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8124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66 、訪客IP:18.118.9.146
姓名 宋佳諺(Chia-Yen Su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哲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 以「克己復禮」論孔孟荀禮學思想
(The Ritual thoughts of Confucius, Mencius and Xunzi: The interpretation from “To master oneself and return to ritual”)
相關論文
★ 論當代新儒家思想中的世界主義★ 周敦頤定靜工夫之醫學應用 —以朱丹溪援儒入醫策略為視野
★ 論韓非哲學—秩序的建構★ 論中國樂教「和」之思想—以周敦頤樂教為視野
★ 元代儒醫朱丹溪的胎教理論研究 -以宋儒心氣關係為視點★ 王陽明心學與正念療法
★ 漢代《孝經》學初探★ 王陽明致良知中的定靜工夫涵攝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旨在以「克己復禮」的角度討論孔孟荀禮學思想。學界過往對先秦禮學的詮釋多以「心性論」為主,因孔子、孟子和荀子對「性」的概念界定不同,如果忽略此一點則難以客觀地比較三者的禮學系統。故此,筆者將以「克己復禮」的角度切入,論述和比較孔子、孟子和荀子在禮學上各自的教化功能及特色。
  本文將分為五章。第一章為研究動機與脈絡簡述,以春秋戰國禮壞樂崩為背景,聚焦「禮」的概念意義與流變。第二章說明孔子對「禮」的概念轉化,並指出孔子的「禮學」側重於實踐層面。第三章將會先概述孟子的「禮學」,並指出其「禮學」與「性善論」實為互相聯繫。第四章將說明荀子在「性惡論」的前提下,「禮學」除了治理外,亦有人格完善之效果。在說明孔子、孟子和荀子的「禮學」系統後,第五章將會從「克己復禮」的角度切入,並比較孟子和荀子的「禮學」系統。綜合以上的分析,筆者從「克己復禮」的角度切入,指出即使孔子、孟子和荀子對「性」的概念界定不同也好,三者的「禮學」系統也是既有承傳和繼承。
摘要(英) This thesis aims to discuss the Rituals in the context of Kongzi, Mengzi, and Xunzi. In the past, the interpretation of pre-Qin Confucian Rituals was majorly dominated by the "heart-mind nature approach" (心性論). I argue that this interpretation cannot objectively present the whole picture of the Ritual system among Kongzi, Mengzi, and Xunzi, as it neglects the differences in defining "xing"(性). Therefore, in considering to fully present it, I will begin by approaching this topi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 to master oneself and return to Ritual"(克己復禮) to discuss and compare the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itual system among Kongzi, Mengzi, and Xunzi.

This article will be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In Chapter 1, I introduced the motivation and context of the research and provided an analysis of how the conceptual meaning of "Rituals" changed in "the collapse of rituals and music"(禮崩樂壞)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n Chapter 2, I illustrate the conceptual transformation of Kongzi′s concept of "Ritual" which emphasizes the practical aspect. In Chapter 3, I first outline Mengzi′s ritual system and indicate its connection with the famous claim, "human nature is good"(性善論).In Chapter 4, I explain within the claim of "human nature is bad" (性惡論), how Xunzi posits the ritual′s system not only serves as a means of governance but also as an effective way of moral transformation. In Chapter 5, after the explanation of the ritual system of Kongzi, Mengzi, and Xunzi, I compare and stat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itual system of Mengzi and Xunzi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 to master oneself and return to Ritual ".

To conclude,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bove, I argue th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 to master oneself and return to Ritual ", it shows that, the ritual system of Kongzi, Mengzi, and Xunzi is rooted in the same tradition, even though they have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human nature".
