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572700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9 、訪客IP:3.145.77.68
姓名 潘慧雯(Hui-Wen Pa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客家社會文化碩士班
論文名稱 原客族群互動的社會資本:以大溪南興社區參與為例
(Social Capital of Interaction between Aboriginal and Hakka Ethnic Groups: A Case Study of Nanxing of Daxi District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相關論文
★ 女性在客家喪禮的性別階序與文化意涵:以苗栗地區為例★ 新移民二代文化認同之相關分析── 以桃園市觀音區為例
★ 宗族發展與文化保存─以楊梅鄭氏「道東堂」為例★ 客家地區越南配偶微型創業之研究--以南桃園為例
★ 臺灣慢城創生與客家鳳林慢活★ 青年返鄉與在地實踐:以桃園藝文陣線為例
★ 客家女同志出櫃談:性別與族群間★ 女性財產繼承問題之探討-以桃園地區客家女性經驗出發
★ 客家伯公信仰之傳承與演變:以桃園市楊梅區為例★ 客家祭祀公業與性別平等:傳統文化與法律規範的審視
★ 法國客家人的認同與想像:以客家社團為例★ 女性參政與社會資本之運用:以新竹縣為例
★ 從《茶金》電視劇探討客家之宗族、性別與國族★ 客家田園城市的魅力:以社會投資報酬分析「臺北客家農場」個案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2017年桃園大溪列為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之後,突顯客家在大溪發展的脈絡。南興為大溪各里之中,具有濃厚的客家文化之社區,隨著時間推進,被標示為客家社區的南興,在臺灣人口遷移的軌跡底下,吸納不同族群移住,社區進而成為多元族群的樣態。1980年代以前,南興為客家與閩南族群為主體的社區,伴隨著臺灣經濟結構的轉換,南興引吸來自花蓮與台東地區原鄉部落的原住民,這些移住到南興的「都市原住民」陸續在南興扎根,並在社區中形成兩個較為明顯的小型聚落。來自於異鄉的都市原住民與當地的客家居民在不同時期發展出不同的族群互動關係。
本研究欲探討南興社區族群互動的變化,透過訪談來理解不同時期的族群關係,藉由居民的社區參與互動過程,來解析社會資本的網絡、互惠及信任元素之形成與積累,進而描繪南興社區的社會資本。研究結果發現,原住民因經濟因素與族群網絡移動到南興,原客互動關係隨著居民接觸頻率有著不同的發展面貌;社區里長對於原客居民而言,為一個重要的網絡節點,並以社區公共事務的架構之下,提供結構機會讓原住民參與社區組織;原客族群透過信任、文化與情感的互惠交流,積累南興社區的社會資本。
摘要(英) The designation of Daxi District, Taoyuan City as a major Hakka cultural area in 2017 highlighted the context of Hakka cult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Daxi District. Among all communites in Daxi District, Nanxing community features the richest atmosphere of Hakka culture. During the population migration in Taiwan, Nanxing community, widely considered a Hakka community, has attracted immigrants of different ethnicities and become a community of diverse races. Until the 1980s, Nanxing community was a community comprising primarily Hakka and Minnan people; following a shift in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 from indigenous communities in Hualien and Taitung areas have moved into Nanxing community. These urban indigenous people have started their lives in Nanxing community and formed two distinct small groups in the community. Various cross-ethnicity interactions have been observed between these urban indigenous immigrants and local Hakka residents in different time periods.
This study aimed to discuss how the cross-ethnicity interactions in Nanxing community changed through time and conducted interviews to explore the cross-ethnicity relationships at different stages. The community resident engagement and interaction were explored to analyze the form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networks, reciprocity, and trust in social capital, through which to depict the social capital in Nanxing communit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urban indigenous people moved to Nanxing community because of financial reasons and the ethnic network. The urban indigenous–Hakka interaction changed as the people come in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more frequently. The Chief of Village served as a crucial network node in the interaction and—under the framework of public affairs in the community—provided structural opportunities for the urban indigenous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mmunity organization. The social capital in Nanxing community was accumulated in the reciprocal exchanges of trust, culture, and emotions between urban indigenous and Hakka people.
