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418400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97 、訪客IP:3.143.228.40
姓名 於光泰(Kuang-Tai Y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哲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 先秦陰陽五行學研究—以《尚書》《管子》《易傳》為線索
相關論文
★ 《道德經》「無為而治」意蘊之探析★ 《莊子》苦樂觀的現代詮釋
★ 安心之道探究--以《大乘起信論》為依據的哲學詮釋★ 論《維摩詰經》之入世精神-以現代「人間佛教」思想為說明
★ 韓非法思想研究★ 從羅蘭.巴特符號學觀點論普普藝術︰以安迪.沃荷作品為例
★ 儒學文化精神溯原 以《論語》之「孝道」、「學★ 牟宗三對「美善衝突」的解決
★ 從《精神現象學》主奴之爭一節中看欲望詮釋的可能性★ 《莊子》主體觀探究— — 「復性」與「氣化」為核心的存有論詮釋
★ 對非人類物種的倫理反思:從價值理論探討人類應有的態度★ 探究Hans Küng之「全球倫理」的 「可普遍性」與「可實踐性」
★ 論海德格對技術本質之反思 ——對技術本質之派生關係與其本源現象之溯源作一種詮釋之嘗試★ 對當代西方倫理學中代理孕母爭議的一個「性別倫理」之省思
★ 鄰避現象之環境倫理涵義:以效益主義環境正義考察為例示★ 動物的道德地位:Singer的效益主義進路動物的道德地位考察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2024-12-30以後開放)
摘要(中) 陰陽與五行關係華夏文化變遷,既有區別亦有嵌結,既是文化動源亦有迷信羈
絆,因此陰陽五行的哲學義理就成為華夏文化主軸之一。近代陰陽五行學者例如:徐
復觀、唐君毅、牟宗三、馮友蘭、張岱年、朱伯崑等,對於陰陽五行都提出豐碩的見
解。上述學者所根據之文獻一部,大抵包含本文線索《尚書》《管子》《易傳》等。
《尚書》,上古之書,即陰陽五行的文化根源;《尚書》因德治觀念成為儒家推崇
的經書之一,然而陰陽家者流,出於羲和之官,羲和之官也是儒家源起之一。由「燮
理陰陽」的啟發性,《尚書‧甘誓》五行觀念的啟發,《尚書‧周書‧畢命》剛柔觀,
《洪範‧五行》術數觀與儒家思想,儒家與陰陽家各自吸取《尚書》成份,陰陽觀念
初期在「器」與政德,尚未成「道」,但已經開啟陰陽五行洪流,往後發展各有擅長。
《管子》代表黃老道家的陰陽五行說,天地一體的宇宙觀,反應到人道,主要嵌
結政治、倫理、治國方針,集結陰陽、儒、道的思想,也成為《呂氏春秋》部分思想
源頭。但缺乏論述本心仁義的內在價值,因此不影響儒家精義,而成為天人感應的先
鋒。《尚書》具有陰陽五行啟蒙性,而《管子》是黃老一系陰陽五行哲學茁壯期,陰陽
家挪用《管子》思想,藉由順天應時,混雜功利人性需求,騶衍混入百家爭鳴喧囂戰
國於一時;此後隨著儒家茁壯,道教數術融合消化,陰陽家雖逐漸沒落也是另一個型
態的開枝散葉。
《易傳》不談五行,架構出《周易》六十四卦陰陽二分概念,改造《易經》卜筮
崇尚神道的宗教意味,繼之搭配剛柔、盈虛、動靜等易學觀,將卜筮之書轉進哲學。
其中儒家道德義大抵由〈象傳〉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彖傳〉乾道變化,各正性命;
坤厚載物,德合无疆。〈文言傳〉元亨利貞,天地合德。〈繫辭傳〉一陰一陽之謂道,
繼善成性等。〈說卦傳》窮理盡性即實踐陰陽和諧等;完成儒家道德形上學。由此,先
秦陰陽文化鍛鍊出道德,與陰陽家的五行數術即有區別。
摘要(英) Abstract
As an impetus to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being related to long-standing superstitions, Yin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factored subtly in the evolution of Huaxia culture and are thought
to be one of the philosophy and theory fundamentals of Huaxia culture. Xu Fuguan, Tang Junyi,
Mou Zongsan, Feng Youlan, Zhang Dainian, Zhu Bokun, and other modern scholars of the
related topics all contributed colossally to the headway in the research in Yin-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In terms of literature, most of the above-mentioned scholars referred to, among other
documents, the "Shangshu", "Guanzi", and "Yi Zhuan".
"Shangshu", the ancient book, is the cultural antecedent of Yin-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Shangshu" is a classic valued by Confucianism due to the concept of ruling by virtue it
indoctrinated; however, most of the scholars of Yinyangism are Xihe officials who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Confucianism. From the inspiration of "assistance in the coordination of YinYang", to being inspired by the concept of the Five Elements in "Shangshu‧Ganshi", the concept
of strength and gentleness in "Shangshu‧Zhoushu‧Biming", the concept of divination and
conjuration and Confucianism in "Hongfan‧Five Elements", Confucianism and Yinyangism
respectively drew on certain contents of "Shangshu". In the early stage, Yin-Yang was not "Dao"
but a "tool" and political virtue. Nevertheless, it did pave the way for the future prevalence of
Yin-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for Confucianism and Yinyangism.

