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80990/80990 (100%)
造訪人次 : 41628985      線上人數 : 3358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4256


    題名: 戰後初期台北的文學活動研究
    作者: 蔡淑滿;Shu-Man Tsai
    貢獻者: 中國文學研究所
    關鍵詞: 戰後初期;台北;文學活動;台灣文化;台灣新生報橋副刊
    日期: 2002-05-29
    上傳時間: 2009-09-22 09:15:27 (UTC+8)
    出版者: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摘要: 本論文探討戰後四年間的台北的「文學活動」,時間從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投降後,到1949年12月7日國府正式遷台為止。 台北從清代(1894年台灣建省,以台北為省會)至日治時期(總督府設於台北,並於1920年設市)的發展,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作為全台首善之區的角色隱然形成;1945年光復初期國民政府在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舉行中國戰區台灣區受降典禮;1949年國府播遷來台,定都台北,台北躍昇為全台第一都市,政經中心與文化傳媒的聚集地,台北的文學地位在戰後初期已然確立。 戰後初期的台灣正處於新舊政權交替、社會文化轉型的過渡時期,台北以政治上的主導地位帶領台灣重回中國懷抱;省內外文化交流也於此時蓬勃發展,台北更成為文化人的發聲地。為凸顯台北區域特性與文學活動關係,進一步還原歷史現場,並進行文學活動的內部建構,以及掃描當時個別作家、作品的活動樣態等面向,本文將就此一一進行梳理分析。 準此,本論文將分為三大部份,一是戰後初期台灣文學版圖全景掃描,並彰顯台北位於全台政教中心的圖像,描繪當時台北的文藝沙龍,標示文藝發聲地標;二是勾勒出台北知識份子的文藝活動與文學主張,並探討在台北發聲的傳媒刊物;三是藉由文學文本,察看本省及外省文人的創作意識與寫作方法,呈現當時文學創作活動的價值與意義。 基本上本論文由文學活動著手,透過文學創作、文學刊物的編輯與發行、文學社團的組織與運作,勾勒出戰後初期台北「文學發展」歷程,掌握台北在此時期的文學發展中的主要表現與演變;進一步綜合歸納在台北的本省及外省文人在文學表現與創作上的共相,藉以證明此時期台北所發展出來文學特色與價值,實已導引日後台灣文學的走向。
    顯示於類別:[中國文學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