關鍵字(中) ★ 族群關係
★ 社會資本
★ 客家
★ 都市原住民
關鍵字(英) ★ ethnic relations
★ social capital
★ Hakka
★ urban indigenous people
論文目次 第一章 前言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8
第一節 社區的形成與定義 8
第二節 族群相關理論 14
第三節 族群關係與族群分布 21
第四節 社會資本 34
第三章 大溪南興的發展之探析 50
第一節 大溪的發展歷程 50
第二節 南興社區介紹 55
第四章 研究設計 61
第一節 研究範圍 6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進行 61
第三節 研究架構 65
第五章 南興社區族群互動之始原 66
第一節「原」聚南興:都市原住民的遷徙與特殊性 67
第二節「原」來視客:客家與原住民的互動進行曲 80
第三節 逐漸模糊的族群邊界 90
第六章 族群互動的社會資本分析 95
第一節 網絡的連結 95
第二節 社區居民的互動網絡 102
第三節 信任與社區參與 107
第七章 結論與討論 119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20
第二節 討論 124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27
參考文獻 128
參考文獻 一、英文部份:
Adler, P.S., and Kwon, S. (2002). Social Capital: 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7(1): 17-40.
Ajzen, I. and Fishbein, M. (1980). Unst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Allport, G.W. (1979).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25th Anniversary. YK: Basic Books.
Barth, F. (1969).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
Bourdieu, P. (1979).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Pp.241-258 i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Richardson, J. (Eds.), CT: Greenwood.
Broeder, J. M. den, E. Uiters, W. ten Have, A. Wagemakers, A. J. Schuit (2017).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Health Impact Assessmen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66: 33-42.
Castell, M. (1996).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Oxford, UK: Blackwell.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S95-S120.
Gittel, R. and Vidal, A. (1998). Community Organizing: Building Social Capital as a Development Strategy. CA: Sage.
Granovetter, M.S.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6): 1360-1380.
Granovetter, M.S.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 481-510.
Green, G. P. and Haines, A. (2016). Asset Building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Los Angeles: SAGE.
Hanifan, L. J. (1916). The Rural School Community Center.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67: 130-138.
Hugo, G. (1995). Understanding Where Immigrants Live. Canberra: Australian Government Publishing Service.
Isajiw, W. W. (1992). Definition and Dimensions of Ethnicity: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Pp.407-427 in Challenges of Measuring an Ethnic World: Science, politics and reality.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Kay, A. (2006). Social Capital, the Social Economy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 41(2): 160-173.
Michael T. (2013). Social Capital in Bourdieu's, Coleman’s and Putnam’s Theory: Empirical Evidence and Emergent Measurement Issues. Educate, 13(4): 2-23.
Porters, A. (1998). 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4: 1-21.
Putnam D.R. (1993a).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utnam D.R. (1993b). The Prosperous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 The American Prospect, 4: 35-42.
Putnam D.R. (2000). 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Rostila, M. (2011). The Facets of Social Capital. Journal for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 41(3): 308-326.
Rothstein, B. (2008). The State and Social Capital: An Institutional Theory of Generalized Trust. Comparative Politics, 40(4): 441-459.
Rousseau, D. M., Sitkin, S. B., Burt, R. S., Camerer, C. (1998). Not So Different After All: A Cross-discipline View of Trus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3), 393-404.
Schermerhorn, R. A. (1974). Ethnicity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Ethnicity, 1: 1-14.
Tylor, E. B. (1920). Primitive Culture. Vol. 1, 6th edn, London: John Murray.
Waldinger, R., and Der-Martirosian, C. (2001). The Immigrant Niche: Pervasive, Persistent, Diverse. Pp. 228-271 in Strangers at the Gates: New Immigrants in Urban America. Waldinger, R. (ed.),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allman, S. (1983). Identity Options. Pp. 69-78 in Minorities: Community and Identity. Fried, C (ed), Report of the Dahlem Workshop, Berlin: Springer Verlag.
Westphal, J.D. and Zajac, E.J. (1997). Defections from the Inner Circle: Social Exchange, Reciprocity, and the Diffusion of Board Independence in U.S. Corporation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2(1): 161-183.
