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8437007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8 、訪客IP:18.119.127.230
姓名 姚德瑜(Te-Yu Yeo )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論文名稱 網路教學之學習行為對學習效果之影響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Behaviors through Web-Based Instruction on Learning Performance)
相關論文
★ 企業全球化布局的可行模式:以趨勢科技為個案研究★ 轉換型領導與企業創新-以T公司為例
★ 高階經理人薪酬決定因子之研究:以C公司為例★ 高等教育師資移動因素之探討
★ 高階經理人誘因機制隊公司財務槓桿之影響★ 企業購併後對員工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之影響 -以台新銀行為例
★ 影響消費性電子產品業知識工作者留任意願因素之探討-以L公司為例★ 高離職率職位招募甄選工具之應用與研究-以台灣人壽公司為例
★ 綠色職場生活與綠色家庭生活平衡之研究★ 個人績效評估與時序變動之動態資料包絡分析: 人力資本效率模型的模式發展與實證分析
★ 企業社會責任與招募成效關聯性之研究★ 高科技產業工程專業人員職能需求分析~以某半導體公司為例
★ SOHO族經營技術來源之初探★ 銀行業主管人員管理能力取得管道及其決定因素之分析
★ 經濟發展與員工福利★ 高科技產業知識創造與產品創新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隨著電腦科技的發展,使用電腦輔助教學早已成為一種教學的趨勢,成為輔助學習的重要工具。而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電腦在學習中所扮演的角色也由數年前的「輔助」-利用網路繳交作業、作案例分享、成員透過網際網路作溝通,轉而加重份量成為某些教學的「主角」-全部課程之講授、互動、做作業均在網路上進行。然而網際網路之教學設計有其特殊性(符合網際網路特性與學習特性)亦有其適用性(適用於某些種能力的學習)。瞭解各種網際網路教學設計對學生之學習成效,可幫助教師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規劃並執行教學。本研究係以T.T Baldwin & J.K. Ford提出〔影響課程效益的因素〕之理論為研究架構之基礎,並以學校之網路教學為研究對象,探討在網路教學中教師所設計並使用的各種教學方法,造成學生的學習行為對於學習成效的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以綜合學習行為「登錄次數」與學習成果「總分」、「前後測之進步分數」均呈現顯著正相關,亦即「進教室上課次數越多的學生,其學習成效越好」。至於針對各項學習行為對學習成效的分析結果,在以「總分」為學習成效的研究方面,各項學習行為中「自我測試」、「個人討論」、「佈告次數」與「全民評分」與學習成果「總分」之間均呈現顯著正相關;而其中「全民評分」、「自我測試」與「佈告次數」是影響學習成效-「總分」最主要的三個因素。在以「前後測之進步分數」為學習成效的研究方面,沒有任何一項學習行為與學習成果間呈現顯著相關,各項學習行為無法影響學習成效。
關鍵字(中) ★ 學習效果
★  學習行為
★  網路教學
關鍵字(英) ★ Learning behavior
★  Learning performance
★  Web-based instruction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網路學習之發展現況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4
第一節 教學設計理論的探討 14
第二節 學習理論與學習要素的探討 22
第三節 網路教學應用學習理論與教學設計理論的探討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35
第一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內容 35
第二節 研究架構 40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說 45
第四節 研究程序 47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48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結果 49
第一節 樣本資料描述 49
第二節 學習行為對學習成效之影響 5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9
第一節 研究結果與討論 59
第二節 研究貢獻 65
第三節 研究限制 66
第四節 對於應用之建議 68
參考文獻 72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王千倖(2000),遠距教育,12期,PP.26-34
尹玫君、劉蓁蓁(1997),「遠距教學理論與文獻之探討」初等教育學報,10,PP.21-80
王智玄(2000),「新的學習策略-網路合作式學習之探討」,資訊教育雜誌78,Aug. 2000,PP.42-50
王豐緒(2000),「網路教材與適性教學技術探討」,2000網路學習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PP.67-74
沈立平(2000),「探索e-Learning」,hppt://www.boating.ort.tw
巫靜宜(2000),「比較網路教學與傳統教學對學習效果之研究-以Word2000為例」,淡水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林家弘(2000),「我國大學生網路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林奇賢、馬榮燦、林志能(2000),「網路學習與網路學校的發展對對師專業表現的衝擊」,資訊教育雜誌79,Oct. 2000,PP.2-12
林珊如、劉旨峰、鄭明俊、袁賢銘(2000),「網路研討會教學法的學習成效及同儕互評的信度與效度」,遠距教育第15、16期,PP.41-55
林珊如、卓宜青、劉旨峰、袁賢銘(2000),「網路化學習歷程與同儕互評系統之建構經驗」,資訊與教育雜誌80,Dec. 2000,PP.57-64
吳明隆(1998),「電腦網路學習特性及其相問題的省思」,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簡訊,8709期,PP.23-39
洪明洲(1999),網路教學,華彩軟體
洪敏琬譯,Rosemary S. Caffarella(1998)成人學習規劃,台北:五南
胡秋萍、張基成(1999),「運用網路化訓練(WBT)促進跨國企業人力資源發展」,就業與訓練,PP.79-87
