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80990/80990 (100%)
造訪人次 : 40708926      線上人數 : 977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4546


    題名: 對諮詢同意原則之反思:哈伯馬斯溝通理論之應用;Reflections on the Principle of Informed Consent
    作者: 鄭育惠;Yu-Hui Cheng
    貢獻者: 哲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關鍵詞: 哈伯馬斯;諮詢同意原則;普遍語用學;溝通;Communication;Universal Pragmatics;Informed Consent;Habernas
    日期: 2003-05-30
    上傳時間: 2009-09-22 09:26:48 (UTC+8)
    出版者: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摘要: 諮詢同意原則是自由社會演化的產物,生命倫理學領域中,現代性特徵的 規範。意指在醫生與病人之間的醫療行為,或研究者與受試者之間的醫學實驗行 為,應先取得病人或受試者的自願的授權才能進行的倫理規範。它的核心性質是 對人的尊重,這不僅包括尊重他的自律的權利,也包括提升他的自律的能力。所 以,醫生或研究者必須揭露醫療資訊,病人或受試者必須理解相關資訊,才能作 出同意的決策。 然而,經批判地檢視現實景況發現諮詢同意原則在實踐上的三大阻礙,使 得該原則或者流於形式,或者草草了事。這三個問題是:1.資訊揭露的透明度問 題、2.醫、病雙方意識型態問題及3.自律原則與仁愛原則之間的道德兩難。難道 人類自律真是遙想的烏托邦?這生命倫理學的現代性規劃終要失敗? 對於這些實踐難題,本文不採取懷疑態度,毋寧是嘗試重建這個生命倫理 學的規範,切實實踐諮詢同意原則。哈伯馬斯認為:現代性規劃是尚未完成的。 作為一個現代性病症治療者,哈伯馬斯的溝通理論應用於諮詢同意原則不但可規 範諮詢同意的溝通過程,更能形構出一個同意的普遍條件。 首先,針對資訊揭露的透明度問題,哈伯馬斯的溝通能力的理論是企圖去重 建言說的規範性基礎作為一個普遍和不可迴避的有效性宣稱之系統。同意是基於 對有效性宣稱的承認,因此一個醫學資訊的揭露的可理解性、真實性、真誠性及 正確性必須可以被證明。其次,要得到一個真正的理性結論,必須預設討論的結 果是更好的溝通的結果,而不是被扭曲或被操縱的結果。這個無外在或內在地限 制的主張,意味溝通背景是沒有壓迫的,所有參與者有機會對稱地去選擇和使用 言說行動。醫療現實情境下,醫、病兩造受偏見的影響、權力的威脅或無知的蒙 蔽,普遍形成二現象:一方面,醫生不相信病人真正能理解醫學資訊;另一方面, 病人傾向依賴醫生的指示,而不致力於諮詢同意過程。如此的內在妨礙,使得諮 詢同意過程從一開始就被扭曲。因為,一個潛伏在暗處的意識型態可以使人們不 自覺被宰制地採取背景式的行動。哈伯馬斯主張由反思的力量鋪陳出相對於系統 地扭曲溝通的理想的言說情境,才能解決內在妨礙的問題。最後,在自律原則與 仁愛原則的道德兩難中,誠如李瑞全老師所指:「在這種道德判斷的動態歷程下, 片面堅守某一道德原則都可能淪為『鄉愿』,即反成孔子所厭惡的『德之賊』。」 但是這道德兩難,終究必須解決。依哈伯馬斯,論述倫理學是一種形式主義的溝 通,有效性宣稱是溝通的唯一對象,在溝通中只有較好的理據才具力量。哈氏的 論述倫理學的普遍化原則是對日常直觀的重建,作為對道德衝突做出無偏私的判 斷的基礎。根據普遍化原則,一個有效的規範是:影響的結果或副作用可被預期 去滿足每個人的特定旨趣,這些被影響的人是無強制地接受它們;而這個規範必 須是在實踐的論述中形成。
    顯示於類別:[哲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