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
一、英文部份:
Adler, P.S., and Kwon, S. (2002). Social Capital: 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7(1): 17-40.
Ajzen, I. and Fishbein, M. (1980). Unst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Allport, G.W. (1979).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25th Anniversary. YK: Basic Books.
Barth, F. (1969).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
Bourdieu, P. (1979).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Pp.241-258 i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Richardson, J. (Eds.), CT: Greenwood.
Broeder, J. M. den, E. Uiters, W. ten Have, A. Wagemakers, A. J. Schuit (2017).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Health Impact Assessmen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66: 33-42.
Castell, M. (1996).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Oxford, UK: Blackwell.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S95-S120.
Gittel, R. and Vidal, A. (1998). Community Organizing: Building Social Capital as a Development Strategy. CA: Sage.
Granovetter, M.S.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6): 1360-1380.
Granovetter, M.S.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 481-510.
Green, G. P. and Haines, A. (2016). Asset Building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Los Angeles: SAGE.
Hanifan, L. J. (1916). The Rural School Community Center.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67: 130-138.
Hugo, G. (1995). Understanding Where Immigrants Live. Canberra: Australian Government Publishing Service.
Isajiw, W. W. (1992). Definition and Dimensions of Ethnicity: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Pp.407-427 in Challenges of Measuring an Ethnic World: Science, politics and reality.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Kay, A. (2006). Social Capital, the Social Economy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 41(2): 160-173.
Michael T. (2013). Social Capital in Bourdieu's, Coleman’s and Putnam’s Theory: Empirical Evidence and Emergent Measurement Issues. Educate, 13(4): 2-23.
Porters, A. (1998). 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4: 1-21.
Putnam D.R. (1993a).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utnam D.R. (1993b). The Prosperous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 The American Prospect, 4: 35-42.
Putnam D.R. (2000). 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Rostila, M. (2011). The Facets of Social Capital. Journal for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 41(3): 308-326.
Rothstein, B. (2008). The State and Social Capital: An Institutional Theory of Generalized Trust. Comparative Politics, 40(4): 441-459.
Rousseau, D. M., Sitkin, S. B., Burt, R. S., Camerer, C. (1998). Not So Different After All: A Cross-discipline View of Trus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3), 393-404.
Schermerhorn, R. A. (1974). Ethnicity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Ethnicity, 1: 1-14.
Tylor, E. B. (1920). Primitive Culture. Vol. 1, 6th edn, London: John Murray.
Waldinger, R., and Der-Martirosian, C. (2001). The Immigrant Niche: Pervasive, Persistent, Diverse. Pp. 228-271 in Strangers at the Gates: New Immigrants in Urban America. Waldinger, R. (ed.),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allman, S. (1983). Identity Options. Pp. 69-78 in Minorities: Community and Identity. Fried, C (ed), Report of the Dahlem Workshop, Berlin: Springer Verlag.
Westphal, J.D. and Zajac, E.J. (1997). Defections from the Inner Circle: Social Exchange, Reciprocity, and the Diffusion of Board Independence in U.S. Corporation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2(1): 161-183.
Woolcock, M. (1998). Social Capi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ward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and Policy Framework. Theory and Society, 27: 151-208.
Woolcock, M. (2001). The Place of Social Capital in Understanding Social and Economic Outcomes. Canadian Journal of Policy Research, 2(1): C11-17.
