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675700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9 、訪客IP:18.191.233.198
姓名 張曉昀(Hsiao-Yun Ch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桃園埤塘之變遷與客家:以楊梅區為例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oyuan Ponds and Hakka: A Case Study of Yangmei District)
相關論文
★ 新埔地區的產業變遷★ 流域與區域:鳳山溪流域交通發展史
★ 閩客族群邊界的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影響★ 儀式中身份的轉化:以客家拜新丁為例
★ 族群、產業與社會資本:以屏東檳榔業「行口」為例★ 外籍配偶與客家文化傳承
★ 越南籍配偶眼中的閩客族群意象★ 族群通婚中的性別文化與權力配置
★ 客家聚落之產業、地景與記憶變遷:以大湖草莓為例★ 博物館展示與客家記憶
★ 閑聊(Gossip)中客家常民的歷史意識★ 新加坡當鋪業與客家
★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標準作業程序(SOP)建立之研究★ 「文化治理」中的不對等權力關係—以桃園縣客家文化館為例
★ 客家採茶婦女的勞動意識 ─以新竹縣峨眉鄉為例★ 東南亞的「客家」意涵:英殖民馬來亞的華人分類過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論文以「桃園埤塘之變遷與客家:以楊梅區為例」的研究主題,研究背景於深入探討桃園市楊梅區埤塘變遷歷史與客家文化之間的密切關係,除了介紹桃園埤塘、桃園客家人口概況,以及楊梅區的發展史與埤塘的歷史變遷,隨著時間推移,埤塘的功能和數量發生了顯著變化。本研究目的分析埤塘和客家文化之間的相互影響及共生關係。這涉及到埤塘在客家社區中的象徵意義,以及客家文化對埤塘生態的影響。通過深入研究這種動態互動,我們能夠了解兩者之間的連結,保護埤塘生態的同時,促進客家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本研究回答三個問題:
(一) 埤塘發展與變遷。
(二) 埤塘與客家文化之發展。
(三) 埤塘功能轉變與永續發展。
這一研究背景的探討,有助於我們更全面地了解楊梅區的埤塘與客家文化的互動過程,以及這些互動如何影響生活文化、經濟和環境生態的永續發展。本研究以研究方法中的次級資料分析法和深度訪談法做為本研究與分析,先從既有的資料予以整理分析,再搭配深度訪談來了解相關人士的看法及見解,這些資訊予以分析再加以探討後,最後整理出相關結論及建議。並提出永續發展的策略。
透過受訪者的家族發展歷史與埤塘生活,以及埤塘開發的經歷來分析,對於埤塘的永續發展有不同的見解。研究首先探討了埤塘功能的變遷與發展,其次分析埤塘對當地族群與文化的連結,接著觀察埤塘與生態環境的互動,最後得出埤塘推動永續發展中的建議。此研究結果為地方政府、學術界等提供意見的參考,有助於制訂更具前瞻性和可持續性的發展策略,以推動楊梅地區的客家文化發展。
摘要(英) This thesis, titl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oyuan Ponds and Hakka: A Case Study of Yangmei District," delves into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ponds in Yangmei District, Taoyuan City, and Hakka culture.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includes an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aoyuan ponds, the demographics of the Hakka population in Taoyuan, and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Yangmei District along with the changes in the ponds over time. As time progresses, the functions and number of ponds have undergone significant chang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mutual influence and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onds and Hakka culture. This involves examining the symbolic significance of ponds within the Hakka community and the impact of Hakka culture on the pond ecosystem. By thoroughly researching this dynamic interaction, we can underst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 protect the pond ecosystem, and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Hakka culture.
This study addresses three questions:
1.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ponds.
2. The development of ponds and Hakka culture.
3. The functional transformation of pond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exploration of this research background helps us to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on process between the ponds in Yangmei District and Hakka culture, and how these interactions affe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ife, culture, economy, and environmental ecology. The research employs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as its methods. Initially, existing data is sorted and analyzed, and then in-depth interviews are conducted to gather insights and opinions from relevant individuals. After 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this information,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are drawn, and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 proposed.
By analyzing the family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life around the ponds of the interviewees, as well as their experiences in pond development,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onds are obtained. The study first examine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ond functions, then analyz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onds and local ethnic groups and culture, followed by observ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onds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finally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ond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local governments, academia, and others, helping to formulate more forward-look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akka culture in the Yangmei area.

