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712400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3 、訪客IP:3.145.74.54
姓名 李庭緯(Ting-Wei Lee)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哲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 論韓非哲學—秩序的建構
相關論文
★ 論當代新儒家思想中的世界主義★ 周敦頤定靜工夫之醫學應用 —以朱丹溪援儒入醫策略為視野
★ 論中國樂教「和」之思想—以周敦頤樂教為視野★ 元代儒醫朱丹溪的胎教理論研究 -以宋儒心氣關係為視點
★ 王陽明心學與正念療法★ 漢代《孝經》學初探
★ 王陽明致良知中的定靜工夫涵攝★ 以「克己復禮」論孔孟荀禮學思想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主要探討韓非哲學的秩序建構,而要討論時得先設定論域,因為《韓非子》此書為其學派作品,即便學派宗旨於韓非思想,就概念認知以及系統建構與政策推行上,各學者並不相同,為避免矛盾,而使體系一致,本文首先會經由學者的研究考證,將比較符合為韓非本人的作品作個篩選。在設定論域後,則嘗試將韓非哲學作個梳理,以其回應韓非哲學的秩序建構。
本文第一章第一節為敘述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簡述脈絡,包含文化、現實、哲學等因素,第三節為鎖定《韓非子》的文本論域,第四節則為眾多學者評論。第二章第一節則說明韓非的歷史背景與思想,第二節講述法家先驅:子產、李悝、管仲、吳起,第三節說明韓非法家所參照的主要代表:商鞅、申不害、慎到。第三章為韓非之批判,主論先秦各家,第一節批判先秦各家:墨、陰陽、工商、名、兵、縱橫家,第二節批判儒、道二家,第三節說明政治秩序與道德秩序,就概念上與側重上,解釋韓非選擇以政治秩序作為主角以及涵攝道德秩序,而討論點會著重於賢與勢,德與刑,王與霸。第四章為韓非之建構,第一節講述自為的人性觀與變古歷史觀,第二節論述富國強兵與君國一體,第三節說明重要核心「法術勢」與法家理想。第五章則對韓非之理論作深刻反省與批判,第一節探討君勢失控與人治困境,故援以道生法的補足,第二節探討君、臣、民利益不同,而互相衝突,故嘗試分析法家「利」的道德價值與引導,第三節則以「中正之道」與「定靜工夫」來補足,此概念本身即為法家之「道德」價值,韓非未必要為了政治秩序而解消道德秩序,筆者也期許由「中正」之道的概念能理解出,儒法二家有共同的道德價值與理想,不必流於意識形態的對立分化,而該互補互助。最後,則為結論,對此論文之主旨章節作總結,文末為參考資料。
摘要(英) The object of this article is to illustrate the order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an Fei philosophy. The foundation and the features of Han Fei are explained in detail. And because Hanfeizi is a book of the Han Fei′s school of thought, one have to set up a discussed field first. To consistent the studies on conceptual cognition,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and policy implementation, the intention of this paper is to survey the papers that are more suitable for Han Fei. Then, try to sort out Han Fei philosophy to response its order and construction.
The first section of the first chapter describes the motivation of the research. The second section is about the context, including culture, reality, philosophy, etc. And the third section is to discuss the text field of Hanfeizi. The final section of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comments of the scholars. And the first section of the second chapter explain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the thought of Han Fei. The second section describes Legalists pioneers, Zi Chen, Li Kui, Guan Zhong, Wu Qi. The third section describes the principal representatives of Han Fei Legalists, Shang Yang, Shen Buhai, Shen Dao. And Chapter third is to talk about Han Fei′s criticisms for the pre-Qin, including Mohism, the Yin-Yang School, Mingjia, Bingjia, Political strategists,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Explains why Han Fei chose the political order as the main character which contains the moral order, then focus on virtue and power, morality and punishment, the Way of the Kings and the Way of the Lords Protector. The fourth chapter start with construct conceptions of Human Nature and History. Discusses the Military Economy and the lord and the country as one,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w, the Power, the Technique " and Legalists ideal. And the final chapter of this paper aims at providing a deep reflection and criticism on Han Fei′s theory that explains the benefit of the king, the courtier and the people are conflicting with each other to analyzes Legalistic moral value and Tao forms the Law. The third section of the fifth chapter is talk about how do "moderation " and "dingjing" become Legalistic moral value that Han Fei may not digest the moral order to the political order. It is concluded that may discover Confucianism and Legalism have the common moral value and ideal by "moderation ". At last, presents the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of thesis, as well as extension questions related to this topic.
關鍵字(中) ★ 法家
★ 韓非
★ 利
★ 變古
★ 賞罰
★ 賢勢
★ 法術勢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目 錄
中 文 摘 要 ......i
英 文 摘 要 ......ii
誌 謝......iii
目 錄......iv
第一章 緒論:研究源起與研究問題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目的與研究方法......1
第二節 主要脈絡簡述 ......2
第三節 《韓非子》論域限定及篇章選擇......5
第四節 學者評論......7
第二章 韓非之歷史環境與思想背景介紹......18
第一節 韓非之歷史背景......18
第二節 法之概念與淵源......21
第三節 法家先驅......24
第四節 法家學說之中堅......33
第三章 韓非哲學論先秦各家 ......40
第一節 韓非對先秦各家之批判......40
第二節 韓非對儒、道二家的批判......49
第三節 政治秩序與道德秩序......55
第四章 韓非理論之核心思想 ......64
第一節 自為的人性觀與變古的歷史觀......64
第二節 富國強兵與「君國一體」......69
第三節 「法術勢」之依賴與鼎足......74
第四節 韓非之理想......81
第五章 韓非之理論困境與修正 ......85
第一節 君勢的失控與道法的建構......86
第二節 公私利異與利的分析......90
第三節 「中正之道」與「定靜工夫」......94
結論......102
參考書目 ......106
參考文獻 一、古籍
1.管仲(周),房玄齡(唐),2007,《管子》,香港:迪志文化出版。
2.朱熹(宋),2007,《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香港:迪志文化出版。
3.朱熹(宋),2007,《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香港:迪志文化出版。
4.朱熹(宋),2007,《四書章句集注.大學章句》,香港:迪志文化出版。
5.朱熹(宋),2007,《四書章句集注.中庸章句》,香港:迪志文化出版。

