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1072700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49 、訪客IP:18.224.44.233
姓名 徐桂婷(Hsu, Gui-Ti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客家社會文化碩士班
論文名稱 南庄賽夏客家子女之文化認同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Children from Intermarriages between the Saisiyat and the Hakka in Nanzhuang)
相關論文
★ Intersections of Gender,Power and Culture in Relationships of Mother-Daughter and Husband-Wife in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 客家再移民在地化研究 -以草屯張家為例
★ 香港崇真會救恩堂之傳教策略與教會變遷-以「分齡牧養」為論述中心★ 從語言文化傳承探究桃園越南客家新住民之認同
★ 從馬來西亞華人新村看客家族群之語言選擇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採用質性訪談方法,針對南庄地區賽夏族與客家族群通婚下一代「雙族群身分者」的族群身分選擇與族群文化認同進行研究。研究發現,由於家庭經濟或原住民權益保障等因素,受《原住民身分法》影響,雙族群身分者可能透過父母作為代理人,選擇以父母一方之原住民姓氏進行原住民身份登記。值得注意的是,客父原母的下一代在日常生活中大多以客家文化為主,對客家身分有較強的文化認同感,這可能導致他們對族群身分產生困惑,需要積極介入以解釋身分議題。相對而言,原父客母的家庭由於社會對父系身分的認同較為明確,較不容易陷入族群文化認同的困境。然而,他們可能在離開原生家庭後,在學習或工作場域無法找到族群語言的學習或是用場域,導致族群文化的學習產生斷裂,顯示族群身分認定並非只是族群身分的標籤,而是與族群的文化認同建構有密切關係。
再者,透過分析擁有雙族群身分者的生命經驗,本研究發現家庭、學校和生活環境的文化氛圍建構對其族群身分認定有重大影響,尤其受到社會對於族群文化的刻板印象影響,族群身分認定間接地影響了族群文化的認同建構。雙族群身分者因為族群政策的影響在族群文化的學習上較為重視,但也無法忽略因生計和族群文化流失所帶來的族群文化傳承問題。透過分析研究參與者的世代來看,雙族群身分者在族群文化認同上受到族群文化流失的影響,轉向以飲食與祭儀作為重要的認同因素,取代語言成為主要的文化認同方式。這顯示出在族群文化流失的情況下,因著族群政策的推廣、社群媒介的變化,族群文化的傳遞場域有別於以往,透過跨場域的文化傳遞,將有助於族群文化的能見度。
綜言之,從族群身分認定和族群文化認同兩方面觀察,雙族群身分者的族群身分認同受外部影響因素和個人生活經驗影響,呈現出動態變化。同時,雙族群身分者在建構族群身分時,受日常生活中的族群文化氛圍影響,族群身分的認定不一定伴隨著文化認同,但文化認同卻有助於族群身分的建構。因此,對族群身分認同的理解應考慮多元的影響因素,以更全面地理解雙族群身分者對於族群身分建構的過程及呈現的樣貌。
摘要(英) This research uses qualitative interviews to explore the ethnic identity choice and ethnic cultural identity of children from intermarriages between the Saisiyat and the Hakka, known as “bi-ethnic individuals” in Nanzhuang. Due to factors such as family economics and the protection of Indigenous rights, and influenced by the “Indigenous Peoples Status Act”, bi-ethnic individuals may have their Indigenous status registered by using the Indigenous surname of one of their parents, who act as their representatives. Notably, children of Hakka fathers and Indigenous mothers predominantly embrace Hakka culture in their everyday life, resulting in a strong cultural affiliation with the Hakka identity. When ethnic identity recognition and cultural identity differ, it may lead to confusion about their ethnic identity, necessitating proactive measures to address identity issues. In contrast, families with an Indigenous father and a Hakka mother face fewer challenges regarding ethnic identity recognition and cultural identity because mainstream society tends to regard the father’s ethnic identity as that of the next generation. However, these individuals may encounter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or using their native language outside their home environment, disrupting cultural transmission. This highlights that ethnic identity is intricately link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rather than being just a label.