Keywords:Ponds, Hakka, Yangmei District
關鍵字(中) ★ 埤塘
★ 客家
★ 楊梅區
關鍵字(英) ★ Ponds
★ Hakka
★ Yangmei District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V
目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目的 6
第二節 研究方法 6
一、 次級資料分析法(Secondary Data Analysis) 7
二、 深度訪談法(in-deepth interview) 7
第二章 桃園埤塘與客家文獻回顧 9
第一節 桃園埤塘研究文獻回顧 9
第二節 桃園客家文化研究 27
一、 客家族群 27
二、 台灣客家文化在地化的轉向 31
第三章 桃園埤塘與客家 38
第一節 桃園埤塘概況 38
第二節 客家人口概況 43
第三節 楊梅區客家與埤塘概況 49
一、 楊梅區介紹 49
二、 楊梅區埤塘發展 56
第四章 楊梅區埤塘與客家文化發展現況 62
第一節 埤塘發展與變遷 62
第二節 埤塘與客家文化之發展 74
第三節 埤塘功能轉變與永續發展 8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6
第一節 研究發現 96
一、 楊梅區埤塘現況 96
二、 埤塘發展與客家文化保存的困境 9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9
一、 埤塘未來發展 100
二、 客家文化保存 102
三、 埤塘與客家文化的永續發展 103
參考文獻 106
附錄 112
參考文獻 Miller, W. L. & Crabtree, B. F. (1999).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London:Sage.
王世慶(1994)。《清代臺灣社會經濟》。台北:聯經。
王萬邦(2003)。《臺灣的古圳道》。台北:遠足文化。
王甫昌(2004)。《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蓓禹撰(2021)《近閱桃園埤塘》。桃園:桃園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王保鍵(2016)《論桃園客庄型態與客家政策》。台北:臺灣民主季刊第13卷第四期,頁93-125。
石文珊(1989)。《桃園台地上的客家埤塘》。《漢聲雜誌》23期。
丘昌泰(2002)。《臺灣客家的過去與現在》。台北:台北市終身學習網通訊57期
---------(2006)。《台灣客家族群的自我隱形化行為:顯性與隱性客家人的語言使用與族群認同》《客家研究》創刊號。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2011)。《台灣客家》。廣西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江慧群(2018)。《氣候變遷與土地利用對桃園台地跨流域水資源調配之區域水平衡影響》。
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8)。《桃園縣農地資源空間規畫》。中華民國都市計畫學會。
李永展(2001)。《永續發展式的災後重建--921災區重發展之研究(I)》。行政院國科會研究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0-2621-Z-004-007)。(2003)。《永續發展:大地反撲
的省思》。台北:巨流圖書出版。
李永展、藍逸之(2002)。《全球化、地方經濟發展與永續性:一個地方資本重建的初論》。規劃學報。
李壬癸(1997)。《《台灣平埔族的歷史與互動》。台北:常民文化出版社。
呂唯鈺(2016)。《日治初期桃園台地族群於埤塘及相關土地利用之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宋義隆總編(2004)《臺灣省石門農田水利會 成立四十週年紀念會誌》桃園:石門農田水利會。
林煒舒、陳錦昌、李曉菁撰稿;陸之駿主筆;黃金德總編(2019)。《臺灣桃園農田水 利會百年誌》。桃園:桃園農田水利會。
林曉薇(2019)。《桃園市新屋區石牌社區埤塘與聚落發展歷程之研究》。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林朝棨(1957)。《臺灣省通志稿 卷一土地志•地理篇第1冊•地形》。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洪敏麟(1980)。《臺灣舊地名之沿革》。台中: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韋煙灶(2009)。《桃園地區粵東移民分布的地理意涵解析──以觀音,新屋,楊梅三地調查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九十八年度計畫成果報告。
紀思寧(2014)。《桃園市埤塘功能及土地利用變遷之研究》。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正鋒(2004a)。《台灣客家族群政治與政策》。台中:新新台灣文化教育基金會。
---------(2004b)。《從多元文化主義看客家電視》,「客家紮根、多元成長:2004客家電
視研討會」論文。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施添福著(2001)。《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縣 ︰新竹
縣文化局。
桃園縣文獻委員會編(1962)。《桃園縣志》卷一土地志。桃園:桃園縣政府。