二、原典註釋
1.王雲路,2009,《新譯吳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
2.王德華、趙鵬團,2015,《新譯鬼谷子》,台北:三民書局。
3.李滌生,1979,《荀子集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4.李生龍,2010,《新譯墨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
5.吳榮曾、劉華祝,2013,《新譯漢書(三)》,台北:三民書局。
6.吳榮曾、劉華祝,2013,《新譯漢書(四)》,台北:三民書局。
7.陳鼓應,2011,《莊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
8.陳鼓應,2012,《老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
9陳鼓應,1995,《黃帝四經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
10.陳奇猷,1991,《韓非子集譯》,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11.陳耀南導讀,陳秉才譯注,2013,《韓非子》,香港:香港中華書局。
12.郭建勳,2005,《新譯尚書讀本》,台北:三民書局。
13.湯孝純,2014,《新譯管子讀本(上)》,台北:三民書局。
14.湯孝純,2014,《新譯管子讀本(下)》,台北:三民書局。
15.傅佩榮,2004,《解讀孟子》,台北:立緒文化。
16.傅佩榮,2012,《解讀論語》,台北:立緒文化。
17.賀凌虛,2000,《商君書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
18.賴炎元、傅武光,2016,《新譯韓非子(上)》,台北:三民書局。
19.賴炎元、傅武光,2016,《新譯韓非子(下)》,台北:三民書局。
20.韓兆琦注釋,王子今原文總校勘,2018,《新譯史記(六)》,台北:三民書局。
21.韓兆琦注釋,王子今原文總校勘,2018,《新譯史記(八)》,台北:三民書局。
22.熊禮匯注譯,侯迺慧校閱,2008,《新譯淮南子(下)》,台北:三民書局。
23.郁賢皓、周福昌、姚曼波注譯,傅武光校閱,2007,《新譯左傳讀本(下)》,台北:三民書局。

