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815500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50 、訪客IP:3.145.178.240
姓名 班偉(Wei Pa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番割與清代臺灣的邊區社會
(Fan-Ke and Taiwan′s Border Society in Qing Dynasty)
相關論文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傳教及發展─以台南新化教會為例★ 桃園地區開漳聖王信仰之研究 ─以大溪仁和宮為例
★ 帝國邊區的村落、族群與歷史:以屏東萬金庄為中心討論(1861-1945)★ 日治時期臺灣茶業改良之研究
★ 臺灣三官大帝信仰-以桃園地區為中心(1683~1945)★ 帝國玄關─日治時期基隆的都市化與地方社會
★ 北埔姜家女性研究(1834-1945)★ 清代臺灣私鹽問題研究--以十九世紀北臺灣為中心
★ 北臺灣隘墾社會轉型之研究:以新竹關西地區為例(1886-1945)★ 煤礦產業與地方社會--以台北土城地區為例(1897~1989)
★ 台灣六十年來茶業技術研究與發展變遷 -以「茶業改良場」為中心(1945~2005)★ 戰後台灣茶業的發展與變遷
★ 新竹枋寮褒忠義民廟「協議會」之研究(1914-1947)★ 聚落與宗教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觀音鄉為例(1684-1990)
★ 日治時期臺灣「特別輸出入港」之研究★ 中壢十三庄輪祀網絡之研究(1826~1945)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清治臺灣初期,劃界封禁、族群分類是官方治理臺灣的大方向,「分」字為其主軸,落實以「分界」、「分類」、「分治」等施政措施,因此形成人文、地理、經濟上的阻隔。番割因商業利益越過人文、地理屏障,衝撞挑戰官方「分」的意志。公領域上,原為違禁越界的番割,卻受官方之託,或為堵禦邊區,又或為協帶「生番」為官方出力、更有邊陲地區地方治安的危機,借助番割在地方的力量。黃祈英、張丙事件後,官方開始關注「同番化」較深的番割,影響其統治。光緒年間清政府積極治臺,此時將番割納入官方的撫墾體系中。顯然官方對番割的態度隨邊界政策、社會概況、治安事件而調整。在私領域中,不論土地開發、水利建設及隘墾組織的邊區經營,都能見到番割所發揮降低衝突的重要功能。漢人在開墾受阻礙、生存受威脅、族群遇危機,番割受託協調、講和甚至以私人武力相助。
  清代臺灣的邊區,是國家統治力量的最邊緣,走私交易、獵首出草、設隘防番、協議和番,都在這個場域上演,不但是族群間互動接觸前緣,也是各方勢力的競技場。番割所建立的人文、地理網絡,在狩獵與農耕文明的相遇競逐中,除了武力對抗之外,增添了其他的可能選項,建構出邊區社會多元的樣貌。綜觀歷史軌跡,清政府逐步走向「分界」、「分類」、「分治」的施政舉措並未阻止雙邊往來,原漢關係反愈朝向更深化多元的互動交流發展。
摘要(英)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in Taiwan, delimitation, prohibition and ethnic classification were the general direction of Taiwan′s official rule. The term "division" is the main axis, and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such as "delimit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division and rules" have been implemented. Out of business interests, Fan-ke surpassed cultural and geographic barriers and challenged the official desire to "divide". In the public domain, anti-rights that were originally illegal and cross-border were entrusted by the government to block border areas or assist "indigenous peoples" to contribute to the government and use them to deal with local security issues in border areas. After the Huang Qiying and Zhang Bing incidents, the authorities bega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deeper "simultaneity" of Fan-ke, which jeopardized their rule. During the Guangxu period, the Qing government actively ruled Taiwan, and at this time the border was included in the formal reclamation system. Obviously,the official attitude towards Fan-ke is adjusted according to border policy, social situation and public safety incidents. In the private sector, Fan-ke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ducing conflicts regardless of how land development,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and reclamation organizations operate in border areas.When land reclamation is hindered, survival is threatened, and ethnic groups are in crisis, Fan-ke can be seen entrusted to coordinate, talk and even help with private force.