Yin-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and the unity of man and universe - the philosophy of Huang
Lao Taoism expounded in "Guanzi", reflected in their attitude toward mundane affairs, mainly
the politics, ethics, and governance bases and, after merger with the thoughts of Yinyangism,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formed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ideological system of "Master Lü′s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Without probing into the intrinsic value of the essence of ren nor
conflicting with the substance of Confucianism, it then gave birth to the concept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Heaven and Mankind". "Shangshu" provided the inspiration for Yin-Yang and the Five
iii
Elements, whereas "Guanzi" circulated in an epoch when the philosophy of Huang Lao Yin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prevailed. Yinyangism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following
destiny and the will of the deities and then incorporated the mundane needs with the notions
elucidated in "Guanzi". Zou Yan, for example, distinguished himself in the tumult of the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fter that, Confucianism continued
to flourish while the heterogeneous divination and conjuration conventions of Taoism divided
and fused. The seeming decline of Yinyangism actually led to spontaneous diffusion.

Without touching upon the topic of the Five Elements, the Yin-Yang dualism and the 64
hexagrams of "I Ching" were constructed in "Yi Zhuan". In this divination book, the religious
meaning of divination and conjuration and the reverence for deities were render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trength and gentleness, wax and wane, and stillness and motion and thus
transformed into philosophy. "To strive to better oneself constantly and never slacken, the
superior man, with his large virtue, supports (men and) things" in "Xiang Zhuan", "the method
of Qian is to change and transform, so that everything obtains its correct nature as appointed
(by the mind of Heaven)" and "Kun, in its largeness, supports and contains all things. Its
excellent capacity matches the unlimited power (of Qian)" in "Tuan Zhuan", "what is great and
originating, penetrating, advantageous, correct and firm, and in harmony, in his attributes, with
heaven and earth" in "Wen Yan Zhuan", "the yin and the yang make up the Dao, it must be the
human nature to inherit the virtue" in "Xi Ci Zhuan", and "to probe into the kernel of the truth
and the nature of human in order to attain the harmony of yin and yang" in "Shuo Gua Zhuan"
collectively constituted the morals and metaphysics of Confucianism. Therefore, Yin-Yang in
the pre-Qin period gave birth to morality,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divination and conjuration
based on the Five Elements of Yinyangism
關鍵字(中) ★ 陰陽
★ 五行
★ 易經
★ 尚書
★ 管子
★ 易傳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目錄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誌謝…………………………………………………………………iv
目錄…………………………………………………………………v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一、剖析先秦陰陽五行流脈變遷…………………………………………1
二、探討陰陽與五行文化上各自利弊……………………………………3
三、評析陰陽五行兩面評價與社會嵌結…………………………………4
第二節 研究範圍………………………………………………………6
一、時代與書類的範圍……………………………………………………6
二、《周易》哲理與數術為範圍……………………………………………6
三、近代哲學家為範圍……………………………………………………7
第三節 研究方法………………………………………………………7
一、原典詮釋……………………………………………………………7
二、比較與演繹歸納分析……………………………………………8
第四節 研究現況分析…………………………………………………10
第五節 研究目標………………………………………………………12
第貳章 近代諸家陰陽五行說評析……………………………13
第一節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談陰陽五行………………………13