In addition, this study brings attention to the difficulties bi-ethnic individuals encounter in preserving their cultural identity. The cultural dynamics within family, school, and living environments have a substantial impact on how their ethnic identity is acknowledged. Societal prejudices towards ethnic cultures also play an indirect role in shaping ethnic cultural identity. The issue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for bi-ethnic individuals is impacted not only by ethnic policies but also by challenges such as livelihood issues and cultural loss. In examining the generational perspectives of participants, the study finds that bi-ethnic individuals, influenced by cultural loss, emphasize food and rituals as significant identity markers, replacing language as the primary mode of cultural recognition. The passage suggests that in situations where there is cultural loss, the implementation of ethnic policies and changes in community media can create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culture, thereby increasing the visibility of ethnic cultures.
In summary, when examining both ethnic identity recognition and cultural identity, it becomes clear that the ethnic identity of bi-ethnic individuals is continuously influenced by external factors and personal life experiences. These individuals are significantly impacted by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they experience in their everyday life as they construct their ethnic identity. While ethnic identity recognition may not always align with cultural identity, cultural identity plays a major role in shaping ethnic identity. Therefore, 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process and expression of ethnic identity formation among bi-ethnic individuals, it is essential to consider various influencing factors.
關鍵字(中) ★ 族群通婚
★ 文化認同
★ 雙族群身分者
★ 賽夏族
★ 客家族群
關鍵字(英) ★ ethnic intermarriage
★ cultural identity
★ bi-ethnic individuals
★ Saisiyat
★ Hakka
論文目次 目 錄
摘要 i
Abstract iii
誌謝辭 v
表格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8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4
第四節 研究參與者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問題脈絡 27
第一節 南庄地區的開發與族群關係 27
第二節 族群身分法與族群權利保障 35
第三節 原漢通婚下一代從屬的選擇 50
第三章 雙族群身分者的族群身分從屬選擇 58
第一節 原客通婚下一代的族群從屬選擇因素 58
第二節 南庄族群文化與刻板印象對原客通婚家庭的影響 73
第三節 族群印象對雙族群身分認定的影響與挑戰 85
第四節 小結 97
第四章 雙族群身分者的文化認同建構 100
第一節 原客通婚下一代在日常生活中的認同實踐 101
第二節 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認同建構 116
第三節 雙族群身分者之族群認同困境 123
第四節 小結 138
第五章 結論與反思 140
第一節 雙族群身分者的身分認同與影響因素 140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族群政策建議 148
參考文獻 151
附錄一、訪談大綱 163
附錄二、訪談逐字稿 164
參考文獻 111年憲判字第4號【原住民與非原住民結婚所生子女之原住民身分案】,憲法法庭判決。https://cons.judicial.gov.tw/docdata.aspx?fid=38&id=309908。取用日期:2023年4月20日。
Anderson, B.著,吳叡人譯,2010,《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市:時報文化。
Banks, J. A., & McGee, C. A.,2008,〈社區、家庭和教育者共同改善學校努力〉。收錄於James A. Banks, Cherry A. McGee Banks編,陳枝烈、陳美玲等譯,《多元文化教育-議題與觀點》,台北:心理出版。頁497-522 。
Banks, J. A.,2008,〈多元文化教育:特質與目標〉。收錄於James A. Banks, Cherry A. McGee Banks編,陳枝烈、陳美玲等譯,《多元文化教育-議題與觀點》,台北:心理出版。頁3-34。
Erickson, F.,2008,〈社會與教育實務中的文化〉。收錄於James A. Banks, Cherry A. McGee Banks編,陳枝烈、陳美玲等譯,《多元文化教育-議題與觀點》,台北:心理出版。頁35-70。
Erikson, Erik H. (1993). Chapter 7. Eight Ages of Man. In Childhood and Society, 2nd ed., Erik H. Erikson, 275-84. New York: W. W. Norton and Company.
