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242702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9 、訪客IP:3.147.7.110
姓名 何岫穎(Hsiu-Ying Ho)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論文名稱 組織正式網絡、非正式網絡與知識分享關係之探討
相關論文
★ 企業內部人力資源入口網站使用者滿意度調查–以A公司為例★ 員工內部行銷知覺、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之關係研究─以某科技公司為例
★ 研發人員創造力人格特質、工作價值觀對工作績效之影響-以某高科技研究機構為例★ 組織生涯管理對組織承諾影響之探討-以A公司為例
★ 導入以職能為基礎之評鑑中心可行性研究--以銀行業為例★ 360 度管理職能評鑑與受評者自我覺察能力之探討-個案公司跨年度研究
★ 探討中階主管人格特質、領導風格與工作績效之關聯性--以Y公司為例★ 因應公司經營策略變革之人力資源配置調整個案探討
★ 從組織變革觀點探討業務流程管理成效之個案研究★ 主管領導風格與員工人格特質對工作績效之影響
★ 矩陣式組織之專案績效考核制度探討-以某公司為例★ 企業因應員工分紅費用化之措施及其成效探討
★ 證券後勤基層主管職業生涯地圖之建立★ 企業導入卓越經營績效評量之案例探討
★ 主管領導風格對組織氣候與績效之影響探討-以T公司為例★ 人力資源管理措施對工作態度之影響探討-以台灣高鐵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現今企業幾乎沒有使用科學化的工具來協助管理其非正式網絡,但在學術領域,已開始有學者探討網絡中人際互動的影響力與個人在網絡中不同位置對資源的控制力;是以,本研究試圖利用學界的相關研究,協助企業以科學化方式管理其非正式網絡。此外,目前組織在進行知識管理方面,多將焦點偏重在資訊科技面,但是人際間非正式網路才是知識獲取的最主要管道;因此,本研究希望能進一步探討組織非正式網絡與知識分享的關係,以協助企業中之知識分享更順利。
經由國內外相關文獻蒐集與回顧後,本研究以問卷調查作為研究方法,並以三項變數間之關係作為主要架構,即正式網絡、非正式網絡以及知識分享。問卷回收後,輔以社會網絡分析與統計方法,診斷個案公司之非正式網絡結構、驗證個體在各種非正式網絡中之網絡中心性是否有顯著相關、驗證在組織內部正式網絡中位置不同之個體,其非正式網絡中心性是否有顯著差異、以及驗證個體在組織內部之非正式網絡中心性,對其知識分享程度是否有顯著影響。
分析結果發現,個案公司非正式網絡互動結構相似、部門主管為非正式網絡之邊陲人物、組織成員在部分非正式網絡地位成正向關係、正式網絡對信任網絡有顯著影響、且溝通與信任網絡位置愈核心,知識分享程度愈高。此外,根據上述結果,本研究對個案公司提供幾項建議,以協助其管理企業中之非正式網絡與促進組織內部知識分享。
然本研究仍屬初探性研究,故於文章末了說明研究限制以及未來研究發展可能,有待有志之後起研究者修正並使其更加完整。
關鍵字(中) ★ 非正式網絡
★ 正式網絡
★ 知識分享
關鍵字(英) ★ Knowledge Sharing
★ Informal Network
★ Formal Network
論文目次 目 錄
目 錄 I
圖 目 錄 II
表 目 錄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3
第一節 非正式網絡 3
第二節 知識分享 10
第三章 研究設計 1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3
第二節 研究流程 15
第三節 問卷設計 16
第四節 研究對象 18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22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24
第一節 非正式網絡結構診斷 24
第二節 假說驗證 30
第五章 結論、討論與建議 37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 37
第二節 建議 39
第六章 研究限制與未來發展建議 41
第一節 研究限制 41
第二節 未來研究發展 42
參考文獻 43
圖 目 錄
【圖2-1】非正式網絡的組成要素 5
【圖3-1】研究架構 14
【圖3-2】研究流程 15
【圖3-3】個案公司組織圖 18
【圖3-4】個案公司顧問團隊架構圖 20
【圖4-1】個案公司溝通網絡結構 26
【圖4-2】個案公司信任網絡結構 27
【圖4-3】個案公司諮詢網絡結構 29
表 目 錄
【表2-1】診斷1 6
【表2-2】假設1 8
【表2-3】非正式網絡與正式網絡比較 8
【表2-4】假設2 9
【表2-5】假設3 12
【表3-1】回收樣本結構 21
【表4-1】個案公司非正式網絡結構相似性分析 25
【表4-2】個案公司溝通網絡診斷 25
【表4-3】個案公司信任網絡診斷 27
【表4-4】個案公司溝通網絡診斷 28
【表4-5】非正式網絡位置相似性分析 31
【表4-6】假設1驗證結果歸納 31
【表4-7】部門年資對非正式網絡位置的影響 32
【表4-8】所在部門對非正式網絡位置的影響 33
【表4-9】主管別對非正式網絡位置的影響 34
【表4-10】假設2驗證結果歸納 34
【表4-11】程度中心性對知識分享程度之迴歸分析 35
【表4-12】居間中心性對知識分享程度之迴歸分析 36
【表4-13】假設3驗證結果歸納 36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 王宜敏,2001。影響資訊人員知識分享行為之因素―以社會交換理論為基礎來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2. 李仁芳 & 花櫻芳,1996。技術知識類型與知識交流網絡類型,科技管理學刊,2(1):75-123。
3. 林東清,2004。知識管理,台北:智勝出版社。
4. 吳毓淳,2002。誰在八卦?一個社會網絡的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5. 邱議德,2003。以社會網路分析法評估工作團隊知識創造與分享。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6. 施淑惠,2000。人際網絡對電腦態度之影響-以台北市政府基層公務員為例,私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7. 張火燦與劉淑寧,2002。從社會網絡理論探討員工知識分享,人力資源管理學報,2(3):101-113。
8. 陳佑銘,2003,跨組織非正式互動、信任與資源交換關係之研究-以技術移轉專案團隊成員為例,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9. 蔡宗憲,2001。聯盟合作網路、知識流通、創新績效之關連性研究--以我國電子廠商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10. 楊國樞等著,2000。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書局。
11. 葉勇助與羅家德,1999。網上社會網絡研究,第三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