二、中文部份:
(一)翻譯書
Aldrich, Daniel P.(2018)。林經桓、李仰桓、楊詠翔、蘇薇方(譯)。重建韌性-災後復原的社會資本。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Anderson, Benedict(2010)。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
Belasco, Warren(2014)。曾亞雯、王志弘(譯)。食物:認同、便利與責任。新北:群學。
Coleman, James S.(1999)。鄧方(譯)。社會理論的基礎(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Crang, Mike(2006)。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
Fukuyama, Francis(2004)。李宛蓉(譯)。信任。臺北:立緒。
Halpern, David(2008)。黃克先、黃惠茹(譯)。社會資本。臺北:巨流。
Kivisto, Peter(2007)。陳宗盈、連詠心(譯)。多元文化主義與全球社會。臺北:韋伯。
Marger, Martin N.(2007)。祖力亞提‧司馬義(譯)。族群社會學:美國及全球視角下的種族和族群關係。北京:華夏。
林南(2005)。林祐聖、葉欣怡(譯)。社會資本。臺北:弘智。
(二)官方文獻
小川尚義(1928)。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臺北:臺灣時報。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秘書處(2014)。什麼是社區營造。收錄於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編(主編),落地生根:臺灣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頁1-4。臺北:唐山。
桃園廳誌(1906)。桃園廳誌。臺北城:桃園廳。
新竹州大溪郡寺廟臺帳(不詳)。(第拾參號)。
臺灣常住戶口資料統計(1936)。臺北:臺灣總督府。
(三)中文期刊/書籍
尤天鳴(2014)。都市阿美族在桃園縣的結社。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
尹章義(1989)。臺灣開發史硏究。臺北:聯經。
王甫昌(2003)。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
王甫昌(2018)。群體範圍、社會範圍、與理想關係:論臺灣族群分類概念內涵的轉變。收錄於黃應貴(主編),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頁59-141。新北:群學。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
王保鍵(2016)。論桃園客庄型態與客家政策。臺灣民主季刊,13(4):93-125。
丘昌泰(2010)。客家族群的社會資本:實證調查結果的初步觀察。客家公共事務學報,1:1-28。
丘昌泰(2012)。臺灣客家的過去與現在。臺北市終身學習網通訊,57:2-12。
田新穎(2004)。運用社会資本的互惠原則及反思。湖北社會科學,3:83-84。
白麗玲(2013)。村(里)與社區發展協會組織衝突之研究:以南投市為範圍。臺中: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安煥然(2009)。馬來西亞柔佛客家人的移植及其族群認同探析。臺灣東南亞學刊,6(1):81-107。
江宜樺(1997)。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國家認同。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5:83-121。
江明修、陳春欽(2005)。充實社會資本之研究。收錄於新世紀第二期國家計畫研擬專題研究系列III:社會法政篇,頁177-252。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江湉君(2015)。賽夏遇見客家:當代賽夏族宗教神靈觀之探究。苗栗: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舜德(2008)。從田野經驗到身體感的研究,收錄於余舜德(主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頁1-44。新竹:清華大學。
吳學明(2007)。移墾開發篇。收錄於徐正光(主編),臺灣客家研究概論,頁42-61。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研究學會。
李丁讚(2014)。社區營造與公民社會。收錄於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主編),落地生根:臺灣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頁19-40。臺北:唐山。
李永展(2014)。社區組織運作。收錄於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主編),落地生根:臺灣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頁57-94。臺北:唐山。
李亦園(1982)。臺灣土著民族社會與文化。臺北:經聯。
李見順(2008)。新農村建設:重建農村社會資本。理論月刊,5:175-177。
