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8757020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43 、訪客IP:44.199.212.254
姓名 徐秀菊(HSU HSIU CH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客家音樂與族群認同-以楊梅客家歌謠班為例
(Hakka Music and Ethnic Identity :Using Yangmei class as an example)
相關論文
★ 寺廟與客家聚落關係──以桃園縣觀音鄉甘泉寺為例★ 客家鄉鎮發展文化觀光之研究—以桃園縣新屋鄉為例
★ 客家花布的符號消費與族群認同★ 台灣客家族群的跨國認同與文化建構:以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為例
★ 親密與衝突的母女關係:以客家女性論述傳承為例★ 客家飲食傳承與族群認同
★ 乙未年桃園客家地區抗日事件之研究★ 國小學童客語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基隆市國小高年級為例
★ 文化展示與客家論述:以苗栗客家文化園區為例★ 族群旅遊節目的再現分析-以客家電視台為例
★ 桃竹苗地區印尼客家外籍配偶的認同變遷★ 客家流行音樂與青年的客家認同
★ 清代新竹關西王廷昌家族的拓墾與發展★ 論多元族群之社區認同建構─以桃園市龍潭區佳安社區為例
★ 移民二代的認同抵抗與變遷─高屏溪畔滇緬義胞聚落的當代情境★ 客家文化的傳承與變遷:以祭拜祖先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運用文獻分析法、深度訪談法、參與觀察法等研究方法,探討客家歌謠班之於族群認同之影響,研究目的分別就楊梅客家歌謠班的現況、客家音樂對於族群認同的影響力及推行客家歌謠所遭遇到的困境,歌謠班之各前輩是否有建議之因應策略做一探討。
研究期間參考各學派理論,從客家音樂、客家歌謠班、族群、認同、族群認同之各種釋義及由實際參與過程中,一一剖析客家歌謠班與族群認同的關係。族群認同不只是存在於基本文化血緣的認定,亦是著重在主觀自我認同的記憶選擇。由族群態度、族群歸屬感及族群投入表現出族群認同的強度。
研究發現目前的客家歌謠班日漸式微,如何引導客家的幼苗接觸客家語言及文化,使之向下紮根,成為維持客家文化永續的重點,冀望今日的年輕人能夠成為他日客家歌謠班接棒的一群。客家歌謠班是一藉由民間團體的力量即可推動與傳承客家語言、客家文化的場域,而音樂本身具教育、娛樂、抒發情感與溝通表達的功能,客家歌謠是客家族群的重要表現及認同象徵,對於語言的學習、族群融合及客家文化的推廣亦是一良好的媒介。
對於楊梅客家歌謠班的教學者與學員而言,過去的客家經驗形成其理解世界的方式,因此透過客家音樂召換了語言、經驗與感知上的共鳴,也強化了他們持續想要學習客家歌謠的動機,進一步支持了其族群身分。客家認同有語言面向、社會身分、自我認知或定義等不同的構面。綜上所述研究者建議從以下三個方向著手鞏固客家文化:一、以家庭塑造一個客語溝通的環境。二、以學校塑造一個客家音樂素養的環境。三、以政策塑造一個客家文化的環境。冀望客家文化源遠流長。
關鍵字:客家歌謠班、族群認同、客家音樂
摘要(英) Abstract
By literature review, in-depth interview,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effect of Hakka ballad class on ethnic identity. The research purpose i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Yangmei Hakka ballad class, the effect of Hakka music on ethnic identity, obstacles to promote Hakka ballads, and responsive strategies suggested by members of the ballad class.
In the process,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different schools, interpretation, and participation in Hakka music, Hakka ballad classes, ethnic groups, identity, ethnic identity,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relation between Hakka ballad classes and ethnic identity. Ethnic identity is not only the identity with the basic cultural blood relationship but also the memory option of the subjective self-identity. The intensity of ethnic identity is shown through ethnic attitude, ethnic sense of belonging, and ethnic engagement.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Hakka ballad classes are declining. It is critical to guide Hakka children to approach the Hakka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sustainability of Hakka culture.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young generation of modern time can succeed in Hakka ballad classes one day. Hakka ballad classes are the place to promote and pass on the Hakka language and culture by private groups. Music is educative and entertaining and serves for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communication. Hakka ballads are an important representation and symbol of the identity of the Hakka people. It is a proper medium for language learning, ethnic integration, and promotion of Hakka culture.
For the instructors and members of the Yangmei Hakka ballad class, past Hakka experience is their measure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Thus, while Hakka music resonant with the language, experiences, and perception, it reinforces their motivation to continue learning Hakka ballads and further support their ethnic identity. Hakka identity includes different dimensions such as language, social identity, self-cognition, or definition. Based on the above, the researcher suggested to stabilize Hakka culture by the following three dimensions: (1) Create a Hakka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through families. (2) Establish the environment of literacy of Hakka music through schools. (3) Create a Hakka culture environment through policy. Thus, it will lead to the sustainability of Hakka culture.
