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陳崴駿(WEI-CHUN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
畢業系所 |
土木工程學系 |
論文名稱 |
台灣北中南區二十公里深最強地震圓弧雙交叉分析:交叉幾何特性對強震預測效果之影響 (Analysis of SDICAE with depth within twenty kilometers at Northern,Central,and Southern Taiwan:the efficiencies of strong earthquake prediction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geometric features of the intersections.)
|
相關論文 | |
檔案 |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2028-8-1以後開放)
|
摘要(中) |
本研究將台灣二十公里深的極淺層地殼分為三區,即北區(北緯24度至25.5度)、中區(北緯23度至24.8度)和南區(北緯21.7度至23度)。在以上的分區當中,我們探討最強地震圓弧雙交叉的各種幾何性質對強震預測效能的影響,這些幾何特性包括半徑比、長軸方向角、端弧比、分叉弧長比和兩端分叉對稱比。
經分析發現,最強地震圓弧雙交叉的這些幾何特性對提升短期(70 天內)和中短期(160 天內)的強震(規模大於5.7)預測命中率有不錯的效果。 |
摘要(英) |
In this study, we separate the extremely shallow crust within a depth of 20 kilometers in Taiwan into three geographical regions, the Northern Region (latitude 24 to 25.5 degrees North), the Central Region (latitude 23 to 24.8 degrees North), and the Southern Region (latitude 21.7 to 23 degrees North). Then we investigate the impacts of several geometric features of the strongest double intersection of the circular arcs of earthquakes (SDICAE) on the efficiencies of the strong earthquake prediction.The geometric features include the radius ratio, the direction angle of the long axis, the ratio of the arc length of the ends, the ratio of the branched arc lengths, and the ratio of the symmetries of the branched arc lengths of the ends.
It is found that these geometric features of the SDICAE contribute to increase the accuracy of prediction of strong earthquakes with a magnitude greater than 5.7 in both the short term (within 70 days) and the medium short (within 160 days). |
關鍵字(中) |
★ 最強地震圓弧雙交叉 ★ 地震預測 |
關鍵字(英) |
★ the strongest double intersection of the circular arcs of earthquakes ★ earthquake prediction |
論文目次 |
第一章、緒論 1
1-1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1-2 研究目的 2
第二章、研究方法與內容 3
2-1 地震目錄 3
2-2 地震弧定義 4
2-3 地震弧交叉型態 7
2-4 研究範圍 9
2-5 研究流程及方法 14
第三章、地震圓弧誤差參數強震預測效果分析 17
3-1 台灣北區(北緯25.5 度至24 度)的SDICAE 18
3-2 台灣中區(北緯24.8 度至23 度)的SDICAE 27
3-3 台灣南區(北緯23 度至21.7 度)的SDICAE 45
3-4 各地震圓弧誤差參數強震預測效果分析 63
第四章、不重複交叉資料彙整分析 70
4-1 相異交叉定義 70
4-2 彙整相異交叉在各參數組合編號 72
4-3 包含時間序列因素的交叉型態篩選方法 83
4-4 時間序列篩選之重複SDICAE案例 87
4-5 不重複交叉資料分析 113
第五章、交叉幾何特性對強震預測效果影響分析 124
5-1 交叉幾何特性指標介紹 124
5-2 最強地震圓弧雙交叉半徑比對強震預測的影響 128
5-3 最強地震圓弧雙交叉長軸方向角對強震預測的影響 132
5-4 探討端弧比及弧長比對強震預測的影響 136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144
6-1 結論 144
6-2 建議 146
參考文獻 147
附錄一 最強地震圓弧凹凸交叉數據彙整 (依半徑比排序) 149
附錄二 最強地震圓弧雙凸交叉數據彙整 (依半徑比排序) 158
附錄三 最強地震圓弧凹凸交叉數據彙整 (依長軸方向角排序) 165
附錄四 最強地震圓弧雙凸交叉數據彙整 (依長軸方向角排序) 174
附錄五 台灣北區 SDICAE圖片彙整 181
附錄六 台灣中區 SDICAE圖片彙整 206
附錄七 台灣南區 SDICAE圖片彙整 264 |
參考文獻 |
〔1〕 陳俊榕,「地磁擾動與日本東北外海地震之相關性探討」,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民國101年。
〔2〕 莊皓琨,「台灣地區地震前之電離層電子濃度異常」,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3年。
〔3〕 郭家銘,謝育哲,「動物的地震第六感」,科學月刊,597期,民國108年。
〔4〕 許佑銓,「短搜尋週期的極淺層最強地震圓弧雙交叉與後續台灣地區強震之關聯(1982 年至 2012 年) 」,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民國109年。