李美枝(2003)。臺灣地區族群與國族認同的顯性與隱性意識。本土心理學研究,20:39-71。
李銀滄(2007)。社區分裂/融合—社會資本與社區發展觀點:南投縣草屯坪頂社區與竹山大安社區現象觀察。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周錦宏(2017)。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政策對族群關係之影響—以苗栗縣為例。客家委員會研究計畫報告。新北:客家委員會。
周錦宏、王保鍵(2015)。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政策對閩客族群關係之影響—以桃園縣大園鄉為例。2015客家族群的多元樣貌與變遷發展計畫成果報告書及論文精要。新北:客家委員會。
林吉洋(2019)。莫忘為臺灣繁榮打拚的煤礦兒女!老礦工自辦文物館,展出珍貴文物照片。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23382/,選取日:2020年1月13日。
林金泡(1996)。原住民的都市情境。人類與文化,31:178-184。
林保葭(2019)。臺灣客家與原住民複合行政區之族群關係研究—以新竹縣關西鎮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信廷、莊俐昕、劉素珍、黃源協(2012)。Making Community Work: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關聯性之研究。臺灣社會福利學刊,10(2):161-210。
林振春(1999)。臺灣社區教育發展之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王淑宜(2004)。社區營造與傳播。臺北:師大書苑。
林素珍(2016)。高雄市阿美族人都市生活適應的社會網絡建構—從年齡組織、氏族到教會與同鄉會。原住民族文獻,29:4-12。
林雅婷(2011)。桃園閩客交界地帶的族群空間分布特色與族群互動關係。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萬億(2006)。臺灣的社會福利:歷史經驗與制度分析。臺北:五南。
林麗蓉(2011)。村里與社區發展協會之關係研究─臺中市豐原區為例。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琡雯(2007)。「移民區病理vs. 網絡集節點」的衝突與克服:以在臺越南女性的店家為例。教育與社會研究,13:95-120。
邱榮裕(2014)。臺灣客家民間信仰研究。臺北:翰蘆。
柯一青(2013)。永續經營的社區營造策略。臺中:白象。
柯一青(2015)。21世紀臺灣社區造論述之形構。臺中:白象。
洪敏麟(1999)。臺灣舊地名之沿革。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洪馨蘭(2013)。臺灣南部六堆「界限」的再思考:一個人類學觀點的分析。高雄師大學報,35:1-20。
胡家瑜、林欣宜(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59:177-214。
韋煙灶(2013)。詔安客家族群空間分佈的歷史地理詮釋。中國地理學會刊,50:81-112。
夏曉鵑(2010)。失神的酒-以酒為鑑初探原住民社會資本主義化過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7:5-58。
夏鑄九(2016)。異質地方之營造:公共空間、校園以及社區營造。臺北:唐山。
孫大川(1991)。久久酒一次。臺北:張老師。
孫大川(201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臺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臺北:聯合。
宮崎清(1995)。展開嶄新風貌的社區總體營造。收錄於「文化,產業」研討會暨社區總體營造中日交流展論文集,頁8-15。臺北:臺灣省政府建設廳手工業研究所。
徐正光(1991)。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臺北:正中。
徐正光(2002)。臺灣客家族群史-社會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徐富珍、陳信木(2004)。蕃薯+芋頭=臺灣土豆?—臺灣當前族群認同狀況比較分析。收錄於臺灣人口學會2004年年會暨「人口、家庭與國民健康政策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徐雲嬌(2017)。桃園市復興區客家與原住民族群關係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徐震(2002a)。社區與社區發展。臺北:正中。
徐震(2002b)。從虛擬社區的興起看社區發展的未來。社區發展季刊,100:60-69。
高怡萍(2000)。客家族群意識與歷史的文化建構-客家社區在原鄉與移民地之比較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通訊,3:50-72。
張春興(2009)。現代心理學(重修版)。臺北:東華。
張茂桂(2005)。族群、種族、民族與族群關係。收錄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精簡本),頁163-186。臺北:巨流。
莊育城(2012)。臺灣歷史。源雜誌,92:48-55。