Keywords: Hakka ballad class; ethnic identity; Hakka music
關鍵字(中) ★ 客家歌謠班
★ 族群認同
★ 客家音樂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致謝 V
目錄 VI
圖目錄 VIII
表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問題意識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相關理論 11
第一節 族群理論 11
第二節 認同理論 13
第三節 客家音樂與族群認同 1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執行 19
第一節 研究區域說明 19
第二節 研究方法 19
第三節 問題設計與訪談大綱 22
第四節 研究對象 23
第五節 研究流程與限制 26
第四章 研究發現 29
第一節 楊梅歌謠班經營的現狀與教學 29
第二節 客家歌謠班對於族群認同的影響 55
第三節 客家歌謠班的困境與政策建議 79
第五章 結論 93
第一節 研究發現 93
第二節 客家歌謠班的困境與建議 95
參考文獻 99
一、期刊論文、專書 99
二、學位論文 100
三、網路資料 100
附錄: 102
圖目錄
圖3- 1 研究流程圖 資料來源:研究者繪製 27

表目錄
表3- 1參與觀察時程表 22
表3- 2 訪談教學者基本資料對照表 24
表3- 3 訪談學員基本資料對照表 25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期刊論文、專書
王甫昌(2002)。邁向台灣族群關係的在地研究與理論:「族群與社會」專題導論。台灣社會學第四期,頁1-10,2002年12月出版。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王甫昌(2003)。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出版社,9-51。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子晴(2016)。當代臺灣客家三大調的美感經驗:以竹東鎮客家山歌比賽與流行音樂為例。第十八期,185-227。
林子晴(2019)。臺灣客家音樂的集體記憶與地方感:以《客家歌謠選集》為例。全球客家研究。第12期,131-174。
邵宗海,唐玉禮(2005)。臺灣地區的族群差異意識與政治參與。專題研究。
施正鋒(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臺北:前衛出版社。
胡泉雄(2013)。客家山歌概述。光美照相排版有限公司。
張茂桂(2003)。社會學與台灣社會二版。台北:巨流。第12期,頁37-68。
許馨文(2019)。客家音樂研究的新視野。全球客家研究,2019年5月。
麥如橋(2008)。台灣客家歌謠差異性之研究。教專研2008年成果報告,頁33。
黃瑞枝(2007,83-84)。《桃、竹、苗客家歌謠(民間)教學調查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黃瑞枝、吳川鈴(2007)。《桃、竹、苗客家歌謠(民間)教學調查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萬文隆(2004)。生活科技教育月刊。三十七卷,第四期。
蕭景祥(2017)。客家歌謠賞析-通識課程之開設計畫。客家委員會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計畫成果報告書。嘉南藥理大學。
謝其國、吳川鈴編著(1992)。《山歌大家唱》,國光音樂工作室。
謝登旺(2005)。通識研究集刊第八期12月,開南管理學院通識教育中心。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五南出版公司。
二、學位論文
王雯君(2005)。閩客族群邊界的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影響。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古綺靚(2013)。臺北市客家歌謠班推動客家文化成效之研究-以台灣客家山歌團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瑾玉。客家童謠融入客語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客語薪傳班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余翎瑄(2009)。社區與藝術-藝術進入社區之發展型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班學位論文。
吳岱穎(2012)。客家流行歌曲的產製與宣傳方式之初探。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台元(2016)。我國族群發展政策之研究。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
李宗璘(2014)。客家流行音樂與青年的客家認同。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
卓石能(2002)。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以高雄市原住民國小學生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儀錦(2014)。現代客家童謠在客語教學之應用-以鍾振斌童謠作品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高若芸(2020)。台中市咚咚國民小學已習唱歌謠傳承客家文化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音樂教育組碩士論文。
彭玉錢(2014)。臺北市客家歌謠班發展與變遷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曾瑞媛(1993)。桃竹苗客家童謠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曾瑞媛(2012)。客家山歌之節奏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博士班博士論文。
曾瑞媛(2017)。臺灣客家童謠之發展研究(1991-2016),結案報告書。
黃美池(2010)。黑衣墨鏡下的原生情感與認同抉擇:論羅大佑的專業認同與國族/族群認同。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三、網路資料
黃霈瑄(2015)。從接受美學視角看台灣客家歌謠的現代傳承與女性形象再現。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楊蕙嘉(2009)。〈當代臺灣客家流行音樂的族群再現與文化認同〉。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
楊蕙嘉(2015)。當代客家流行音樂的族群再現與文化認同:(元智大學)。臺灣-族群文化與客家認同,苗栗:桂冠,300。
劉蕙華、晁瑞明(2009)。結合社會與資訊特質之客家文化教學系統之規劃研究-以彰化縣客家傳統文化生活學園客家歌謠教學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賴建宇(2012)。台灣中部東勢地區客家山歌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還我母語運動」32周年重返《客家風雲》雜誌。(https://www.hpcf.tw)。(109.08.11)
施勗皓(2014)。新客家人群像,國立交通大學機構典藏系統。(110.07.21)
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電子信箱:nixon@mail.moe.gov.tw(109.02.21)。
浪漫客-樂活客庄旅遊專屬平台。https://romantichakka.com/blog/activity/20。新竹縣政府全球資訊網。(110.03.22)
楊梅區公所。https//www.yangmei.tycg.gov.tw。(110.07.16)。
楊梅區-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s://zh.wikipedia.org › zh-tw ›。(110.06.11)。


指導教授 王俐容 審核日期 2021-12-23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