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752401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9 、訪客IP:3.137.171.121
姓名 李依靜(Yi-Ching Lee)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
論文名稱 基於知識翻新理論的教師共同備課平台之開發與初步評估
(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Knowledge Building Theory-based Online Platform for Collaborative Lesson Planning)
相關論文
★ 支援國小科展探究教與學之網路科展探究系統的開發與評估★ 教師科展專業知識分享社群平台系統開發與評估
★ 科學小論文寫作平台的建置與評估★ 「探究教學線上教師社群平台」之建置與評估:以知識管理理論為基礎
★ 科學閱讀平台之發展與評估★ 以鷹架為基礎之科展探究系統平台之開發與評估
★ Improving Novice Teachers’ Instructional Practice Through Online Multilevel Reflection: The Role of Novice Teachers’ Beliefs★ The Effect s of Video-based Reflection on Preservice Teachers′ Micro Teaching Focusing on Meaningful Learning with ICT
★ Examining Teachers’ Online Video-Based Reflective Practice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garding Guided-Discovery Learning Instruction★ 數位教育遊戲之開發與評估:以「Mr.道耳頓的奇幻歷險」為例
★ 應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開發基於知識翻新理論之線上非同步合作論證平台與平台初步評估★ 同步討論與反思系統(SDRS)對小學生知識建構學習環境感知和學習成果的影響
★ 具有集成設計框架的同步在線論證系統用戶界面:重新設計和評估★ 科學探究學習系統之開發與評估
★ 支援科學專題學習 之線上學習平台開發與評估★ 線上合作共同備課平台:開發與評估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共同備課是由一群擁有共同目標的教師組成,且一起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努力,經由教學經驗的交流、教學內容的討論以及教學過程的反思,編寫更合適學生的教案,達到學生學習成效以及教師專業成長的過程。然而,現今教師共同備課活動的執行較少有能夠同時解決時間與空間問題,且記錄下討論過程中想法發展,又能夠進行教案內容設計的系統平台。因此本研究之目的為開發結合基於知識翻新理論的討論空間以及共同備課概念的「教師共同備課平台」,透過設計想法視覺化的討論空間,並提供多元化輔助工具,讓教師可以利用此系統進行共同備課活動,不僅可以在平台內完成教案內容的編寫與檢核,還可以清楚的看到討論活動歷程,透過討論與反思,達到專業及知識的成長。待系統建置完成後,本研究針對48位國小至高中的教師,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教師對於教師共同備課平台的整體知覺有用性、整體知覺易用性、整體使用意願以及鷹架功能及輔助工具知覺有用性之初步評估。研究結果發現,多數受測教師對於教師共同備課平台的整體知覺有用性、整體知覺易用性、整體使用意願以及鷹架功能及輔助工具知覺有用性皆給予正向的回饋。且針對不同教學年資、教學學生程度、教學科目背景與共同備課經驗的教師進行更進一步的分析,發現不同教學年資及有無共同備課經驗的教師對於教師共同備課平台的知覺有用性可能有不同感知。最後,依據本研究之研究結果,提出對於教師共同備課平台的建議,作為未來改善系統的參考。
摘要(英) Collaborative Lesson Planning (CLP)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educators and inservice teachers. CLP is composed of a group of teachers with the same teaching goals. Through the exchange of teaching experience, the discussion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reflection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y can write more suitable lesson plans for students, and work hard to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iveness. However, there are only a few systems that can solve time and space problems as well in collaborative lesson planning. To address this issue, this study aims to develop a "Collaborative Lesson Planning Online Platform" (CLPOP) that combines a discussion space based on Knowledge Building Theory.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LPOP, this study use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o conduct a preliminary system evaluation for the CLPOP. The participants were 48 teachers from elementary schools to high school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most of the teachers expressed positive feedbacks on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intention to use the system. Moreover, they expressed positive perception towards the scaffolds and tools within the CLPOP. Sugges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ystem and future study were also discussed.
