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80990/80990 (100%)
造訪人次 : 44138557 線上人數 : 882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NCUIR
文學院
藝術學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NCUIR
‧
管理
N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
文學院
>
藝術學研究所
>
博碩士論文
>
Item 987654321/4852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資料載入中.....
資料載入中.....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4852
完整Dublin Core紀錄
DC 欄位
值
語言
dc.contributor (貢獻者)
藝術學研究所
en_US
dc.creator (作者)
陳瑋玲;Wei-Lin Chen
en_US
dc.date (日期)
2005-07-06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009-09-22 09:34:12 (UTC+8)
-
dc.date.available
2009-09-22 09:34:12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009-09-22 09:34:12 (UTC+8)
-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4852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論文提要 位於洛陽東邊的鞏縣,在北魏晚期開鑿了五座石窟。鞏縣石窟的規模整齊畫一,以中心柱為主要的窟室結構,周壁整齊地佈滿千佛圖與禮佛圖,帶有強烈的規律性,且於窟外壁面上雕塑出力士、立佛、以及維摩文殊等造像,顯示在開鑿之初,曾經過詳盡的規劃。石窟內的佈局簡潔明快,予人整體之感。 中心柱窟為鞏縣石窟寺的主要窟形。龍門北魏窟與鞏縣石窟的地理位置、時間均相近,但由於龍門石窟並沒有出現中心柱窟,因此鞏縣的窟形更加引人注目。雖然窟型不同,但鞏縣石窟又與龍門,甚至是雲岡石窟的圖像內容,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目前學界對鞏縣石窟寺的研究,主要著重在風格分析與開窟主的討論,因此,本文想從新的角度切入,內容側重於鞏縣石窟中心柱的表現,以及圖像的意涵,是以,論文可分為兩大部分,即窟形研究與圖像研究。 由於中心柱窟頻繁出現於北魏早期的克孜爾、敦煌以及雲岡石窟中,因此第三章先從早期的石窟開始討論,並注意到中心柱與塔的關係,隨著圖像的不同而逐漸產生了變化。簡單地說,印度的佛塔與舍利有密切關係,而克孜爾石窟開始在中心柱正面置主尊,但甬道後方多繪出涅槃圖,故其中心柱仍帶有「舍利塔」的意涵。到了敦煌、雲岡石窟逐漸轉變為「法身塔」的概念,以雲岡第六窟為例,窟中出現大量的二佛並坐、坐佛、彌勒、佛傳等造像,且佛傳故事中也不再出現涅槃圖的情節。而鞏縣石窟則完全省略佛傳故事,以三世十方佛為主,更突顯「法身塔」的意涵。 之後,將鞏縣石窟寺與北魏克孜爾、敦煌、雲岡石窟相比較。首先,就中心柱窟的表現方式而言,鞏縣石窟中心柱與敦煌石窟較為接近,均為「中心方柱式」,而非雲岡石窟的「中心塔柱式」。但從中心柱窟的窟形來看,可以發現有越來越簡化的趨勢,敦煌石窟主室中心柱前設有人字披頂,到了雲岡石窟與鞏縣石窟,其窟形趨於方正,且鞏縣五個洞窟之間的規模也趨於一致。 從窟形的表現來看,鞏縣石窟如同集大成的表現,參照北魏早期幾個佛教石窟的窟形,並從中選擇,因此我們能在鞏縣石窟上看到若干早期石窟的影子。但這並不代表鞏縣石窟僅具模仿性而已,而是該窟站在早期佛教石窟的基礎上,再次開創中心柱窟的新樣貌。甚至,我們還看到鞏縣石窟影響了略晚的北齊響堂山石窟與北周須彌山石窟,這兩處皆為中心柱窟,且窟室大小規模亦與鞏縣石窟相近,由此可知,鞏縣石窟寺奠定了北朝晚期中心柱窟的發展基礎。 在鞏縣中心柱的討論基礎之上,值得注意的是與中心柱緊密相關的圖像意涵。鞏縣石窟的造像相當簡潔、規整,其造像內容也差異甚小,這可能是因為鞏縣石窟從開鑿到完工或被迫停工的時間相當短暫,因此各窟的工作坊基本上是相同的或是傳承關係密切的,這也造成各窟之間風格相近的現象,因此鞏縣各窟間有一定的關連性。鞏縣石窟的主要造像不外乎是坐佛、結跏趺坐菩薩像、二佛並坐,顯示該窟主要思想應以「三世佛」與「法華信仰」為主,並同時透過周壁的「涅槃圖」及「維摩文殊辯論圖」來強調「法身不滅,佛法長存」的信仰,與三世佛的信仰緊密相扣。至於周壁的千佛龕,則表現出《法華經》中的十方諸佛。是以,中心柱與四壁千佛龕同時表現出三世佛十方佛共現。總之,鞏縣石窟各窟的造像,是藉由周壁佈滿千佛龕來表現出十方無量世界有無數的佛存在,並輔以三世佛的「三世無別?法身不滅」思想,試圖表達諸佛無處而不在,佛壽源遠流長的意涵。
en_US
dc.format.extent
133 bytes
-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octet-stream
-
dc.language (語言)
zh-TW
en_US
dc.language.iso
en_US
-
dc.publisher (出版者)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三世十方佛;鞏縣石窟;中心柱;石窟型制
en_US
dc.title (題名)
北魏鞏縣石窟寺之研究
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
顯示於類別:
[藝術學研究所 ]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