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80990/80990 (100%)
造訪人次 : 42119724 線上人數 : 1497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NCUIR
地球科學學院
大氣物理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NCUIR
‧
管理
N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
地球科學學院
>
大氣物理研究所
>
博碩士論文
>
Item 987654321/4891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資料載入中.....
資料載入中.....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4891
題名:
台灣地區午後對流降水特性之分析
作者:
楊姈桂
;
Lin-Guo Yang
貢獻者:
大氣物理研究所
關鍵詞:
午後對流
日期:
2000-07-07
上傳時間:
2009-09-22 09:40:44 (UTC+8)
出版者: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摘要:
台灣地處亞熱帶,位於太平洋西緣,中央山脈東陡西緩,以北北東-南南西方向縱貫其中,地形最高近4000公尺,顯著的海陸分布與複雜之地形造就了與眾不同的環境條件,此研究即是針對此環境條件下所發生之午後對流降水進行分析探討,藉此了解不同季節及不同綜觀天氣環境下,台灣地區午後對流降水的發展與演變以及其日變化之特性。 從梅雨季與夏季午後對流降水個案之統計結果發現,兩者沿著西側地形皆有明顯降水,其中以中央凹槽降雨頻率及強度較高;梅雨季降水極值主要分布在西側中央凹槽及西北地形斜坡處,夏季則以中央凹槽及其南側地形斜坡為主,且夏季西南平地上有較多降水的機會。由此可發現地形對降水分布的影響,而中央凹槽則扮演重要的角色。 地面風場與降水之逐時變化可看出,台灣地區流場除盛行風因地形效應而明顯改變外,同時也因海陸及地形加熱差異有相當顯著的日變化;降水時間明顯集中在午後,且降水發生與盛行風、局部環流及地形間作用有很大的關係,而對流產生的外流與環境風場之作用,則影響降水維持時間的長短。 根據綜觀風場與午後對流降水關係之分析結果得知,盛行風與降水位置有很大的關聯,其與局部環流及水氣的配合,加上地形效應,造成降水大小、降水分布、降水持續時間之差異。如東風降水個案統計結果顯示,降水主要位於背風面地形,其持續時間較短,降水範圍較小,而西南風及東南風個案分析結果則表現出較長降水時間及較廣的降水範圍。 此外,從強降水與無降水之研究中發現,綜觀場乃決定降水之重要因素,無降水個案的綜觀環境分析表現出明顯逆溫層,對流抑制顯著,水氣少,較穩定,風場具有顯著東風分量,台灣主要位在高壓下沈區。強降水的分析則發現太平洋副高位置偏東,台灣位於高壓脊邊緣,壓力梯度顯著,穩定度低,對流抑制不高,風場以南來分量為主。
顯示於類別:
[大氣物理研究所 ]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