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812660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47 、訪客IP:52.14.240.178
姓名 黃銘瑤(Ming-Yao Hu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藝術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 清末民初廣東畫家馮潤芝(1851-1942)之時事畫研究
(A Study of News Illustrations by Feng Renzhi (1851-1942) in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Eras)
相關論文
★ 清王炳仿趙伯駒桃源圖研究 兼論乾隆朝畫院設色山水創作★ 畫學復興思救國-論黃賓虹畫學中的救國思想與其晚年的北宋畫風
★ 臺灣八景從清代到日據時期的轉變★ 傅抱石對<畫雲台山記>的詮釋與其國畫改革的關係
★ 董希文之「油畫中國風」研究★ 李日華繪畫鑑藏品味之研究
★ 豐子愷文人抒情漫畫研究--以1937年以前畫作為例★ 北宋墨竹繪畫研究
★ 金農.羅聘.黃慎的神佛鬼魅像研究★ 儒士.貳臣.收藏賞鑒家--孫承澤(1592-1676)之生活.繪畫品味與影響
★ 郎靜山﹝1892-1995﹞中國畫意攝影研究★ 梁鼎銘(1898-1959)大陸時期西畫創作研究
★ 休寧貴公子,邗上大畫師-查士標生平與繪畫研究★ 吳偉人物畫風格研究
★ 梅清(1623-1697)的生平與藝術★ 戴本孝生平與繪畫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馮潤芝(1851-1942)生於番禺,是清末民初廣東著名的人物畫畫家。他畫學淵源中西兼備,前期受華喦(1682-1756)等福建一帶人物畫畫風影響,後又習海上畫派錢慧安(1833-1911)一路的人物畫技法,錢派畫風遂成為馮潤芝人物畫的標志。馮潤芝在「鼓吹革命」的年代積極投入到了廣東畫報事業,與一衆美術同仁參與《時事畫報》、《賞奇畫報》以及《真相畫報》等畫報的創作與出版工作,為後人留下了大量晚清社會圖像。馮潤芝還曾為屈臣氏等公司繪製月份牌,在石印報業、繪畫教育等方面都有所貢獻。晚年則選擇回歸傳統,參與國畫研究會、文學書畫研究會等藝術團體的活動。在移居澳門後,其人物畫風格也形成了一定的影響。

本文主要以廣東博物館和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合編,在2014年出版的十冊《時事畫報》合集為主要的論述材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試圖更詳細地構建馮潤芝生平及其時事畫的整體面貌。本文第一章是對他生平經歷的梳理,包括中西兼備的畫學淵源、參與畫報事業的過程及晚年的風格及價值轉向等;第二章以馮潤芝最重要的時事畫主題,即涉外時事畫為例,分析其時事畫的特色與圖像來源;第三章則更整體地梳理馮潤芝涉外時事畫的主題内容,包括外國人強權、在文明進步中的外國人形象、革命浪潮等,分析馮潤芝對晚清中國與外國的交往關係的描繪和展現,以及他對新聞圖像的建構策略與方法。
摘要(英) Feng Runzhi (1851-1942), born in Panyu, was a famous Chinese figure painter in the Guangdong region during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periods of China. Feng was adept at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styles of painting. His early paintings were influenced from figure painters in the Fujian area, including the prominent Hua Yan (1682-1756), while his later figure paintings were increasingly characterized by the style of Qian Hui’an (1833-1911), another eminent painter in the latter stage of the Shanghai School, after Feng had imitated and mastered the techniques employed in their artworks. Around the time of the 1911 Revolution, Feng was committed to the cause of illustrated newspapers in Guangdong, joining other fellow artists in the illustration and publishing work for illustrated newspapers like Shishi Huabao (Journal of Current Pictorial 時事畫報), Shangqi Huabao (賞奇畫報), and Zhenxiang Huabao (The Truth Record 真相畫報), and leaving a rich legacy of portraits of societ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Feng also helped create monthly calendar posters for companies like Watsons and made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lithographed newspapers and the education of painting. In his later years, he returned to the tradition, participating in activities related to art societies such as the Chinese Painting Society and the Society of Literary,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fter he moved to Macau, the style of his figure paintings had some influence on the local painting scene.

