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80990/80990 (100%)
造訪人次 : 43791555      線上人數 : 988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45104


    題名: 台灣地震中心太空測地研究---板塊邊界觀測---板塊邊界之地下構造---中央山脈深部電性構造研究(I);PBOT---Deep Electral Structure of the Central Range of Taiwan (I)
    作者: 陳洲生;陳建志
    貢獻者: 地球物理研究所
    關鍵詞: TEC(V);板塊邊界觀測;中央山脈;地下水;大地電磁波法;地球科學類
    日期: 2007-07-01
    上傳時間: 2010-12-21 16:43:18 (UTC+8)
    出版者: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摘要: 本計劃為配合TEC(V)計畫中之太空測地研究之一大主題,地殼變形之觀測研究,從事台灣深部電性構造研究,利用深部電磁波測勘方法:大地電磁波法(Magnetotellurics, MT),來瞭解中央山脈深部的電性構造,進而推論深部地下水、溫度以及無震帶之成因。從台灣板塊邊界觀測計劃研究之初步結果(圖一a)顯示: 台灣島因弧陸碰撞而誕生,但其板塊構造並非屬一單純之海與陸板塊邊界,而是一分佈寬廣的受力變形區,從台灣西部平原(WP)到台灣東部海岸山脈(CR),此一變形區可由震源分佈(黑圈)以及低電阻異常分佈(紅色)顯示。在台灣中部(L2)存在兩低電阻異常區,西部麓山帶(WF)下之低電阻異常區向東隱沒(L3);而脊樑山脈(BR)下之低電阻異常區向北隱沒(L1)。上述之低電阻異常就地電觀點而言,極可能是流體所致,而中央山脈東麓可能是溫度造成。圖一之成像主要係由中央山脈兩側之MT資料點所推斷出來,仍須中央山脈之實測值驗證,進一步地殼變形與地下水間存在的關係以及中央山脈下無震帶之真正成因。本計劃分三年執行(圖一b) 。第一年之研究重點為台灣南段之深部地下水與地殼變形; 第二、三年分別為台灣中段及北段之深部地下水與地殼變形。各測區之工作項目主要包括測區文獻收集,研判出MT施測範圍(尤其中央山脈地區)、MT法深部測勘、MT資料處理、分析深部電性構造、解釋深部地下水之分佈,再與整合計畫中之GPS或 InSAR 所觀測的地表變形比對,分析測區地殼變形與地下水間之模式。 研究期間:9508 ~ 9607
    關聯: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顯示於類別:[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計畫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403檢視/開啟


    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