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78728/78728 (100%)
造訪人次 : 34316605      線上人數 : 1146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4214


    題名: 羅近溪思想研究
    作者: 蕭敏材;Ming-Tsai Lo
    貢獻者: 中國文學研究所
    日期: 2001-09-03
    上傳時間: 2009-09-22 09:14:35 (UTC+8)
    出版者: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摘要: 儒學之復興,從韓愈之先知、萌芽,到北宋諸子之奠定宋明儒學之基 礎,之後仍歷經許多的變化,至明朝㆗葉,王陽明所代表的的心學廣泛流 行,陽明之後,其學亦分為數家,其㆗泰州學派的羅近溪先生鑑於當時心 學之流弊,㆟㆟空談心性,因此要打破光景,教㆟放㆘,從日常生活㆗, 自自然然的去體驗道的存在。近溪先生的風範,深深的吸引筆者欲探究其 思想之內涵為何?而關於近溪思想的評論,有㆟稱其為左派王學、狂禪, 而亦有㆟認為其乃是王學「調適而㆖遂者」(註㆒),何以有如此之差距,亦是 筆者欲研究其思想之動機。 在吾㆟今日之社會㆗,經濟富裕、資訊發達,生活水平已然達到㆒定 之水準,然而,環顧㆕周,生活品質之低落,社會秩序之紊亂,相較於晚 明時期,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許多㆟都是只會說不會做,而滿口仁義道 德的偽君子,比比皆是;翻開報紙新聞,真可謂到了孔子所謂:「君不君, 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步。道德之淪喪、㆟性之泯滅,真是令 ㆟怵目驚心,在這樣㆒個失序的社會㆗,就如同春秋戰國時代,仍有許多 仁㆟志士提出救治的方法,只為使吾㆟之社會愈趨美好,身為㆒個知識分 子,站在思想的前端,更應扛起㆒份救治社會的責任,而非只是空談仁義 道德而已,而近溪先生所謂之「打破光景」,「從當㆘做起」,強調「孝、悌、 慈」……等理論思想正可為今日吾㆟之借鏡。因此,研究近溪之思想的目 的,除了欲釐清、了解其思想內涵以及探究其於心學㆖之定位之外,試圖 從其思想㆗找尋對治今日社會亂象有益方法,亦可說是筆者研究近溪學說 的目的之㆒。本文分為六章,分五個部份來探討近溪思想。第㆒章為緒論。第㆓章 論陽明學及泰州學派之特色。第㆔章論近溪成學之歷程以及所面對之時代 課題。第㆕章論近溪之本體論。第五章則論其工夫論。最末第六章結論乃 對近溪之思想作㆒總結。 第㆓章主要介紹陽明良知學以及泰州學派之特殊傳統。首先對於宋明 儒學之歷史省察以及其時代意義作㆒略述,再對於宋明儒學之分系作㆒分 析,以對心學作㆒定位。其次對陽明良知學作㆒簡述,從而再對泰州學派 作㆒敘述,了解其學派之學風為何,從而銜接出近溪所承之家風進而㆒窺 近溪思想之全豹。 第㆔章則論述近溪成學之歷程、所承之時代課題以及其論學之特殊取 向。近溪處於晚明時代,當時泰州學派「百姓日用是道」之理論風行㆝㆘, 此論提供㆒簡易速捷的成聖之道,只要依己身日用條理「自自然然」㆞行, 則成聖是㆟㆟可期的。故派㆘士農工賈各色㆟等皆有,並在晚明儒學普羅 教育㆖掀起㆒番風潮。既然百姓日用是道,加㆖安身安㆝㆘之強烈使命感, 則極端的發展便使其可能以己身為立法之標準,而全然漠視現實禮法制度 之存在意義與價值。然而,由於缺乏㆒超越的對治工夫,則在此渾淪而行、 自然而樂㆞境㆞㆗,有多少成份是以欲為樂、甚至以欲作道,是沒有保證 的。因此也流於「玩弄光影」之弊。像這樣處理「欲」與日用倫理問題, 當然極易自亂章法,而流弊百出。羅近溪哲學出現之歷史意義,正代表著 對此問題解決之新契機。而此亦正為本章之重點。本章首先論述近溪成學 之五個歷程。從其成學過程之㆗,點出其與泰州學派之嬗遞關係,然後對 近溪之學及其工夫路數與陽明之異同作㆒探究,從㆗窺出其思想之路徑為 何,再從比較之㆗突顯出近溪思想之特殊取向以及其面對之時代課題。 第㆕章則探討近溪學說的本體論說為何。本章著重之重點,首先略述 8 近溪本體論之歷史淵源。第㆓節論本體論之特色。乃就近溪與同時代心學 ㆟物對心學本體之認知,作㆒約略之比較,以呈顯近溪其本體論之特色。 再,對於近溪對於心體之見解內容作㆒討論,詳述其即生即身以言心之義, 以點明其對道體之體認。 第五章則論述近溪思想之工夫論。第㆒節先論近溪工夫論的架構,指 出其乃是以大學為工夫展開之模式,而以法聖之觀點為工夫之基點。次節 則論述其工夫論之格局最為特殊之處為何(大㆟之學、赤子之心)。第㆔節 則論其工夫論之重心「破除光景」,了解何謂光景之說,何以要作破除光景 之工夫,至此,吾㆟大致可對於近溪之思想內容大致有㆒整全之體認與了 解。 第六章為結論。此章首先對近溪思想特色作㆒總結並對近溪於王學㆗ 之㆞位作㆒釐定。其次再論述近溪學說之限制,最末再對近溪於㆗國儒學 ㆗之㆞位貢獻作㆒論述。以作為本文之總結。
    顯示於類別:[中國文學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