  The border area of Taiwan in the Qing Dynasty was the most fringe of the country’s ruling power. Smuggling transactions, first hunting, setting up of defensive gates, agreements, and bans were all staged in this field. They were not only the frontier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ethnic groups, but also various parties The arena of forces. In addition to armed confrontation, the humanistic and geographic network established by Fan-ke added other possible options in the encounter and competition of hunting and farming civilizations, and constructed a diverse appearance of the border society. In the historical trajectory, the Qing government′s policy of gradually moving toward "demarcation","classification", and "divide and rule" has not prevented the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sides. On the contra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ides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toward deeper and diversified interactive exchanges.
關鍵字(中) ★ 清代臺灣
★ 番割
★ 邊區社會
★ 原住民
★ 山產交易
關鍵字(英) ★ Qing Dynasty Taiwan
★ Fan-ke(aboriginal intermediate)
★ Border society
★ Aboriginal
★ Mountain products trading
論文目次 緒論                            1
第一章 番割的形成背景                    17
第一節 清代臺灣的社會概況                 17
第二節 番界的形成與變化                  28
第三節 番界與族群政治     33  
第二章 番割的邊區交易與普遍形貌           39
第一節 番割之意涵                      39
第二節 番割交易考察                     44
第三節 番割的普遍形貌              59
第三章 番割與土地開發 79
第一節 吳沙與噶瑪蘭的開發          79
第二節 番割與農耕水利的開發          85
第三節 番割、隘首與墾戶的探討               98
第四節 開山撫番後的番割與土地開發        113
第四章 番割與邊區社會秩序               121
第一節 番割與林爽文事件 121
第二節 黃祈英與道光六年的械鬥         129
第三節 道光十二年張丙事件             135
第四節 番割與地方豪紳                   143
結論                           149
參考書目                         155
參考文獻 壹、史料檔案、古文書
丁曰健,《治臺必告錄》,臺灣文獻叢刊第1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灣文獻叢刊第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主編,《天地會》(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0年。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主編,《天地會》(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0年。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主編,《天地會》(四),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0年。
王元樨,《甲戌公牘鈔存》,臺灣文獻叢刊第3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 室,1959年。
朱壽朋編,《光緒朝東華續錄選輯》選輯(上),臺灣文獻叢刊第27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9年。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文獻叢刊第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7年。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灣文獻叢刊第1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沈葆楨,《沈文肅公牘》,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年。
沈有容,《閩海贈言》,臺灣文獻叢刊第15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李天鳴編,《軍機處奏摺錄副臺灣原住民史料彙編》中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0年。
吳子光,《臺灣紀事》,臺灣文獻叢刊第3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59年。
周凱,《內自訟齋文選》,臺灣文獻叢刊第8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0年。
林豪,《東瀛紀事》,臺灣文獻叢刊第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姚瑩,《東槎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姚瑩,《中復堂選集》,臺灣文獻叢刊第8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灣文獻叢刊第4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陳盛韶,《問俗錄》,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97年。
連橫,《臺灣通史》,臺灣文獻叢刊第12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12卷)》,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乾隆朝奏摺(66卷)》,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2年。
戚繼光,《紀效新書》,新北:五洲出版公司,2014年。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8年。
