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78818/78818 (100%)
造訪人次 : 34698275      線上人數 : 1520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4982


    題名: 1979年夏季印度季風季內變化之研究
    作者: 林彥亨;Yen-Heng Lin
    貢獻者: 大氣物理研究所
    關鍵詞: 季內變化;季風;intraseasonal variation;monsoon
    日期: 2005-07-07
    上傳時間: 2009-09-22 09:42:26 (UTC+8)
    出版者: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摘要: 1979年 FGGE 全球觀測實驗開始,並對印度地區做加強觀測。研究發現此年也是夏季印度季風季內變化最明顯的一年,存在著明顯的30-60天週期的季內震盪,因此長久以來學者都以此年做為研究印度季風變化和季內震盪的重要參考指標。本文藉由NCEP-NCAR重新分析資料,使用流函數探討1979年夏季印度季風低層大氣環流的季內變化,並運用流函數收支方程從事分析夏季印度季風的流函數變化趨勢。 研究中首先針對850mb流函數收支方程進行EOF分的分析,以了解1979年夏季印度季風的特徵,如同波譜分析的結果,流函數收支方程亦明顯地具有向東傳播30-60天週期之季內震盪特性。進一步分析在65°E索馬利低層噴流附近流函數收支方程變化的緯度和時間(y - t) 圖,發現流函數收支存在著明顯30-60天週期的變動。而經由30-60天通帶濾波,發現流函數趨勢在北半球有向北傳播的現象,這個結果跟流函數y-t圖呈現出90度的相位差,此結果顯示流函數趨勢的季內變化可以用以判斷之後流函數的變化。另外流函數的y-t圖可以更清晰地呈現出季風季內變化的時間和空間上的演變,對於季內的變化提供另一種參考的指標。 由於流函數可以用來呈現整個印度季風系統的變化,因此選取每個變化時期的空間結構,來探討環流的演變。結果發現流函數可以完整的描述環流的變化情形,且經由30-60天濾波的流函數,在印度季風季內指數極值時,可以發現30-60天週期的變化加強或減弱整個季風的環流;而在相位轉換時則呈現一個過度的狀態,而在此時間分析30-60天週期的流函數趨勢﹐發現呈現出的相位跟在印度季風指數極值時是類似的。由此可以推論,使用流函數趨勢變化對於週期性變化的現象有很好的解釋,並可以對於往後的研究提供一個重要的參考。
    顯示於類別:[大氣物理研究所 ]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