This essay aims to contribute to building a more comprehensive picture of Feng Runzhi’s life and facilitat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his illustrations of certain themes,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research on this topic and additional materials, which includes, most importantly, the complete set of Journal of Current Pictorial, jointly compiled by the Guangdong Museum and Sun Yat-Sen Library of Guangdong Province and published in ten volumes in 2014.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paper is a summary of Feng’s life, including how he became proficient in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 techniques, his involv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illustrated newspapers, and his shift towards a more traditional painting style and more conservative values in his later years. The second chapter centers around Feng’s most significant paintings of foreign-related events, analyzing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tracing the possible sources of inspiration for the images. The third and final chapter explores the themes of Feng’s representative illustrations of foreigners and foreign-related events. These themes include foreign aggression, the progressive image of westerners and the western revolutionary wave,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this chapter also analyzes Feng’s depiction of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as well as his methods used in constructing images for news events.
關鍵字(中) ★ 馮潤芝
★ 《時事畫報》
★ 涉外主題時事畫
關鍵字(英) ★ Feng Runzhi
★ Journal of Current Pictorial
★ illustrations for foreign- related news events
論文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
致謝辭 iv
目錄 vi
圖版目錄 viii
緒論 1
文獻回顧與討論 3
章節結構 11

第一章 馮潤芝的生平簡述及相關問題 13
第一節 中西兼備的畫學淵源 13
一、1905年前的學畫經歷 13
二、馮潤芝傳統故事人物畫風格 17
(一)本土人物畫畫風的師承 17
(二)師淑上海錢慧安 20
第二節 針砭時弊的時事畫畫師及其現代意識 23
一、職業的時事畫畫師 23
二、商業美術、印刷實業及與時人的關繫 29
第三節 回歸傳統、佛教與晚年活動 34
一、回歸傳統 34
二、澳門及延續 38
小結 40

第二章 馮潤芝的涉外題材時事畫風格特色 41
第一節 《時事畫報》與馮潤芝 41
一、《時事畫報》的創辦、宗旨及内容 41
二、馮潤芝發表的作品類型及内容 44
第二節 中西合璧的圖像風格 46
第三節 對西方畫報、攝影明信片等圖像材料的參考 49
一、西方畫報 49
二、明信片 56
第四節 設計意識 58
一、時事畫畫框 58
二、扉頁 61
三、封面 62
小結 63

第三章 構築「世界」之相 64
第一節 衝突與矛盾 64
一、外國人在華之形象——蠻橫與强權 64
二、華人華僑在外——受虐受鄙 68
(一)華工 68
(二)留學群體與國族意識 71
第二節 他國之鑒與革命浪潮 73
一、他國之鑒 73
(一)文明與先進 73
(二)亡國之苦 75
二、革命浪潮 77
小結 80
結論 81

參考書目 84
附錄1 馮潤芝重要事件年表 90
附錄2 馮潤芝作品列表(除發表在畫報上的作品外) 90
附錄3 馮潤芝畫報作品列表 91
附錄4 馮潤芝簽名及印章示例 104
圖版 106
參考文獻 原始文獻

1.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廣東博物館編,《時事畫報》十冊合集,廣州:廣東省嶺南美術出版社,2014年。
2. 《賞奇畫報》,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計算機光盤。
3. 《申報》,愛如生數據庫。
4. 《真相畫報》,全國報刊索引。
5. 《振華五日大事記》,全國報刊索引。
6. 《萬國公報》,全國報刊索引。
7. 《廣益叢報》,全國報刊索引。
8. 《覺音》,全國報刊索引。
9. 《通問報》,全國報刊索引。
10. 《非非畫報》,姜亞沙、經莉、陳湛綺編,《民國畫報匯編——港粵卷》,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複製中心,2007年。
11. 香港《華字日報》,香港舊報紙,香港公共圖書館多媒體資訊系統。
12. 香港《華僑報》,香港舊報紙網站,香港公共圖書館多媒體資訊系統。
13. (清)潘正煒,《聼帆樓書畫記、聼帆樓續刻書畫記》,1843年刊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
14. 吳琬,〈二十五年來的廣州繪畫印象〉,原文載於《青年藝術》第1期(1937)。收錄於嶺南畫派紀念館編,《國畫復活運動與廣東中國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頁325-332。
15. 阿英,〈中國畫報發展之經過〉,原文載於《良友》第150期 (1940),頁38-40。全國報刊索引。
16. 黃天鵬,〈五十年來畫報之變遷〉,原文載於《良友》第49期(1930),頁35-36。全國報刊索引。
17. 高劍父,〈澳門藝術的朔源及最近的動態〉。收錄於李偉銘輯錄整理,高勵節、張立維校訂,《高劍父詩文初編》,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頁268-282。
18. 葉淺予,〈錢慧安與清末人物畫〉,寫於1963年5月。收錄於《美術研究》第1期(2006),頁78-82。
19. 吳灞陵,〈廣東之新聞畫報〉,寫於1931年。收錄於《廣東文物》,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3年,頁756-777。
20. 薩空了,〈五十年來中國畫報之三個時期〉,寫於1931年3月30日。收錄於張靜廬輯注,《中國近現代出版史料》,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年,頁408。
21. 簡又文,〈高劍父畫師苦學成名記〉,《逸經》第六期(1936年)。收錄於「廣東美術百年」書系編委會編,《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研究文選(上)》,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17年,頁0123-0125。
22. 《明鏡(The Mirror)》,BNA數據庫。
23. 《倫敦新聞畫報(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BNA數據庫。

