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機構典藏-N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提供博碩士論文、考古題、期刊論文、研究計畫等下載:Item 987654321/539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78818/78818 (100%)
Visitors : 34722606      Online Users : 878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5399


    Title: 以波線追跡研究西北線型地震帶之速度構造
    Authors: 沈嘉蕙;Chia-Hui Shen
    Contributors: 地球物理研究所
    Keywords: 波線追跡;西北線型地震帶;地震;速度構造;走時逆推
    Date: 2000-07-12
    Issue Date: 2009-09-22 09:53:15 (UTC+8)
    Publisher: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Abstract: 本所自1997年9月開始在台灣西北地震帶中佈置一線型地震觀測陣列,此陣列包括十個成線型排列的測站,東北走向朝向宜蘭外海之地震群。由1997年9月至1999年7月兩年內,此地震觀測陣列已累積許多良好品質的地震資料,這些地震記錄提供我們相當好的機會,用以研究台灣西北線型地震帶的地下構造。 本研究希望利用位在觀測陣列上的地震,以及位在陣列延伸線上宜蘭外海的密集天然地震,利用震波通過陣列之訊號變化,採用波線追跡法,進行正推模擬,先建立初始模型,經由模型參數化、最後利用走時逆推法,以阻尼最小平方法加以反演,求取與觀測之走時資料最佳彌合,期望得到速度構造模型,來探討台灣西北地震帶之地下構造。 所得到的結論如下: 1.本研究得到的P波速度構造,大致上可分為四層: (1) 第一層近地表沈積層。厚度約3∼5公里,在雪山山脈下最深,約5.2公里,往西部麓山帶略減為4.5公里,但往東在宜蘭平原底下為2公里。速度值由西往東變化為3.8─4.9─3.6 km/sec(頂部)及4.2─5.3─4.7. km/sec(底部)。雪山山脈之速度值比東西兩側之麓山帶或平原高出20─30%。 (2) 第二層上部地殼之上半部。深度在9∼12公里之間,變化不大,在雪山山脈底下最深達12.5公里。速度值由西至東為4.5─5.6─5.2 km/sec(頂部)及5.3─6.2─5.4. km/sec(底部)。雪山山脈之速度值高出兩側約15─25%。 (3) 第三層在上部地殼之下半部,此層底部即康拉不連續面,深度約在20公里左右,在島內深度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到了宜蘭外海則迅速減為15公里。速度值由西往東為5.7─6.1─5.6 km/sec(頂部)及5.8─6.3─6.0 km/sec(底部)。康拉界面上之速度變化已經趨於緩和,約在5.8∼6.4 km/sec之間。 (4) 第四層下部地殼。此層底部即莫荷不連續面,深度約在35∼43公里之間,以在宜蘭平原下方最深達43公里,但到宜蘭外海迅速減為20公里。不過,莫荷面深度因為控制點不夠,只能作為參考。速度值為6.3─6.4─6.2 km/sec(頂部)及6.4─6.6─6.3 km/sec(底部)。至於莫荷面以下之速度(即上部地函頂部)為7.8∼8.1 km/sec(島內),7.4∼7.6 km/sec(外海),由於有深層地震提供波線,此速度值尚屬可信。 2.西部麓山帶與雪山山脈在淺層的速度上有明顯的不同,認為兩者的岩性及密度上的差異以及成因不同反應到速度上的變化。 3.在西部麓山帶距離90公里處的局部相對速度高區,可能是受到出磺坑背斜以及大甲溪─大安溪大橫構造的影響。此一橫向速度構造變化,值得注意。 4.宜蘭平原的速度較低則認為是受到沖繩海槽擴張的影響。 5.由速度構造來看,雪山山脈屬於較穩定的地區,而西部麓山帶與宜蘭平原相對比較不穩定,地震發生頻率亦高。本研究並不排除西部麓山帶及雪山山脈各有不同的構造及演化。
    Appears in Collections:[Graduate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Electronic Thesis & Dissertation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All items in NCU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