黃逢昶,《臺灣生熟番紀事》,臺灣文獻叢刊第5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達飛聲著,蔡啟恆譯,《臺灣之過去與現在》第1冊,臺灣文獻叢刊第10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年。
鄧傳安,《蠡測彙鈔》,臺灣文獻叢刊第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詩鈔》,臺灣文獻叢刊第28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0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雍正硃批奏摺選輯》選輯一,臺灣文獻叢刊第30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奏疏選彙》,臺灣文獻叢刊第25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8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高宗實錄選輯(上)》,臺灣文獻叢刊第186種,臺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97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宣宗實錄選輯》選輯一,臺灣文獻叢刊第18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碑傳選集》,臺灣文獻叢刊第22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番事物產與商務》,臺灣文獻叢刊第4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第1冊,臺灣文獻叢刊第27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9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10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府輿圖纂要》,臺灣文獻叢刊第18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甲集》,臺灣文獻叢刊第3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10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私法物權編》,臺灣文獻叢刊第22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劉璈,《巡臺退思錄》第1冊,臺灣文獻叢刊第2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聯合報文化基金會國學文獻館整理,《清代起居注冊-道光朝》第6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5年。
藍鼎元,《東征集》,臺灣文獻叢刊第1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臺灣私法》第一卷上冊,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5年。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3)》,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8年。
羅大春,《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臺灣文獻叢刊第30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年。
貳、地方志
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沈茂蔭,《苗栗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5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2年。
李汝和,《臺灣省通誌》,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2年。
吳振漢,《大溪鎮志‧地理、歷史、政治篇》,桃園:大溪鎮公所,2004年。
林正芳,《續修頭城鎮志》,宜蘭:頭城鎮公所,2002年。
周璽,《彰化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5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周鍾瑄、陳夢林,《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2年。
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3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9年。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93年。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陳朝龍,《新竹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145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6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3年。
陳衍,《臺灣通紀》,臺灣文獻叢刊第12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陳壽祺纂,魏敬中重纂,《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文獻叢刊第8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8年。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2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8年。
陳運棟,《重修苗栗縣志:人物志(上冊)》,苗栗,苗栗縣政府,2007年。
陳運棟,《頭份鎮志》,苗栗:頭份鎮公所,2002年。
陳秋坤、利天龍等,《重修屏東縣誌》,屏東:屏東市文化局,2014年。
財團法人陳運棟文教基金會總編纂,《三灣鄉志》,苗栗:三灣鄉公所,2005年。
黃旺成,《臺灣省新竹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
黃鼎松主編,《公館鄉誌》,苗栗:公館鄉公所,1994年。
新竹市編纂委員會編,《新竹市志》,新竹:新竹市政府,1999年。
鄭鵬雲,《新竹縣志初稿》,臺灣文獻叢刊第6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通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3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臺灣省苗栗縣文獻委員會編,《臺灣省苗栗縣志》,苗栗:臺灣省苗栗縣文獻委員會,1960年。
臺灣省苗栗縣文獻委員會,《臺灣省苗栗縣志》,苗栗:臺灣省苗栗縣文獻委員會,1960年,頁14。
礁溪鄉志編輯委員會編,《礁溪鄉志》,宜蘭:礁溪鄉公所,1994年。
參、專書