高台茜(2001),「網路教室的經營與管理」,2000網路學習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PP.75-79
徐加玲、郭經華(2000),「網路教材與適性教學技術探討」,2000網路學習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PP.61-65
孫春在(2000),「網路學習趨勢與原理」,2000網路學習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PP.13-20
陳年興、劉惠如(1999),「整合式網路教學之課程設計與教學成效」,第十屆全國資訊管理學術研討會,PP.1150-1157
陳創立(2000),「成功的網路化教育訓練,其組織行為因素之探討」,就業與訓練,PP.60-64
游忠錦(1999),「企業如何導入網路化訓練之作法、程序」,就業與訓練,PP.57-61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東華書局,PP.209-260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東華書局,PP.438-461
張淑慧(2000),「企業導入網路化訓練(WBT)促進組織知識整合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張惠雅(2000),「從成人心理與學習看企業教育訓練」,就業與訓練,PP.53-58
張家倩、楊國德(2000),「企業遠距教育訓練之探討」,遠距教育 第13、14期 2000年3月,PP.111-118
劉秀瑛(2000),「建構主義在高職訊教學之應用」,資訊教育雜誌75,FEB. 2000,PP.60-66
顏美惠(2000),「e-Learning引爆學習革命市場龍爭虎鬥」,資訊與電腦,PP.38-42
蕭仲良(1999),「管理教育教學方法與課程設計之實證研究-以國內商管學院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藍麗娟(2000),「數位人資」,天下雜誌,Jan. 2000,PP.11-18
英文部份
Baldwin, T.T & Ford, J.K. (1988), “Transfer of Training:A review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Personnel Psychology,PP.41-105
Cook, T. D.、Campbell, D. T.、 Peracchio, L.(1990),”Quasi-Experimentation”,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d nd., Vol. 1,,PP.491-576
Eggen, P. & Kauchak, D. (1999),Educational Psychology-Windows on classrooms,(4th),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 Hall.
Farrell, James N. (2000),”Long Live C-learning”,Training & Development,Sep. 2000,PP.43-46
Filipczak, B. (1996),“Training on Intranets: The Hope and the Hype”,Training,Vol. 33, Sep. 1996, PP. 24-30
Good, T. L. & Brophy, J. E. (1997),Looking into Classrooms.,New York: Longman
Goldstein, I.L. (1986),Training in Organizations: Need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Monterey, CA:Brooks-Cole Publishing Co.,
Kruse, K.(1997),”Five levels of internet-based Training” Training & Development,PP.60-61
Marchionini, G.(1988),”Hypermedia and learning: Freedom and chao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Vol. 28(11), PP.8-12
Mitchell, Garry(1987),The Trainer’s Handbook,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PP.157-184
Nelson, W. A., & Palumbo, D. (1992),”Learning Instruction and Hypermedia.”,Journal of Educational Multimedia and Hypermedia,Vol.1(3),PP.287-294
Noe, Raymond A. (2000), Employee Training & Development,McGraw-Hill International Editions,PP.80-94
Noe, Raymond A. (2000),Employee Training & Development,McGraw-Hill International Editions,PP.110-117
Redmon, John & Salopek, Jennifer J. (2000),”A year in the Life of an e-Learning Project”,Training & Development,Sep 2000,PP.36-41
Rosenberg, Marc J. (2001),The e-Learning Revolution, McGraw-Hill International Editions,PP.28-31
Schnackenberg, Heidi l. & Sullivan, Howard J. (2000),”Learner Control Over Full and Lean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Under Differing Ability Levels”,Educational Technology R&D. Vol. 48, No 2, 2000,PP.19-35
Spitzer, Dean R. (2001),”Don’t Forget the High-Touch with the High-Tech in Distance Learning”,Educational Technology / March-April 2001,PP.51-55
指導教授 李誠(Joseph S. Lee) 審核日期 2001-7-12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