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812560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9 、訪客IP:18.216.32.116
姓名 吳晶(Jing W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清末民初溫州瑞安下層士紳的閱讀世界 ——以《張棡日記》為中心
相關論文
★ 藥事法與中藥販賣業:一項歷史學的考察★ 清初三帝賞賜文化之研究
★ 饑餓、疾病與生存:從《蓮娜·穆希娜日記》看列寧格勒圍城★ 《黃旺成日記》中的新竹印象:一種故事地圖(StoryMaps)的應用
★ 國軍「黑蝙蝠中隊」之研究(1952-1967)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清末民初溫州瑞安下層士紳張棡(1860-1942)於光緒十四年(1888)開始撰寫日記,至民國三十一年(1942)止,為後世留下了前後跨越五十多年的日記記錄。近年來由其後人張鈞孫先生整理校對後出版,讀者遂得以一窺張棡的日記全貌。《張棡日記》的價值不僅在於其記錄時間之長,所涉及內容亦包羅萬象,涵蓋溫州政治、經濟、教育、實業、災荒、農田、民俗等諸多方面,是研究地方史的重要史料,也為瞭解近代下層士紳群體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新視角。
日記主張棡出身耕讀世家,早年間致力於科考,屢次不第後,遂決心以教職為業。自幼性喜閱讀的張棡,家中藏書頗豐,並且將個人的閱讀經歷詳記於日記當中。由於張棡日常以讀書為樂,故而閱讀活動不受時間空間所限,稍有閒暇即捧書閱讀,出門在外亦隨身攜帶讀物以備路途中閱讀。就《張棡日記》的內容加以統整爬梳,可以發現張棡閱讀種類廣泛,傳統士人必研讀之經史子集自不必說,且因身處新舊思想交織的時代中,是以新學/西學書籍、報刊雜誌亦有涉獵,此外還有鄉邦文獻、小說讀本等。張棡在閱讀後更不乏抒發對讀物本身、新知舊學以及政局時事等的個人感受及見解,從中可窺見時局動盪不安、中西文化碰撞交流之下,下層士紳群體的閱讀經驗與思想觀念的互動。
摘要(英)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lower-class gentry Zhang Gang (1860-1942) in Ruian, Wenzhou, began to write a diary in the 14th year of Guangxu (1888), and by the 31st yea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42). He leaves a diary that spans more than 50 years for later generations. In recent years, Zhang Gang′s diary proofread by his posterity Mr. Zhang Junsun has been published, so we can get a glimpse of the entire volume of diary. The value of Zhang Gang′s Diary lies not only in its long recording time, but also in all-encompassing content, covering politics, economy, education, industry, famine, farmland, folklore, and many other aspects in Wenzhou. It i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material for the study of local history. It also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understanding the daily life of the lower-class gentry in modern times.
The author of diary Zhang Gang is born in a family of farming and studying. In his early years, he devotes himself to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Zhang Gang, who enjoys reading since he was a child, has a wealth of books at home and writes his personal reading experience in his diary. Because Zhang Gang enjoys reading in daily life, his reading activities are not limited by time and space. He reads whenever he has time, even carries books with him for reading on the road. After looking over the contents of diary, it can be found that Zhang Gang has a wide range of reading types. A collection of classics and histories that traditional scholars must study is no doubt to say. And because he was in the era where old and new ideas are intertwined, books about new knowledge,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are covered in his reading scope. In addition, he also likes reading country literature, novels and so on. After reading, Zhang Gang is used to express his personal feelings and opinions on books, new knowledge and old studies, and current political affairs. From this, we can se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eading experience and ideas of the lower-class gentry under the turmoil situation and the collision and exchange of different cultures.
