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7322069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1 、訪客IP:3.15.5.201
姓名 邱奕旭(YI-HSU CHI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土木工程學系
論文名稱 土石流現地監測與地聲頻譜分析
相關論文
★ 不均勻圓形橋墩之局部沖刷研究★ 砂礫河床之跌水沖刷分析
★ 土石流潛勢判定模式及土石壩滲流破壞之研究★ 港池污染擴散影響因子之探討
★ 不均勻橋墩及群樁基礎之局部沖刷研究★ 邊牆射流及尾檻對砂質底床之沖刷研究
★ 砂粒受水平振動行為之研究★ 土石流發生之水文特性探討
★ 不均勻橋墩與套環保護工法之局部沖刷研究★ 護坦及尾檻下游之局部沖刷分析
★ 橋台束縮與局部沖刷之研究★ 慢顆粒流之輸送帶實驗與影像分析
★ 均勻入滲時坡面地下水流之理論解析★ 尾檻設置對下游之局部沖刷效應
★ 二維斜坡顆粒流之輸送帶實驗與分析★ 斜坡土體滲流破壞引致土石流之探討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於苗栗縣三義鄉火炎山一號坑進行土石流現地監測,透過影像畫面及地聲儀監測土石流的流動歷程,分析土石流的前端速度及體積,及探討土石流產生堵塞以及河道改道等原因。本研究分析2016年至2019年間二十四次土石流事件的雨量相關特性,除前期累積雨量外,後續降雨、連續土石流事件及河道改道皆是影響土石流移動距離之重要因子。以現地攝影設備配合地聲儀監測並記錄地表逕流、土石流以及高含砂水流所產生的地表震動訊號,探討其不同的地聲訊號與頻率特性,並得知地表逕流事件的頻譜特性為50至 60 Hz之間,落石事件的頻譜特性約為40 Hz,土石流事件的頻譜特性為20至40 Hz之間,高含砂水流事件的頻譜特性則與地表逕流的結果相同。
摘要(英) This field study of rainfall-induced debris flows at the Houyenshan of San Yi county, Miaoli, Taiwan was performed by analyzing the recorded images of time-lapse photography cameras, the geophone signals and the rainfall data. The rainfal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24 debris-flow events from 2016 to 2019 show that the previous accumulated rainfall, subsequent rainfall, previous debris-flow events and channel avulsion are all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runout distance of the debris flow. The on-site photography equipment and geophone instruments are combined to categorize the geophone patterns generated by surface runoff, debris flows and debris floods. The peak frequencies of surface runoff events and debris floods are between 50 and 60 Hz, while the main vibration frequencies of rockfall events are about 40 Hz. On the other hand, the peak frequencies of debris flow events are between 20 and 40 Hz.
關鍵字(中) ★ 土石流
★ 降雨
★ 地聲
★ 流動距離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II
表目錄 XXI
第一章 緒論 1
1.1 前言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內容與方法 2
1.4 論文架構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5
2.1土石流概述及流動特性 5
2.2土石流流速與量體計算 8
2.3土石流與降雨量之相關性 9
2.4土石流地聲訊號特性 11
第三章 研究與分析方法 13
3.1 現地監測系統 13
3.1.1 研究區域 13
3.1.2 現地監測設備 16
3.1.3 監測儀器安裝位置與考量 23
3.2 分析方法 25
3.2.1 土石流流動歷程分析 25
3.2.2 事件後影像對照分析 25
3.2.3 降雨量分析 26
3.2.4 土石流前端部速度分析 26
3.2.5 土石流量體分析 26
3.2.6 頻譜分析 27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31
4.1土石流流動歷程分析 31
4.1.1 2019年06月24日土石流事件 32
4.1.2 2019年06月30日小規模土石流事件 37
4.1.3 2019年08月09日小規模土石流事件 41
4.1.4 2019年08月12日土石流事件 46
4.1.5 2019年08月14日土石流事件 65
4.1.6 2019年08月15日土石流事件 69
4.1.7 2019年08月16日(清晨)土石流事件 78
4.1.8 2019年08月16日土石流事件 82
4.1.9 2019年08月17日(清晨)土石流事件 107
4.1.10 2019年08月17日土石流事件 115
4.1.11 2019年08月19日土石流事件 128
4.2事件後影像對照分析 140
4.2.1 2019年06月24日及06月30日事件後地貌變化 140
4.2.2 2019年08月中旬事件後地貌變化 143
4.3 降雨量分析 148
4.4 土石流前端部速度分析 221
4.4.1 08月12日第一波土石流事件 222
4.4.2 08月15日第一波土石流事件 224
4.5 土石流量體分析 225
4.5.1 事件前橫斷面積估算 225
4.5.2 2019年08月12日第一波土石流事件體積估算 227
4.5.3 2019年08月15日第一波土石流事件體積估算 228
4.6 地聲訊號分析 229
4.6.1 土石流 229
4.6.2 地表逕流 260
