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78852/78852 (100%)
造訪人次 : 35093513      線上人數 : 644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4829


    題名: 傅抱石對<畫雲台山記>的詮釋與其國畫改革的關係
    作者: 李麗芬;Li-Fan Lee
    貢獻者: 藝術學研究所
    關鍵詞: <畫雲台山記>;國畫改革;學術抗日;實對;寫實理念;空間表現
    日期: 2002-01-21
    上傳時間: 2009-09-22 09:33:43 (UTC+8)
    出版者: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摘要:   本論文旨在探討傅抱石對東晉顧愷之傳世之畫論<畫雲台山記>的研究內涵,以提出有關傅抱石研究另一種論述之可能。首先就傅氏此項研究進行內容上的了解與探討,檢視其做為一位畫家型的學者對此文研究的學術價值。再者,進一步解析此項研究對傅抱石於思想及創作層面的影響。此一影響力成立的基礎在於:無論就一位學者亦或一位畫家型的學者而言,其學術性著作不單只是一項基於客觀化研究的結果;無論西方的「以思馭學」亦或中國的「寓學於思」傳統,都說明了學術與思想之間的密切關係,同時也藉此保證了思想的相對獨立性和客觀性。   傅抱石對<畫雲台山記>的研究,起因於1933年留日期間,因不滿日人伊勢專一郎的研究成果,於是促使他著手研究該文。1933年以後,傅氏又陸續投注了6、7年的時間,關鍵性地解決了文中疑難之處,使得該文達致了初步可解的程度。究傅抱石為文的時代背景,一為1933年的留日期間,一為1940年左右的抗日時期,前一階段沿續著他一貫強調的,必須中國人自己擔負起整理國故的重責大任,後一階段則是在抗日的背景之下,此項研究在當時,無論就傅抱石本人,亦或國人的認知,都將其視為在學術領域內也打倒日人的偉大成就,顯然已被上綱為民族主義、愛國情操之下的具體表現。   除了外緣的時代意義之外,傅抱石對此文的研究,就畫家本人實際的繪畫創作,也具有特殊的意涵。傅抱石曾說:「思想變了,筆墨就不能不變」此文或可說是其繪畫思想轉變的一個重要關鍵;在對傳統畫學的研究思索中,致使一位極為重視歷史經驗的畫家重新思索其藝術理念,為其日後的繪畫創作提供了變革的「參照系」。另外,傅氏變革風格中有意弱化線條的表現,雖符合二十世紀初以來,中國畫壇為因應寫實之需,而在「沒骨」意味的墨法上求變化的時代趨勢,然傅抱石無疑地是屬於時代的先鋒。這種對於中國傳統繪畫線條表現的反思,卻又與<畫雲台山記>不無關係。
    顯示於類別:[藝術學研究所 ]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