關鍵字(中) ★ 《張棡日記》
★ 閱讀世界
★ 下層士紳
關鍵字(英) ★ Zhang Gang′s Diary
★ the world of reading
★ the lower-class gentry
論文目次 緒論 1
一、研究宗旨與問題意識 1
二、當代研究回顧 4
(一)從書籍史到閱讀史 4
(二)中國閱讀史之研究成果 8
1.晚清民初閱讀史 8
2.個人閱讀史 10
3.報刊閱讀史 11
4.性別閱讀史 13
(三)《張棡日記》相關研究述略 15
三、研究視角與方法 18
四、概念界定與論文框架 20
第一章 張棡的人生軌跡 25
一、張棡生活的地域空間——溫州瑞安 25
(一)張棡所處時代下的溫州 25
(二)張棡日常生活的空間範圍 32
二、張棡的生平及其日記 34
(一)張棡的家庭背景及個人經歷 34
(二)《張棡日記》及其遺著 41
第二章 讀物的獲取 45
一、讀物的來源 46
(一)自費購買 46
(二)他人饋贈 50
(三)各處借閱 55
1.書店租借 55
2.親友處借閱 57
3.圖書館借閱 60
二、購書消費觀 62
第三章 閱讀活動的進行 69
一、閱讀習慣 69
(一)閱讀時間 69
(二)閱讀空間 72
1.西書室 72
2.書店 74
3.任職學校內 76
4.外出途中及目的地 78
(三)閱讀方式 80
二、讀物的種類 83
(一)傳統經史子集 83
(二)鄉邦文獻 86
(三)報刊雜誌 89
(四)西學/新學書籍 92
(五)小說讀本 97
第四章 閱讀反饋呈現的個人觀念與政治思想 101
一、新舊交織的閱讀見解 101
(一)晚清維新思潮的附和者 101
(二)傳統舊學的維護者 109
二、報刊閱讀中的時局感受 115
(一)對國共兩黨的政治觀感 115
(二)對國家命運的憂心掛懷 123
結語 131
參考書目 137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史料
張棡著,溫州市圖書館編,《張棡日記(全十冊)》,北京:中華書局,2019。
張棡著,俞雄選編,《張棡日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張棡著,張鈞孫等編,《杜隱園詩文輯存》,香港:香港出版社,2005。
溫州市誌編篆委員會,《溫州市誌》,北京:中華書局,1998。
瑞安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瑞安市誌》,北京:中華書局,2003。
王殿金、黃徵乂總修,宋維遠點校,《嘉慶瑞安縣誌》,北京:中華書局,2010。
瑞安縣修誌委員會,《民國瑞安縣誌稿》,北京:蝠池書院出版社,2006。
中共瑞安市委黨史研究室,《中共瑞安黨史(1919-1949)》,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9。
張憲文,《溫州文史資料(第五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胡珠生,《溫州近代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
沈克成,《溫州歷史年表》,北京:北京電子出版物出版中心,2005。
宋恕著,胡珠生編,《宋恕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
梅冷生撰,潘國存編,《溫州文獻叢書之梅冷生集》,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6。
姚公鶴,《上海閒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上海圖書館編,《汪康年師友書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王清彬等主編,《中國勞動年鑒:第三編》,北京:北京社會調查部,1928。
劉大鵬,《退想齋日記》,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時務報》(上海)
《新青年》(上海)
《教育雜誌》(上海)
《學衡》(南京)
《新民叢報》(橫濱)
《新小說》(橫濱)
二、中文專書
李仁淵,《晚清的新式傳播媒體與知識份子:以報刊出版為中心的討論》,台北:稻鄉出版社,2005。
潘光哲,《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一八三三~一八九八)》,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14。
張仲民,《出版與文化政治:晚清的「衛生」書籍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
張仲民,《種瓜得豆:清末民初的閱讀文化與接受政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卞東磊,《古典心靈的現實轉向:晚清報刊閱讀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戴聯斌,《從書籍史到閱讀史:閱讀史研究理論與方法》,北京:新星出版社,2017。
章清,《清季民國時期的「思想界」(上下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王龍,《閱讀史導論》,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
王余光主編,《中國閱讀通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7。
羅伯特.達恩頓著,蕭知緯譯,《拉末萊特之吻:有關文化史的思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周紹明著,何朝暉譯,《書籍的社會史——中華帝國晚期的書籍與士人社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陳晉,《毛澤東閱讀史》,香港: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8。
周兵,《新文化史:歷史學的「文化轉向」》,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李宏圖主編,《表像的敘述——新社會文化史》,上海:三聯書店,2003)。
阿爾維托.曼古埃爾著,吳昌傑譯,《閱讀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史提夫.羅傑.費雪著,李中文譯,《閱讀的歷史》,台北:博雅書屋,2009。
張仲禮著,李榮昌譯,《中國紳士——關於其在19世紀中國社會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徐佳貴,《鄉國之際:晚清溫州府士人與地方知識轉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8。
李世眾,《晚清士紳與地方政治:以溫州為中心的考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三、中文論文
張仲民,〈從書籍史到閱讀史——關於晚清書籍史/閱讀史研究的若干思考〉,《史林》期5(上海,2007),頁151-189。