三、哲學專書
1.牟宗三,2015,《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2.牟宗三,1989,《才性與玄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3.牟宗三,2010,《政道與治道》,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4.李賢中,2003,《墨學:理論與方法》,台北:揚智文化。
5.李賢中,2011,《墨翟先生,請留步!》,台北:三民書局。
6.李賢中,1992,《先秦名家「名實」思想探析》,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7.余敦康,2016,《魏晉玄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8.林火旺,2013,《基本倫理學》,台北:三民書局。
9.唐君毅,1991,《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0.徐復觀,1969,《中國人性論史》,台北:台灣商務。
11.徐漢昌,2006,《先秦學術問集》,高雄:高雄復文。
12.陳福濱,2009,《中國哲學史講義》,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系。
13.勞思光,1980,《中國哲學史(第一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
14.馮友蘭,2005,《中國哲學簡史》,香港:三聯書店。
15.曾春海,2009,《兩漢魏晉哲學史》,台北:五南圖書。
16.曾春海,2010,《先秦哲學史》,台北:五南圖書。
17.曾春海,2012,《中國哲學史綱》,台北:五南圖書。
18.蔡仁厚,1988,《中國哲學史大綱》,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傅佩榮,2018,《哲學與人生》,台北:天下文化。

四、儒家專書
1.何淑靜,1988,《孟荀道德實踐理論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
2.佐藤將之,2014,《荀子禮治思想的淵源與戰國諸子之研究》,台北:臺大出版中心。
3.佐藤將之,2016,《參於天地之治:荀子禮治政治思想的起源與構造》,台北:臺大出版中心。
4.陳來,2010,《宋明理學》,台北:允晨叢刊。
5.曾春海,1988,《陸象山》,台北:東大圖書。
6.蔡仁厚,1984,《孔孟荀哲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7.蔡仁厚,1977,《宋明理學-北宋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8.蔡仁厚,1983,《宋明理學-南宋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9.傅佩榮,2010,《儒家哲學新論》,台北:聯經出版。

五、道家專書
1.王博,2004,《莊子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王邦雄,2004,《走在莊子的消遙路上》,台北:台灣商務。
3.王邦雄,2013,《道家經典文論:當代新道家的生命進路》,新北:立緒文化。
4.王葆玹,2012,《黃老與老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5.林明照,2007,《先秦道家的禮樂觀》,台北:五南圖書。
6.吳怡,2005,《逍遙的莊子》,台北:三民書局。
7.陳鼓應,2010,《莊子哲學》,台北:台灣商務。
8.陳鼓應,2003,《管子四篇詮釋:稷下道家代表作》,台北:三民書局。
9.葉海煙,2016,《道家倫理學: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圖書。

六、法家專書
1.王邦雄,1983,《韓非子的哲學》,台北:東大圖書。
2.王曉波,1991,《先秦法家思想史論》,台北:聯經出版。
3.王曉波,2007,《道與法:法家思想和黃老哲學解析》,台北:臺大出版中心。
4.王讚源,1991,《中國法家哲學》,台北:三民書局。
5.朱瑞祥,1990,《韓非政治思想之剖析》,台北:黎民文化。
6.李賢中,2016,《韓非,快逃!》,台北:三民書局。
7.李甦平,1998,《韓非》,台北:東大圖書。
8.姚蒸民,1999,《韓非子通論》,台北:東大圖書。
9.姚蒸民,2006,《法家哲學》,台北:東大圖書。
10.高柏園,1994,《韓非哲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
11.張素貞,2009,《韓非子:國家的秩序》,台北:時報文化。
12.黃漢光,2000,《黃老之學析論》,台北:鵝湖出版。
13.張純、王曉波,1983,《韓非思想的歷史研究》,台北:聯經。
14.孫開泰,2004,《法家史話》,台北:國家出版社。
15.陳麗桂,1991,《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台北:聯經出版。
16.陳麗桂,2013,《漢代道家思想》,台北:五南出版。
17.陳蕙娟,2004,《韓非子哲學新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8.陳啟天,2017,《中國法家概論》,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19.陳啟天,1995,《商鞅評傳》,台北:台灣商務。
20.陳拱,2008,《韓非思想衡論》,台北:台灣商務。
21.湯孝純,1995,《管子述評》,台北:三民書局。
22.徐漢昌,1990,《管子思想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23.徐漢昌,1987,《韓非子釋要》,台北:黎民文化。
24.梁冠文,2017,《御用捉刀人:韓非》,香港:三聯書店。
25.蔡英文,1986,《韓非的法治思想及其歷史意義》,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26.鄭良樹,1993,《韓非之著述及思想》,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27.鄭良樹,1987,《商鞅及其學派》,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28.謝雲飛,1996,《韓非子析論》,台北:東大圖書。