專書

1. 陳繼春,《鄭錦藝術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 陳平原,《左圖右史與西學東漸》,北京:三聯書店出版社,2018。
3. 陳平原,《圖像晚清——《點石齋畫報》》,北京: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
4. 陳喬之主編,《港澳大百科全書》,廣州:花城出版社,1993。
5. 陳瀅,《番禺文化叢書:番禺丹青翰墨》,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7。
6. 葉裕彬、餘鴻建、劉吉良、須漢興編著,《香港印刷業的發展歷程和現狀》,北京:印刷工業出版社,1997。
7. 丁守和編,《辛亥革命時期期刊介紹(四)》,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8. 方志欽,蔣祖緣主編,《廣東通史 現代下》,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 《廣州市文物志》編委會編,《廣州市文物志》,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1990年。
10. 何建明,《澳門佛教:澳門與內地佛教文化關繫史》,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11. (美)孔飛力著,李明歡譯,《他者中的華人》,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6。
12. 梁伯華,《近代中國外交的巨變:外交制度與中外關繫變化的研究》,香港:商務印書館,1990。
13. 李偉銘,《圖像與歷史——20世紀中國美術論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14. 李煥真,《嶺南書畫考析:李煥真美術文集》,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06。
15. 寧樹藩主編,《中國地區比較新聞史(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8。
16. 萬國報館編,《甲午:120年前的西方媒體觀察》,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17. 瓦格納,《晚清的媒體圖像與文化出版事業》,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2019。
18. 鄭春霆,《嶺南近代畫人傳略》,香港:廣雅社,1987。
19. 莊申,《從白紙到白銀——清末廣東書畫創作與收藏》,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97。
20. Ralph Croizier, Art and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 the Lingnan (Cantonese) School of Painting, 1906-1951.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碩博士論文

1. 狄春馨,〈《點石齋畫報》繪畫藝術研究〉,碩士論文,揚州大學,2017。
2. 方笙容,〈清末民初廣州的公共領域——以《時事畫報》為例〉,臺灣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2011。
3. 郭秋惠,〈「點石」:《點石齋畫報》與1884-1898年間的設計問題〉,博士論文,北京:清華大學,2008。
4. 黃程瑋,《華喦繪畫藝術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2015。
5. 侯京吾,〈圖改地方風俗:以廣州《時事畫報》為中心(1905-1912)〉,碩士論文,臺灣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2012。
6. 魏祥奇,〈辛亥革命與廣東畫壇〉,博士論文,中國藝術研究院,2013。
7. 謝菁菁,〈西畫東漸與《點石齋畫報》〉,碩士論文,中國美術學院,2010。
8. 張晗,〈《點石齋畫報》建構的外國人形象研究〉,碩士論文,黑龍江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10。
9. 張卉珺,〈點石齋畫報》畫面藝術特色探究——中西繪畫的交融〉,碩士論文,江南大學,2011。
10. 趙敏,〈清末民初廣州《時事畫報》研究(1905-1913)〉,碩士論文,暨南大學傳播學系,2016。

期刊論文

1. 郭偉其,〈重讀何香凝獅圖〉,《藝術工作》第6期(2020),頁55-73。
2. 甘子超,〈清末嶺南鄉村演劇圖像景觀探微——以《時事畫報》為例〉,《戲劇文學》第4期(2017),頁95-104。
3. 甘子超,〈清末廣東《時事畫報》中的城市劇場〉,《嶺南文史》第2期(2017),頁58-68。
4. 黃大德,〈「戰地寫真隊」探秘——《真相畫報》研究之二〉,《美術學報》第1期(2015),頁44-57。
5. 江沛揚,〈廣東——中國現代漫畫的策源地〉,《嶺南文史》第2期(2000),頁49-51。
6. 康保成,〈清末廣府戲劇演出圖像說略——以《時事畫報》、《賞奇畫報》為對象〉,《學術研究》第2期(2011),頁125-133。
7. 黎美君、林浩旋、關曉煇,〈晚清畫報的社會導向——以《時事畫報》廟會圖像為例〉,《藝術科技》第10期(2016),頁404、351、353。
8. 樂正,〈近代上海的崛起與廣州的失落〉,《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總二十四期(1994),頁29-38。
9. 馬孟晶,〈《隋煬帝艷史》的圖飾評點與晚明出版文化〉,《漢學研究》第28期(2020),頁7-56。
10. 倪俊明,〈清末反美愛國運動中的《時事畫報》〉,《廣東圖書館學刊》第1期(1987),頁97-81。
11. 吳繼金,〈辛亥革命與美術〉,《美術研究》(2004),頁12-20。
12. 顏廷亮,〈黃世仲與《時事畫報》〉,《明清小說研究》第2期(2004),頁
151-161。
13. 祝均宙,〈《時事畫報》圖像視野評述〉,《東亞觀念史集刊》第六期(2014),頁403-446。