莊俐昕(2017)。原住民族社會資本之研究。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1(1):1-47。
莊英章( 2004)。 田野與書齋之間:史學與人類學匯流的臺灣研究。臺北:允晨。
許木柱(1990)。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收錄於徐文光、宋文里(合編),臺灣新興社會運動,頁127-156。臺北:巨流。
許雅惠(2009)。魚與熊掌: 新移民婦女的社會資本分析。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3(2),1-54。
連玉龍(1990)。阿美族漁村人口遷移及其影響-以臺東縣成功鎮芝田和基隆市八尺門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梓鈞(2011)。從語言接觸之觀點探討客家聚落的族群互動關係-以新屋鄉笨港村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碩士班碩士論文。
郭士榛(2018)。當年礦工常怨嘆:「在坑裡,命是土地公的;出坑後,命才是自己的」。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2.aspx?unid=506858,選取日:2020年1月9日。
郭瑞坤、王春勝、陳香利(2007)。居民社區培力與社會資本、社區意識關聯性之研究:以高雄市港口社區為例。公共事務評論,8(2):97-129。
陳又甄(2016)。客家山原複合行政區政策對族群關係之影響-以苗栗縣泰安鄉北五村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文德(2002)。「社群」研究的回顧:理論與實踐。收錄於陳文德、黃貴應(主編),「社群」研究的省思,頁1-41。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玉明(2010)。族群遷移、文化差異對都市原住民就業之影響-以桃園縣八德市為例。桃園:開南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其南(1995)。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產業發展。收錄於「文化,產業」研討會暨社區總體營造中日交流展論文集,頁4-7。臺北:臺灣省政府建設廳手工業研究所。
陳定銘、陳彥蓉、李逸婷(2016)。南投桃米生態村發展之社會資本與社會網絡分析。戶外遊憩研究,29(3):1-42。
陳奕麟(1999)。解構中國性:論族群意識作為文化作為認同之曖昧不明。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3:103-131。
陳建宏(2004)。公廟與地方社會-以大溪鎮普濟堂為例(1902-2001)。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建宏(2013)。清代大溪地區(大嵙崁)的聚落與庄廟。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集刊,2:237-268。
陳培桂(1977)。淡水廳志。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端容、陳東升(2001)。跨族群的社會連結:工具理性行動邏輯與社會結構的辯證。臺灣社會學刊,25:1-54。
陳麗華、劉美慧(1999)。花蓮縣阿美族兒童的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9:227-262。
傅仰止(1985)。都市山胞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思與言,23(2):65-81。
傅仰止(1993)。都市阿美族的聚居生活型態:以西美社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4:163-214。
傅仰止(2001a)。都市原住民概說。收錄於蔡明哲(主編),臺灣原住民史-都市原住民史篇,頁1-49。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傅仰止(2001b)。臺灣東部原住民的原漢位階意識。臺灣社會學刊,26:105-161。
傅寶玉(2007)。古圳─南桃園水圳空間與文化。新竹:行政院客家委會員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
彭尉榕(2006)。原客通婚的族群邊界與位階:地域、世代的比較分析。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懷恩(1996)。社會學概論。臺北:風雲論壇。
曾旭正(2013)。臺灣的社區營造(新版)。新北:遠足文化。
曾建元(2009)。向左走,向右走,還是向中看齊?-戰後初期臺灣原住民族政策的定位(1945-1958)。中華行政學報,6:233-246。
黃佳安(2012)。社區工作者的社會資本與社區產業之關連:以加納納為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碩士論文。
黃厚源(1994)。我家鄉桃園縣。桃園:桃園縣政府。
黃宣衛(2010)。從認知角度探討族群:評介五位學者的相關研究。臺灣人類學刊,8(2):113-136。
黃美英(1985)。都市山胞與都市人類學。思與言,23(2):82-107。
