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內容: 台灣位於太平洋西岸之弧狀列島中,呂宋島弧與琉球島弧銜接處,菲律賓海板塊隱沒到屬於歐亞大陸板塊之琉球島弧底下,另外包含呂宋島弧在內的菲律賓海板塊跨騎到包含南中國海板塊在內之歐亞大陸板塊之上,而台灣島是因呂宋島弧直接與亞洲大陸碰撞後所隆起之年輕島嶼。在這雙重隱沒及弧陸碰撞作用下,使得台灣地區地震活動十分頻繁,對地震活動的研究應是迫切需要的。 我們知道在一斷層或板塊交界處應力是不斷的重複累積釋放,而當應力釋放的瞬間便是地震發生的時候,所以地震的發生是不斷重複且不能被當作一個獨立事件來看待。以往我們在討論地震活動的情形時多是根據古騰堡-黎克特(Gutenberg-Richter)模式,此模式代表了地震次數與規模的關係。在本論文中即是希望以地震再發生時間與發生地震之累積機率將台灣各地的地震活動模式化,以再發統計模式將地震活動情形表現出來,並且討論再發模式之參數意義與G-R模式的a、b值做一比較。 本論文使用中央氣象局地震目錄中1973年1月到2001年12月規模3.0≦ML<4.0之地震資料,以統計上之再發模式對地震再發時間做統計迴歸分析並探討其再發模式參數之意義。迴歸結果顯示,台灣地區與伽瑪模式最為擬合且其參數c值大小表示地震次數多寡,而參數r值若小於1.0則表示地震發生在時間上有叢集的現象。 在全台灣之伽瑪模式參數研究中,本論文將規模分為兩個範圍3.0≦ML<3.5與3.5≦ML<4.0,結果顯示c值由東半部向西半部遞減與地震次數的分佈情況相當擬合。r值因受到921集集大地震的餘震影響,在中部地區有明顯低值;而在台北地區(TAP)與台東地區(TTN)r值則偏高,顯示此二區之小規模地震在發生間隔時間上較不叢集。 本論文中將伽瑪模式與G-R模式之參數應用921集集大地震之餘震區,觀察1973年到1999年集集大地震前各模式之參數變化情形。結果顯示,由921集集大地震餘震區震前地震活動研究結果中顯示,若以三年為時段單位作計算,則c值、a值與b值在921集集大地震之前從1973年以後有先低後高又再降低之趨勢,且大致上每一高低持續時間約九年左右。而由地震次數則顯示,921集集大地震之前九年期間,規模3.0≦ML<4.0之地震發生有回降之情形,且r值也上升,即表示地震叢集的現象減少。因此921集集大地震之前二十餘年之小規模地震活動似有前兆變動現象。 在台灣三個火山區方面,我們以半徑15公里為研究範圍,探討規模3.0≦ML<4.0之伽瑪模式參數之情形。結果顯示,龜山島區地震活動最頻繁,也相對有較高的c值;而在蘭嶼則有較低r值,結果也顯示蘭嶼的地震在再發時間間隔上較叢集。 Estimation of Parameters for Recurrence Models of Small Earthquakes in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