研討會論文、論文集

1. 程存潔,〈《時事畫報》若干問題辨析(代序)〉,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廣州博物館編,《時事畫報(第一冊)》(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頁1-22。
2. 陳繼春,〈國畫「復活」的方式:方人定的「中」與「西」〉,嶺南畫派紀念館編,《國畫復活運動與廣東中國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下)》(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17),頁386-413。
3. 陳雅飛,〈國畫研究會香港分會及其相關問題〉,朱萬章,郭燕冰主編,《廣東「國畫研究會」研究》(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10),頁71-77。
4. 郭適(Ralph Croizier),〈蕩漾在遙波:嶺南畫派在溫哥華〉,《嶺南畫派在上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13),頁34-41。
5. 郭燕冰,〈廣東國畫研究會成員考〉,《國畫復活運動與廣東中國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17),頁482-501。
6. 黃大德,〈魂系黃花——評述潘達微〉,《魂系黃花——紀念潘達微誕辰一百二十周年》(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頁6-53。
7. 黃大德,〈世紀之迷——山本梅崖在廣州及高劍父在日本留學的相關問題〉,廣州藝術博物院編,《廣州藝術博物院年鑒》(廣州:新世紀出版社,2010),頁169-185。
8. 黃大德,〈述善學堂圖畫學校考〉,「廣東美術百年」書系編委會編,《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研究文選(下)》(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17),頁1246-1250。
9. 羅禮平,〈上官周及其藝術成就〉,林蔚文、楊際嵐主編,《海峽兩岸傳統文化藝術研究》(福州: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2009),頁295-302。
10. 李偉銘,〈高劍父「留學」日本考〉,「廣東美術百年」書系編委會編,《其命惟新: 廣東美術百年研究文選(中)》(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17),頁0761-0777。
11. 魏祥奇,〈廣東國畫研究會的畫學傳統與現代意識〉,附錄二《國畫研究畫人名錄考》,《國畫復活運動與廣東中國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17),頁451-481。
12. 朱萬章,〈廣東「國畫研究會」及藝術風格解讀〉,《廣東「國畫研究會」研究》(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10),頁52-56。
13. 朱萬章,〈粵東書畫鑒藏和青藤、白陽〉,澳門藝術博物館編,《乾坤清氣:徐渭、陳淳書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故宮出版社,2015),頁348-373。
14. 朱曉青,〈海外嶺南畫派研究與藝術史研究的「全球化」趨向〉,《嶺南畫派在上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13),頁73-83。

網絡資料

1. 陳繼春,〈馮潤芝:名利兩忘一生指陳時弊警世導善〉,《南方都市報廣州畫卷》,網址:〈http://www.gzlib.org.cn/gzlp/151955.jhtml〉。
2. 黃大德,〈重寫月份牌畫史:前有馮潤芝後有關蕙農〉,《南方都市報廣州畫卷》。網址:〈http://www.gzlib.org.cn/gzlp/151981.jhtml〉。
3. 黃大德,〈美術史學者黃大德詳說從年畫、年曆畫到日曆〉,《南方都市報》。網址:〈https://new.qq.com/omn/20211211/20211211A064TK00.html〉。
4. 魏祥奇,〈傳統精神與現代意識:馮潤芝〉,《中國書畫收藏頻道》,2013年11月14日。網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857e390102vmxt.html〉。
5. 楊善深簡介。網址:
〈http://www.jiaxiangwang.com/fa/fa-modern-yangshansheng.htm〉。
6. 《南華早報》簡介,網址:〈http://www.scanews.com/2008/05/s923/92307/〉。
7. 《同文滬報》簡介,上海年華,網址:
〈http://memory.library.sh.cn/node/77367〉。
8. 香港記憶:香港歷史明信片,網址:
〈http://www.hkmemory.org/postcard/about.php?lang=zh〉。
9. Alexander Nyulassy簡介。網址:
〈https://www.webumenia.sk/en/dielo/SVK:SNG.O_5976〉。
指導教授 周芳美(Fang-Mei Zhou) 審核日期 2022-9-1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