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機構典藏-N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提供博碩士論文、考古題、期刊論文、研究計畫等下載:Item 987654321/430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78937/78937 (100%)
造訪人次 : 39858966      線上人數 : 598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4300


    題名: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傳播活動之研究  
    作者: 粘凱蒂;Kai-Ti Nien
    貢獻者: 中國文學研究所
    關鍵詞: 魏晉南北朝;佛教;傳播;寺院;在地化
    日期: 2004-12-31
    上傳時間: 2009-09-22 09:16:06 (UTC+8)
    出版者: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摘要:   本文在大量的一、二手研究的基礎上,借助了傳播理論,對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的傳播活動進行了分析,研究成果酌分為上、下兩編。在傳播理論中,一個被視為有效的傳播行為,包括了幾個要件:一、傳播背景的了解;二、傳播媒介及受眾;三、傳播活動的實際內容及活動。在上編裡,我們主要討論了佛教在六朝時期得以傳播的社會背景,並且進一步討論了佛教傳播所利用的媒介及所面對的受眾。對於地方佛教的發展情形,我們利用了藏內史料加以論證,藉由考察地方寺院的成立及活動,側面反映出佛教在六朝時期地方上的流布情形。   在下編裡,我們選擇了兩個課題,對於佛教傳播的實際內容作了扼要的討論。一、寺院教育及其內容:為了令正法得以流傳,首先必須對於肩負傳教任務的僧侶進行一定的教育。經由考察後發現,漢地寺院中所施行的教育,其內容兼有內外兩學。因此我們認為漢地的寺院教育,並沒有走向將中國傳統之學完全摒除於外的極端,而是向中國傳統作了一定的妥協;二、譯經活動的形成與發展:翻譯活動被視為是一種跨文化的交流,好的譯本對於正法的流傳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從譯經史來觀察,我們發現譯經事業雖在中國有長達千年的傳承,但是中國譯師在其中所能發揮的作用極小,而外來譯師所擔任的角色可能遠比我們想像中來得重要。在進行了一定的翻譯活動後,逐漸形成有系統的譯經理論,然而提出這些理論的卻非那些在譯經工作中擔任舉足輕重角色的外來譯師,這個有趣的現象似乎暗示了外來譯師的漢語能力或有所不足。因而,外來譯師的語言能力,是否能夠對自己所進行的譯經工作進行反省,並且在兩種異質語言中通達無礙,這些都是值得再進一步商榷的問題。   本文利用了傳播理論,將六朝佛教的傳播情形較有系統的收納進來。透過達到這個初步目標,我們希望可以進一步思索佛教在地化的問題,並且能夠進一步探討佛學大盛於隋唐的原因,以及中國佛教宗派的成立與判教原則。
    顯示於類別:[中國文學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