關鍵字(中) ★ 孔子
★ 孟子
★ 荀子
★ 克己復禮
★ 禮學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中 文 摘 要 i
英 文 摘 要 ii
誌 謝 iii
目 錄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禮的意義與流變 4
第三節 主要脈絡簡述 11
第二章 禮之演變與孔子禮學之思想 18
第一節 禮樂制度的衰敗 19
第二節 孔子的禮學思想 32
第三節 禮之實踐 37
第三章 孟子的禮學思想 41
第一節 學說概述 41
第二節 由義內說看禮 48
第三節 孟子對孔子禮之詮釋 52
第四章 荀子的禮學思想 61
第一節 學說概述 61
第二節 化性起偽 65
第三節 荀子的禮之詮釋 71
第五章 以「克己復禮」論孟荀禮之意涵 81
第一節 以「克己復禮」為核心看孟子禮學思想 81
第二節 以「克己復禮」為核心看荀子禮學思想 86
第三節 孟荀二人禮學觀異同 88
第六章 結論 94
參考書目 96
參考文獻 茲分為古籍、原點註釋、哲學專書與期刊論文四大項,古籍類依作者朝代排列,其餘項目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一、 古籍類
〔周〕公羊高傳,何休解詁,徐彥疏,陸德明音義:《春秋公羊傳注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周〕荀況撰,楊倞註:《荀子》,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漢〕許慎撰,徐鉉校訂,王宏源新勘:《說文解字(現代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漢〕鄭玄注,賈公彥疏,彭林整理:《周禮注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漢〕孔安國傳,孔穎達疏,陸德明音義:《尚書注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漢〕班固撰,顏師古注:《前漢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晉〕傅玄撰:《傅子》,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唐〕孔穎達疏,陸德明音義,鄭玄註:《禮記註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唐〕玄宗御注,刑昺疏,陸德明音義:《孝經注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唐〕孔穎達疏,左丘明傳,杜預註,陸德明音義:《春秋左傳注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唐〕魏徵等奉敕撰,〔清〕張映斗等撰:《隋書附考證》,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庸章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南宋〕黎靖德:《百衲本朱子語類》,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出版,1980年。
二、 原典註釋
[1] 于清遠:《王陽明傳習錄注釋》,臺北:黃埔出版社,1958年。
[2] 王夢鷗:《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3] 王應麟、吹萬老人著,林政華標註:《三字經詳著易讀;佛學三字經便讀》,臺北:慧炬出版社,1982年。
[4]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
三、 哲學專書
[1] 王國維:《觀堂集林》,收錄於《王國維全集》第八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
[2] 王軍:《荀子思想研究:禮樂重構的視角》,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3] 王楷:《天然與修為:荀子道德哲學的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4] 王豈之:《中國儒學思想史》,臺北:水牛圖書出版社,1992年。
[5] 余和祥:《皇室禮儀:規天矩地貴賤明》,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6] 江文思、安樂哲編,梁溪譯:《孟子心性之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書版社,2005年。
[7] 李淵庭、閻秉華:《梁漱溟講孔孟》,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3年。
[8] 李桂民:《荀子思想與戰國時期的禮學思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9] 李澤厚:《由巫到禮 釋禮歸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
[10] 吳復生:《荀子思想新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11] 何淑靜:《孟荀道德實踐理論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 年。
[12] 何淑靜:《荀子再探》,臺北:學生書局,2014年。
[13] 何淑靜:《孟荀道德實踐理論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14] 杜維明:《詮釋《論語》「克己復禮為仁」章方法的反思》,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5年。
[15] 林素英:《禮學思想與應用》,臺北:萬卷樓圖書,2003年。
[16] 林安宏:《儒家禮樂之道德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17] 林遠澤:《儒家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理念》,臺北:聯經出版社,2017年。
[18] 東方朔:《合理性之尋求:荀子思想研究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19] 周德良:《荀子思想理論與實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
[20] 周群振:《荀子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21]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上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8年。
