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80990/80990 (100%)
造訪人次 : 41628815      線上人數 : 3307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5937


    題名: 濃密分子雲核中的紅外源
    作者: 徐毅宏;Yi-hong Hsu
    貢獻者: 天文研究所
    關鍵詞: 紅外源;分子雲核;infrared source;dense core
    日期: 2000-11-27
    上傳時間: 2009-09-22 10:10:45 (UTC+8)
    出版者: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摘要: 為了研究濃密分子雲核中,年輕星體軌道角動量與星球群集之間的關係。我們挑選了蛇夫座這塊分子雲區裡的濃密分子雲核為目標,希望藉由偵測雲核中小型初生星群來研究雲核自轉及星群角動量之間的關係。由於討論雲核自轉角動量是否以與年輕星體的軌道角動量有特殊關係,必須要對於雲核中的小型星球集團作進一步的研究,另外也需要有完整的濃密分子雲核當作樣本,因此在本論文中,只討論辯證濃密分子雲核中紅外源的工作。 我們首先利用Goodman et al. ( 1993 )對於濃密分子雲核所擬合出的比較角動量列表,開始挑選出轉動速度快慢不同的濃密分子雲核為目標。當挑選出目標後,分別於1999與1999年,利用智利CTIO天文臺1.5公尺望遠鏡,以CIRIM紅外陣列相機取得這些濃密分子雲核的J、H與K波段的紅外影像,並利用影像來辨識出雲核中的年輕星體。 由於年輕星體在紅外波段有明顯的超量分佈,因此我們利用紅外波段J,H,K波段的影像與IRAS ( Infrared Astronomical Satellite )的資料進行判斷偵測到的紅外源是否為年輕恆星。第一步是利用紅外影像,與IRAS影像的比較,找出空間上的吻合。第二步利用近紅外波段的J、H、K波段與IRAS的12、25、60與100μm等7個波段的光度資料,對可能為年輕星體的濃密分子雲核中的紅外源繪出光譜能量分佈圖,與Adams et al. ( 1987 )理論的光譜能量分佈圖比較,檢測紅外源是否為年輕星體。 我們在11個濃密分子雲核中,檢測出L1686、L1690、l1709b與L1719b分別有16229-2413、16246-2415、16285-2355與16191-1936四個紅外源可能為年輕星體。並且們推論這四顆紅外源正處於恆星形成初期原恆星的階段,也表示它們所在的濃密分子雲核已經開始了恆星形成的活動。
    顯示於類別:[天文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