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80990/80990 (100%)
造訪人次 : 41078358      線上人數 : 874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5857


    題名: 以近連續方式量測空氣中甲烷與異戊二烯及其生成之季節性探討
    作者: 葉兆齡;Chao-Lin Yeh
    貢獻者: 化學研究所
    關鍵詞: 日夜週期性變化;異戊二烯;亞洲太平洋地區懸浮微粒特性之研究實驗計畫;Diurnal cycle;Isoprene;ACE-Asia project
    日期: 2001-07-12
    上傳時間: 2009-09-22 10:08:52 (UTC+8)
    出版者: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摘要: 本研究利用甲烷自動化量測系統在非背景地區進行定點大氣甲烷濃度連續性監測,期望藉由綿密連續的觀測資料立即判斷大氣的穩定度,其目的在空氣污染問題的應用上作為釐清氣象與排放因素的有效工具。在氣象資料佐證下,吾人發現甲烷的濃度變化能夠靈敏的指示輻射冷卻的現象,且能反應此效應的強弱,在研究大氣變遷之外,本研究認為此高頻率的甲烷量測能夠靈敏的指示輻射冷卻現象,此為以往甲烷研究所未曾觸及的應用。 再者,吾人利用自組前濃縮(pre-concentration)儀配合GC-FID,在夏季與秋末冬初兩個不同的季節時段於中央大學校園內連續量測C3~C7非甲烷碳氫化合物,企圖了解空氣中異戊二烯(isoprene)濃度的季節性變化,並將甲烷指示空氣狀況的概念應用於釐清異戊二烯在大氣中的變化主導源上。量測發現大氣中isoprene和輻射有密切的對應關係:在夏季時呈現與輻射量變化相似的輪廓,推測此時量測到的isoprene大多為當地植物所貢獻,為光合作用所生之副產物。而秋冬大氣中的isoprene變化幾乎是由氣象主導,扣除氣象變因後,主要貢獻的植物排放幾乎完全消失。 吾人並於2001年3月至5月沙塵暴發生的主要季節,參與ACE-Asia實驗計畫,此計畫的研究目的在了解亞洲太平洋地區懸浮微粒特性與污染物的傳輸污染情形,吾人在東亞、西北太平洋區域領空利用C-130飛行載具針對此時空氣中微量氣體(碳氫化合物與鹵碳化合物)的成分含量與變化情形進行空氣組成的量測工作,將微量氣體的分析技術有效的運用,在空氣資料的初步研究上與懸浮微粒量測資料相配合,作為空氣團傳輸距離、時間、來源判斷的指標,期望未來配合他組更完整的量測資料對此次研究成果作全面綜合性的探討。
    顯示於類別:[化學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