七、法政類專書
1.王業立,(主編),《政治學》,2010,台北:晶典文化事業出版社。
2.呂亞力,2009,《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
3.呂思勉,2017,《呂思勉講中國政治思想史.文化史》,香港:香港商務。
4.法治斌,董保城,2014,《憲法新論》,台北:元照出版。
5.陳義彥,2016,《政治學》,台北:五南圖書。
6.許雅棠,2005,《民本治理學》,台北:台灣商務。
7.梁啟超,賈馥茗譯,1993,《先秦政治思想史》,台北:東大圖書。
8.馬基雅維里,閻克文,1998,《君主論》,台北:臺灣商務。
9.塩野七生,1998,《馬基維利語錄》,台北:三民書局。
10.梅仲協,2004,《法學緒論》,台北:文化大學出版部。
11.鄭玉波著;黃宗樂修訂,2018,《法學緒論》,台北:三民書局。
12.蕭公權,2011,《中國政治思想史上》,台北:聯經出版。
13.蕭公權,2011,《中國政治思想史下》,台北:聯經出版。
14.錢穆,2018,《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台北:東大圖書。

八、歷史專書
1.呂世浩,2014,《秦始皇: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台北:平安文化。
2.呂世浩,2015,《帝國崛起: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2》,台北:平安文化。
3.呂世浩,2015,《敵我之間︰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3》,台北:平安文化。
4.呂世浩,2017,《霸王之夢: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4》,台北:平安文化。
5.傅樂成,2005,《中國通史上》,新北:弘揚圖書。
6.傅樂成,2005,《中國通史下》,新北:弘揚圖書。

九、期刊論文
1.朱弘道,2016,〈對詹康《韓非論人新說》的反思〉,《政大哲學學報》第36期:113-158。
2.張鴻愷,2009,〈《管子》四篇中的黃老師想—以「道」、「氣」、「心學」為中心〉,《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6期:197-224。
3.黃崇修,2013,〈《禮記》思維向度下的亞洲和平 —以孫文大亞洲主義為開端〉,《孫學研究》,第16期:1-23。
4.黃崇修,2016,〈周敦頤《太極圖說》定靜工夫新詮釋—以朱丹溪神鬱思維結構為視點〉,《政大哲學學報》,第35期:37-80。
5.黃崇修,2013,〈由「欲」至「鬱」的內在結構儒醫朱丹溪《格致餘論》之言說為核心〉,《政大哲學學報》,第30期:101-153。
6.黃崇修,2018,〈《管子》定靜思維對周敦頤定靜工夫之可能影響――透過朱丹溪三重鬱說思維結構之嘗試性解讀〉《政大哲學學報》,第39期:71-124。
7.黃崇修,2019,〈張載中正概念研究―定靜工夫視點下之嘗試性解讀〉,《國立台灣大學哲學論評》,第57期:1-48。
8.詹康,2004,〈韓非的道、天命、聖人論及其缺口〉,《漢學研究》,第22卷第2期:155-188。
9.詹康,2008,〈韓非論人新說〉,《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26期:97-153。
10.詹康,2009,〈韓非論君術之窮〉,《政治學報》,第48期(2009.12):33-75。
11.詹康,2010,〈韓非關於用與美的矛盾與合作關係〉,《台灣政治學刊》,第13卷第1期:201-250。
12.詹康,2014,〈韓非論禪讓:淵源與融合〉,《政治科學論叢》,第60期:1-42。
13.詹康,2016,〈韓非哲學中的認識論問題〉,《國學學刊》,第2期:89-104。
14.詹康,2016,〈回應:韓非的研究挑戰》,《政大哲學學報》,第36期:159-194。

十、學位論文
1.林佩萱,2014,〈《管子》的「道」、「禮」、「法」〉政治思想―權力集中與道德倫理,台中: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2.趙刊,2017,《從莊子哲學「自我概念」詮釋論自我困境的化解之道》,台北:東吳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黃崇修 審核日期 2020-7-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