Fearon, J. D. (1999). What is identity (as we now use the word)? Stanford University. Retrieved from http://www.stanford.edu/~jfearon/papers/iden1v2.pdf
Friedman, J.著,郭建如 譯,2003,《現代性研究譯叢:文化認同與全球性過程 》。北京: 商務譯書館.James A. Banks & Cherry A. McGee Banks主編,陳枝烈、陳美瑩、莊啟文、王派仁、陳薇如譯,2018,《多元文化教育--議題與觀點》。台北:心理出版社。
Kottak, C. P.,2014,《文化人類學:領會文化多樣性》,徐雨村 譯。台北:巨流圖書。
Kukutai, T. H.(2007). White mothers, brown children: Ethnic identification of Maori-European children in New Zealan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9(4), 1150-1161.
Kymlicka, Will著,鄧紅風譯,2004,《少數群體的權利:民族主義、多元文化主義與公民權》。台北:左岸出版。
Legal Information Institute. (n.d.). 25 U.S. Code § 1301 – Definitions. Retrieved November 21, 2023, from https://www.law.cornell.edu/uscode/text/25/1301
Phinney, Jean S. (1990).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A 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80: 499-514.
Tarozzi, M., & Torres, C. A.著,丘忠融譯,2019,《全球公民教育與多元文化主義危機:當前挑戰與觀點辯論》。新竹:交通大學出版社。
Walton, J. (2020). The limits of “multiculturalism without diversity”: multi-ethnic students and the negotiation of “difference” in South Korean schools.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43(5), 835–853.
Young, I. M.著,陳雅馨譯,2017,《正義與差異政治》。臺北:商周。
人口統計資料,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https://www.ris.gov.tw/app/portal/346。取用日期:2022年6月12日。
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聯合國九大核心人權公約。https://covenantswatch.org.tw/un-core-human-rights-treaties/,取用日期:2023年3月17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修訂背景,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https://cirn.moe.edu.tw/WebContent/index.aspx?sid=11&mid=12501,取用日期2023年4月2日。
中華民國增修憲法,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Single.aspx?pcode=A0000002&flno=10,取用日期2023年4月2日。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Y0000039。取用日期:2023年3月1日。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法,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I0020028,取用日期:2023年2月28日。
王甫昌,2003,《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
王甫昌,2016,〈由「地域意識」到「族群意識」:論臺灣外省人族群意識的內涵與緣起〉。收錄於蕭阿勤、汪宏倫主編《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的反思》,181-256頁。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所。
王甫昌,2018,〈由文化、地遇到族群:再論當代臺灣客家族群意識的現代性〉。收錄於莊英章、黃宣衛主編,《客家移民與在地發展》,234-300頁。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王甫昌,2018,〈群體範圍、社會範圍、與理想關係:論臺灣族群分類概念內涵的轉變〉。收錄於黃應貴主編,《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頁59-141。台北:群學出版。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臺北:允晨文化。