〔5〕 劉怡鑫,「台灣淺層最強地震圓弧雙交叉之搜尋週期與後續強震之關聯」,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民國109年。
〔6〕 邱奕賢,「台灣最強地震圓弧雙交叉與後續強震之關聯(1982年至2012年)」,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民國109年。
〔7〕 李瑋育,「地震圓弧之精度對台灣地區最強地震圓弧雙交叉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民國109年。
〔8〕 范書源,「搜尋週期為三週年半時使用SDICAE作強震預測的最佳精度設定」,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民國110年。
〔9〕 范國豪,「搜尋週期為四年時使用SDICAE作強震預測的最佳精度設定」,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民國110年。
〔10〕 郭宛棋,「不同搜尋週期對SDICAE強震預測效能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民國110年。
〔11〕 林亨學,「搜尋週期為三年時使用SDICAE做強震預測的最佳精度設定」,碩士論文,民國110年。
〔12〕 潘俊霖,「地震事件搜尋深度的變化對SDICAE進行強震預測的效能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民國110年
〔13〕 曾采元,「搜尋週期為三年時台灣極淺層地殼的最強地震圓弧雙交叉分析:不同事件深度設定下的強震預測效果」,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民國111年
〔14〕 古旻芳,「二十公里深台灣地殼的 最強地震圓弧雙交叉分析: 不同搜尋週期設定下的強震預測結果」,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民國111年
〔15〕 張萱瑋,「二十公里深臺灣地殼的最強地震圓弧雙交叉分析:不同地震規模設定下的強震預測效果」,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民國111年
〔16〕 陳翰瑩,「搜尋週期為三年時台灣極淺層地殼的最強地震圓弧雙交叉分析:不同事件深度設定下的強震預測效果」,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民國111年
〔17〕 范慧筠,「台灣北中南區二十公里深最強地震圓弧雙交叉的強震預測」,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民國112年
〔18〕 Z.H. Shou,“Earthquake Clouds,a Reliable Precurser”,science & Ufopia,vol.64,pp53-57,1999。
〔19〕 Y.Toya,K.F. Tiampo,J.B. Rundle,C.-C. Chen,H.-C. Li,and W. Klenin,“Pattern Informatics Approach to Earthquake Forecasting in 3D”,Concurrency Computat.:Pract. Exper.,Vol. 22,1569-1592,2010。
〔20〕 K.-F. Ma,Y.-Y. Lin, S.J. Lee,J. Mori,E.E. Brodsky,“Isoropic Eventr Observed with a Borehole Array in the Chelungpu Fault Zone,Taiwan”,science,vol.337,2012。
〔21〕 H.C.Lei, “Circles,Circular Arcs and Lines of Earthquakes Around Taiwan,”The 40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Taiwan,2016.
〔22〕 H.C.Lei, “Circles,Circular Arcs and Lines of Earthquakes Around Taiwan(II):Magnitude and Time, ” The 15th Conference on Land Studies,Tainan,Taiwan, 2017.
〔23〕 H.C.Lei, “Some Ideas for Constructing Significant Intersections of Circular Arcs of Earthquake,” Taiwan-Japan Joint Symposium on the Advancement of Urban Earthquake Hazard Mitigation Technology,Taoyuan,Taiwan, 2017.
〔24〕 H.C.Lei, “Strongest Double Intersections of Circular Arcs of Earthquakes around Taiwan,” The 23rd Forum on Land Use and Planning,Tainan,Taiwan,2019.
〔25〕 H.C.Lei, “Prediction of Strong Earthquakes around Taiwan by Intersection Point of SDCICAE Close to Evmax, ” The 2019 Taiwan-Japan Joint Symposium on the Advancement of Urban Earthquake Hazard Mitigation Technology,Taoyuan,Taiwan, 2019.
〔26〕 H.C.Lei, “ASICAE by HinChi Lei to find the strongest intersections of circular arcs of earthquakes,” 2019.[線上〕. Available: https://youtu.be/tvgYLpoH9T4. |
指導教授 |
李顯智(Hin-Chi Lei)
|
審核日期 |
2023-8-17 |
推文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
網路書籤 |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