Woolcock, M. (1998). Social Capi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ward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and Policy Framework. Theory and Society, 27: 151-208.
Woolcock, M. (2001). The Place of Social Capital in Understanding Social and Economic Outcomes. Canadian Journal of Policy Research, 2(1): C11-17.

二、中文部份:
(一)翻譯書
Aldrich, Daniel P.(2018)。林經桓、李仰桓、楊詠翔、蘇薇方(譯)。重建韌性-災後復原的社會資本。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Anderson, Benedict(2010)。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
Belasco, Warren(2014)。曾亞雯、王志弘(譯)。食物:認同、便利與責任。新北:群學。
Coleman, James S.(1999)。鄧方(譯)。社會理論的基礎(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Crang, Mike(2006)。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
Fukuyama, Francis(2004)。李宛蓉(譯)。信任。臺北:立緒。
Halpern, David(2008)。黃克先、黃惠茹(譯)。社會資本。臺北:巨流。
Kivisto, Peter(2007)。陳宗盈、連詠心(譯)。多元文化主義與全球社會。臺北:韋伯。
Marger, Martin N.(2007)。祖力亞提‧司馬義(譯)。族群社會學:美國及全球視角下的種族和族群關係。北京:華夏。
林南(2005)。林祐聖、葉欣怡(譯)。社會資本。臺北:弘智。

(二)官方文獻
小川尚義(1928)。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臺北:臺灣時報。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秘書處(2014)。什麼是社區營造。收錄於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編(主編),落地生根:臺灣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頁1-4。臺北:唐山。
桃園廳誌(1906)。桃園廳誌。臺北城:桃園廳。
新竹州大溪郡寺廟臺帳(不詳)。(第拾參號)。
臺灣常住戶口資料統計(1936)。臺北:臺灣總督府。

(三)中文期刊/書籍
尤天鳴(2014)。都市阿美族在桃園縣的結社。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
尹章義(1989)。臺灣開發史硏究。臺北:聯經。
王甫昌(2003)。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
王甫昌(2018)。群體範圍、社會範圍、與理想關係:論臺灣族群分類概念內涵的轉變。收錄於黃應貴(主編),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頁59-141。新北:群學。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
王保鍵(2016)。論桃園客庄型態與客家政策。臺灣民主季刊,13(4):93-125。
丘昌泰(2010)。客家族群的社會資本:實證調查結果的初步觀察。客家公共事務學報,1:1-28。
丘昌泰(2012)。臺灣客家的過去與現在。臺北市終身學習網通訊,57:2-12。
田新穎(2004)。運用社会資本的互惠原則及反思。湖北社會科學,3:83-84。
白麗玲(2013)。村(里)與社區發展協會組織衝突之研究:以南投市為範圍。臺中: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安煥然(2009)。馬來西亞柔佛客家人的移植及其族群認同探析。臺灣東南亞學刊,6(1):81-107。
江宜樺(1997)。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國家認同。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5:83-121。
江明修、陳春欽(2005)。充實社會資本之研究。收錄於新世紀第二期國家計畫研擬專題研究系列III:社會法政篇,頁177-252。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江湉君(2015)。賽夏遇見客家:當代賽夏族宗教神靈觀之探究。苗栗: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舜德(2008)。從田野經驗到身體感的研究,收錄於余舜德(主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頁1-44。新竹:清華大學。
吳學明(2007)。移墾開發篇。收錄於徐正光(主編),臺灣客家研究概論,頁42-61。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研究學會。
李丁讚(2014)。社區營造與公民社會。收錄於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主編),落地生根:臺灣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頁19-40。臺北:唐山。