王保鍵,2018,〈客家基本法之制定與發展:兼論2018年修法重點〉。《文官制度季刊》,10(3):85-113。
王前龍、卓勤怡、張如慧,2021,〈原住民身分認定、升學保障與族群認同發展:原漢通婚家庭子女的個案研究〉。《高雄師大學報》,(51):25-47。
王泰升、陳怡君,2013,〈從「認同」到「認定」: 西拉雅族人的原住民身分認定問題〉。《臺灣法學》,(217):1-14。
王雅玄、吳俊憲、曹雅萍、張如慧、黃春木、劉美慧、謝建豐,2021,〈論壇:多元文化素養教科書的圖像〉。《教科書研究》,14(2):105-125。
世界人權宣言,S-link電子六法全書。https://www.6laws.net/6law/law2/%E4%B8%96%E7%95%8C%E4%BA%BA%E6%AC%8A%E5%AE%A3%E8%A8%80.htm。取用日期:2023年3月1日。
世界原住民人權宣言,chrome-extension://efaidnbmnnnibpcajpcglclefindmkaj/https://www.cy.gov.tw/public/Data/011251542471.pdf。取用日期:2023年3月1日。
丘昌泰,2008,〈族群、文化與認同:連鎖關係的再檢視〉。《國家與社會》(5):1-35。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一七二二號,委員提案第二九三五號。66-71頁。https://lis.ly.gov.tw/lgcgi/lgmeetimage?cfcbcfcccfc6cfcfc5c9c9d2c8ce。取用日期:2022年6月17日。
全國各縣市現住原住民人口數按族別及年齡分統計表,2024,原住民委員會。file:///C:/Users/User/Desktop/11301%E7%8F%BE%E4%BD%8F%E5%8E%9F%E4%BD%8F%E6%B0%91%E4%BA%BA%E5%8F%A3%E6%95%B8%E6%8C%89%E6%97%8F%E5%88%A5%E5%8F%8A%E5%B9%B4%E9%BD%A1%E7%B5%B1%E8%A8%88%E8%A1%A8.html。取用日期:2024年3月6日。
多元文化教育定義,教育百科。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5%A4%9A%E5%85%83%E6%96%87%E5%8C%96%E6%95%99%E8%82%B2,取用日期2023年4月2日。
朱鳳生,1995,《賽夏人》。新竹:新竹縣五峰鄉賽夏族祭典管理委員會。
江政人,106,〈105 年度向天湖濕地生態調查及保育推廣行動計畫成果報告〉。執行單位:多樣性生態顧問公司,委託單位:苗栗縣政府。
何蘊琪,2005,〈文化回應教學︰因應文化差異學生的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國立編譯館館刊》,33(4):30-41。
余奕德,2019,《臺灣國族建構與差異治理下的「非典型」原住民處境》。臺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天泰,2016,〈高等教育中的原住民族文化回應教學—以原住民民族學院之研究規劃為例〉。《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20):1-17。
吳惠花,2021,108課綱本土語言素養導向教學的新思維,師友雙月刊628:50-57。
吳嘉苓,2013,〈訪談法〉,收錄於瞿海源等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
宋學文、黎寶文,2006,〈臺灣客家運動之政策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8(3):501-540。
李宜蓁,2019,〈刻板「原」罪從哪來?研究「微歧視」的台大學者盼修復族人創傷〉,報導者。https://www.twreporter.org/a/urban-indigenous-peoples-microaggression?fbclid=IwAR3NQNbRXKbvxbNors_blG2AJWlDRaZNg5bRhpD0Q9RSF5RwAZhLSl39ppQ,取用日期:2023年3月16日。
李淑菁,2017,〈想像與形構:臺灣多元文化教育發展之論述分析〉。《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7(2):1-44。
李瑛,2000,〈多元文化與原住民族教育──教育決策倫理之探討〉。哲學與文化,27(4):2000。
杜建德,2011,《清末臺灣的樟腦事業》。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杜曉梅,2015,〈原住民身分與文化認同-以原漢雙族裔為例〉。《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7):147-167。
周惠民,2011,〈原住民族知識在文化回應課程中的可能性初探〉。《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1(2):167-190。
林一宏,2010,〈臺灣樟腦專賣的興衰起落〉。《臺灣學通訊》,45:8-9。
林修撤,2020,《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系列叢書(四)南庄事件1902根據《臺灣總督府檔案》的理解》。臺北:原住民族委員會。