12. 湯令儀,2000。知識分享網絡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13. 熊瑞梅,1998。社會網絡的資料蒐集、測量及分析,刊於章英華、傅仰止 & 瞿海源主編,社會調查與分析,pp.313-356,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14. 鍾榮昌,1980。員工收受組織訊息之個案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15. Honeycutt,2000。周欣欣 譯,知識管理策略應用,台北:華彩軟體股份有限公司。
二、英文部分
1. Awazu, Y., 2004. Informal network players, knowledge integration,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8(3): 62.
2. Borgatti, S., 2001. Mapping Information Flow among Executives,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30(2): 106.
3. Cross, R. & Prusak, L., 2002, The people who make organizations go - or stop,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0(6): 104-12.
4. Cross, R., Nohria, N., & Parker, A., 2002. Six Myths About Informal Networks -and How to Overcome Them,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43(3): 67-75.
5. Davenport, T.H. & Prusak, L., 1998. Working Knowledge.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6. Davenport, T. H., 1998. Successful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ject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winter: 443-57.
7. Desouza, K.C., 2003. Facilitating tacit knowledge exchange,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6(6):85.
8. Freeman, L. C., Roeder, D. & Mulholland, R. R., 1979. Centrality in Social Networks :Ⅱ Experimental Results, Social Networks, 2: 119-141.
9. Hammer, M., 1984. Explorations into the Meaning of Social Network Interview Data, Social Networks, 6: 341-371.
10. Hendriks, P., 1999. Why Share Knowledge? The Influence of ICT on Motivation for Knowledge Sharing,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6(2): 91-100.
11. Homans, G.C.,1958. Social Behavior as Exchang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597-606.
12. Ibarra, H., 1993. Network Centrality, Power and Innovation Involvement: Determinants of Technical and Administrative Rol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36(3):471-501.
13. Krackhardt, D.& J. Hansen., 2000. Informal Networks: The Company Behind the Char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ly-august: 104-111.
14. Levin, D., Cross, R., & Abrams, L., 2002.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You Can Trust: The Mediating Role of Trust in Effective Knowledge Transfer. AOM Proceedings(Denver Conference).
15. Nelson, K..M. & Cooprider,J.G., 1996. The contribution Shared Knowledge to IS Group Performance, MIS Quarterly, December: 409-432.
16. Newell, A., 1982. The knowledge leve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18: 187-217.
17. Nonaka & Ikujiro, 1994.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 5(1): 14-38.
18. Nonaka & Takaushi., 1995.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 Polanyi, M., 1967. The Tacit Dimension, NY: M.E. Sharp Inc.
20. Senge, P., 1998. Sharing Knowledge. Executive Excellence, 15(6): 11-12.
21. Sudman, S., 1988. Experiments in Measuring Neighbor and Relative Social Networks, Social Networks, 10: 93-108.
22. Sveiby, K., 1997. The new Organizational Wealth. San Francisco: Berrett Koehler.
23. Wickesberg, A. K., 1968.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the Business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 253-262.
指導教授 鄭晉昌(Jihn-Chang Jehng) 審核日期 2006-1-2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