黃美英主編(1996)。從部落到都市:臺北縣汐止鎮山光社區阿美族遷移史。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黃清蓉(2014)。原客通婚與族群認同─以復興鄉前山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源協、莊俐昕、吳品儀(2018)。原鄉部落社會資本與部落營造關聯性之研究。臺大社工學刊,37:47-98。
黃源協、莊俐昕、劉素珍(2011)。社區社會資本的促成、阻礙因素及其發展策略:社區領導者觀點之分析。行政暨政策學報,52:87-130。
黃靖嵐(2008)。東部客家?花蓮玉里兩個客家社區的族群關係與認同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榮洛(1991)。客家人的臺灣史。收錄於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頁150-169。臺北市:正中。
黃應貴(2018)。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收錄於黃應貴(主編),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頁1-58頁。新北:群學。
楊士範(2005)。礦坑、海洋與鷹架:近五十年的臺北縣都市原住民底層勞工勞動史。臺北:唐山。
楊長鎮(2007)。族群關係。徐正光(主編),臺灣客家研究概論,頁389-416。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研究學會。
葉至誠(2000)。社區工作與社區發展。臺北:秀威。
葉至誠、葉立誠(201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新北:商鼎。
葉德聖(2013)。您不能不知道的臺灣客家運動:誰真正關心客家。臺北:五南。
達西烏拉彎‧畢馬(2001)。臺灣的原住民-阿美族。臺北:臺源。
廖致苡(2009)。花蓮地區客語阿美語接觸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淑容(2014)。臺灣鄉村地區發展的社會資本評量:八個鄉鎮比較研究。建築與規劃學報,15(2/3):175-192。
翟振孝(2006)。遷移、文化與認同:緬華移民的社群建構與跨國網絡。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千嘉(2011)。臺灣都市原住民的族群通婚:社會界線的世代差異。人口學刊,42:115-153。
劉千嘉、林季平(2010)。影響臺灣原住民族遷徙的區位及其生命歷程要素。都市與規劃,37(3):305-342。
劉瑞超(2004)。經驗對話與族群互動—關西馬武督地區的泰雅與客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英(1992)。臺灣拓殖史及其族姓分布研究(上)。臺北:自立晚報。
潘淑滿(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蔡友月(2009)。達悟族的精神失序:現代性、變遷與受苦的社會根源。臺北:聯經。
蔡宏進(1991)。社區原理。臺北:三民書局。
蔡志偉(2009)。氣候變遷、生態永續與原住民族社會文化發展:莫拉克風災的反思。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6:27-54。
蔡明哲、傅仰止、黃毅志、朱柔若、王淑英、利格拉樂.阿女烏、林金泡、張清富、李明政、洪輝祥(2001)。臺灣原住民史─都市原住民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蔡福昌(1997)。地景變遷與認同-汐止山光社區個案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新煌(2011)。臺灣社會人民的獨特性格與多元樣貌:住民志總論。收錄於蕭新煌、潘英海、王甫昌、邱彥貴、李廣均、王宏仁、張翰璧等(主編),臺灣全志卷三住民志族群篇,頁1-50頁。南投:國史館臺灣文館。
賴兩陽(2010)。地方政治人物對推動社區工作的影響性分析:桃園縣觀音鄉社區工作者的觀點。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4(1):39-79。
賴澤涵、劉阿榮(2006)。多元文化與族群關係:臺灣的決擇。收錄於劉阿榮(主編),多元文化與族群關係,頁1-27。臺北:揚智。
謝世忠(2017)。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族的變遷。臺北:玉山。
謝若蘭、彭尉榕(2007)。族群通婚的身份認定與認同問題之研究:以花蓮地區原客通婚為例。思與言,45(1):157-196。
謝高橋(1981)。都市人口遷移與社會適應-高雄市個案研究。臺北:巨流。
謝高橋、黃維憲、柯瓊芳(1991)。臺灣山胞遷移都市後適應問題之研究。臺北:行政院研考會。
謝國斌(2009)。平埔認同的消失與再現。臺北:翰蘆。
謝國斌(2013)。族群關係與多元文化政治。臺北:翰蘆。
韓明漠(2002)。農村社會學。北京:北京大學。
顏婉娟(2000)。烏來泰雅族婦女飲酒經驗之探討。臺北:國立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景文(2014)。大溪鎮誌-地理篇、歷史篇,政治篇。桃園縣:大溪鎮公所。
羅雯(2011)。食物、日常經驗與族群互動:東河的客家與賽夏。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碩士論文。
蘇羿如(2007)。遷移中的臺灣都市原住民。社會科學學報,15:153-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