李永展(2014)。社區組織運作。收錄於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主編),落地生根:臺灣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頁57-94。臺北:唐山。
李亦園(1982)。臺灣土著民族社會與文化。臺北:經聯。
李見順(2008)。新農村建設:重建農村社會資本。理論月刊,5:175-177。
李美枝(2003)。臺灣地區族群與國族認同的顯性與隱性意識。本土心理學研究,20:39-71。
李銀滄(2007)。社區分裂/融合—社會資本與社區發展觀點:南投縣草屯坪頂社區與竹山大安社區現象觀察。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周錦宏(2017)。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政策對族群關係之影響—以苗栗縣為例。客家委員會研究計畫報告。新北:客家委員會。
周錦宏、王保鍵(2015)。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政策對閩客族群關係之影響—以桃園縣大園鄉為例。2015客家族群的多元樣貌與變遷發展計畫成果報告書及論文精要。新北:客家委員會。
林吉洋(2019)。莫忘為臺灣繁榮打拚的煤礦兒女!老礦工自辦文物館,展出珍貴文物照片。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23382/,選取日:2020年1月13日。
林金泡(1996)。原住民的都市情境。人類與文化,31:178-184。
林保葭(2019)。臺灣客家與原住民複合行政區之族群關係研究—以新竹縣關西鎮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信廷、莊俐昕、劉素珍、黃源協(2012)。Making Community Work: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關聯性之研究。臺灣社會福利學刊,10(2):161-210。
林振春(1999)。臺灣社區教育發展之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王淑宜(2004)。社區營造與傳播。臺北:師大書苑。
林素珍(2016)。高雄市阿美族人都市生活適應的社會網絡建構—從年齡組織、氏族到教會與同鄉會。原住民族文獻,29:4-12。
林雅婷(2011)。桃園閩客交界地帶的族群空間分布特色與族群互動關係。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萬億(2006)。臺灣的社會福利:歷史經驗與制度分析。臺北:五南。
林麗蓉(2011)。村里與社區發展協會之關係研究─臺中市豐原區為例。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琡雯(2007)。「移民區病理vs. 網絡集節點」的衝突與克服:以在臺越南女性的店家為例。教育與社會研究,13:95-120。
邱榮裕(2014)。臺灣客家民間信仰研究。臺北:翰蘆。
柯一青(2013)。永續經營的社區營造策略。臺中:白象。
柯一青(2015)。21世紀臺灣社區造論述之形構。臺中:白象。
洪敏麟(1999)。臺灣舊地名之沿革。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洪馨蘭(2013)。臺灣南部六堆「界限」的再思考:一個人類學觀點的分析。高雄師大學報,35:1-20。
胡家瑜、林欣宜(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59:177-214。
韋煙灶(2013)。詔安客家族群空間分佈的歷史地理詮釋。中國地理學會刊,50:81-112。
夏曉鵑(2010)。失神的酒-以酒為鑑初探原住民社會資本主義化過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7:5-58。
夏鑄九(2016)。異質地方之營造:公共空間、校園以及社區營造。臺北:唐山。
孫大川(1991)。久久酒一次。臺北:張老師。
孫大川(201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臺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臺北:聯合。
宮崎清(1995)。展開嶄新風貌的社區總體營造。收錄於「文化,產業」研討會暨社區總體營造中日交流展論文集,頁8-15。臺北:臺灣省政府建設廳手工業研究所。
徐正光(1991)。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臺北:正中。
徐正光(2002)。臺灣客家族群史-社會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徐富珍、陳信木(2004)。蕃薯+芋頭=臺灣土豆?—臺灣當前族群認同狀況比較分析。收錄於臺灣人口學會2004年年會暨「人口、家庭與國民健康政策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徐雲嬌(2017)。桃園市復興區客家與原住民族群關係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徐震(2002a)。社區與社區發展。臺北:正中。
徐震(2002b)。從虛擬社區的興起看社區發展的未來。社區發展季刊,100:60-69。
高怡萍(2000)。客家族群意識與歷史的文化建構-客家社區在原鄉與移民地之比較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通訊,3:50-72。
張春興(2009)。現代心理學(重修版)。臺北:東華。