林正慧,2015,《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林佩璇,2023,〈合作學習:文化回應教學的視角〉。《臺灣教育研究期刊》,4(6):1-23。
林韋翰,107年度憲字二第54號,蕙法訴訟補充理由二狀。https://cons.judicial.gov.tw/docdata.aspx?fid=2204&id=325341。取用日期:2022年7月31日。
林修澈,2000,《臺灣原住民史——賽夏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彩秞,2022,〈從文化回應教學與族群本位課程的區別 談原住民族實驗教育的展望〉。《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2):9-18。
法律白話文,2017,〈麥擱兩人權公約?兩公約快問快答〉,自由時報。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952157。取用日期:2023年3月1日。
邱恩州,2021,〈你的名字:原住民傳統名制與身分認定〉。《臺灣原住民族法學》,7:54-71。
邱榮舉、王保健、黃玫瑄,2017,〈臺灣客家運動的回顧與展望:以制度安排為中心〉。《客家研究》,10(1):1-32。
姚誠,2000,〈從「意識」到「認同」-論臺灣鄉土教育的建構〉,《課程與教學季刊》,3(3):1-16+161。
姜添輝,2015,〈臺灣高等教育政策依循新自由主義的現象與缺失〉。《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5(2):131-165。
客家委員會,2022,《110年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
客家基本法,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140005,取用日期:2023年2月25日。
施正鋒,2007,〈臺灣民主化過程中的客家運動〉。《臺灣民主季刊》,4(4):1-26。
施添福,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臺灣風物》,40(4):1-68。
施添福,2014,〈從「客家」到客家(二):粵東「Hakka.客家」稱謂的出現、蛻變與傳播〉。《全球客家研究》,(2):1-114。
施雅軒、朱芳慧,2004,〈賽夏區域的建構歷程〉。收錄於林修澈主編《論文選集—賽夏學概論》,頁457-470。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柯朝欽,2015,〈臺灣客家現代族群想像的三種類型:民族認同、公民權利以及認知框架〉。《全球客家研究》,(5):149-192。
胡家瑜,1996,《賽夏族的物質文化:傳統與變遷》。臺北:中國民族學會。
胡家瑜,2015,《賽夏族》。臺北:三民書局。
胡家瑜、林欣宜,2003,〈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59):177-214。
范振乾,2002,〈客家事務行政體系之建構〉,收錄於客委會主辦《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頁12-1—12-26。
風貴芳,2018,〈賽夏族「締結婚姻」與「回娘家」儀式對話及祭詞內容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倪進誠,2013,〈機會與命運-苗栗南庄泰雅地區觀光發展辯證〉。《地理學報》,(68): 43-68。
原住民民族別認定辦法,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130015。取用日期:2023年2月25日。
原住民身分法,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130001,取用日期:2023年2月25日
原住民身分法修正部分條文,立法院。https://www.ly.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33324&pid=206523。取用日期:2023年2月25日。
原住民身分認定條例草案總說明,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722號,政府提案第7348號。頁596-604。取用日期:2023年4月15日。
原住民委員會原住民族文獻編輯部,2015,賽夏族民俗文物館。原住民委員會原住民族文獻電子期刊(23)。https://ihc.cip.gov.tw/EJournal/EJournalCat/267。
原住民族委員會,https://www.cip.gov.tw/zh-tw/index.html。取用日期:2023年4月16日。
原住民族委員會推動原住民族部落會議實施要點,原住民族委員會主管法規查詢系統。https://law.cip.gov.tw/LawContent.aspx?id=FL038615,取用日期:2024年6月28日。
原住民族委員會編,2016,《原住民身分法解釋彙編》。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泰翔工程顧問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南庄鄉整建部落生活新風貌建設先期規劃,苗栗縣南庄鄉公所。
