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78818/78818 (100%)
造訪人次 : 34732321      線上人數 : 1601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3805


    題名: 非極性式poly-ip based PU軟質段末端改質的影響;The effect of modified end group of poly-ip on properties of PU
    作者: 賴君偉;Jun-Wei Lai
    貢獻者: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研究所
    關鍵詞: 聚氨基甲酸酯;己內酯;caprolactone;PU
    日期: 2004-07-13
    上傳時間: 2009-09-21 12:23:04 (UTC+8)
    出版者: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摘要: 嵌段式聚氨基甲酸酯(Segment polyurethane, PU)龐大的化學結構數目以及內部特殊型態的微相結構,反映出多變的性質。本實驗室先前在第二吸熱熔融峰(T2)上之研究,了解到兩相之界面鬆弛,足以構成硬質鏈段在其硬質相域內呈現更規則之排列。而由過去機械性質實驗,亦證明這才是構成極性式PU有極佳機械性質主因。 本實驗將非極性軟段poly-ip進行改質,末端接上不同數量lactone極性單體,以此為新polyol, MDI二異氰酸鹽(4,4-diphenylmethane diisocyanate)及BD鏈延劑(1,4-butadiol extender)為硬質段,利用Two-step溶液聚合法,合成出一系列線性嵌段式共聚物PU。探討其軟段末端改質接上不同極性單體的影響,其末端極性化後,對於界面鬆弛型態結構及動態機械性質有何差別。 由FTIR及NMR結果可證明lacotone有開環並接在Poly-ip軟段末端;此外,一系列軟段末端改質之PU在IR 、DSC之Tg與△B與DMA結果發現,依然是相分離程度很高的系統。而從高溫DSC也可看出軟段末端改質之PU,有非結晶性硬質段排序之T2出現,且看出DSC在melt-quenched後,軟段末端改質之PU在高硬段含量下,有較高硬段Tg及較大結晶峰面積出現,但軟段末端以8個lactone改質之PU之Tg及結晶峰面積又變弱,乃因相分離速率關係,長硬質 鏈段需更多時間才能相分離完全所致;另外,從XRD仍看不出軟段末端改質之PU有結晶出現,DMA方面則看出軟段末端以越多數目lactone改質之PU,在tanδ高溫區peak越往高溫位置移動,表示長硬質鏈段排列越多。但從DSC中T2變化對照,發現長硬質鏈段要排的緊密,才有助於T2位置提昇。而在機械性質方面,除了軟段末端以4個lactone改質之PU 外,軟段末端改質之PU比未改質PU來的好,但提昇有限,乃因除了界面互容之鬆弛有幫助提昇機械性質,但軟質鏈段變長,亦會降低機械性質,但在彼此消長下,機械性質仍是有所提昇。
    顯示於類別:[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