一、陰陽與五行原始義……………………………………………………14
二、《易》僅卜筮之書,《易傳》轉進哲學………………………………16
三、《易傳》陰陽說賦予《易經》哲學內涵……………………………17
四、〈彖傳〉與〈繫辭傳〉論陰陽補充儒家性命思想…………………18
五、《中國人性論史》陰陽五行我見………………………………………20
第二節 唐君毅談陰陽五行生剋與六十甲子…………………………21
一、《易》源起與《易傳》陰陽爻變之神道……………………………21
二、陰陽家順天應時,混雜功利要求……………………………………24
三、陰陽家起源與五德終始說……………………………………………29
四、陰陽五行與文化倫理…………………………………………………32
五、《中國哲學原論》陰陽五行我見………………………………………34
第三節 牟宗三談《周易》陰陽五行與道德涵義……………………35
一、象數義理與《周易》結構……………………………………………36
二、乾是創生,坤是終成,陰陽為道德本源……………………………37
三、〈彖傳〉觀天道解人事………………………………………………39
四、陰陽五行的天人感應與始、壯、究…………………………………42
五、儒家的玄思與道德形上學……………………………………………44
六、牟宗三不談五行,由陰陽而「神」…………………………………46
第四節 馮友蘭論陰陽五行與天人感應………………………………47
一、術數包含天文、歷譜、五行、蓍龜、雜占、形法…………………47
二、由天人之際至五德移轉………………………………………………50
三、陰陽家與今文經學家的宇宙間架……………………………………52
四、由騶衍百家爭鳴到董仲舒的儒術獨大………………………………54
五、陰陽五行學與儒家結合應起於漢代……………………………………57
第五節 張岱年陰陽、五行、氣理之本根論…………………………58
一、乾坤即陰陽為宇宙之本根……………………………………………59
二、道即變化中之常則……………………………………………………61
三、太一與陰陽五行………………………………………………………62
四、「氣」論與「理」論的易學觀………………………………………64
五、由一陰一陽而天人合德的形上學…………………………………67
第六節 朱伯崑以《易》涵蓋陰陽五行說……………………………68
一、具史學價值的《易學哲學史》………………………………………68
二、陰陽消息與道家、陰陽家、儒家義理結合…………………………70
三、朱氏《易》學的陰陽五行觀…………………………………………72
四、朱伯崑陰陽為基底的易學範疇………………………………………76
五、如何面對江湖術數易學的作法……………………………………78
第參章 《尚書》陰陽五行的文化根源性………………………80
第一節 《尚書》成書與陰陽五行探討………………………………80
一、《尚書》哲學性質探討………………………………………………81
二、《尚書》陰陽五行的文化價值………………………………………83
第二節 陰陽家者流,出於羲和之官…………………………………85
第三節 〈堯典〉與〈周官〉「燮理陰陽」的啟發性………………89
一、燮理陰陽僅是陰陽萌芽期……………………………………………89
二、《尚書》陰陽觀念在「器」與政德,尚未成「道」………………92
第四節 《尚書‧甘誓》五行觀的啟發……………………………93
第五節 《洪範‧五行》術數觀與儒家思想………………………95
一、《洪範‧五行》的意義………………………………………………95
二、儒家與陰陽家各自吸取《洪範‧五行》成份………………………98
三、羲和之官利用自然知識供諸家各自表述……………………………101
四、《尚書‧周書‧畢命》剛柔觀………………………………………103
第六節 小結………………………………………………………105
viii
第肆章 《管子》陰陽五行說與變化影響………………………107
第一節 〈幼官〉五和、五數、五官與〈河圖〉思想………………108
一、元亨利貞啟動四時與五行義理………………………………………108
二、「稼穡」道德義………………………………………………………111
三、「曲直」道德義………………………………………………………112
四、「炎上」道德義………………………………………………………114
五、「從革」道德義………………………………………………………115
六、「潤下」道德義………………………………………………………116
第二節 〈宙合〉集結陰陽、儒、道的思想………………………120
一、五音、五味與四季當令德政………………………………………120
二、〈宙合〉依附儒家政治觀……………………………………………122
三、陰陽家天地一體的宇宙觀…………………………………………124
第三節 〈侈靡〉陰陽五行的擴大內需政策………………………126
第四節 〈四時〉政令與陰陽大經…………………………………129
一、四時各有當令政事…………………………………………………129
二、土德居中五行配四時………………………………………………131
第五節 五行當令的陰陽家政治觀…………………………………134
一、陰陽家政治觀嵌結四時五行………………………………………135
二、土德當令促進五穀六畜繁滋………………………………………137
第六節 小結…………………………………………………………139
一、《管子》陰陽五行是儒家與陰陽家倫理客觀標準…………………139
二、陰陽家既沒落又開枝散葉………………………………………140
第伍章 《易傳》無遠弗屆的陰陽系統…………………………142
第一節 《周易》六十四卦陰陽二分概念…………………………144
一、《易經》卦辭是占事靈驗與人生智慧的錯綜交集………………144
二、《易經》非錯即綜的陰陽思想……………………………………148
第二節 〈彖傳〉陰陽、剛柔、盈虛、動靜易學觀………………151
一、乾卦與坤卦的陰陽道德義…………………………………………153
二、屯,小畜,否,噬嗑,恒,節,既濟,未濟等剛柔道德義……155
三、剝、損、豐、謙的盈虛道德義……………………………………162
四、動靜道德義…………………………………………………………166
第三節 〈象傳〉與〈文言傳〉陰陽儒家義………………………169
一、〈大象傳〉八純卦以陰陽重疊申論儒家義…………………………169
二、〈文言傳〉剛中有柔,柔中帶剛的陰陽儒家義……………………176
第四節 〈繫辭傳〉〈說卦傳〉陰陽和諧的道德形上學……………183
一、〈繫辭傳〉「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道德觀…………………………185
二、「變化」與「神」的陰陽道德觀演化過程…………………………189
三、太極、兩儀、四象與〈說卦〉八卦的儒家道德義………………195
四、〈繫辭傳〉陰陽兩端「子曰」式對比儒家義………………………201
第五節 小結…………………………………………………………207
一、陰陽與五行對於文化影響的區別…………………………………207
二、《管子》陰陽為體四季五行為用,〈易傳〉陰陽為理……………208
三、影響西漢天人感應思想……………………………………………209
第陸章 結論………………………………………………………211
一、《尚書》「燮理陰陽」與〈洪範九疇〉具有啟蒙性………………212
二、《管子》由陰陽五行凸顯道德本質……………………………21 3
三、《易傳》不談五行而是陰陽哲學弘揚期……………………………215
四、陰陽五行觸動事物的流變、常則與對立,道德於是建立………216
參考文獻…………………………………………………………219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古籍(依筆畫順序)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
達疏 十三經注疏 尚書正義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
〔明〕王夫之 周易內傳 九州出版社 2004
〔魏〕王弼注 老子四種 大安出版社 1999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