J. M. Meskill著,王淑琤譯,《霧峰林家—臺灣拓荒之家(1729-1895)》,臺北:文鏡文化公司,1986年。
王學新,《日據時期竹苗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第三卷,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3 年。
中國石油公司臺灣油礦探勘處,《臺灣石油探勘紀要》,臺北:中國石油公司臺灣油礦探勘處,1971年。
伊能嘉矩撰,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譯,《臺灣文化志》下卷,臺北:臺灣書房出版公司,2011年。
伊能嘉矩著、楊南群譯,《臺灣踏查日記(上)》,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6年。
伊能嘉矩著,吳密察譯,《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新北:大家出版社,2021年。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1834~189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14),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6年。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研究》,新竹:新竹縣政府文化局,2000年。
吳玲青,《界外之人:瑯嶠地方的歷史與人群》,高雄:麗文文化事業機構,2017年。
吳密察,《臺灣通史—唐山過海的故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李亦園,《中國的民族、社會與文化》,臺北:食貨出版社有限公司,1981年。
李壬癸,《珍惜臺灣南島語言》,臺北:前衛出版社,2010年。
李宜憲、莊雅仲,《大港口事件》,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9年。
李明賢,《咸菜甕鄉街的空間演變》,新竹:新竹縣政府文化局,2001年。
邵式柏著,林偉盛、張隆志、林文凱、蔡耀緯譯,《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1600-1800)上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在的商人及其活動網路》,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
林玉茹、詹素娟、陳志豪主編,《紫線番界: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解讀》,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15年。
林滿紅,《茶、糖、樟腦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2001年。
洪麗完,《熟番社會網路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年。
洪麗完、張永禎、李力庸、王昭文,《臺灣史》,臺北:五南出版社,2009年。
施添福,《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政府文化局,2001年。
施添福,《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理論架構與基本資料》,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
施雅軒,《臺灣的行政區劃變遷》,新北: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高賢志編,《大臺北古契字三集》,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5年。
高雙印、吳秀玉,《開蘭始祖—吳沙之研究》,臺北:師大書苑,1991年。
陳秋坤,《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臺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09年。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
陳政三,《翱翔福爾摩沙-英國外交官郇和晚清臺灣紀行》,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5年。
陳炎正,《大臺中客家人足跡》,臺中:臺中市客委會,2016年。
國家圖書館編,《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治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年。
康培德,《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臺北:稻鄉出版社,2000年。
許雪姬,《清代臺灣的綠營》專刊(54),臺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
許毓良,《清代臺灣軍事與社會》,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年。
許毓良,《光緒十四年(1888)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所見的新北山區:一段清末開山撫番的歷史追尋》,新北: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9年。
許倬雲,《我者與他者: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曹永和,《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青年曹永和的學術啟航》,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馮明珠、李天鳴主編,《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8年。
黃靜嘉,《春帆樓下晚濤急—日本對臺灣殖民統治及其影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
黃永達,《臺灣客家俚諺語語典》,臺北:全威創意媒體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費德廉、羅孝徳編譯,《看見十九世紀臺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臺北: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費德廉、蘇約翰主編,《李仙得臺灣紀行》,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3年。
傅琪貽(藤井志津枝),《大嵙崁事件 1900-1910》,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9年。
湯熙勇,《清代臺灣文官的任用方法及其相關問題》,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專題選刊(80)》,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8年。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
詹素娟,《臺灣原住民史》,臺北:玉山社出版公司,2019年。