張仲民,〈「亡國之媒」:梁啟超與清末民初的閱讀文化〉,《南京政治學院學報》卷33期2(南京,2017),頁97-108、141。
李仁淵,〈閱讀史的課題與觀點:實踐、過程、效應〉,復旦大學歷史系、復旦大學中外現代進化進程研究中心編,〈新文化史與中國近代史研究〉,《近代中國研究集刊》輯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頁213-254。
秦曼儀,〈書籍史方法論的反省與實踐——馬爾坦和夏提埃對於書籍、閱讀及書寫文化史的研究〉,《台大歷史學報》期41(台北,2008),頁257-314。
韋胤宗,〈閱讀史:材料與方法〉,《史學理論研究》期3(北京,2018),頁109-117。
涂豐恩,〈明清書籍史的研究回顧〉,《新史學》卷20期1(台北,2009),頁181-215。
潘光哲,〈追索晚清閱讀史的一些想法——「知識倉庫」、「思想資源」與「概念變遷」〉,《新史學》卷16期3(台北,2005),頁137-170。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新史學》卷14期4(台北,        
  2003),頁179-180。
王奇生,〈蔣介石的閱讀史〉,許雪姬主編,《蔣介石的日常生活》(台北市:政大出版社,2012),頁277-334。
鄭政誠,〈從《灌園先生日記》看林獻堂的讀書生活〉,《兩岸發展史研究》期7(桃園,2009),頁45-72。
許俊雅,〈知識養成與文學傳播:《黃旺成先生日記》(1912-1942)呈現的閱讀經驗〉,《東吳中文學報》(台北,2014),頁267-308。
尤育號,〈在舊學與新知之間:一個鄉村士紳的閱讀世界——以張棡《杜隱園日記》為中心,《歷史教學問題》期4(上海,2011),頁93-100。
蔣建國,〈二十世紀鄉紳的報刊閱讀與觀念世界——以張棡、皮錫瑞、劉大鵬為例〉,《高校圖書館工作》卷38期183(長沙,2018),頁65-70。
卞冬磊,〈「現實主義的匱乏」:甲午前夕中國讀書人的閱讀生活〉,《河南大學學報》卷53期6(鄭州,2013),頁22-31。
馮筱才,〈「中山蟲」:國民黨黨治初期瑞安鄉紳張棡的政治觀感〉,《社會科學研究》期4(成都,2015),頁156-169。
瞿駿,〈老新黨與新文化:五四大風籠罩下的地方讀書人〉,《南京大學學報》期1(南京,2017),頁79-97。
李發根,〈近代鄉村社會環境變遷的鄉土敘事:浙南鄉紳張棡的日常生活史考察〉,《中國農史》期4(北京,2019),頁96-107。
李萌,〈清末民初瑞安地方士紳與社會事業——以張棡《杜隱園日記》為中心的探討〉,《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卷34期4(婁底,2017),頁29-33、114。
徐雁平,〈用書籍編織世界——黃金台日記研究〉,《學術研究》期12(廣州,2015),頁128-140。
淩一鳴,〈晚清士人的書籍往還網路建構與地方文化權威的樹立——以瑞安孫氏為例〉,《圖書館論壇》期8(中山,2017),頁64-70、16。
羅志田,〈科舉制的廢除與四民社會的解體——一個內地鄉紳眼中的近代社會變遷〉,《清華學報》卷25期4(新北,1995),頁345-369。
羅士傑,〈城隍神與近代溫州地方政治——以1949年黃式蘇當城隍為討論中心〉,收錄於康豹、高晚桑主編,《改變中國宗教的五十年(1898-1948)》(台北:中央研究院,2015),頁101-139。
羅士傑,〈近代溫州的龍舟競渡與地方自治傳統〉,《歷史人類學學刊》卷17期1(香港,2019),頁31-65。
王才友,〈政黨競爭與代際衝突:反革命視域下的浙南革命(1921-1934),《中共黨史研究》期11(北京,2019),頁76-93。
周山仁,〈抗戰時期鄉村知識份子視角下的民眾國家認同——以《退想齋日記》《郝星久日記》為例〉,《民國研究》輯30(北京,2016),頁52-58。
俞雄,〈清末民國間溫州鄉邦文獻的整理與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學刊》期5(長春,2000),頁1-6。
郭威廷著,張一民譯,〈爭訟人生:《張棡日記(1888-1942)》所見清末民國時期地方社區調解人的生活〉,《法律史譯評》卷5期2(北京,2013),頁275-304。
徐佳貴,〈地方士人與晚清地方的下層「啟蒙」——以浙江省溫州府為例〉,《史林》期2(上海,2018),頁90-104、219。
徐佳貴,〈廢科舉、興學堂與晚清地方士子——以林駿《頗宜茨室日記》為例的考察〉,《近代史研究》期4(北京,2013),頁110-125。
郝平,〈《退想齋日記》所見抗戰時期的民眾生活——以太原為中心〉,《史林》期4(上海,2005),頁27-32。
四、碩博士論文
田月瑤,〈晚清士紳的生活空間與地域社會結構——以張棡的活動為中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20)。
曾育松,〈清末士紳心態與教育近代化研究——以溫州為中心的考察〉(鄭州: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碩士論文,2019)。
王鵬,〈晚清至民國時期溫州民俗的傳承與嬗變(1888-1942)——以《張棡日記》為研究中心〉(溫州:溫州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16)。
陳小麗,〈清代浙江舉人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9)。
五、外文專書
Michel de Certeau,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Carlo Ginzburg, The Cheese and the Worms: the Cosmos of a Sixteenth-Century Miller.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2.
Cavallo Guglielmo and Roger Chartier (eds.), translated by Lydia G. Cochrance, A History of Reading in the West. Amherst and Boston: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1999.
六、外文論文
Robert Darnton, “First step toward a history of reading.” Australian Journal of French Studies, 23:5 (Jan, 1986), pp. 5-30.
Kai-wing Chow, “Writing for Success: Printing, Examinations, and Intellectual Change in Late Ming China.” Late Imperial China, 17:1 (1996), pp. 120-157.
指導教授 蔣竹山(Chu-Shan Chiang) 審核日期 2021-10-2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