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機構典藏-N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提供博碩士論文、考古題、期刊論文、研究計畫等下載:Item 987654321/541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80990/80990 (100%)
造访人次 : 41662825      在线人数 : 2034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5410


    题名: 台灣北部地區之隱沒樣貌
    作者: 吳文男;Wen-Nian Wu
    贡献者: 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Sp轉型波;隱沒帶;班氏帶
    日期: 2001-08-08
    上传时间: 2009-09-22 09:53:28 (UTC+8)
    出版者: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摘要: 本研究選用由中央氣象局所提供1995年至1999年間,發生在北緯24度至25.2度、東經121.5度至122.2度間、震源深度為50至300公里,地震規模(ML)大於或等於4.0的數位化、三分量短週期地震資料。之後,再詳細檢查每個測站依此條件經過篩選所收到的地震記錄內容,其中,挑選已有氣象局做過P波與S波到時指認的資料為考慮Sp轉型波到時的參考。然而因為選取的地震記錄中,其訊號受雜訊干擾嚴重,因此本研究利用極化濾波、理論相對走時差、極化分析、粒子運動形態的比較等方法,有效幫助我們釐清地震記錄中的雜訊與區分各別不同波相。 經由分析,TWS1與NCU0是本研究中收到相對較多Sp轉型波記錄的兩個測站,而位於隱沒的菲律賓海板塊西側的NCU0測站亦出乎意料地發現為數不少的Sp轉型波存在。此外,TAP1、TAP0、TWB1等三個測站也是相當容易發現Sp轉型波的測站。本研究中發現直達S波與Sp轉型波的相對走時差約在4到10秒間,相對走時差與震央距成一正比關係,但並不與震源深度成正比關係。 由觀測的直達S波與Sp轉型波的相對走時差,我們描繪出菲律賓海板塊約從北緯24.6∼24.7度之間,在深度40至50公里處約以20度的傾角開始平緩隱沒,到了北緯24.9度傾角增為30度,而過了北緯25.1度後到達深度約70公里,之後似乎以更傾斜的角度隱沒,不過由於在此深度之後本研究並沒有獲得轉型點資料,也因此無法判斷隱沒的菲律賓海板塊在此深處是否存有一轉折。另外,菲律賓海板塊似乎有因邊磧拆層作用在隱沒淺處造成板塊拆層分裂現象。本研究由各分群的平均走時剩餘估算,轉型深度平均總誤差小於10公里,其中當波傳方向接近東西向時,會因速度構造的側向不均性造成較大誤差。
    显示于类别:[地球物理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在NCUI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