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80990/80990 (100%)
造訪人次 : 41627399 線上人數 : 2341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NCUIR
文學院
中國文學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NCUIR
‧
管理
N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研究所
>
博碩士論文
>
Item 987654321/4224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資料載入中.....
資料載入中.....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4224
題名:
戰後台灣女性成長小說-從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
作者:
鄭雅文
;
Ya-Wen Cheng
貢獻者:
中國文學研究所
關鍵詞:
鄉土文學
;
反共文學
;
女性成長小說
;
戰後台灣
;
台灣文學
日期:
2000-06-19
上傳時間:
2009-09-22 09:14:47 (UTC+8)
出版者: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摘要:
成長小說(Bildungsroman),在十八世紀德國都伯特大學教授摩根斯頓(Karl von Morgenstern)放進課程用語和文、哲學家迪爾地(Wilhelm Dithey)引為文學批評術語之後,這個次文類的概念從此鋒芒外露,廣泛被男性評論者拿來探究及歸類可能性的成長型文本。 西方成長小說在十八世紀揭開帷幕之後,隨即在歐洲、美洲,甚至俄國蔓延開來,台灣在這領域的關注卻遲至二十世紀,由文學界少數評論者展開零星的敘述。這個概念開始是以《幼獅文藝》的專輯和研討會面貌呈現在台灣讀者面前,而其中囊括幾個著名的文學評論家:廖咸浩、呂正惠、楊照在文本的外圍環境和內部觀照上各抒己見。台灣成長小說的開發在前無所承的態勢下,衍出迥異於傳統成長小說的面貌,一方面缺乏巴赫金所歸類的訓諭教育型文本,而泰半屬於廣義性涉及發展、成長因素的類型;一方面與傳統成長小說側重個人外在活動的鋪陳相左,而另外強調個人內部的心靈活動,吻合楊照所謂「戰後半世紀的文學經驗裡,以六0年代現代主義籠罩下,成長主題最有發展」一說。 從台灣主流/男性的論述中不難發現女性文本在成長主題開發的稀少,僅少數可放在嚴肅文學場域中探討的經典性文本得到正視,這一點與西方論述底下女性聲音罕見的情況不謀而合。因此,在女性文學缺乏史的敘述,被迫淪為邊緣/附庸位置的態勢下,建構戰後台灣女性成長的次文類不得不借助於已然成形的台灣(男性/主流)文學架構。首先以台灣文學主流論述之一─陳芳明的說法作為此次文類的斷代依據。戰後台灣的文學潮流依循此順序則得到反共文學─現代主義文學─鄉土文學─多元化文學的發展脈落。 接著以這些中心論述所謂的「階段性文學主潮」觀點為線索,尋繹女性在各階段文學環境的特殊表現,將反共文學至鄉土文學時期的女性成長小說予以類分,則得到以下的結果: 1.反共文學時期盛行的「大愛下的小我─家/國意識的〝反共〞名篇」 囊括當時「渡海來台」的代表性女作家作品:潘人木《蓮漪表妹》(1952)、《馬蘭的故事》(1954),張漱菡《意難忘》(1953)、《雲橋飛絮》(1969),林海音《城南舊事》(1960),華嚴《智慧的燈》(1961),郭良蕙《遙遠的路》(1962)、《心鎖》(1962),於梨華《夢回青河》(1963)、徐鍾佩《餘音》(1961),聶華苓《失去的金鈴子》(1961),繁露《夢回錢塘》(1963)、琦君的短篇小說〈琴心〉(1953)、〈長相憶〉(1953)、〈清泉曲〉(1956)、〈阿玉〉(1956)、〈清明劫〉(1956)、〈完整的愛〉(1956) 、〈三劃阿王〉(1956)、〈阿榮伯伯〉(1956)等。除了少數強調「大愛」,以國族意識呼應主導文化所倡導的「反共戰鬥」書寫,多數遷台的外省籍女作家在來台「避難」的「過客」心態下發為文章,莫不以「小我」的姿態書寫家鄉愁緒,或著眼於童年經驗,或抒發環繞其成長歷程中的故鄉人事物,文本中出現的反共、抗日圖像僅作為背景勾勒;此外,張漱菡和郭良蕙又逸出官方文藝限制,開始以定居者的姿態描繪在台灣土地上的女性生活,前者著眼於外省女性渡海登岸後在「台灣新故鄉」人生發展,後者挖掘女性成長過程中的「情慾甦醒」,為戰後台灣女性的情慾世界揭開帷幕。 