張茂桂(2005)。族群、種族、民族與族群關係。收錄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精簡本),頁163-186。臺北:巨流。
莊育城(2012)。臺灣歷史。源雜誌,92:48-55。
莊俐昕(2017)。原住民族社會資本之研究。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1(1):1-47。
莊英章( 2004)。 田野與書齋之間:史學與人類學匯流的臺灣研究。臺北:允晨。
許木柱(1990)。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收錄於徐文光、宋文里(合編),臺灣新興社會運動,頁127-156。臺北:巨流。
許雅惠(2009)。魚與熊掌: 新移民婦女的社會資本分析。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3(2),1-54。
連玉龍(1990)。阿美族漁村人口遷移及其影響-以臺東縣成功鎮芝田和基隆市八尺門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梓鈞(2011)。從語言接觸之觀點探討客家聚落的族群互動關係-以新屋鄉笨港村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碩士班碩士論文。
郭士榛(2018)。當年礦工常怨嘆:「在坑裡,命是土地公的;出坑後,命才是自己的」。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2.aspx?unid=506858,選取日:2020年1月9日。
郭瑞坤、王春勝、陳香利(2007)。居民社區培力與社會資本、社區意識關聯性之研究:以高雄市港口社區為例。公共事務評論,8(2):97-129。
陳又甄(2016)。客家山原複合行政區政策對族群關係之影響-以苗栗縣泰安鄉北五村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文德(2002)。「社群」研究的回顧:理論與實踐。收錄於陳文德、黃貴應(主編),「社群」研究的省思,頁1-41。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玉明(2010)。族群遷移、文化差異對都市原住民就業之影響-以桃園縣八德市為例。桃園:開南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其南(1995)。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產業發展。收錄於「文化,產業」研討會暨社區總體營造中日交流展論文集,頁4-7。臺北:臺灣省政府建設廳手工業研究所。
陳定銘、陳彥蓉、李逸婷(2016)。南投桃米生態村發展之社會資本與社會網絡分析。戶外遊憩研究,29(3):1-42。
陳奕麟(1999)。解構中國性:論族群意識作為文化作為認同之曖昧不明。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3:103-131。
陳建宏(2004)。公廟與地方社會-以大溪鎮普濟堂為例(1902-2001)。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建宏(2013)。清代大溪地區(大嵙崁)的聚落與庄廟。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集刊,2:237-268。
陳培桂(1977)。淡水廳志。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端容、陳東升(2001)。跨族群的社會連結:工具理性行動邏輯與社會結構的辯證。臺灣社會學刊,25:1-54。
陳麗華、劉美慧(1999)。花蓮縣阿美族兒童的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9:227-262。
傅仰止(1985)。都市山胞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思與言,23(2):65-81。
傅仰止(1993)。都市阿美族的聚居生活型態:以西美社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4:163-214。
傅仰止(2001a)。都市原住民概說。收錄於蔡明哲(主編),臺灣原住民史-都市原住民史篇,頁1-49。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傅仰止(2001b)。臺灣東部原住民的原漢位階意識。臺灣社會學刊,26:105-161。
傅寶玉(2007)。古圳─南桃園水圳空間與文化。新竹:行政院客家委會員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
彭尉榕(2006)。原客通婚的族群邊界與位階:地域、世代的比較分析。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懷恩(1996)。社會學概論。臺北:風雲論壇。
曾旭正(2013)。臺灣的社區營造(新版)。新北:遠足文化。
曾建元(2009)。向左走,向右走,還是向中看齊?-戰後初期臺灣原住民族政策的定位(1945-1958)。中華行政學報,6:233-246。
黃佳安(2012)。社區工作者的社會資本與社區產業之關連:以加納納為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碩士論文。
黃厚源(1994)。我家鄉桃園縣。桃園:桃園縣政府。
黃宣衛(2010)。從認知角度探討族群:評介五位學者的相關研究。臺灣人類學刊,8(2):113-136。
黃美英(1985)。都市山胞與都市人類學。思與言,23(2):82-107。