關鍵字(中) ★ 共同備課
★ 教師專業社群
★ 知識翻新理論
關鍵字(英) ★ collaborative lesson planning
★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 knowledge building theory
論文目次 摘要 i
目錄 iv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一、開發「教師共同備課平台」 4
二、對已開發完成之「教師共同備課平台」進行初步評估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一、教師對於「教師共同備課平台」之科技接受度為何? 5
二、教師對於「教師共同備課平台」之鷹架功能及輔助工具知覺有用性為何? 5
三、不同背景變項的教師對於教師共同備課平台的感知是否有顯著差異? 5
四、教師對於「教師共同備課平台」之系統建議與回饋為何? 5
第四節 名詞解釋 6
一、知識翻新(Knowledge Building) 6
二、共同備課(Collaborative Lesson Planning, CLP) 6
三、教師專業社群(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PLC)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教師專業社群與共同備課 8
一、教師專業社群 8
二、共同備課 10
三、小結 12
第二節 知識翻新理論 13
一、知識翻新理論 13
二、小結 16
第三節 相關系統分析與比較 17
一、相關系統介紹 17
二、相關系統分析與比較 21
三、小結 24
第四節 總結 25
第三章 系統設計與實作 26
第一節 系統開發方式 26
一、系統開發人員架構圖 26
二、系統開發流程 27
第二節 系統設計與規劃 30
一、系統設計特色 30
二、系統使用案例 31
三、教案設計流程 37
四、系統流程規劃 38
五、系統鷹架與工具設計 43
第三節 系統架構與功能模組 46
一、系統架構 46
二、系統功能模組 46
第四節 系統配置 50
一、硬體設備 50
二、軟體建置 50
三、使用環境建議 50
第五節 系統介面與角色功能畫面 52
一、登入註冊介面設計 53
二、社群入口介面設計 54
三、社群教案製作區介面設計 56
四、社群專案輔助工具介面設計 71
第四章 研究方法 81
第一節 研究對象 81
一、教師基本資料 81
二、教師共同備課經驗調查 83
第二節 研究流程 84
一、研究準備階段 85
二、研究建置階段 85
三、施測及評估階段 85
四、結果分析階段 85
第三節 系統評估流程 86
一、系統平台介紹 86
二、操作系統平台 86
三、系統問卷施測及評估 8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87
一、教師對於「教師共同備課平台」之科技接受度評估量表 87
二、教師對於「教師共同備課平台」之鷹架功能及輔助工具知覺有用性量表 88
三、教師對於「教師共同備課平台」之系統回饋開放性問題 89
第五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 90
一、資料收集 90
二、資料分析 90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91
第一節 教師對於「教師共同備課平台」之科技接受度 91
一、教師對於「教師共同備課平台」之整體知覺有用性 91
二、教師對於「教師共同備課平台」之整體易用性 92
三、教師對於「教師共同備課平台」之整體使用意願 93
四、小結 94
第二節 教師對於「教師共同備課平台」之鷹架功能及輔助工具 95
一、教師對於「教師共同備課平台」中教案製作工具之知覺有用性 95
二、教師對於「教師共同備課平台」中程序鷹架之知覺有用性 96
三、教師對於「教師共同備課平台」中合作及互動工具之知覺有用性 97
四、教師對於「教師共同備課平台」中知識翻新討論工具之知覺有用性 97
五、教師對於「教師共同備課平台」中後設認知鷹架之知覺有用性 98
六、小結 99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對「教師共同備課平台」感知差異 100
一、不同教學年資的教師對於共同備課平台的感知差異 100
二、不同學歷背景的教師對於共同備課平台的感知差異 101
三、不同學習階段的教師對於教師共同備課平台的感知差異 102
四、不同教學科目背景的教師對於教師共同備課平台的感知差異 103
五、教師共同備課經驗對於教師共同備課平台的感知差異 104
六、小結 105
第四節 教師對於「教師共同備課平台」之系統建議與回饋 106
一、功能建議 106
二、操作建議 106
三、未來使用意願與原因 10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0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8
一、「教師共同備課平台」對於受測教師是有用的 108
二、「教師共同備課平台」對於受測教師是容易使用的 108
三、大多數受測教師有意願使用「教師共同備課平台」進行共同備課活動 108
四、「教師共同備課平台」之鷹架功能及輔助工具對於受測教師是有用的 108
五、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對「教師共同備課平台」的可能存在著顯著認知差異 10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10
一、對於系統改善方面的建議 110
二、未來研究建議 111
參考文獻 112
附錄 116
附錄一 教師背景問卷 116
附錄二 教師對於「共同備課系統」之科技接受度問卷 117
附錄三 教師對於「共同備課系統」之鷹架功能及輔助工具知覺有用性問卷 119
附錄四 其他回饋問卷 124
參考文獻 《教學與評量共備工作坊》社群聯盟 共備社群經驗分享(1)(2017 年 5 月)。雲林縣國民教育輔導團。取自http://ceag.ylc.edu.tw/v2/file/downfile/files/39995
王如哲 (2002)。以知識經濟、知識社會的觀點論如何提升學校社區化之教育效能。教育資料集刊,27,63-72。
王金國(2017)。談共備與有效共備之建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11),92-95。
王淑麗、丁一顧(2017)。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成功的關鍵:信任。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10),14-19。
佐藤學(2010)。教師花傳書—教師如何成長為專家。東京都:小學館。
宋文權、張玉蘭(2010)。集體備課與教師的專業發展。江蘇教育研究,(3),47-50。
周啟葶(2006)。以「學習社群」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之分析。中等教育,57(5),94-113。
保俊(2011)。備課: 課堂教學的敲門磚。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21),81-82。
孫志麟(2010)。專業學習社群: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平台。學校行政,(69),138-158。
徐育婷(2018)。教師面對共備與觀課之困境。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7), 59-62。
教育部(2009)。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手冊。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7)。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實施跨領域或跨科目協同教學參考原則(民國106年10月26日發布)。教育部全球資訊網 https://www.edu.tw。下載日期2019年6月19日。