十三經注疏 周易正義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
〔周〕左丘明傳,〔晉〕杜
預注 十三經注疏 春秋左傳正義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
〔清〕皮錫瑞 經學歷史 藝文印書館 2004
〔清〕皮錫瑞 經學通論 中華書局 1954
〔魏〕何晏著〔宋〕邢昺疏 十三經注疏 論語注疏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
〔北宋〕周敦頤 周子通書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清〕紀昀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藝文印書館 1976
〔清〕孫詒讓 墨子閒詁 華正書局 1987
〔漢〕班固撰,王雲五主編 漢書 台灣商務印書館 2010
〔漢〕班固撰,班昭續成 漢書‧藝文志 台灣商務印書館 2011
〔北宋〕張載 張載文選 三民書局 2011
〔清〕郭慶藩 莊子集釋 華正書局 1987
〔北宋〕程頤 周易程氏傳 中華書局 2011
〔北宋〕程顥、程頤 二程遺書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220
〔明〕萬民英 三命通會 武陵書局 2004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 十三經注疏 孟子注疏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
〔漢〕鄭玄 易緯是類謀外四種 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7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

十三經注疏 禮記正義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
〔隋〕蕭吉撰 五行大義 武陵書局 2003
二、近人著作(依筆畫先後)
王邦雄 老子的哲學 東大圖書公司 1980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
高柏園等著 中國哲學史 里仁書局 2005
任繼愈主編 宗教詞典 博遠出版公司 1989
任繼愈主編 中國道教史 桂冠圖書公司 1998
朱永嘉、蕭木注譯 新譯呂氏春秋 三民書局 2009
朱伯崑 易學哲學史 藍燈文化有限公司 1991
朱伯崑 燕園耕耘錄 學生書局 2001
朱伯崑主編 周易知識通覽 齊魯書社 1996
朱伯崑主編、王博著 易傳通論 大展出版社 2004
朱伯崑編著 易學基礎教程 志遠書局 2004
牟宗三 牟宗三先生全集 聯經出版社 2002
李勉註譯 管子今註今譯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9
李威熊 中國經學發展史論 文史哲出版社 1988
李威熊編著 國學常識與應用文 國立空中大學 1987
221
李滌生 荀子集釋 學生書局 1979
李霖生 周易神話與哲學 學生書局 2005
李鏡池 周易探源 中華書局 1978
周嘯天、尤其主編 史記全本導讀 合記圖書出版社 1998
屈萬里 尚書今註今譯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69
易中天注譯、侯迺慧校閱 新譯國語讀本 三民書局 1995
林安梧 新儒學論文精選集 學生書局 2021
南懷瑾 中國道教發展史略述 老古文化事業公司 1987
胡哲敷 老莊哲學 中華書局 1982
范良光著 易傳道德的形上學 易傳道德的形上學 1982
韋政通編著 中國哲學辭典 水牛出版社 1994
唐君毅 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 正中書局 1979
唐君毅 唐君毅全集卷六─中國人文精
神之發展 學生書局 2000
唐君毅 唐君毅全集卷十二─中國哲學
原論導論篇 學生書局 1986
唐君毅 唐君毅全集卷十五─中國哲學
原論原道篇卷二 學生書局 1986
孫開泰、劉文雨、胡偉希 中國哲學史 文津出版社 1995
徐芹庭、南懷瑾註譯 周易今註今譯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4
徐復觀 兩漢思想史 學生書局 2000
徐復觀 中國人性論史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9
徐復觀 中國經學史的基礎 學生書局 1982
222
高亨注 周易大傳今注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
張立文主編 中國哲學範疇精粹叢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