桃園縣文獻委員會編(1962)。《桃園縣志》卷首志略篇。桃園:桃園縣政府。
桃園縣文獻委員會編(1979)。《桃園縣志》卷四經濟志(上)。桃園:桃園縣政府。
桃園縣政府(2010)。《發現埤塘之美再生千塘之鄉》。「桃園縣 99 年度國家重要濕地生態環境調查及復育計畫修正計畫書」。桃園:桃園縣政府。
桃園縣立文化中心(1996)桃園之埤塘調查研究。桃園縣立文化中心委託中原大學建築硏究所計畫主持人:林會承、劉興朋。桃園:桃園縣政府。
桃園農田水利會(2015)。台灣桃園農田水利會貯水池面積蓄水量調查表。桃園:桃園農
田水利會。
桃園市政府水務局(2023)。 111年度「遙測科技應用於水資源重點區域監測分析及管理」委託專業服務案成果報告書。桃園:桃園市政府。
桃園市政府(2022)。第三屆第1次定期會客家事務局工作報告。 桃園:桃園市政府。
盛清沂(1980)。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台灣文獻》。卷31 期。
陳運棟(1979)。《客家婦女的言論》。台北:聯亞出版社。
---------(1990)。《台灣的客家人》。台北:台原。
陳鴻圖(2003)。《從陂塘到大圳-桃園臺地的水利變遷》。東華人文學報。
陳培桂(1963)。《淡水廳志》。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正祥(1993)。《臺灣地誌》。台北:南天出版社。
陳冠璋(2007)《埤塘生態觀光維護站選址研究-以桃園縣觀音鄉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陳其澎(2013)。《水利建設對文化地景的改變之研究:以百年來桃園縣為例》。臺灣建築學會「建築學報」。
陳芳惠(1978)。《桃園台地生活空間的辨認》。台北:師大地理學研究報告。
---------(1979)。《桃園台地的水利開發與空間組織的變遷》。台北:師大地理學研究報告。
許嘉琪(2006)。《桃園地區埤塘與農地景觀生態保育方案之評估-聯合分析方法之應用》。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碩士論文。
黃厚源(2000)。《楊梅的開發與交通》。載於話我家鄉楊梅鎮-富岡篇。桃園:桃園縣青年志工服務協會。
黃厚源、吳秀榮(2003)。《楊梅的河川》。載於話我家鄉楊梅鎮-楊梅壢篇。桃園:桃園縣人與地鄉土文化學會。
黃華浩(2014)。《桃園台地埤塘景觀的變遷及其內涵─以新屋鄉為例》。國立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史地學系碩士論文。
郭瓊瑩、楊重信、鄭祈全(2007)。《桃園縣鄉村風貌綱要規劃報告書》。桃園:桃園縣政府。
莊英章(2019)。《族群互動、文化認同與「歷史性」:客家研究的發展脈絡》。收錄於蕭新煌編《客家研究與客家學》。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傅寶玉(2007)《古圳:南桃園水圳空間與文化》。新竹:客委會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
曾逸昌(2005)。《客家通論:蛻變中的客家人》。苗栗頭份:作者自印。
張翰璧、張書銘、蘇秉凱(2023)。《埤塘與客家:生態博物館的取徑》。未出版。
彭雙燕(2017)。《客家文化生活圈營造之行動研究--以桃園市楊梅區永揚社區為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順貴、何彥陞(2011)。《濕地保育法及相關法令制度研擬作業結案報告》。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委託報告。
楊梅鎮志編纂小組(1990)。《楊梅鎮志》。桃園:楊梅鎮公所。
楊梅鎮公所(2005)。《展望楊梅》。桃園:楊梅鎮公所。(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 https://tm.ncl.edu.tw/)
經濟部水利署(2005)。桃園地區農地耕作調整促進水資源利用研究。經濟部水利署委清雲科技大學執行之研究計畫。
劉宜宣(2016)。《土地利用發展對埤塘變遷影響之研究》。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宜君、陳啟清(2019)。埤塘保育與管理政策之研究:法制觀點。中國行政評論,25(3),1-23。
廖淑容(2016)。客家文化商品消費價值與認知之研究。建築與規劃學報,17(1),53-74。
廖風德(1985)。《清代臺灣農村埤圳制度》。政大歷史學報第三期。
蔡茹姻(2023)。《信仰、節慶與觀光:以文化治理下的桃園市「市土地公」為例》。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澤涵總編纂(2010)。《新修桃園縣志》。桃園:桃園縣政府。
賴澤涵(2012)。《桃園縣客家族群文化發展規劃》。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羅香林(1992)。《客家研究導論》。台北:南天。
羅銀環(2017)。《桃園陂塘與客家發展之研究—以龍潭大池為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所碩士論文。
瞿文芳(2001)。《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設置之背景說明》。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改分析教文(編號:090-001)。
指導教授 張翰璧(Han-Pi Chang) 審核日期 2024-7-2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