2.現代文學時期的「〝小我〞怎樣長大?─身/心與家/ 國的〝現代〞經典」 《現代文學》的學院型女作家在汲取西方現代主義思潮養分後,表現在其充滿現代派「風格」和「技法」的創作上,藉以推翻表象為反映現實,實質則流於虛假的反共文學,回復文學的藝術審美效果。因此這些女作家的創作路數傾於內省式的呈現,以「自我解放和探索」為標的,將家/國與身/心課題用「現代」方式演繹,其符合成長主題的作品分別有:聶華苓和於梨華的女性海外經驗題材─聶華苓《桑清與桃紅》(1970)、於梨華〈小琳達〉(1957)、〈等〉(1964)和〈雪地上的星星〉(1966),歐陽子的女性心理寫實─〈半個微笑〉(1960)、〈牆〉(1960)、〈約會〉(1964)、〈魔女〉(1967)和〈素珍表姐〉(1969),陳若曦與施叔青的鄉俗世界創作─陳若曦〈灰眼黑貓〉(1958)、〈收魂〉(1960)、施淑青〈壁虎〉(1965)、〈瓷觀音〉(1965)和〈那些不毛的日子〉(1970),李昂作品中的系列少女關注─〈花季〉(1968)、〈混聲合唱〉(1969)、「鹿城故事系列」(1974左右)及「人世間系列」(1974止)等。 3.鄉土文學時期的「文學行動原則下的女性鄉土描繪」 七0年代中葉到八0年代初期的鄉土文學流行期間,一支與主流國家敘述勾結的女作家與女性文學脈絡也於焉形成。就女作家而言,她們有的從張派嫡系的三三集團崛起,有的透過民間文學獎機制被挖掘成名,並普遍被歸類為「閨秀派」成員。從她們的成長文本來看,則跨越了邱貴芬所譜的「張派系譜」與「女性鄉土書寫」藩籬,作品貼和楊照所定義的「文學行動原則」:「基本上相信文學不應該錮鎖在個人經驗的描述上。同時希望以文學為中心,塑建、傳達一套社會哲學,或者說一套行動改革的意識型態。」並揉合浪漫和寫實的筆調,或勾勒女性的歷史處境,或召喚女性成長的「原鄉」,或寄寓抒情的鄉土情懷,描摹的地域和空間對象大至鄉村和城市,小至校園和眷村,擴大了傳統鄉土文學中的「鄉土」概念。代表作品的有朱天文〈喬太守新記〉(1977),朱天心《擊壤歌─北一女三年記》(1977)、《未了》(1981),愛亞《曾經》(1975),季季〈河裡的香蕉樹〉(1969)、〈異鄉之死〉(1969),蕭麗紅《桂花巷》(1977)、《千江有水千江月》(1981)以及曾心儀〈一個十九歲少女的故事b〉(1977)、〈彩鳳的心願〉(1977)等。 女性成長小說與以少女為主角的少年小說在勾陳主角人生發展過程中各種知識、經驗的啟蒙與成長的基調一致,這一點容易使人產生混淆。要區分兩者最大的不同處得從適讀者的年齡層分布來看,前者往往以成人讀者群為訴求,在敘述主角的人生發展時除了擷取其年輕時期一段成長經驗外,經常完整地交代其成長階段的起點與終點;後者則針對青少年讀者量身訂做,以生靈活現地展現一個典型的青少年成長過程為文本主軸,涉及的課題包括「辨認善惡」、「體驗愛情」、「經歷考驗」、「友情試煉」、「死亡威脅」、「歷史尋根」、「人性的折射」、「愛的尋覓」等主角在青春期各種人生經驗的閱歷。 在文本的搜索上在扣緊以各階段文學主潮與代表女作家族群為中心主軸的前提下,難免發生「顧此失彼」、「顧彼失此」的情況,對於非代表性女作家及其代表性文本或僅以純粹文學性著稱、寫實性闕如的此次文類文本,只能予以「割愛」,譬如遷台女作家畢璞的《十六歲》、康芸薇的〈十八歲的愚昧〉。另外則打破傳統對小說類型討論的分際,除大部分針對小說體裁的文本探討,少部分還納入介於小說與散文之間、具濃厚的故事性或以日記體裁表現的文本,前者如琦君的「杭州」系列創作,後者如朱天心的《擊壤歌─北一女三年記》。 總的說來,女性成長文本在主流/中心論述下稀少的窘境尚未突破之際,男性評論家以「閨秀文學」或「羅曼史脈落」來統攝、編織台灣女性文學傾向的作法,使得這個次文類的開闢再陷入困境。筆者試圖在「現有」的論述基礎上開展,從大的社會面開始著眼,在論述歷程中逐步往作家和文本面向層層剝解,以「抵中心」、「去男性化」的女性多重議題穿梭敘述,將階段性的文本表現逐一挖掘,以構築一個賦有文學社會學意義的新興次文類。這個次文類的價值不僅超越了文學層面,更進一步標幟著台灣戰後社會/文學的時空推移中女性愈趨覺醒的成長軌跡。
顯示於類別:
[中國文學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