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80990/80990 (100%)
造訪人次 : 42119274      線上人數 : 1321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45074


    題名: 中華衛星一號所觀測之傍晚離子溫度變化;Ion Temperature Variations Observed by ROCSAT-1 in the Evening Sector
    作者: 趙吉光
    貢獻者: 太空科學研究所
    關鍵詞: 大氣科學類
    日期: 2007-07-01
    上傳時間: 2010-12-21 16:41:31 (UTC+8)
    出版者: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摘要: 我國華衛一號(現已更名為福衛一號)上的電離層電漿電動效應儀,自1999 年起,已觀測五年多的電離層頂之離子資料。透過這豐富的資料庫,我們已建立隨時間、季節與太陽週期變化的全球離子溫度分佈。透過此全球分佈,我們已探究了清晨前離子增溫之現象,早晨離子溫度脊與谷之出現與下午離子溫度脊之位移等。在本計畫中,我們將針對在傍晚時分離子溫度分佈作出物理上之解釋。在傍晚時,離子溫度脊會出現在冬半球低緯度之區域,而離子溫度谷會出現在夏半球靠近磁赤道附近。夏季時,在磁偏角為負的經度區域,其離子溫度脊會較顯著。冬季時,在磁偏角為正的經度區域,其離子溫度脊會較明顯。對此現象可有二種解釋。其一為由於電子在此區域之溫度也相當高,所以導致離子溫度也隨之上升。另一種解釋則為中性風的吹拂,使得離子產生絕熱壓縮,導致離子增溫。藉由觀察電子溫度的分佈,可辨別何者解釋為真。但在電離層電漿電動效應儀上並無電子溫度量測,所以無法直接從資料來分辨。在此,我們將藉由SAMI2 模式,配合HINOTORI 衛星之電子溫度量測,來檢證何者解釋較為合理。 研究期間:9508 ~ 9607
    關聯: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顯示於類別:[太空科學研究所 ] 研究計畫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337檢視/開啟


    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