葉高華編著,蘇峯楠地圖繪製,《十八世紀末御製臺灣原漢界址圖解讀》,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7年。
楊毓雯,《宗親會探討─砂勞越董楊宗親會與新竹縣楊姓宗親會之比較》,新竹:客家臺灣文化學會,2004年。
廖風德,《清代之噶瑪蘭》,臺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廖風德,《臺灣史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96年。
鄭螢憶,《混雜的山區: 清代東勢角「客家」族群互動與番產交易(1700-186)》,新北: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2014年。
潘朝成、施正鋒,《加禮宛戰役》,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學院,2010年。
劉錚雲編,《明清檔案文書(一)》,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人文中心,2012年。
劉妮玲,《清代臺灣民變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專刊(9),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3年。
蕭新煌,《臺灣客家族群史(政治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1年。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
戴寶村,《臺灣島.臺灣省.臺灣國—歷史文化評論集》,新北:臺北縣文化中心出版,1996年。
簡炯仁,《臺灣開發與族群》,臺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
肆、期刊及專書論文
王玉輝,〈從《東寧政事集》考察清領之初的臺灣社會問題〉,《臺灣文獻》第59卷第1期,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8年3月,頁191-230。
王世慶,〈清代臺灣的米價〉,《臺灣文獻》第9卷第4期,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58年9月,頁11-20。
王梅霞,〈從「交換」看族群互動與文化創造:日治初期苗栗地區泰雅族的研究〉,《考古人類學刊》第71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出版,2009年12月,頁93-144。
尹章義,〈從天地會「賊首」到「義首」到開蘭「墾首」—吳沙的出身以及「聚眾奪地、違例開邊」的藉口〉,《臺北文獻》第181期,臺北:臺北市立文獻館2012年9月,頁95-157。
尹章義,〈天地會在林爽文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臺北土城大墓公的起源為中心所作的探索〉,《臺北文獻》第174期,臺北:臺北市立文獻館,2010年12月,頁209-238。
江樹生,〈梅花鹿與臺灣早期歷史關係之研究〉,錄於王穎計畫主持,《臺灣梅花鹿復育之研究七十四年度報告》,屏東: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1987年,頁3-62。
吳學明,〈清末北臺灣民間安全體系的建構〉,錄於鄭政誠編,《秉筆治史:賴澤涵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頁19-51。
吳學明,〈清代一個務實拓墾家族的研究—以新竹姜朝鳳家族為例〉,《臺灣史研究》第2卷第2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1995年12月,
頁6-52。
吳學明,〈金廣福的組成及其資金〉,《史聯雜誌》第4期,臺北: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4年1月,頁21-52。
吳聰敏,〈贌社制度之演變及其影響,1644- 1737〉,《臺灣史研究》第16卷第3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9年9月,頁1-38。
李壬癸,〈臺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錄於張炎憲等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頁43-68。
李文良,〈十九世紀晚期劉銘傳裁隘事業的考察—以北臺灣新竹縣為中心〉,《臺灣史研究》第13卷第2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6年12月,頁87-122。
李文良,〈三層埔的土地拓殖過程與業主權取得—一個隘墾區的拓殖史研究
(1790~1925)〉,錄於淡江大學歷史學系主編,《臺灣開發史論文集》,
臺北:國史館,1997年,頁217-262。
林文凱,〈清代到日治時代臺灣統治理性的演變:以生命刑為中心的地方法律社會史考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90本第2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9年6月,頁317-365。
林文凱,〈再論清代臺灣開港以前的米穀輸出問題〉,錄於林玉茹主編,《比較視野下的臺灣商業傳統》,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2年,頁99-133。
林文凱,〈晚清開山撫番新探—兼論十九世紀臺灣史的延續與轉型〉,《漢學研究》第32卷第2期,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14年6月,頁139-174。
林文凱,〈地方治理舆土地訴訟—清代竹塹金山面控案之社會史分析〉,《新史學》第18卷第4期,臺北:新史學雜誌社,2007年12月,頁125-187。
林偉盛,〈清代臺灣分類械鬥發生的原因〉,錄於張炎憲等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頁263-287。
林玉茹、畏冬,〈林爽文事件前的臺灣邊區圖像:以乾隆49年臺灣番界紫線圖為中心〉,《臺灣史研究》第19卷第3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
究所,2012年9月,頁47-94。
林玉茹,〈《淡新檔案》與晚清北臺灣的社會風俗〉,錄於劉錚雲編,《明清檔案文書(一)》,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人文中心,2012年,頁493-560。
林一宏,〈從「開山撫番」到「理蕃」:樟腦產業與隘勇線的演變〉,《臺灣博物》第107期,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2010年9月,頁18-25。
林欣宜,〈十九世紀的臺灣北部山區與樟腦〉,錄於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臺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臺北:播種者文化有限公司,2000年,頁83-105。
周婉窈,〈從琉球人船難受害到牡丹社事件:「新」材料與多元詮釋的可能〉, 《臺灣風物》第65卷2期,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2015年6月,頁23-89。
洪麗完,〈清代臺灣邊區社會秩序之考察:以濁水溪、烏溪中游之「亢五租」為中心〉,《臺灣史研究》第20卷第4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3年12月,頁1-50。
