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機構典藏-N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提供博碩士論文、考古題、期刊論文、研究計畫等下載:Item 987654321/4300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80990/80990 (100%)
Visitors : 41640986      Online Users : 1340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43006


    Title: 分子雲與宇宙線及疏散星團間之關係(I);The Relation Between Molecular Clouds and Cosmic Rays and Open Clusters(I)
    Authors: 高仲明
    Contributors: 天文研究所
    Keywords: 宇宙線;磁流動力學模擬;分子雲;疏散星團;多體模擬;物理類
    Date: 2006-07-01
    Issue Date: 2010-12-06 16:13:21 (UTC+8)
    Publisher: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Abstract: 在星際物質中,宇宙線的能量密度與其他組成的成份比例相當,並在星際物質的動力部份扮演重要角色。我們希望能繼續研究它們對「派克不穩定性」的影響。以星系的尺度,「派克不穩定性」是分子雲形成的可能機制,並可由超新星爆炸所引發,因而產生大量高能的宇宙線。在比較小的尺度上,我們想要研究分子雲以「派克-金斯不穩定性」形式分裂的過程。為了釐清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加強我們所發展的宇宙線-磁流動力學模擬程式包含了交叉磁場擴散和自我重力。當宇宙線流穿過分子雲時會激發磁流動力波並離化部份的雲氣。這些激發波應該是分子雲湍流的一部份。我們預期以兩個步驟來研究宇宙線驅動湍流的機制。首先,我們將發展一套程式來解決一個由宇宙線和兩個激發阿爾凡波組成的三流體模型。下一步是與我們發展的宇宙線-磁流動力學模擬程式結合。若能成功,將會是第一個宇宙線驅動湍流的模擬程式,並提供另一個對分子雲湍流的看法。低能的宇宙線對分子雲的整體離化率是重要的。這些粒子可藉由高能宇宙線的庫倫碰撞再次熱化而形成。而高能宇宙線可由雲氣裡隨機加速或震波加速所產生。我們有興趣研究包含隨機加速的宇宙線傳遞方程,而庫倫碰撞也必須考慮進去。此外,我們也希望建立與分析二流體宇宙線-電漿模型,並考慮其離化和加熱。疏散星團在分子雲中形成。也許我們銀河系中疏散星團的數目密度和型態可以幫助我們探討分子雲的演化。我們將同時從兩個方向來進行。一方面,我們利用多體模擬來測試在消散的分子雲中疏散星團的死亡率。另一方面,我們將從資料庫和文獻中集合我們銀河系中暗雲和埋在其中的星團的樣本,並試著推論出一些統計上的關係。 研究期間:9408 ~ 9507
    Relation: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Appears in Collections:[Graduate Institute of Astronomy] Research Project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361View/Open


    All items in NCU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