郭富彰(2019)。教師觀議課平台之開發與初步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市。
陳志坪(2016)。線上合作共同備課平台:開發與評估。國立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市。
陳建州(2011)。國小教師備課歷程中的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之探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劉世雄(2017)。臺灣國中教師對共同備課、公開觀課與集體議課的實施目的、關注內容以及專業成長知覺之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5(2),043-076。
歐用生(2013)。日本小學教學觀摩─教師專業成長之意義。教育資料集刊,57,55-76。
藍偉瑩(2017)。共同備課的意義。【臺灣化學教育】電子期刊,21,5-9。
Bereiter, C., & Scardamalia, M. (2003). Learning to work creatively with knowledge. In E. D. Corte, L. Verschaffel, N. Entwistle, & J. v. Merrienboer (Eds.), Unravelling basic components and dimensions of powerful learning environments (pp. 55–68). Oxford, UK: Elsevier Science.
Bolam, R., McMahon, A., Stoll, L., Thomas, S., Wallace, M., Greenwood, A. et al.(2005).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effective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London: DfES.
Chen, B., Resendes, M., Chai, C. S., & Hong, H. Y. (2017). Two tales of time: uncovering the significance of sequential patterns among contribution types in knowledge-building discourse.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25(2), 162-175.
Collaborative lesson planning. (2012, October). Teacher Development Trust. Retrieved from https://tdtrust.org/collaborative-lesson-planning
Delors, J., Mufti, I. A., Amagi, I., Carneiro, R., Chung, F., & Geremek, B. (1996). 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 Paris: UNESCO.
DuFour, R., & Eaker, R. (1998).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t work: Best practices for enhancing student achievement. Bloomington, IN: National Educational Service.
DuFour, R., DuFour, R. & Eaker, R. (2008). Revisiti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t work. Bloomington, IN: Solution Tree
Gao, S. & Wang, J. (2014). Teaching transformation under centralized curriculum and teacher learning community: Two Chinese chemistry teachers′ experiences in developing in-quiry-based instructio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44, 1-11.
Hord, S. M., & Sommers, W. A. (Eds.). (2008). Leadi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Voices from research and practice. Corwin Press.
Huffman, J. B., & Hipp, K. K. (2003). Reculturing schools a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R&L Education.
Jackson, D., & Temperley, J. (2007). From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to networked learning community.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Divergence, depth and dilemmas, 45-62.
OECD (1996).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Paris: OECD.
Popper, K. (1979). Three world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Scardamalia, M. (2002). Collective cognitiv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advancement of knowledge. Liberal education in a knowledge society, 97, 67-98.
Scardamalia, M. (2004). CSILE/Knowledge Forum®. In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An encyclopedia (pp. 183-192). Santa Barbara: ABC-CLIO.
Scardamalia, M., & Bereiter, C. (2006). Knowledge building: Theory, pedagogy, and technology. In K. Sawyer (Ed.), Cambridge Handbook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pp. 97-118).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cardamalia, M., & Bereiter, C. (2010). A brief history of knowledge building. Canadian Journal of Learning and Technology, 36(1), 1-16
UNESCO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2003). Nurturing the treasure: Vision and strategy 2002 – 2007. Hamburg: author.
指導教授 吳穎沺(Ying-Tien Wu) 審核日期 2020-7-2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