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公約,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Y0000059,取用日期:2023年3月10日
財團法人陳運棟文教基金會,2009,《南庄鄉志(上)》。苗栗:苗栗縣南庄鄉公所。
財團法人陳運棟文教基金會,2009,《南庄鄉志(下)》。苗栗:苗栗縣南庄鄉公所。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辦法,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50024,查詢日期:2023年12月18日。
國立聯合大學客家研究學院,2008,九十八年度整合計畫成果報告書―苗栗地區族群互動的語言、產經、文化分析與數位內容。
張建成,2007,〈獨石與巨傘──多元文化主義的過與不及〉。《教育研究集刊》,53(2):103-127。
張美瑤,2009,〈多元文化教育改革之省思〉。《正修通識教育學報》,6:321-340。
張茂桂,1997,〈臺灣的政治轉型與政治「族群化」過程〉。《教授論壇專刊》,4:37-71。
張茂桂,2002,〈多元主義、多元文化論述在臺灣的形成與難題〉。收錄於薛天棟主編《臺灣的未來》,頁223-273。臺北:華泰文化。
張峻嘉,2001,〈苗栗南莊地區資源開發與經濟發展〉。《環境與世界》,(6):31-56。
張峻嘉,2006,《南庄地方產業再發展與區域特性形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峻嘉,2007,〈南庄地方產業再發展與區域特性形構〉。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學謙,2013,〈臺灣語言政策變遷分析:語言人權的觀點〉。《台東大學人文學報》,3(1):45-82。
教育基本法,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45,取用日期2023年4月2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原住民族語及英語教學作業實施要點,教育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26567,查詢日期:2023年12月18日。
梁世武,2009,〈臺灣族群通婚與族群認同之研究〉。問題與研究,48(3):33-62。
章睿桓,2021,〈原鄉部落推動地方創生與生態旅遊之研究-以苗栗縣南庄鄉賽夏族巴卡山部落為例〉。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許維德,2015,〈國家政策與「人群分類範疇」的形成:從「客」、「義民」、「粵人」、「廣東族」、「廣東祖籍」到「客家」〉。收錄於張維安等《客家族群與國家政策:清領至民國九O年代》,23-68頁,臺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許維德,2019,〈《客家、認同政治與社會運動》導論〉。收錄於張維安主編《客家、認同政治與社會運動》,頁11-64。新竹:交大出版社。
陳向明,2011,《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伯璋,2009,〈當前多元文化教育實踐與省思──兼論新多元文化教育的可能〉。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期刊,1:1-16。
陳叔倬,2018,〈認同的威名:漢父原母子女取得原住民身分的人口研究〉。《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23):1-28。
陳信木,2003,〈臺灣地區客家人口之婚配模式:世代、地理區域、與社經地位比較分析〉,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研究成果報告。
陳昭如,2014,〈父姓的常規,母姓的權利:子女姓氏修法改革的法社會學考察〉。《臺大法學論叢》,43(2):271-380。
陳偉智,1998,〈知識與權力:伊能嘉矩與臺灣原住民族研究〉。《當代》,135:28-51。
陳張培倫,2013,〈族群發展導向積極賦權行動與原住民族〉。《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47):1-64。
陳麗華,2019,〈談泛臺灣客家認同:1860-1980年代臺灣「客家」族群的塑造〉,收錄於張維安主編《客家、認同政治與社會運動》,頁99-150。新竹:交大出版社。
傅仰止,2001,〈東部國中生的原住民優惠政策立場:比較原漢接觸效應〉,《東臺灣研究》,6:69-104。
彭渰雯、洪綾君,2011,〈為何從母姓?夫妻約定子女姓氏的影響因素調查〉。《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8):1-54。
湯仁燕,2002,〈臺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重構〉。《研究教育集刊》,48(4):75-101。
黃建銘,2011,〈本土語言政策發展與復振的網絡分析〉。《公共行政學報》,(39):71-104。
黃應貴,2018,〈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下的族群性〉。收錄於黃應貴主編,《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頁1-58,臺北:群學出版社。
