/Detail/728db1c0-0ca9-4faf-a7aa-93ceb04c53a9〉(2019/3/14瀏覽)。
6.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網址〈catalog.digitalarchives.tw/〉(2019/3/14瀏覽)。
7. 趙玉亮,〈竹居傳香 墨苑酬友—王翬《可竹居圖》探究〉,《藝術品》,2017年10月。榮寶齋網站,網址:〈www.rongbaozhai.cn/index.php?m=shukan&c=index&a=show&shukanid=73&modelid=28&showid=524〉(2019/4/9瀏覽)。
8. 布衣書局網站,網址:〈www.szzzy.cn/Home/Detail?Detail=34aa7008-434e-4475-9fb1-09bd7d5ad2bd〉(2017/11/1瀏覽)。
9. 雅昌拍賣網站,網址:〈auction.artron.net/paimai-art0018510157/〉(2019/4/10瀏覽) (2019/4/10瀏覽)。
10. 北京故宮博物館網站,網址:〈www.dpm.org.cn/Home.html〉(2019/4/9瀏覽)。
11.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網站,網址:〈www.metmuseum.org/art/collection/search/40019〉(2019/4/9瀏覽)。
12. 榮寶齋網站,網址:〈www.rongbaozhai.cn/index.php?m=shukan&c=index&a=show&shukanid=73&modelid=28&showid=524〉(2019/4/9瀏覽)。
13. 台北故宮博物院網站,典藏精選,網址:〈theme.npm.edu.tw/selection/Article.aspx?sNo=04000987#inline_content_intro〉(2019/4/9瀏覽)
14. 典藏台灣官網,《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網址:〈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11/11/f7.html〉(2019/4/9瀏覽)。
15.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官網,網址〈https://auction.artron.net/paimai-art30140532/〉(2019/9/14瀏覽)。
16. 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典藏資料檢索系統,網址〈painting.npm.gov.tw/〉(2019/8/14瀏覽)。
17. Google Arts & Culture,中國現當代美術文獻中心,網址〈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asset/%E7%A7%8B%E8%88%88%E5%85%AB%E6%99%AF%E5%9C%96%EF%BC%88%E5%85%AB%EF%BC%89/BQGBHTcMS4FpwA?hl=zh-TW〉(2019/9/14瀏覽)。
18. 國立台北故宮博物院,《大汗的世紀》特展,網址〈https://theme.npm.edu.tw/khan/Article.aspx?sNo=03009158〉(2019/9/14瀏覽)。
19. 英國大英博物館官網,網址:〈http://painting.npm.gov.tw/Painting_Page.aspx?dep=P&PaintingId=14733〉(2019/9/14瀏覽)。
|
指導教授 |
周芳美(Fang-Mei Chou)
|
審核日期 |
2020-1-20 |
推文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
網路書籤 |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