1989
張其成主編 易學大辭典 建宏出版社 2007
張岱年 中國哲學大綱 藍燈文化有限公司 1992
張淵量 葬經圖解 三泰出版社 1998
張麗珠 中國哲學史三十講 里仁書局 2007
許老居 京氏易傳發微 新文豐出版公司 2007
許倬雲 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 聯經出版社 1988
許倬雲 西周史 聯經出版社 1984
陳鼓應 易傳與道家思想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4
陳鼓應註譯 黃帝四經今註今譯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5
湯孝純注譯 新譯管子讀本 三民書局 1995
馮友蘭 中國哲學史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55
馮友蘭 中國哲學簡史 藍燈文化有限公司 1993
馮天諭著 中華原典精神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6
黃壽祺、張善文撰 周易譯註 頂淵文化事業公司 2004
楊寬 先秦史十講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6
楊寬 戰國史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7
劉起釪 尚書研究要論 齊魯書社 2007
劉鋒、臧知非 中國道教發展史綱 文津出版社 1997
223
劉鋒、臧知非著 中國道教發展史綱 文津出版社 1997
賴炎元註譯 春秋繁露今註今譯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4
鄺芷人 陰陽五行及其體系 文津出版社 1992
羅光 儒家形上學 學生書局 1991
三、學位論文(依筆畫先後)
李偉泰 兩漢尚書學及其對當時政治的
影響
臺灣大學國文學系
研究所碩士論文 1972
李健良 董仲舒天人哲學之研究 南華大學哲學系碩
士論文 2002
汪義麗 帛書《五行篇》思想研究 文化大學中國文學
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5
沈子杰 董仲舒政治思想研究 輔仁大學中文所博
士論文 2010
房慧貞 陰陽刑德研究─黃學、陰陽與
黃老三者之間的交會融通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
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
於光泰 唐代以前周易象數與義理研究 輔仁大學中文所博
士論文 2019
林金泉 周秦陰陽五行家思想研究
臺灣師範大學中國
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1982
孫廣德 先秦兩漢陰陽五行說的政治思

政治大學政治學研
究所博士論文 1968
張銀樹 易傳哲學思想析論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
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5
郭國泰 秦漢思想中有關「陰陽」「五
行」之探討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
系博士論文 2008
224
黃淑華 論董仲舒對「陰陽」、「五行」
之論述與創發
華梵大學哲學系碩
士論文 2011
趙中偉 周易『變』的思想研究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
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4
蕭勤倫 董仲舒《春秋繁露》中的「陰陽
五行」思想及其時代意義之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
系碩士論文 2015
羅嘉文 《管子》陰陽五行思想研究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
學系碩士論文
2012
蘇德昌 《漢書‧五行志》研究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
研究所博士論文 2011
四、期刊論文(依筆畫先後)
白奚 《管子》心氣論對孟子思想的
影響
道家文化研究第六

1995
06
李養正 道教義理與《管子》之關係 道家文化研究第四

1994
03
林金泉 陰陽五行家思想探源 孔孟月刊第二十四
卷第一期
1985
09
柳存仁 道家與道術 道家文化研究第一
十五輯
1996
07
孫開泰 鄒衍與道家的關係 道家文化研究第八

1995
11
高兵 論陰陽觀念的源起與發展 管子學刊 1997 年第
三期
1997
08
陳麗桂 董仲舒的黃老思想 道家文化研究第六

1995
06
龐樸 陰陽:道器之間 道家文化研究第一
十五輯
1994
11
指導教授 蕭振邦 審核日期 2024-1-1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