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的演化過程以及恆星的形成歷史,一直都是複雜且難以解答的問題。許多天文學者致力於研究星系的形成及星系的演化。 Seiden 和Gerola (1978) 發展了 “隨機自我傳遞之恆星形成模型 (SSPSF模型) ,他們宣稱使用簡單的隨機 方法,也可以解決複雜的星系問題。 本論文將以Seiden 和Gerola (1978) 二維的SSPSF模型為出發點,先建造SSPSF模型,並應用於矮星系上,跟Seiden 和Gerola (1980)的結果比較。然後進一步建立由三維核心加上二維盤面所組成的螺漩星系,並且加入星系外部氣體雲氣掉入星系中的效應,促使恆星形成。並以銀河系為例子,模擬不同波段下 星系的形態以及星系在不同時間的演化情形。 我們建立的SSPSF二維模型中星系的形態雖然跟Seiden 和Gerola 他們不太一樣,不過我們的結果,星系也有明顯的螺漩結構,且恆星穩定成長,整個星系也由誘發性機率所主導。而且應用於矮星系的情況,得到跟他們一樣的結果。所以,我們建立的SSPSF模型是有一定的可靠性。在改建並加入氣體效應的SSPSF模型中,星系的恆星產率與整體的恆星形成率成反比。並於銀河系的情況下,由改建的SSPSF顯示出,銀河系核心和盤面先後的形成,並得到不同半徑裡的平均恆星形成率。並且依據恆星的年齡,得到在U、V、B、R、I、K等波 段下的星系形態。 Recent observations suggested that star formation process peaked at z ~ 2-3 on the average. We use the stochastic self-propagating star formation model combined with gas infall from intergalactic medium to explore the parameter space in which the formations of the Galactic bulge and Galactic disk could proceed at different time scales while the peak star formation rate occurred at z ~ 2-3. On this basis, chemical calculations of metallicity could also be developed in such multi-zone dynamical mod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