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人類的各種開發活動,不僅消耗了龐大的能 源,也使得各種有害健康與環境的物質排放至 大氣中,這些物質所造成的空氣汙染,不僅直接 影響人類的健康,也是導致全球環境變遷的主 要原因.研究顯示近年來影響地球環境變化之 氣體包括CO/sub 2/、CH/sub 4/、CFC及N/sub 2/O等在大 氣中有快速增加之趨勢,CFC造成臭氧層破壞問 題及CO/sub 2/、CH/sub 4/、N/sub 2/O等溫室效應氣體 造成之地球暖化問題影響之廣,已普遍引起世 人之重視.本計畫之研究目的是欲透過實驗測 量以及數值模擬的研究來了解台灣上空,大氣 中溫室氣體及碳氫化合物的濃度、氧化劑的形 成以及空氣氧化的能力等問題.在測量方面將 在自然及人作生物區測量稀有氣體,包括NO/sub x /、CO、CH/sub 4/、N/sub 2/O及其他碳氫化合物在地 表的排放,牽涉到這些稀有氣體之連鎖反應乃 大氣化學系統中很重要的一環.這些氣體之濃 度決定了氫氧根離子之濃度,進而也影響許多 自然及人為汙染源所釋出之汙染氣體的移除. 氫氧根離子濃度關係著過氧化氫之形成.而過 氧化氫又是酸雨形成過程中一種非常重要之氧 化劑,此外甲烷及N/sub 2/O也是非常重要的溫室 氣體.同時擬與日本氣象研究所合作利用飛機 測量台灣上空的各項稀有氣體濃度.本研究結 果一方面可了解台灣地區自然及人為稀有氣體 對環境變遷所扮演之角色.在測量方面的第二 個重點是將發展利用衛星遙測,探討地表特性 分類初態.在數值模擬方面,計畫發展區域性大 氣化學模式以研究氧化劑形成以及降雨化學等 過程.由於台灣地區雨量很大,雨水的形成在氣 態化學過程中應該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此一 模式並將用來估計東亞地區對台灣酸雨形成的 影響以及台灣經濟發展以及土地利用的改變所 引發的環境變遷趨勢.本計畫在總計畫"台灣地 區環境變遷之監測與模擬(含土地分類動態)"下 ,分置三個子計畫:(1)台灣地區溫室氣體含量及 通量之測定;(2)南台灣河、湖、淺海及溼地之 甲烷釋出量研究;(3)氣候變遷模式之發展研究 等互相支援研究,再由組總計畫整合研究,評估 台灣地區環境變遷趨勢. ; 研究期間 8308 ~ 84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