黃美英主編(1996)。從部落到都市:臺北縣汐止鎮山光社區阿美族遷移史。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黃清蓉(2014)。原客通婚與族群認同─以復興鄉前山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源協、莊俐昕、吳品儀(2018)。原鄉部落社會資本與部落營造關聯性之研究。臺大社工學刊,37:47-98。
黃源協、莊俐昕、劉素珍(2011)。社區社會資本的促成、阻礙因素及其發展策略:社區領導者觀點之分析。行政暨政策學報,52:87-130。
黃靖嵐(2008)。東部客家?花蓮玉里兩個客家社區的族群關係與認同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榮洛(1991)。客家人的臺灣史。收錄於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頁150-169。臺北市:正中。
黃應貴(2018)。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收錄於黃應貴(主編),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頁1-58頁。新北:群學。
楊士範(2005)。礦坑、海洋與鷹架:近五十年的臺北縣都市原住民底層勞工勞動史。臺北:唐山。
楊長鎮(2007)。族群關係。徐正光(主編),臺灣客家研究概論,頁389-416。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研究學會。
葉至誠(2000)。社區工作與社區發展。臺北:秀威。
葉至誠、葉立誠(201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新北:商鼎。
葉德聖(2013)。您不能不知道的臺灣客家運動:誰真正關心客家。臺北:五南。
達西烏拉彎‧畢馬(2001)。臺灣的原住民-阿美族。臺北:臺源。
廖致苡(2009)。花蓮地區客語阿美語接觸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淑容(2014)。臺灣鄉村地區發展的社會資本評量:八個鄉鎮比較研究。建築與規劃學報,15(2/3):175-192。
翟振孝(2006)。遷移、文化與認同:緬華移民的社群建構與跨國網絡。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千嘉(2011)。臺灣都市原住民的族群通婚:社會界線的世代差異。人口學刊,42:115-153。
劉千嘉、林季平(2010)。影響臺灣原住民族遷徙的區位及其生命歷程要素。都市與規劃,37(3):305-342。
劉瑞超(2004)。經驗對話與族群互動—關西馬武督地區的泰雅與客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英(1992)。臺灣拓殖史及其族姓分布研究(上)。臺北:自立晚報。
潘淑滿(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蔡友月(2009)。達悟族的精神失序:現代性、變遷與受苦的社會根源。臺北:聯經。
蔡宏進(1991)。社區原理。臺北:三民書局。
蔡志偉(2009)。氣候變遷、生態永續與原住民族社會文化發展:莫拉克風災的反思。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6:27-54。
蔡明哲、傅仰止、黃毅志、朱柔若、王淑英、利格拉樂.阿女烏、林金泡、張清富、李明政、洪輝祥(2001)。臺灣原住民史─都市原住民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蔡福昌(1997)。地景變遷與認同-汐止山光社區個案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新煌(2011)。臺灣社會人民的獨特性格與多元樣貌:住民志總論。收錄於蕭新煌、潘英海、王甫昌、邱彥貴、李廣均、王宏仁、張翰璧等(主編),臺灣全志卷三住民志族群篇,頁1-50頁。南投:國史館臺灣文館。
賴兩陽(2010)。地方政治人物對推動社區工作的影響性分析:桃園縣觀音鄉社區工作者的觀點。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4(1):39-79。
賴澤涵、劉阿榮(2006)。多元文化與族群關係:臺灣的決擇。收錄於劉阿榮(主編),多元文化與族群關係,頁1-27。臺北:揚智。
謝世忠(2017)。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族的變遷。臺北:玉山。
謝若蘭、彭尉榕(2007)。族群通婚的身份認定與認同問題之研究:以花蓮地區原客通婚為例。思與言,45(1):157-196。
謝高橋(1981)。都市人口遷移與社會適應-高雄市個案研究。臺北:巨流。
謝高橋、黃維憲、柯瓊芳(1991)。臺灣山胞遷移都市後適應問題之研究。臺北:行政院研考會。
謝國斌(2009)。平埔認同的消失與再現。臺北:翰蘆。
謝國斌(2013)。族群關係與多元文化政治。臺北:翰蘆。
韓明漠(2002)。農村社會學。北京:北京大學。
顏婉娟(2000)。烏來泰雅族婦女飲酒經驗之探討。臺北:國立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景文(2014)。大溪鎮誌-地理篇、歷史篇,政治篇。桃園縣:大溪鎮公所。
羅雯(2011)。食物、日常經驗與族群互動:東河的客家與賽夏。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碩士論文。
蘇羿如(2007)。遷移中的臺灣都市原住民。社會科學學報,15:153-173。
指導教授 姜貞吟 審核日期 2020-8-17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