洪麗完,〈嘉南平原沿山地區之族群關係(1700-1900):以「阿里山番租」為例〉,《臺灣史研究》第18卷第1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1年3月,頁41-102。
柯志明,〈清代臺灣三層式族群空間體制的形構與轉化:紫線界前後的比較〉,《臺灣史研究》第22卷第2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5年6月,頁45-110。
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錄於張炎憲等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臺北:玉山社出版公司,1996年,頁157-220。
施添福,〈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以清代岸裡地域為例〉,錄於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年,
頁39-71。
胡家瑜、林欣宜,〈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9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2003年11月,頁177-214。
陳龍廷,〈帝國觀點下的文學想像—清代臺灣原住民的妖魔化書寫〉,《臺灣文獻》第55卷4期,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4年12月,頁211-246。
陳宗仁,〈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使用〉,《臺大歷史學報》第36期,臺北:臺大歷史學報編輯委員會,2005年12月,
頁53-106。
陳慧先,〈半斤八兩?—清代臺灣度量衡之探討〉,《臺灣文獻》第58卷第4期,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7年12月,頁203-236。
陳南旭,〈19世紀初年臺灣北部的拓墾集團與噶瑪蘭的移民開發〉,《臺灣文獻》,第67卷第2期,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6年6月,頁133-156。
陳志豪,〈隘糧與大租:清代竹塹地區合興莊的隘墾事業與閩粵關係〉,《全球客家研究》,第4 期,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2015年5月,頁1-30。
陳志豪,〈晚清「開山撫番」下的山區開發與地方社會─以竹塹地區的「金廣成」墾號為例〉,《臺灣學研究》第10期,臺北:國立臺灣圖書館,2010年 12月,頁1-24。
陳秋坤,〈清代前期對臺少數民族政策與臺灣土著的傳統土地權利,1690-1766〉,錄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輯,《近代中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下)》,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年,頁1023-1038。
陳秋坤,〈十九世紀初期土著地權外流問題-以岸裡社的土地經營為例〉,錄於張炎憲等編,《臺灣史論文精(上)》,臺北:玉山社出版公司,1996年,頁261-262。
陳政三,〈歷史現場:搶救白奴〉,《原住民族文獻》第10期,臺北:原住民族委員會,2013年8月,頁28-47。
孫大川,〈從生番到熟漢—番語漢化與漢語番化的文學考察〉,《臺灣原住民研 究論叢》第2期,臺北:臺灣原住民教授學會,2007年12月,頁27- 45。
孫連成,〈有關清代臺灣義民研究探析〉,《歷史教育》第16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10年6月,頁137-213。
徐崇哲,〈林恭事件研究—以義首林萬掌家族與民變首領林恭進行初步考探〉,《屏東文獻》第22期,屏東:屏東縣政府,2018年12月,頁3 -29。
莊吉發,〈身穿清朝衣,頭戴明朝帽—鴨母王朱一貴事變的性質〉,《歷史月刊》第153期,臺北:歷史智庫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0月,頁 64-70。
曹永和,〈環中國海域交流史上的臺灣和日本〉,錄於張炎憲等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臺北:玉山社出版公司,1996年,103-134。
許毓良,〈清代臺灣社會用鐵與硝磺考—兼談火器的使用〉,《臺灣文獻》
第55卷4期,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4年12月,頁107-141。
許毓良,〈臺灣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乾隆朝林爽文事件臨陣人數的討論〉,《兩岸發展史研究》創刊號,兩岸發展史研究編輯委員會主編,國立中央大學出版,2006年8月,頁21-65。
張炎憲,〈臺灣史研究的新精神〉,錄於張炎憲等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頁11-28。
黃富三,〈清代臺灣移民的耕地取得問題及其對土著的影響 (下)〉,《食貨月刊》第11卷第2期,臺北:食貨月刊社,1981年5月,頁26-46。
黃富三,〈從劉銘傳開山撫番政策看清廷、地方官、士紳的互動〉,1999年12月16-18日,國史館主辦「國史上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五屆討論會」。
黃樹仁,〈沒有唐山媽?拓墾時期臺灣原漢通婚之研究〉,《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93期,臺北: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編委會,2013年12月,頁1- 47。
黃卓權,〈清代北臺內山開墾與客家優佔區的族群關係〉,《第六屆臺灣地理學術研討會暨陳國彥教授榮退紀念學術研討會—「臺灣沿山地帶的區域發
展:過去、現在與未來」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地理
學系區域研究中心,2002,頁24-42。
黃卓權,〈從獅潭山區的拓墾—看晚清臺灣內山墾務的演變〉,錄於中華民國史蹟研究中心主編,《臺灣史研究論文集》,臺北: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8年,98-137。
雅柏甦詠.博伊哲努(Yapasuyongu Poiconu),〈誰的地圖?誰的故事?—為什麼要出版臺灣原住民族歷史地圖集?〉,《原住民族文獻》第31期,新北:原住民委員會,2017年4月,頁4-6。
曾獻緯,〈理番政策的一個側面:清末至日治初期宜蘭吧哩沙的番產交易〉,2016年8月25、26日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主辦「第九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論文」。
溫振華,〈岸裡大社聚落的變遷〉,《臺灣學通訊》第79期,新北:臺灣學研究中心,2014年1月,頁10-12。
溫振華,〈清代臺灣漢人的企業精神〉,錄於張炎憲等編《臺灣史論文精選
(上)》,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頁321-356。
詹素娟,〈族群歷史研究的「常」與「變」〉,錄於張炎憲等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頁69-102。
廖風德,〈清代臺灣農村埤圳制度—清代臺灣農村制度之一〉,《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1985年3月,頁147-191。