楊長鎮,2015,〈台南市族群主流化政策建構之研究〉。主辦機關:台南市政府民族事務委員會。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Y0000038。取用日期:2023年3月1日。
詹素娟,2012,〈平埔族的身分認定與變遷(1895-1950)〉。《原住民族文獻》,(3):22-38。
詹素娟,2019,《典藏臺灣史(二)臺灣原住民史》。花蓮:玉山社。
靳菱菱,2010,〈族群認同的建構與挑戰:臺灣原住民族正名運動的反思〉。《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48(2):119–157。
廖經庭,2011,〈桂花在哪裡?南庄老街觀光產業中的客家文化再現〉。《客家研究》4(1):151-192。
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https://taiwantrc.org/transitional-justice/。取用日期:2023年3月10日。
趙正貴,2009,《賽夏族的歷史文化:傳統與變遷》。新竹: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劉千嘉、章英華,2014,〈原漢通婚家庭子女的族群認同與身分從屬〉。《臺灣社會學刊》,(54):131-180。
劉千嘉、章英華,2017。〈當代臺灣原漢通婚的世代變遷與性別差異〉。《臺灣原住民族研究》,10(1):71-106
劉千嘉、章英華,2020,〈原漢通婚家庭中雙裔子女的族群從屬:子代性別與數量的影響〉,《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32(1):1-38。
蔡昊宸,2021,〈國高中本土語文必修政策問題分析與建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11): 31-34。
鄭川如,2015,〈誰有權決定誰是原住民?―從兩人權公約及相關國際文件檢視原住民身分認定問題〉。《法令月刊》,66(9):81-108。
鄭惠美,1999,〈臺灣光復後原住民語言政策演變之分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憲法法庭111年憲判字第4 號判決協同意見書,許大法官志雄提出,詹大法官森林加入之協同意見書。https://cons.judicial.gov.tw/download/download.aspx?id=397657,取用日期:2023年3月1日。
憲法法庭111年憲判字第4 號判決協同意見書,黃大法官昭元提出,許大法官宗力加入、謝大法官銘祥加入、楊大法官惠欽加入一至四部分之協同意見書。https://cons.judicial.gov.tw/download/download.aspx?id=397659,取用日期:2023年3月1日。
賴秀智,1998,〈我國多元文化教育之現況探討〉。《課程與教學》,1(2):95-117+178。
賴盈秀,2004,《誰是賽夏族?》。臺北:向日葵出版。
聯合國,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委員會。https://www.ohchr.org/zh/treaty-bodies/cescr。取用日期:2023年3月1日。
謝文哲,2020,〈愛莉莎莎徵「沒漢化的原住民」約會遭轟歧視 她一番話突破盲點〉,鏡媒體。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00403edi005/,取用日期:2023年3月5日。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臺北:玉山社。
謝世忠,2017,《後《認同的污名》的喜淚時代:臺灣原住民前後臺三十年 1987-2017》。臺北:玉山社。
謝立忻,2020,〈林下經濟帶動賽夏部落創生〉。《臺灣林業》46(2):31-40。
謝依憶,2004,《儀式,社會與族群:向天湖賽夏族的兩個研究》。台北:允晨。
謝若蘭、彭尉榕,2007,〈族群通婚的身分認定與認同問題之研究:以花蓮地區原客通婚為例〉。《思與言》,45(1):157-196。
簡若羽,2020,〈「原住民穿露背裝=後空番」政大生這句挨轟歧視掀論戰〉,三立新聞網。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870720,取用日期:2023年3月5日。
藍佩嘉,2013,〈質性個案研究:紮根理論與延伸個案法〉。瞿海源等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
顏惠君,2016,〈文化回應的差異化教學〉。《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8):162-165。
魏玫娟,2009,〈多元文化主義在臺灣其論述起源、內容演變與對臺灣民主政治的影響之初探〉。《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5):287-319。
藤井志津枝,1997,〈賽夏族為主體的抗日事件〉。收錄於林修澈主編《論文選集—賽夏學概論》,頁521-536。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譚光鼎,2008,〈被扭曲的他者:教科書中原住民偏見的檢討〉。《課程與教學季刊》,11(4):27-50。
指導教授 蔡芬芳(Tsai, Fen-fang.) 審核日期 2024-7-17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