[22] 胡毓寰:《孟學大旨》,臺北:中正書局,1973年。
[23] 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24]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商務印書館,1969年。
[25]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篇》,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2年。
[26] 馬克思.韋伯(Max Weber)著,林榮遠譯:《經濟與社會》,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27] 殷慧:《禮理雙彰:朱熹禮學思想探微》,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28] 陳立夫:《孟子之政治思想》,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3年。
[29] 陳大齊:《荀子學說》,臺北:華岡出版社,1971年。
[30] 曹興江:《荀子禮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
[31] 章太炎講演、曹聚仁整理:《國學概論》,香港:三聯書店,2001年。
[32] 郭園蘭:《朱熹「克己復禮為仁」詮釋研究:以理學體系建構為視角》,北京:商務印書館,2021年。
[33] 賀榮一:《孟子之王道主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34] 黃俊杰:《中國孟學詮釋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35] 黃慧英:《儒家倫理:體與用》,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5年。
[36] 黃秋韻:《先秦道德基礎之研究——兼論「惡」的問題》,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
[37] 曾暐傑:《打破性善的誘惑:重探荀子性惡論的意義與價值》,新北 : 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4。
[38] 惠吉星:《荀子與中國文化》,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39]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
[40] 經觀榮:《仁:以人為本及孔子的修己安人之學》,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41] 翟廷晋:《孟子思想評析與探源》,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年。
[42] 赫伯特.芬格萊特(H.Fingarette),彭國祥、張華譯:《孔子:即凡而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
[43] 赫大維(David L. Hall)(美)、安樂哲(Roger T. Ames)(美)著、何金俐譯:《通過孔子而思》,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44]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45] 蔡連吉:《荀子之心性論研究在台灣》,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5年。
[46] 廖名春:《荀子再探》,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47] 趙宗正、謝祥皓、高晨陽:《孔孟荀比較研究》,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1989年。
[48] 鄭基良:《孔子仁道哲學的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4年。
[49] 鄧小虎:《荀子的為己之學:從性惡到養心以誠》,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50] 駱建人:《孟子學說體系探賾》,臺北:文津出版社,1979年。
[51] 韓鐘文:《先秦儒家教育哲學思想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
[52] 譚家哲:《孟子平解》,臺北:唐山出版社,2010年。
[53] 譚宇全:《荀子學說評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四、 期刊與單篇論文
1. 期刊:
[1] 尤銳(Yuri Pines):〈新舊的融合:荀子對春秋思想傳統的重新詮釋〉,《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11期,2003年。
[2] 伍振勳:〈荀子的「身、禮一體」觀——從「自然的身體」到「禮義的身體」〉,《中國文哲研究所集刊》,第19期,2001年。
[3] 李澤厚:〈孔子再評價〉,《中國社會科學》,第2期,1980年。
[4] 李明輝:〈康德的「根本惡」說─兼與孟子的性善說相比較〉,《中國文哲研究期刊》,第2期,1992年。
[5] 李哲賢:〈荀子禮論之特質探究〉,《哲學與文化》,第21期卷12,1994年。
[6] 李哲賢:〈論荀子性惡說之意義與定位〉,《邯鄲學院學報》,第22期卷4,2012年。
[7] 李雨鍾:〈為承認而制禮:重審荀子思想定位的當代可能性〉,《清華學報》,新47卷第4期,2017年。
[8] 林啟屏:〈周代封建制度之建立與破壞〉,《人文學報》,第16期,1997年。
[9] 周熾成:〈荀子乃性朴論者_非性惡論者〉,《邯鄲學院學報》,第22期卷4,2012年。
[10] 徐宗良:〈淺論先秦儒家的善與不善概念─兼析孟荀的人性善惡之辨〉,《倫理學研究》,上海,2004年。
[11] 陳元中:〈宗法制度文化及其價值論〉,《唐山師範學院學報》,第1期卷33,2011年。
[12] 曾暐傑:〈禮導形.形入心.心正身.身心合一——論荀子的身體觀及其修養論中的身心關係〉,《漢學研究》,第3期卷35,2017年。
[13] 曾暐傑:〈「虛壹而靜」只是認知工夫嗎?——論荀子「虛壹靜」對「天君」之「心」的作用與意義〉,《當代儒學研究》,第16期,2014年。
[14] 劉述先:〈孟子心性論的再反思〉,《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期卷4,1994年。
指導教授 黃崇修(Chung-Hsiu Huang) 審核日期 2024-1-1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