鄭螢憶,〈越過「土牛」:18世紀岸裡社在番界邊區的「族群互動」〉,《原住民族文獻》第35期,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2017年12月,頁94-100。
鄭螢憶,〈藍鼎元的預言書:番界內外的流動人群與社會〉,錄於張隆志編,《跨越世紀的信號:書信裡的臺灣史(17-20世紀)》,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19年,頁78-101。
鄭瑩憶,〈仰沾聖化、願附編氓?康雍朝「生番」歸化與番人分類體制的形構〉,《臺灣史研究》第24卷第2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7年6月,頁1-32。
蔡淵洯,〈合股經營與清代臺灣的土地開發〉,《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13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85年6月,頁275-302。
潘繼道,〈晚清「開山撫番」與臺灣後山太魯閣族群勢力之變遷〉,《史耘》第9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03年9月,頁49-70。
劉益昌,〈臺灣的考古遺址〉,《臺灣史論文精選(上)》,錄於張炎憲等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頁29-42。
劉錚雲,〈「衝、繁、疲、難」:清代道府廳州縣等級初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4本第1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3年3月,頁175-204。
戴寶村,〈移民臺灣:臺灣移民歷史的考察〉,錄於李明珠等編,《臺灣史十一講》,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6年,頁11-55。
羅永清,〈漂流船與臺灣原住民的遭逢—清末以來的國際法爭議〉,《原住民族文獻》第2期, 新北:原住民委員會,2012年4月,頁14-30。
伍、學位論文
王幼華,〈清代臺灣漢語文獻原住民記述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
王慧芬,〈清代臺灣的番界政策〉,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林欣宜,〈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以南庄地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邱正略,〈清代臺灣中部平埔族遷移埔里拓墾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1992年。
李紋沛,〈清末至日治初期來臺西方人建構的臺灣知識—以李仙得與達飛聲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
陳如君,〈乙未之前恆春地區開發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莊景雅,〈一個家族三個時代:里港藍家的政經發展〉,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張夢軒,〈綏撫、監控到自治—日治到戰後前期山地交易的制度形成與變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
黃窈嫻,〈從張丙事件看清代臺灣地方社會的建構〉,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黃盈璋,〈奉天承運VS.順天行道—林爽文事件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溫振華,〈清代臺北盆地社會經濟的演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77年。
鄭瑩憶,〈王朝體制與熟番身分:清代臺灣番人分類與地方社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7年。
廖淮一,〈虛實之境—臺灣後山的地域與人群(從近代初期到1888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蔡淵洯,〈清代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1684-189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80年。
蕭晏翔,〈交易、獵首與邊區社會秩序:以烏溪上游致霧社為中心(1874-1898)〉,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謝宗佑,〈民變、豪強與官府:十九世紀臺灣林萬掌家族的發展〉,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
陸、網路與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明實錄、朝鮮王朝實錄、清實錄資料庫」,網址:http://hanchi.ihp.sinica.edu.tw/mql/login.html。
田代安定,〈東勢角蕃語〉,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館,網址:http://cdm.lib.
 ntu.edu.tw/cdm/compoundobject/collection/Tashiro/id/37800/rec/18。
行政院新聞傳播處,資料網址:https://www.ey.gov.tw/Page/5A8A0CB5B41DA11E
   /6b466059-43d9-486d-927f-649c52c068ce。
李立法/枋寮報導,〈清武將夫婦百年合葬原、漢融合〉,《自由時報》2019年1月17日,第9版。
作者不詳,(入藏時間1945年)。中文名稱:臀鈴串飾(編目號:AT1334)。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網址:
   https://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d/f7/1d.html。
《明清檔案》、《淡新檔案》、《岸裡大社文書》,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網址:http://thdl.ntu.edu.tw/THDL/RetrieveDocs.php。
國立故宮博物院善本古籍資料庫,網址:http://npmhost.npm.gov.tw/ tts/npmmeta/RB/RB.html。
國立故宮博物院Open Data,〈生擒林爽文圖),(清)善本書籍,文物圖檔編號:P3K021277。網址:https://theme.npm.edu.tw/opendata/ DigitImageSets.aspx?sNo=04023318。
黃煉石撰,〈伊能嘉矩手稿—奉查南庄開闢來歷緣由序〉,《臺灣地理資料:新竹、苗栗、臺中、彰化、嘉義、臺南、鳳山、恆春》,「伊能文庫」(手稿抄寫類)。《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檔名:M011_00_0029_0031。
謝壽德(手抄),《溫苟書讀本》,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館,網址:http://cdm.lib.ntu.edu.tw/cdm/ref/collection/kua-a-tsheh/id/36054。
指導教授 吳學明(Hsueh-Ming Wu) 審核日期 2021-7-1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