4.6.3 高含砂水流 274
4.6.4 振幅法 2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288
5.1 結論 288
5.2 建議 292
參考文獻 293
參考文獻 [1]詹錢登 (2004),「豪雨造成的土石流」,科學發展,第 374 期,頁 14-23。
[2]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2005),「水土保持手冊」。
[3]張智瑜 (2005),「地文條件對土石流發生降雨警戒指標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4]曾國源 (2006),「以共用臨域類神經網路架構土石流預警系統之研究」,中華水土保持學報,37(3): 259-270。
[5]李明熹 (2006),「土石流發生降雨警戒分析及其應用」,國立成功 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
[6]尹孝元、黃清哲、連惠邦、李秉乾、周天穎、王晉倫 (2006),「自動化土石流觀測系統之發展及應用」,中華水土保持學報,37(2),91-109。
[7]黃清哲、孫坤池、陳潮億、尹孝元 (2007),「不同型態土石流地聲特性之實驗研究」, 38(4): 417-430。
[8]周憲德、楊祥霖、李璟芳、黃郅軒 (2013),「火炎山土石流之流動型態與地聲特性分析」,中華民國水土保持學報,46(2),71-78。
[9]許家銘 (2013),「三義火炎山土石流現地監測資料之分析與判識」,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0]楊祥霖 (2014),「火炎山土石流之現地監測與影像及地聲分析」,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1]張駿 (2015),「土石流地聲與流動特性之室內實驗與現地監測」,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2]劉耀宇 (2016),「土石流現地監測與地聲試驗分析」,國立中央大 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3]陳威宏 (2017),「土石流現地監測與流動型態分析」,國立中央大 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4]蔡勝棠 (2018),「火炎山土石流之降雨特性及地貌演變分析」,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5]彭楙鈞 (2019),「火炎山土石流現地監測及土石流粒徑分析」,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6]Arattano M., and Marchi L. (2008),“System and Sensors for Debris flow Monitoring and Warning”, Sensors , 2436-2452.
[17]Arattano M., Coviello V., Abancó C., Hürlimann M. (2014), “Methods of Data Processing for Debris Flow Seismic W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rosion Control Engineering Vol. 9, No. 3, 114-121.
[18]Berzi D., and Larcan E. (2013), “Flow resistance of inertial debris flows”. 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139,187–194.
[19]Coussot P.,and Meunier M. (1996),“Recogn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mechanical description of debris flows”.Earth-Science Reviews 40,209-227.
[20]Hungr O., Evans S.G., Bovis, M., and Hutchinson, J.N.(2001)Review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landslides of the flow type.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science, VII, pp. 221-238.

[21]Oldrich N.,Frederic L.,Herve B.,Eric T.,Joshua T.,Guillaume C., Dominique L. (2013) “High-frequency monitoring of debris-flow propagation along the Réal Torrent, Southern French Prealps”,pages25–37.
[22]Pierson T.C.,(1986),“Flow behavior of channelized debris flows, Mt.
St.Helens,Washington”in:Abraham,A.D.(Ed.),Hillslope Processes.
Allen &Unwin,Boston,pp.269–296.
[23]Xu MD., and Feng QH. (1979),“Roughness of debrisflows.”, Proceeding of the First Conference of Chinese Research of Debris Flows”, pp 51–52 (in Chinese).
[24]Xiaojun G.,Peng C.,Yong L.,Qiang Z.,Yingde K., (2016),“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ebris flows in large watersheds after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pages25–37.
指導教授 周憲德 審核日期 2020-7-2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